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226책 (탈초본 12책) 현종 13년 2월 12일 무자 14/14 기사 1672년  康熙(淸/聖祖) 11년

引見에 許積등이 입시하여 接倭事, 士夫家의 收貢, 濟州 年例馬에 관한 일등에 대해 논의함

○ 巳時, 上御養心閤。東萊府使李夏引見時, 領議政許積, 同副承旨李翊相, 注書李萬封, 記事官申翼相·尹致績許積進曰, 慈殿朣患猝發, 臣等初聞其大如栗, 差愈, 而其時臣等錯料, 全不省腫患之可畏, 而驟受灸, 故卽爲稟定受灸矣。大槪, 自初不痛本元來輕, 其時下情罔極。受灸之後, 下敎而來傳, 今則腫毒, 似無復熾之憂云, 不勝可慮也。上曰, 瘡根, 不得盡出矣。許積曰, 前日金萬基, 所延待汝慰爲言者, 好矣, 而接慰下送之說, 亦不可直爲之也。但曰, 待汝還歸釜山, 若有書契傳受之擧, 則朝家, 自當有處爲言, 可矣。上曰, 此則不然矣。退歸釜山, 則國家自有接待之爲言, 可矣。曰, 卽今平成太, 已死, 正官死後, 則接慰官, 自當還朝, 退歸釜山之後, 卽送接慰之說, 不可輕道者, 實爲此一疑拘礙也。曰, 彼輩卽今所爭, 正是平成太死後正·副官之說, 其曲在我, 不當爲之也。上曰, 予意亦然, 故俄者所言, 如許矣。 上曰, 以惟換差耶?。曰, 朴再興也, 取勝者來見, 而其人年少之人, 事頗勝矣。大槪, 近中事情, 則官下人, 至於小房子輩, 無不與倭同心, 一動一靜, 飛得京報, 反先於撥便聞之云。設有秘密事機, 萬無掩諱之道。且彼之通事倭, 則能解我國之語, 而我國譯官, 則能解彼語者無之者, 凡干論理之語, 皆不能相通矣。曰, 如食食等容昜之語, 誰能僅通, 而有曲折之語, 皆不能通云矣。曰, 此則臣熟知之矣。倭譯講試時, 以文字出題, 令以倭語釋之, 使訓導輩, 數入參座, 考其工掘, 而試官旣不能解廳, 故工掘, 亦難覈實, 倭譯之不能善通倭語者, 多有於此也。曰, 近來東萊狀啓中, 所謂嚴辭峻責, 據理爭執云者, 皆語也。譯輩, 旣不能善通言語, 則安有峻責爭執之事也。如此, 故倭情, 無詳知之道矣。上曰, 彼輩所謂蕯摩州太守送人云者, 亦似虛語也。曰, 蕯摩州太守, 安有送人事也。蕯摩州, 土地甚惡, 人心風俗, 尤極殘暴, 全不顧死生, 故壬辰之亂, 蕯倭過處, 無噍類之遺, 卽今送人之說, 乃渠輩恐喝之言也。上曰, 蕯摩, 土地甚廣, 乃渠中太守之大者也。此輩皆食祿養家兵云。未知然否也。曰, 食祿者, 多至七十萬石, 或五十萬石, 兵糧竝在其中云矣。曰, 平成太已死, 他差倭若來, 則當待之也。上曰, 持書契來, 則似不可不待。曰, 平成太之來也, 接待不可不待也。上曰, 彼輩, 若又用往東萊之例, 則雖傍邑, 亦必從往矣。曰, 留於密陽何如? 上曰, 密陽, 距東萊幾日程乎? 曰, 自密陽而梁, 自梁而萊, 其間有一二跕矣。上曰, 東萊來倭, 方入何所也? 曰, 芙蓉堂也。本是郞廳房, 在東上房庭邊短墻外矣。曰, 與府衙甚相逼近, 語聲相聞云矣。曰, 此乃別堂也。聞譯官之言, 則假家一間, 連簷作之, 而常時不宿溫突, 故無點火之事, 只作室修粧而已云矣。上曰, 日本地暖故耶? 曰, 然矣。頃年濟州漂到人南燮軍云者, 卽阿闌陀人也。