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52책 (탈초본 3책) 인조 14년 7월 13일 을묘 10/22 기사 1636년  崇禎(明/毅宗) 9년

承政院에서 趙絅을 招問함

○ 政院招問趙絅。□□所對大廈, 世居抱川者也。抱川一鄕之人, 非其族親則故舊也。凡大廈所爲, 何事不知? 而納馬洪相之事, 亦不得諱於一鄕, 故小臣亦居其鄕, 遂得聞焉。非只一人所傳, 乃入臣之耳也。臣何得摘擧一鄕人姓名? 臣雖駑劣, 進言之時, 則臺諫也。告引他人, 以證言根, 國朝二百年, 臺諫所無之事也。臣何可畏沒身之罪, 創開援引之路也? 任臺諫許以風聞者, 其來蓋久, 燈籠錦之事, 自是唐介之風聞, 而賢如彦博, 猶且不饒, 至於面斥上前。其時彦博拜謝, 而未聞嗾子自明, 仁宗雖盛怒, 貶逐唐介, 而亦未聞詰言根出處於唐介也。若臣之所聞, 則比唐介爲切, 而洪瑞鳳之貪婪, 不止受此大廈一馬, 則安有一分可恕之地哉? 小臣封事所論, 特擧其近年事耳。仍念聖上如日月之照臨, 群下之賢愚曲直邪正廉墨, 何所可逃? 瑞鳳父子第宅, 跨據一洞, 窮極奢麗, 繚繞垣墻, 僭擬諸宮, 雖昏朝·之室, 無以加此。李起曾之納基, 秦應己之納銀, 藉藉於國人之口。況洪時泰納米之說, 曾已上徹天聰, 尤不可誣也。則於大廈一馬, 何有哉? 且大廈濟州, 賂權宰, 不是小贓, 則及乎事覺之後, 豈不欲以死自明? 所以挾城社, 有此上章之擧也。大廈目不知書, 人所共知, 而踵命一投疏者, 誰之計也? 祖宗朝來臺諫之言人賄賂之罪者何限? 而亦有偃然陳疏, 與臺諫相抗爭訟, 如今日者乎? 公議之不在朝廷, 此可知也。一字缺臣孤立如臣, 知有國家, 而不知有身, 發憤六七字缺聖明赫然覺悟, 一洗貪汚之風也。今反爲命一六七字缺上詰以言根, 臣寧受妄言之誅, 不敢多染鄕人。傳曰, 言于禁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