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226책 (탈초본 12책) 현종 13년 1월 25일 임신 16/17 기사 1672년  康熙(淸/聖祖) 11년

기민 구제를 위해 設粥所의 설치와 士族 婦女에게 乾糧 分給을 구별하여 시행하는 일 등에 대해 許積 등이 논의함

○ 康熙十一年壬子正月二十五日壬申, 上御養心閤,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時, 領議政許積, 吏曹判書金壽恒, 禮曹判書鄭知和, 兵曹判書閔鼎重, 工曹判書柳赫然, 大司成金萬基, 右承旨孟胄瑞, 假注書朴致道·李壽慶, 記注官安烒, 記事官尹致績入侍。許積曰, 春後之寒, 反劇於冬, 不審聖候, 何如, 受灸後, 頭疼有歇否乎? 上曰, 稍似向歇, 尙未全蘇矣。曰, 賑捄一事, 今當取稟矣。議者皆以爲, 不必設粥, 給以乾糧, 可矣, 而如此, 則人爭受食, 似難取捨。議者又以爲, 抄出飢餒尤甚之人, 使之受食, 可矣, 而臣則以爲, 小民飢餒之甚不甚, 爲官長者, 其何能以一一諳悉乎? 上曰, 蓋問于主賑者, 金壽恒·閔鼎重·金萬基, 卽賑恤廳堂上也。壽恒曰, 外方, 則土着之民, 以耕作爲業者, 須給以乾糧, 俾之就農, 可也, 京中, 則不可不設粥, 若以乾糧給之, 則人爭受食, 誠難取捨也, 不免濫雜之患矣。鼎重曰, 以乾糧分給不便之說, 京外皆然, 蓋以爲粥而捄之, 亦非能活盡飢民, 且於爲粥之際, 員役口糧, 耗費亦多故也。然欲以乾糧給之, 則有同頒料, 恐國力之不支也。金萬基曰, 如臣者, 前年任此賑事, 不能善幹, 致多死亡, 今若有可以善變之術, 則豈不欲變通乎? 但欲以乾糧分給, 則都民之願受者, 將不勝其紛紜, 其於抄錄飢民之際, 恐不無濫入之患矣。以今日入侍諸臣言之, 其所居洞中小民之飢不飢, 亦未必盡知, 則況他洞乎? 此所以不免濫入之患也。且外方所謂乾糧分給者, 以還上給之也。京中, 則以還上給之, 恐亦難於收捧也。柳赫然曰, 不願設粥, 願以乾糧分給者, 非飢餓之民也。如士夫家奴婢, 以乾糧受去, 不便耳。彼二字缺垂死之民, 非設粥, 則何以捄之乎? 曰, 人皆懲羹於上年, 欲以乾糧分給矣。上曰, 以前年設粥之故, 飢民多聚於京中, 致令染氣尤熾, 此人之所以不欲設粥也。孟胄瑞曰, 先朝開賑設粥之時, 故相臣洪命夏, 句管其事, 而飢民之就粥者, 必問其主戶, 故無濫雜之患。上年則貴近之家, 食非不足, 而亦送其奴僕於粥所, 殊二字缺萬基曰, 上年設粥之時, 飢民之數, 多至萬餘, 其何能一一點閱, 而問其主戶乎? 柳赫然曰, 臣亦嘗一至萬基所監之粥所, 則萬餘飢民, 同聚於一處, 誠難整頓矣。萬基曰, 鄕曲, 則飢民易辨, 以民之飢者, 盤纏必弊故也。京中, 則雖方爲飢餓之人, 亦或有從前所備一件好衣, 若以其衣着之完好, 而一切斥退, 則亦涉冤抑, 此所以難於分辨也。上曰, 然則賑事, 只當依上年例施行而已。孟胄瑞曰, 上年覆轍, 豈可復蹈乎? 上曰, 卿有可以更張之策乎? 胄瑞起而對曰, 乾糧與設粥, 俱不可廢, 如士族婦女, 則不可就粥, 須以乾糧分給也。但士族婦女之外, 其他以乾糧受去者, 竝以還上給之, 可也。不然, 則士夫之家, 爭受乾糧, 恐不無濫雜之患矣。曰, 僉議如此, 京中今年, 亦當設粥, 而或以乾糧分給者, 則白給與還上, 臨時區別, 可也。至如外方列邑, 則各自捄其土着之民, 而流丐之民, 他來者, 則不許就粥之意, 當爲分付矣。