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敏堂에 閔熙 등이 입시하여 새로 임명된 平安監司의 조속한 下直, 戶曹木 千同을 南漢으로 送置하는 문제 등에 대해 논의함
○ 巳時, 上御時敏堂,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時, 左議政閔熙, 右議政吳始壽, 兵曹判書金錫胄, 行副護軍吳挺緯, 吏曹判書李元禎, 左承旨閔就道, 掌令申㶅, 正言安如岳, 校理吳始萬, 假注書許墀·李文興, 記事官成碩藎·南致熏入侍。閔熙曰, 近來秋炎尙酷, 聖體, 若何? 上曰, 無事。熙曰, 兩慈殿氣候, 亦安寧乎? 上曰, 安寧。錫胄曰, 自上頃有火動之候, 進藥後, 何如? 上曰, 似減矣。以下缺熙曰, 西關, 異於他道, 客使之來, 每在不時, 而且有畿甸運穀之事。凡事豫則立。新監司除拜已久, 而以舊監司方在臺論之故, 不敢下直云。國事爲急, 新監司使之下直, 何如? 始壽曰, 臺啓結末前, 徑先陳達, 事體未安, 而金德遠新命, 姑置不論, 德遠旣在被論之中, 不敢爲凡干公事, 事務積滯, 其弊不小。臺啓雖未結末, 新監司姑先催送爲宜。上曰, 新監司, 使於明日下直。始壽曰, 監司之行, 異於凡官, 而平安監司, 則且兼管餉使, 必須豫送先文後, 延接之際, 可無窘急之弊, 明日發送, 恐爲太急。上曰, 四五日內, 下直, 可也。熙曰, 備邊司堂上, 減下者旣多, 故每於開坐之時, 無故來會者甚少, 事極苟簡矣。自前以有司堂上, 或爲承旨日久, 則遞其本職, 而專任備局, 亦有其例。都承旨鄭維岳, 姑爲遞差, 使之專察有司之任, 何如? 上曰, 前日尹深, 亦以此遞之。鄭維岳, 亦遞其本職, 使之專察其任。以下缺熙曰, 曾在先朝, 戶曹木千同, 使之送置南漢, 其時經費不足, 只送五百同, 而年歲漸久, 不無損傷之弊, 故此則已令該曹, 換色出送矣。卽今戶曹木布頗饒云, 又送五百同之木, 以準千同之數似當, 而戶曹纔以三千同木, 送于江都, 則留在數, 恐或不足。待秋捧後, 五百同送于南漢, 何如? 上曰, 千同木, 送置南漢, 已有先朝成命, 自戶曹, 秋捧後, 送五百同木, 可也。熙曰, 尙方, 例有生綃內入之擧, 而色品不合於內入者, 則留置本院, 故年年積累, 厥數不少, 而色旣漸渝, 且爲蠹損, 無他可用, 只合於燭籠云。臣與光城府院君金萬基, 適爲提調, 而俱兼軍門, 分送于守禦·摠戎兩廳, 以爲軍中燭籠之用, 何如? 上曰, 年久色渝, 不合內入, 則分給兩廳, 可也。始壽曰, 頃日匿名書罪目定奪時, 見而不卽燒毁者及傳者, 則律名已定, 而其本律中, 若將送入官司, 杖八十, 受而爲理, 杖一百, 未有定奪。此則仍以本律處之乎? 上曰, 受而爲理者, 依本律, 可也, 送入官司者與傳者, 似爲同律也。始壽曰, 送入官司與傳者, 亦有間, 律雖輕, 似不關, 而更重之, 亦無妨。上曰, 竝依本律, 可也? 以下缺始壽曰, 凡在鄕而得拜三司者, 則或有以疾病事故, 不得上來者, 而至於方在外任, 則朝家不計延送之弊, 而啓請除拜者, 蓋出於內重外輕之意, 而且有給馬下諭之擧, 則在渠榮幸亦大, 所當承命上來之不暇, 而每於中路, 稱以病重, 奴名呈狀, 不爲上來, 事之駭然, 莫此爲甚。如此之弊, 不可不防。熙曰, 在官而以近侍承召者, 曾前無中路呈狀之擧, 而近日此弊益甚。上曰, 此後, 政院知悉, 除拜三司者, 在鄕人外, 如有自任所承召, 而中路呈狀, 則政院勿捧還送, 可也。以下缺 上曰, 節日之製, 出於勸奬之意, 故正日有故, 則退行於當月內無故日, 例也, 而或有遷就仍廢之時。此後, 正日有故, 雖不得課製, 必於當月內設行事, 分付。錫胄曰, 去丁巳·戊午兩年軍兵歲抄, 俱値凶歉, 減其抄定名數, 大邑限五十名, 中邑限二十名, 小邑限十名充定事, 稟定施行矣。今年年事, 又至於此, 尤甚被災各邑, 則年得代定者外, 一竝停止, 大小邑抄定名數, 亦依兩年例, 知會各道, 施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以下缺始壽曰, 領府事爲首相時, 欲以閔宗道, 啓下有司堂上, 而未及爲之矣。