見我國人疾盛曰, 宿於溫突故也, 石上烘火而處之, 故有疾也。渠國, 無咳嗽之人, 不宿溫突, 無冷熱相薄之事, 故無疾云。其人亦宿抹樓, 而雖有房舍, 亦不點火云矣。曰, 此外別無分付之事, 使臨機應變, 可矣。上曰, 不可遙度, 臨時審處, 可矣。翊相曰, 彼若作房, 則何以爲之? 曰, 房則必不作矣。上曰, 作則毁之, 可矣。曰, 前者任其所爲, 故至於如此矣。曰, 此則據理爭之, 可矣。且公木換米一事, 曾以上年爲限云。今年又爲當次, 何以爲之? 若可許, 則初頭許之, 不可許, 則豫爲知悉防塞, 似好矣。 上曰, 以何風之去乎? 曰, 西北風也。世傳 此則不可的知, 而海中巨浪, 謂之水樓, 驅來則白波如屋飛越, 臣則以水疾, 臥在藏中, 不得出見, 而軍官輩見之, 甚可驚怖云。旣過水宗之後, 風勢猝猛, 而猶幸不變, 故無事, 且以勢猛, 故得早泊, 午後下岸, 而風少變爲好, 而南風本來不競, 未嘗終日, 故必東風出來, 掛兩帆斜開受風, 謂之脇風。入去時, 則東風不順, 而猶橫帶而去矣, 臣出來日, 出發舡人, 定時始泊於蘭島矣。東風, 則初日發舡, 二日浪盛, 不得行, 西南風, 則過五六日發舡, 初日則浪盛不得行矣。中間無下碇處, 風止, 則泛泛不能支當, 故必待終日風放舡矣。上曰, 何以知其風耶? 曰, 以雲氣知之, 出來時, 以日出時東雲, 知之, 東雲起者, 東風也。西北淸者, 無西北風也, 雲不起, 則便是無風也。中間有楸子島, 而向西稍偏, 故未易止泊矣。上曰, 漂風易乎? 曰, 風變則漂矣。以下缺曰, 備局回啓, 非誤着也。二十名四十領, 實爲難堪, 故旣有四十名輪回備納之規, 而臣之書啓中, 獨擧朝家定式, 至於本州流例, 則煩瑣不敢備達矣。民情, 則雖減若干領, 蒙惠大矣。上曰, 減其領數, 勝於加其名數耶? 曰, 二十名四十領, 四十名四十領, 旣無異同, 則減其領數, 似可矣。上曰, 然則四十領內, 減十領, 使三十名, 備納三十領, 可也。曰, 三名日進上中, 結弓獐皮二十領, 必欲敦厚無孔者, 上納, 而得之甚難, 一領價, 至於步木一·二丁, 民情皆願變通, 而係是享上之物, 故書啓中, 不能陳達矣。若只爲結弓之, 則雖不至於敦厚, 且或有孔, 似無妨矣。 上曰, 以其京人奴婢, 故謂之京奴婢耶? 曰, 然矣。而非但京人奴婢, 凡私賤, 皆謂之京奴婢矣。此輩若有定主, 則亦何有變弊? 蓋其收貢未易, 故不推者有之。年歲寢久, 則島人, 稱以自已奴婢, 呈官依訟, 徵貢使喚, 互相侵奪, 其弊無窮, 渠輩, 則只願得其定主矣。曰, 士夫家, 旣難委送差奴, 或因軍官輩, 稱念收貢, 則反稱已奴, 而賣食多, 故其弊如此矣。曰, 一番稱念, 盡徵積年未收, 至於牛馬財産, 盡爲奪去。或有一年再逢此患者, 或有數十年無事者, 此事無他變通之道, 故書啓中不爲陳達, 而其弊則甚大矣。上曰, 此事則誠難變通矣。曰, 濟州年例馬, 上年以凶荒, 故不爲上送。今年則又是式年次例, 何以爲之? 卽今太僕所悶者, 軍兵無給之馬, 在濟之馬, 則飢民, 盡爲殺食, 故欲爲以來矣。上曰, 好馬百餘匹, 御乘三匹, 差備馬一半, 使之擇送, 似好矣。 積曰, 匹數, 更爲稟達矣。上曰, 依爲之。遂罷出。以上燼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