上曰, 外方, 則土着流丐, 固當有辨, 而京中, 則事體, 與外方不同, 雖流丐者, 亦豈容不捄乎? 孟胄瑞曰, 流丐者, 外方, 則不許就粥, 而京中, 獨許就粥, 則必將盆集於京畿, 如京中州郡中流丐最多者, 其守令, 當爲施罰之意, 豫先知委, 何如? 曰, 流丐之自京畿來者, 則刷還本土, 可也。閔鼎重曰, 嶺北方伯南九萬, 願得關西之穀, 以爲本道賑捄之用, 而自備局問於關西方伯, 則以爲, 陽德·孟山·寧邊三邑, 與北道接壤, 而此三邑穀物, 前已多爲運出, 則今難更爲運出云, 而臣以爲此民戶甚少, 賑捄之穀, 不須多也。若留千餘石, 則自足以爲用矣。北道則凶荒尤甚, 須以此三邑所在一萬餘石, 移給於北道, 則可矣。上曰, 若非萬石, 則何以能捄濟北道乎? 曰, 南大門外, 有可設賑之處, 而人以迫近於典牲署前, 未安云。蓋以典牲署, 乃祭享犧牲之所在也。然典牲署, 與臣所謂可以說賑之處, 隔一大川, 且非相望之地云, 恐無不可也。上曰, 設賑於訓鍊院, 其去宗廟, 亦不甚遠, 則典牲署遠近, 不必論也。曰, 上年死於癘疫者, 莫不草殯於城外至近之地, 亦多棄置於溝渠之間, 今年十月間, 柳赫然主管移瘞之時, 有主之屍, 則從其子孫族屬之情願, 不卽掘移, 以待其各自收葬矣。厥後因循, 尙不移葬者, 甚多, 至於東城之外, 則從前偸葬於去城數步之地者, 多至累百塜, 視同渠之族山, 情狀可惡, 故令漢城府掘移事, 定奪已久, 而尙不擧行, 尤爲未便。更令該府, 一一摘奸, 勒限移瘞, 何如? 上曰, 稍待雪消凍解, 令該府, 定日移埋, 可也。出擧行條件   曰, 守禦使李浣, 當兼備邊司堂上, 而以有身病之故, 尙未啓下矣。, 以宿將, 通曉事務, 雖筋力已衰, 不可責令參坐, 而凡干機務, 與之相議, 則所益必多。李浣, 備邊司提調啓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行條件   曰, 戶曹判書, 例兼賑恤廳堂上, 而金壽興爲戶曹判書之後, 至今因循, 未及啓下矣。上曰, 金壽興, 賑恤堂上, 依例啓下, 可也。出擧行條件   金萬基曰, 監賑一事, 臣不敢辭, 但以朝宗事體言之, 上年主賑恤者, 難免誤事之責, 則如臣者, 宜先引咎請罪, 而事涉煩猥, 不敢仰陳。且此監賑, 亦非樂地, 故不復辭避, 黽勉行公矣。然監賑之勞, 臣雖獨當, 而須別擇有識慮之人, 同爲料理, 然後似可幹事矣。曰, 若以上年誤事爲罪, 則臣爲首矣。但於上年設賑之時, 監賑之官, 非不盡力, 而竟以不能着實, 至被物論, 今年又出一堂上, 使之同議, 亦似爲宜。畿伯吳挺緯, 善於賑捄, 而當此之日, 不可遞易, 李慶億, 身多疾病, 雖難監粥, 而但使之與議於賑事, 則似可矣。鼎重曰, 臣於上年, 以賑事宣召, 故不敢不來, 而畢竟不能捄活飢民, 寧不慚悚。曰, 以癘疫死者, 豈盡主賑者之罪乎? 上曰, 聞飢餓已甚之人, 雖以粥捄之, 亦不能活云矣。曰, 如上年, 則天意欲盡劉生民也, 爲之, 奈何。萬基曰, 何可責於歲也? 人事未修而然爾。曰, 前承旨姜鎬夫妻父子, 繼死於染病, 極爲驚慘矣。朴世城父子之喪, 一時俱出, 世城, 曾經近侍之故, 特蒙顧恤之典, 誠美事也。姜鎬之淸貧, 卽通朝之所共知, 及其死後, 貧寒特甚, 將無以歸葬, 情事矜悶矣。上曰, 擔軍喪需, 令該曹, 依朴世城例施行, 可也。出擧行條件   曰, 申晸, 暗行時所啓事, 今當取稟, 而啓辭中, 寺奴婢減役一款, 則似難施行矣。又於啓辭中, 以內需司奴貢與婢貢, 一樣收捧爲冤, 而臣則以爲各司之減婢貢, 原爲不當底事, 則內需司之不減婢貢, 未爲不可也。