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231책 (탈초본 12책) 현종 13년 12월 4일 을사 3/3 기사 1672년  康熙(淸/聖祖) 11년

熙政堂에 金壽恒 등이 입시하여 죄수들의 형벌에 관하여 논의함

○ 辰時, 上御熙政堂啓覆時, 左議政金壽恒, 鄭知和, 左參贊趙珩, 右尹李後山, 東行 , 行判中樞府事鄭致和, 刑曹判書南龍翼, 工曹判書張善瀓, 靈陽刑曹參判洪處大, 西行 , 戶曹參議李翊相, 執義李日井, 刑曹參議李枝茂, 兵曹參議朴世堅, 校理申崔後尙, 南行 , 都承旨姜栢年, 左承旨金禹錫, 右承旨呂聖齊, 右副承旨閔宗道, 同副承旨慶㝡, 李墪, 記事官申善溫, 假注書兪命鼎入侍。閔宗道進, 請三度啓覆, 仍讀 上曰, 此推案浩繁, 不必盡讀, 取結案讀之。穀偸出罪, 贓滿四十貫, 係是係一罪, 結 姑取大明律讀之, 讀畢, 缺數行 僉曰, 法外無他。崔後尙曰, 凶年所無, 似當有參酌之道矣。姜栢年曰, 漏籍罪人, 似非大段。上曰, 徙民逃亡, 在律當死, 而七人中, 此似最輕, 漏籍之徒, 其數甚多, 頃日閔蓍重, 爲慶 漏籍現露者, 殆盡徙邊, 故仍置, 前年者甚多矣。上曰, 律則當矣, 而情則可恕, 此流當還爲徙配之類, 無妻子竝徙之法矣。鄭致和曰, 減死定配妻子竝徙, 而罪人身死之後, 則其妻子還來耳。上曰, 非全家則無家屬入錄之規, 罪人在時, 雖而若其身死之後, 則其家屬還來, 亦當, 金義吉, 減死邊遠, 全家定配, 振威罪囚淑母, 咀呪其夫致死之故, 不告官擅殺結案。讀大明律。上曰, 此罪, 如何? 鄭致和曰, 在法當死, 而情則可恕, 非群下所當論, 惟在聖斷。金壽恒曰, 緣, 自上亦已聞悉矣, 若非爲其夫, 但崔召史親屬, 亦不能言, 其間張善瀓曰, 死中 其復讎論之, 則似當有參商之典, 烈婦之風, 而罪則無可撓改。洪處大曰, 與公然擅殺者有間矣。李枝茂曰, 復夫 有可恕之道矣。申厚載曰, 渠則雖以復讎爲辭, 亦未免爲擅殺之罪矣。任奎曰, 咀呪乃名爲執仇, 而擅殺其庶祖母, 不可開法外崔後尙曰, 韓愈·柳宗元駁復讎議, 去時, 李元禎推案中, 咀呪干證, 旣已明白, 夫仇之類也。復夫仇者, 豈可以啓覆殺之痛在心, 冒擅殺之罪, 終至手殺仇人, 非烈婦崔召〈史〉, 若無自犯之罪, 則渠何必當初明咀呪者也。上曰, 咀呪似是分明, 而但有不告官爲罪案, 之端, 一毫有不分明者, 則生亦不可啓慮也。金壽恒曰, 咀呪若或不實, 則雖在他人, 亦不可擅殺矣。上曰, 李元禎干證之說, 到今亦不可盡信也。淑貞, 於當初, 若能捉致其庶祖母, 告官處置矣。上曰, 非謂淑貞, 以私嫌打殺, 徒憑其婢子, 而疑其夫以咀呪致死, 遂至撲殺其庶祖母, 則其罪可惡, 若或不計可恕。上曰, 此或不知其間曲折, 不問是非, 有咀呪殺者乎? 蓋似女人燥急之狀也。且以文案, 以嫌殺之之意耳。金壽恒曰, 近來此等妄作之罪, 而臣意則謂其有隱有可悔之端, 故敢白耳。姜栢年曰, 親臨啓覆, 不過爲死中求生, 此等罪疑惟輕, 故敢白, 不但此罪, 其他二十餘。上曰, 崔召史推屬何處去乎? 若非其切親 崔召史暴白矣, 淑貞之處事雖無狀, 而其現露, 則與無端擅殺有異, 淑貞減死定配, 族寡女淫行罪人一靜, 與辛次璿作奸。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此罪豈有他更白之事。壽恒曰, 啓覆罪人中最甚者也。僉皆曰, 法外無他。上曰, 依律。扶安印信僞造罪人。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金壽恒曰, 罪犯明白, 法外無他。上曰, 依律。濟州圖[濟州道]出加資罪人姜致宗, 書於高斗瞻。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情狀過甚 南龍翼曰, 雖以絶島, 朝廷每加寬典, 難曲貸也。