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9책 (탈초본 1책) 인조 3년 10월 12일 정해 11/12 기사 1625년  天啓(明/熹宗) 5년

申欽 등이 입시하여 體察使를 머무르게 하는 문제, 人心을 진정시키는 문제, 인재를 재능에 알맞게 쓰는 문제, 죄를 지은 金自點 등을 收用하는 문제, 司諫院에 皂隷를 늘려주는 문제 등에 대해 논의함

○ 講訖, 申欽進曰, 今年賊情, 雖未知其必來, 而偵探來報, 所言有異, 體察留駐之意, 蓋爲此也。自上不許, 雖爲上來, 若有警急, 則所當下去, 領相之意, 亦欲其留駐矣。上曰, 留駐便當, 然料其距京不遠, 來而復往, 無妨。上曰, 大槪形勢, 何如? 曰, 昨見馳報, 韓賊之投胡, 的矣, 而但未知賊聽韓賊指揮, 必爲來犯否也。防備虛疎, 以此爲悶, 且將士無所恃, 每達於狀啓中矣。尙容曰, 近來邊報如彼, 天變疊見, 故都下人心, 騷動尤甚, 古人云, 民心之搖, 慘於敵國, 賊之來犯, 雖未可知, 而國內人心如此, 防寇之策, 雖曰緊重, 而莫如鎭定都下人心, 人心旣定, 則雖賊來犯, 有何憂乎? 敵方晏然, 而人心搖動, 此最悶矣。曰, 雖有大變, 朝廷士大夫, 自可知之, 而進言於君上而已。近來人心, 異於古昔, 兒童走卒, 本色之外, 添出訛言, 以至搖動, 此亦世變。上曰, 古則人心淳朴, 未經世變, 故雖有天災, 民不知憂, 今旣如傷弓之鳥, 不得不然, 大槪, 上失其道, 民散久矣。弘胄曰, 人心已變, 胥動無形之言, 以至疑亂, 必思鎭定之策, 近有求言之敎, 大夫草野, 皆陳切實, 採施似當。曰, 旣已求言, 採施, 則必有其效矣, 且別有備忘, 使臣等薦才德之人, 臣等見此, 莫不感歎, 臣意以爲, 反正之後, 先朝舊臣及知名之人, 靡不收用, 自公卿至於庶官, 草野宿儒, 旣盡招擢, 此外雖有小小知名之士, 不過該曹之用, 豈關於朝廷得失乎? 臣故不敢達。竊念六卿, 專管國事, 三公之道, 異於古昔, 有大段事, 問議而已。政事得失, 六府細事, 無所與知缺二行則問財用, 雖非方在其任者, 隨其才局而問之, 雖無才局, 有稱雅望者, 稱强直者, 亦當用以鎭俗, 採其言語, 且無求備於人, 各以器使, 俾盡其能, 則於國有補矣, 我國例以時望, 備數任使, 故有僨事之患矣。上曰, 知人則哲, 哲王猶病, 豈可易爲乎? 須勿泛論, 試言可用之人, 不必草野隱逸, 亦當薦在朝之人。曰, 此事, 當進封章箚子, 而今旣入侍, 敢玆上達, 宰相中張晩·徐渻·李弘胄知兵務, 武臣中申景禛·李曙·具宏等, 亦知兵矣。財用則沈悅·金藎國, 經術則鄭經世·吳允謙, 强直則金尙容兄弟, 而尙憲之文章可用, 李植·張維·趙希逸輩, 亦其文章可用, 崔鳴吉爲國事盡心力, 隨器使令, 必各盡其才能, 年少之輩, 則倉卒未敢上達, 而近來立朝之人, 居多秉心之直者, 必於迎合上意觀之, 則可知其邪正矣。勳臣等有大事, 亦當咨問, 今之獄事, 大將雖無身過, 而以其有不近之語。且以臣之箚子遞職, 故有愁戚氣色, 若令和協, 則於國事宜當, 臣自少有病, 曾在先朝, 小務亦不敢當人, 豈不自知? 