至如各宮奴婢貢膳, 只令頭目收送, 而勿送道掌, 以防各宮暴斂之患云云之說, 亦在於啓辭中, 未知此爲何如? 孟胄瑞曰, 臣爲海西方伯時, 公賤之屬於宮家者, 每以獨被暴斂, 訴冤於臣矣。上曰, 令頭目收捧, 以納於諸宮, 而如有自諸宮潜送道掌者, 摘發治罪, 可也。曰, 啓辭中, 又言別隊馬軍, 旣有本役, 而又充別隊, 一身兩役, 爲偏苦云矣, 而此則令該曹量處, 似當矣。又請別設科擧於本道, 而當此凶歲, 慶科亦停, 則科擧之設, 姑待他日, 可矣。金壽恒曰, 京畿監司吳綎緯, 全羅監司吳始壽, 俱已瓜滿, 當依例出代, 而此時賑政方急, 故敢此仰稟。上曰, 此時不可遞易, 限麥秋前仍任, 可也。出擧行條件   壽恒又曰, 東萊府使鄭晳, 鍾城府使李觀徵, 江界府使權儔, 濟州牧使盧錠, 俱已瓜滿矣。瓜滿守令, 限麥秋前, 仍任事, 曾已定奪, 而邊地守令, 異於內地, 群議皆以爲, 合有變通之道矣。上曰, 邊地守令, 除挈眷赴任, 旣已瓜滿之後, 何可仍任乎? 竝出代, 可也。盧錠, 則盡心賑政, 似當姑爲仍任, 而聞其病勢危重, 雖欲盡心職事, 有不可得, 依他許遞, 而此外邊地守令, 一體施行, 可也。出擧行條件   閔鼎重曰, 上年設賑時, 以監官使一字缺之人, 不可不酬勞, 故通政空名帖, 給之矣。渠則視同賞職, 願參於武臣試射, 而以事體不當, 故不許, 則渠以方爲科業之故, 欲依湖南士子例, 還納其帖矣。曰, 渠之失望, 然矣, 豈可苟循其願, 濫施加資乎? 然亦不可全然無酬勞之典, 若以相當職除授, 則似好矣。上曰, 依爲之。鼎重又曰, 上年設賑時, 李煥稱名者, 以僞造署押三字缺之罪, 移送刑曹矣。今聞李煥, 推諉其三寸叔李世鵬之故, 終得倖免, 而世鵬, 則以無罪之人, 反受重罪, 至於定配之境云, 尤爲痛駭。令刑曹更爲明査, 俾無有罪者倖免, 無罪者抱枉之弊, 何如? 上曰, 令刑曹更爲査處, 可也。出擧行條件   曰, 卽見禮部回咨, 則以慶賀爲言, 渠則以向日問安使, 爲兼陳賀也。渠以告成爲言, 則似不可無賀, 而向日之使, 只爲問安, 是將何以處之? 上曰, 宜考前例, 如有不頒赦而但頒敎者, 亦爲陳賀之規, 則今番亦當陳賀矣。曰, 原州囚人, 明是走回人也。若是走回, 則置之亦可, 但其所謂山東居住者, 妄矣。孟胄瑞曰, 丁丑·戊寅年間, 居住山海關云者, 亦妄也。丁丑·戊寅年間, 則山海關, 不爲彼有矣。曰, 臣問于臣之弟, 其所謂出入原州衙中者, 亦妄也。此漢, 多爲妄言, 且自言相人相地, 則如此之人, 恐或還爲走入彼國也。柳赫然曰, 殺之可也。曰, 臣意則以爲縳送彼國, 可矣。上曰, 姑令堅囚, 從容議處, 可也。鄭知和曰, 今番大雪之後, 各陵松木, 恐有折傷之患, 近見各陵所報, 則折傷數, 果至二千餘株之多矣。曰, 不可空棄, 須以株數啓聞後, 用於當用處, 可也。閔鼎重曰, 四山松木雪壓見折者, 亦多, 而漢城府, 則別無用處, 許令賑恤廳用下, 何如? 設賑之所, 當作假家, 亦用火木矣。上肯之。金壽恒曰, 以大臣之疏, 凡有聲績之人, 雖已年滿, 臨時啓稟後, 擬望事, 曾已定奪矣。凡事莫如遵守常規, 不宜輕變, 此路一開, 則擧懷希望之心, 將不勝其紛紜矣。然此則臣曹自當有以裁抑, 而每當擬望之時, 以此啓稟, 亦涉煩瀆矣。曰, 此與三司啓請擬望不同, 何可續續煩稟乎? 上曰, 望單中, 以年滿有聲績, 懸錄, 可也。出擧行條件   以上燼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