上曰, 此結案, 及於立春前耶? 金壽恒曰, 恐不處之之擧矣。上曰, 依律。長城墓寇罪人僧性天·泰寶。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律則分明, 而蓋以年凶, 有此等罪犯, 不但此也, 京畿近處, 亦有之矣。偸取者有間, 此非人情所可爲, 而强爲此者, 爲金壽恒曰, 雖以凶年爲此, 而極甚凶惡矣。鄭致和曰, 迫之, 故有此罪犯。朴世堅曰, 律外無他, 而蓋荒所迫耳。任奎曰, 所犯旣凶, 不可以飢饉容恕矣。上曰, 此等罪, 或有自其官徑自處置者, 此與見屍者同乎? 金壽恒曰, 情狀雖惡, 而與堀冡者比之則有間耳。上曰, 凶荒時此類甚多, 餘皆或未蒙罪, 而獨法, 未知, 如何? 鄭致和曰, 湖南有人相食者, 此時出於窮困不得已之致, 平時則雖迫之, 使爲不爲之矣。朴世堅曰, 臣前任金堤郡時, 歸路得見閭里間, 露屍無數, 慢藏誨盜, 無知之人, 顧而不爲偸竊乎? 申厚載曰, 情法無可疑者, 凶年飢饉, 雖曰慘酷, 草殯寇盜, 若蒙聽聞, 得不駭異乎? 金壽恒曰, 此則不然。凡殺人者, 猶可參量, 不可以一介論斷, 罪人, 少有生活之者矣。上曰, 乃上年飢饉所致, 不可以常年之末減死定配。昌城平壤劫奸良女罪人金世健。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馬兵二十餘人, 結金壽恒曰, 外方亦有此等罪人, 而此 上曰, 依律。嘉山偸穀罪人色吏朴汝雲·徐·羅國祉, 軍餉文書用奸偸食罪。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其罪當死, 而但閔嘉山邑吏, 當死, 而羅國祉則以監營朴汝雲, 少有可恕云云。金萬基言內, 以偸食之狀, 而不爲現發, 其能免監守自盜之罪乎? 臣意則以爲, 羅國祉, 比之朴汝雲, 罪似有間, 南龍翼曰, 徐得命, 偸穀石數差少, 不及五十餘石, 朴汝雲等三人, 罪無異同矣。金壽恒曰, 國穀實重大, 而羅國祉, 以營吏, 果當監臨其然也, 惟在上斷。鄭知和曰, 羅國祉, 於營 塗揆之事, 但以與營文書相左, 科罪耳。張善瀓曰, 別無輕重, 法外無他, 羅國祉則似有差等。任奎曰, 別無間隔矣, 崔得符同, 而似有間矣。鄭致和曰, 近來爲守令者, 修擧之人, 故下人每每瞞遏, 近日趙䃏, 爲星偸竊, 不欠累千石, 亦不能正法, 自官推移充數, 之弊, 八路同然。各邑色吏用奸者, 其倉庫, 文書錯亂, 見失者甚多, 兩西。上曰, 徐得命·朴汝雲之罪同乎? 金壽恒曰, 上曰, 朴汝雲, 依律。徐得命·羅國祉, 減死定配。 印信罪人任連國。上曰, 此罪, 何如? 金壽恒曰, 罪狀分明, 上曰, 依律。慈山淫行罪人中祿月仙。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律文然矣, 無他其罪斷不可撓改矣。。上曰, 依律。知禮殺人越獄罪人金正善。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雖渠貨音如彼, 而報殺云則曲矣。金壽恒曰, 法外無他。上曰, 再親問, 亦不分明, 流血淋漓云者, 若無實狀, 其由, 而此則不然。鄭知和曰, 文案雖不分明, 人承服, 則他無更論者矣。趙珩曰, 死者士日[士逸]餘矣, 更問。雖殺人者, 相持打殺之際, 豈無乎? 鄭致和曰, 此言的矣。南龍翼曰, 正華者, 悖無可惜。崔後尙曰, 以情論之, 士日[士逸]之欲殺固然矣, 正華之殺士日[士逸], 則似非本情, 故臣等於加詳審之意, 更達。上曰, 此推案, 極爲疏漏, 推案中所謂流血淋漓云者, 爲鉤問詳覈虛實, 而至於再度親問, 終未不察矣。南龍翼曰, 不可無警責之道, 當該竝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鄭致和曰, 渠豈以殺人承服, 則他無更問。上曰, 依律。劫奸罪人奴彦立。