如治民·治兵等事, 素乏見識, 一無當任之事, 居此高位, 日夜憂悶, 雖遞此職, 而國若有難, 則豈避水火? 久忝相職, 以此凜凜, 此非循例引退也。且首相, 當任國事之人, 而以病臥閤, 必得相臣, 當任國事, 如臣駑劣, 恐僨國事。上曰, 年少人中, 誰可用者? 曰, 年少之人, 臣不得見, 臣之儕輩, 已盡衰老, 雖聞年少之名, 未得磨礱諳練, 故造次不敢上達, 第各有長短, 隨器以使, 則於國有補, 先朝昇平, 崇尙文敎, 故德馨·恒福, 自少知其可用, 終得其效, 年少中, 若有器局, 則如此用之, 可也。上曰, 用人之道, 無求備於一人, 當棄短取長, 而必有才德兼備者, 此爲何人? 曰, 兼備之人, 自古罕有, 豈可容易上達? 年少之人, 須尙直氣, 士氣者, 國家之棟梁也。表奬淸直, 則缺二行致太平矣。且風俗不美, 則雖有淸直, 而莫見其效, 上若躬行, 則中人以下, 如草偃風, 俗自美矣。近日求言, 中外想望, 國家實事, 莫如擇銓曹之官, 六曹郞官, 擇其首望, 而未知天點, 落於何人? 臣意三望, 必爲盡擇, 且一人所見, 未能周知, 必爲冊子, 錄人名而用之, 昔者李吉甫, 自外爲相, 求於友人, 使薦賢才, 而吉甫盡用, 人皆稱美矣。上曰, 用人非但任銓官, 大臣, 若見可用之人, 隨才除職, 可也。曰, 有來問之規, 則臣等當言而無此規, 不敢矣。又曰, 近來事大之文, 當激勵成就, 如李睟光者, 已老, 近將揀擇書堂, 雖未能賜暇湖堂, 而在家亦當賜暇, 以其朔製, 厚賞激勵, 如武將則預爲培養, 臣曾在銓席, 未知武將, 問諸人而用之, 雖或不合, 而耳目必廣, 今之武將, 有一弊瘼, 廢朝時, 若以罪過失其聲價, 則不爲收用, 貪可使, 佞可使, 此兵法也。李舜臣, 自爲權管時, 柳成龍拔擢矣, 近來武將, 不見宰臣, 未可知也。上曰, 何以然乎? 曰, 風俗自爾如此, 大槪相臣, 未得其人也。上曰, 武將中緩急可當一面之人不多, 大臣當察, 預爲培養, 危亂之時, 渠亦知其當任, 朝廷有所恃矣, 例如臨渴掘井, 以致僨事, 此當察處也。尙容曰, 申欽亦達矣。當此人心未定之時, 自上勳臣等, 曾於潛邸, 交結以義, 成宗社之大功, 所當親信此人, 金自點·沈命世, 言雖有罪, 而當危疑之際, 必爲收用, 國若有亂, 必死於事, 不可如彼疎遠。且朴炡·兪伯曾, 年少生疎, 言事有過, 而此亦勳臣非爲私也, 爲朝廷國家而言之也。至於補外, 人情未安, 旣已施罰, 徵召置內, 則補闕·拾遺之責, 必在此人, 若爲斟酌收用, 則似是國之元氣, 而鎭定人心矣。上曰, 今日之憂, 只在朋黨, 黨論不息, 則國家危亡, 不得不施罰耳。尹順之曰, 朴大恒事, 以難明爲敎, 赴西臨迫, 若不圖換, 豈爲此任? 銓曹雖不知之, 而渠必圖之。且濟州判官必擇。缺二行 又啓曰, 雖曰難明, 而若係紀綱, 則必治其罪。上曰, 事涉難明, 不可繩以重罪, 遞差, 可也。又啓曰, 本院淸寒, 素無下人, 且雖或定送, 而皆爲厭避, 不成貌樣, 分撥朝報, 未得趁期, 臺官體面, 漸至削弱, 前者皂隷, 多爲減省, 李顯英, 曾已上達, 而有過詔使復設之敎, 故不避煩瀆, 請使該曹擧行。上曰, 國儲蕩竭, 極矣, 稍待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