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金壽恒曰, 律外無他。僉曰, 然矣。上曰, 依律。假稱御史罪人安慶昌。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此罪無可疑, 而但此人狂逆之類, 則或有可恕之地矣。若初覆時, 以守平安時, 有稱崔來吉妾子云者, 故 審其爲詐, 更爲推問, 則乃言其妾, 曾有生離, 故此不以實, 回關云云矣。上曰, 此人果類是者也。鄭致和曰, 與律文得酒食而已, 非騎馹入官府, 旣已假稱御史, 則有大於此者矣。張善瀓翼缺曰, 無可問者矣。李翊相曰, 臣前爲北評事時, 亦有者矣, 傳關不可容貸矣。任奎曰, 斷不可容貸矣。上曰, 監司親問, 亦有病風喪心文字乎, 若非平常爲的當, 若以後弊言之, 則前此得生者, 亦豈無定配。慶源殺人罪人無名·無香·義玄。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明是殺人, 無他更白。金壽恒曰, 無香則無親犯之狀, 厥罪稍輕, 而係是殺人, 僉曰, 然。上曰, 殺一人而四人被戮, 何如? 崔後尙曰, 造意者無名裳之主, 與其夫同往, 見其殺而不救者也。鄭致和曰, 裳之主, 爲亂之本, 而必殺之乎? 上曰, 其時無香, 年歲幾許乎? 對曰, 十六。上曰, 依律。無香段, 手犯異於同儻, 年且弱少, 不可減死定配。開城府私鑄錢文罪人當伊·己男等。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小臣意, 不當以死罪論斷, 此後以禁私鑄, 而卽今則官家旣無鑄錢之事, 此罪問, 亦未爲不可也。金壽恒曰, 此私鑄者, 必欲用而然也, 以此斷以死罪, 不可也。鄭致和曰, 與前日所達, 無同異, 二人, 必當以明律, 則似爲不然。趙珩曰, 臣意同。鄭致和曰, 前時旣無明白分付, 以大明律私鑄之科罪者, 則豈可乎? 此人等, 若知有私鑄當死之論罪, 未爲不可, 而今則不然, 小臣亦不知有我國就死之文矣。張善瀓曰, 故判書臣金藎國, 錢之事, 先臣以爲, 我國無銅鐵, 民間但以祿捧所給, 能行錢貨乎? 上曰, 定配。全家逃亡興德罪人戎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金壽恒曰, 渠原情中, 朴世堅曰, 凶年飢荒流徙之故, 惟在自上參 上曰, 金義吉, 減死定配乎? 僉曰, 然。上曰, 減死邊遠, 合家定配。古阜全家逃亡罪人所載船, 趁不發運沈沒。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與金義吉罪同, 別無更白 其原情則可矜, 而與以前罪名無異, 惟在上參, 律則重矣, 而渠年才十八, 聞其父母暴骨不收, 致有逃亡之擧, 實甚可悶矣。翼俊供處矜, 惟上參酌。上曰, 情則可恕, 減死遠邊, 全家定配。興陽罪人宋戎尙, 格軍漏籍罪。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金壽恒曰, 情犯似奸, 而其無異矣。趙珩曰, 本罪格軍漏籍, 而與己鶴張善瀓曰, 若以上年凶荒之故推恕, 則與前減死者 上曰, 減死, 邊遠定配。井邑徙民逃亡罪人白斗 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與他逃亡者, 罪犯差重。金壽恒曰, 無可恕。呂聖齊曰, 再次逃亡, 而本罪則漏籍也, 無可恕。上曰, 依律。茂長印信僞踏罪人朴雪生。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大都木十八疋內, 十五疋中不多, 且以手指染朱印之, 則其情比之印信金壽恒曰, 情則稍輕。趙珩·鄭知和曰, 律外之中差輕, 而情狀所犯, 似不可容貸矣。上曰, 刻何間乎? 金壽恒曰, 此則原。上曰, 減死定配。咸從全家逃亡罪人己生。上曰, 此罪, 何名? 金對曰, 壓良爲賤。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此當以律處斷。金壽恒曰, 律外無他。僉曰, 臣意亦然。上曰, 依律。會寧劫奸罪人安加知金。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金壽恒曰, 律外無他。僉曰, 然。上曰, 依律。永興僞造印信罪人朴敏一。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金壽恒曰, 律外無他。僉曰, 然。上曰, 依律。江西印信僞造罪人吳太·申唐 上曰, 此罪, 何如? 鄭致和曰, 本罪乃闕紙徵捧, 而以用之, 則其罪難貸。金壽恒曰, 臣意亦然。僉曰, 然。上曰, 依律。減死之類幾人乎? 姜栢年曰, 十四人矣。蓋是死中求生之意也, 此等罪人, 以迹可殺, 而若以此適重, 則乃是之其所惡, 而寬恕, 則乃流於之其所愛而辟焉, 皆未知其可 死者無多, 得生者過半, 此實王者好生之德也。金壽恒曰, 政府合坐, 未得爲之, 故所當稟定, 自上咳嗽失音, 或感冒未解矣。上曰, 非感冒也, 日寒之故, 咳嗽未止耳。今年藏氷, 曰, 近古所無, 氷厚幾三尺云矣。上曰, 梗數時未盈滿, 故尙今爲之乎? 消融之厚薄耳。金壽恒曰, ·和陵事, 今當□上曰, 昨欲加刑, 而當相議爲之, 故姑使停罷, 護軍之罪, 蓋出於不謹守直。上曰, 政院前例, 何承旨謄入乎? 對曰, 崔逸, 而失火與階砌失火有間矣。丁字閣與階砌失火, 何以處金壽恒曰, 三省批答云, 莫重陵寢之事, 不可如是之方, 仔細入啓云, 其已下則無可考文書形矣。上曰, 三省文書。政院日記, 不爲現存乎? 其時日月, 問承旨考出以啓, 自前陵上衝火之變, 無罪及金壽恒曰, 前文書中, 罪不及參奉, 而馳啓請罪矣。三省罪人五名, 無一人衣服 且無供饋之道, 自京主人供饋云矣。鄭致和曰, 作變, 蓋是欲生事於當番官員及下人, 故作爲也。前日所以不罪其陵參奉者, 意有在焉, 罪此等, 則適以啓姑爲生事者之心耳。査覈, 或從他聞見, 鉤得可疑之人, 然後庶矣。上曰, 同是陵上失火, 而前日或有三省, 或不爲三省乎? 壽恒曰, 前時三省, 蓋鉤得作變罪人, 以成獄體, 不謹守直, 勒加三省按治之法, 則似爲未安耳。張善瀓曰, 寧陵失火時, 其時守僕, 則直送于刑曹處之, 義禁府照斷, 決杖放送矣。金壽恒曰, 藥房提調, 不可一日曠闕, 而提調閔維重, 遭其妻喪, 不 異於他司, 方在其任者, 不敢出入於喪在家內, 勢難察任, 合有變通之道, 敢達。上曰, 依爲之。任奎所啓, 臣以前執義李翔削奪前啓缺 。上曰, 不允。尹敬敎事缺 。上曰, 不允。又所啓, 同義禁鄭榏, 雖在呈實病, 通朝之所共知, 而政院終不啓稟, 令莫重推鞫, 不得開坐於當日之內, 事爲甚, 當該承旨, 不可推考而止, 請命先罷。上曰, 旣已推考, 不允。李日井所啓, 前執義李翔進言, 出於有懷必達, 而聖明不諒, 以削黜之罪, 豈非過中之擧乎? 輿情久而愈激, 請還收前執義李翔削奪官爵之命。上曰, 不允。又所啓, 前宜寧縣監尹敬敎過當, 而言事獲罪, 已非優容言者之道, 而輾轉層加, 至於削黜, 而尙靳快釋, 公議愈激, 請還收前宜寧縣監尹敬敎削奪官爵門外黜送之命。上曰, 不允。又所啓, 梁濟臣·尹完等, 罪犯至重, 之請, 實是不刊之典, 而殿下曲貨[曲貸]而止, 祖宗之法一撓, 則其何以救漸刑一失, 後弊可虞, 梁濟臣·尹完當按律處置。上曰, 不允。南龍翼曰, 私鑄錢罪人當伊, 已 則此後私鑄錢之類, 將何以處之? 似事矣。鄭致和曰, 若與中國一例禁, 所當嚴明, 而我國則不然, 我國與中國不同, 旣無行錢之事, 無鎔造之文, 則與律文本意有異, 錢者, 置之勿論, 可也。上曰, 今此啓覆判付, 雖非該房, 他承旨亦去, 可也。遂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