此亦竝爲啓下, 何如? 元禎曰, 吏曹參判吳始復, 亦曾經此任, 似當一體啓下矣。上曰, 鄭維岳, 遞差本職, 與閔宗道及吳始復, 竝爲啓下, 可也。始壽曰, 頃者, 凶人有湞家, 搜探文書中, 有四五百人列書姓名之紙。臣等初以爲疏儒名錄矣, 聞其中, 或有不參疏者, 亦有參疏而不書者云。若然則雖不知其必是疏錄, 而斷非可疑之文書也。然已經御覽, 不敢燒毁, 至今藏置於禁府, 故名入其中者, 皆不得自安云。卽令禁府, 燒火, 何如? 上曰, 古亦有燒反書, 令反側子自安之事, 此則又與反書有異。旣不疑之, 而仍置禁府, 實爲不可, 燒火可也。右二條, 出朝報 錫胄曰, 上年御營軍停番議定之時, 以今年九月, 爲限矣, 莫重宿衛軍兵, 不可每年停番。本廳都提調判府事權大運及時任大臣之意, 皆以爲自十月, 仍前上番宜當云。敢此仰稟。上曰, 自十月, 仍前上番, 可也。錫胄曰, 御營廳所儲銀貨累千兩, 出給於頃日三度辨誣之行, 譯官輩, 皆以白絲等物貨來納。卽今本廳所有白絲三千餘斤, 白色段, 亦近二百匹。若付商賈, 入送倭館, 則還捧銀貨, 杳無其期, 莫重軍需, 匱缺可慮。今欲下送東萊府, 換得公木, 而公木亦不可多得, 以三百同爲限則似好, 其餘未償之數, 又欲換取弓角等物。自備局, 以此意, 分付東萊, 亦令地部, 減其稅銀, 何如? 上曰, 依爲之。以下缺錫胄曰, 辛亥裁減之日, 京畿貢物中, 奉常寺桔梗, 頗有餘數, 故特爲全減矣, 餘儲已盡, 而今又仍前裁減, 莫重祭享之用, 未免闕種, 還爲復舊,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元禎曰, 頃日全羅監司柳命賢, 以復設四界首提督事啓聞, 而前判書洪宇遠, 不議于大臣, 率爾防啓矣。大槪曾前敎養官設立之時, 不無勸課之效, 故遠外之人, 至今以革罷爲恨。方今朝家, 專務戎政, 而凡係文敎之事, 一切抛棄, 誠非聖世氣像, 臣意則復設似當。詢于大臣而處之, 何如? 熙曰, 當初以費廩料無實效, 革罷, 而嶺南·湖南, 則士子甚多, 文事武備, 不可偏廢, 誠如李元禎之言。且大同餘米, 比他道頗優, 兩南提督, 姑先復設, 似無不可矣。上曰, 慶尙·全羅兩道, 爲先差遣, 而若不擇人, 則必無實效, 各別擇送, 可也。錫胄曰, 今因李元禎所陳之言, 兩南大牧, 敎養官復設事定奪, 而爲此職者, 例多不足於京職, 無所置身然後, 有此外除。今若依前苟充, 則豈有分寸有益於養士之事哉? 不特此也, 京中童蒙敎官, 至於八員之多, 一敎官所敎授生徒, 不過若干人, 或有禮曹禮講之時, 借人家童兒之學書者, 代講以來, 有名無實, 莫此爲甚。熙曰, 此言果然矣。敎官八員, 其數誠多, 後日欲與他裁減事, 一時陳達之意, 已與僚相相議矣。今則旣已發端, 八員中四員, 乃是曩日加出者也。方今積仕之人, 則仕滿後, 依他陞出六品, 而其後勿爲出代, 則加出四員, 自當還減。令該曹, 依此擧行, 何如? 上曰, 八員誠多, 依爲之, 可也。以下缺錫胄曰, 頃日引見時, 自內所送江都木花五百斤, 則乃是去核也, 因臣建白所送木花一萬斤, 則乃是有核, 而擧行條件, 不爲分別。以有核·去核, 改付標, 何如? 上曰, 銀一萬兩, 有核木花一萬斤, 則置於外庫, 去核木花五百斤, 則置儲內庫者, 而擧行條, 果不分明, 改付標, 可也。元禎曰, 聞柳赫然之言, 木花去核, 則易爲損傷云矣。錫胄曰, 在前表箋文字, 多爲中朝所賞, 有華國之稱, 亦嘗以此爲解紛釋亂之用。故國家於科試, 最重四六, 爲文士者, 亦皆着功, 以工緻爲期矣。近來則末藝小技, 竝皆不及於前, 四六則尤甚無形, 如節日表箋, 知製敎諸人, 本不留意, 至於謝恩陳賀, 有曲折之文, 亦不着實精製, 以爲胡人, 有何所知, 且謂提調, 當自改之, 專不爲之致力, 故每有臨急改製之事, 事甚不當。始壽曰, 前則爲文士者, 以大提學抹改爲恥, 而今之人, 恬不知愧, 於此亦可見世道也。熙曰, 國家於科試, 最重表文, 倍劃以取者, 以其事大文之故, 欲爲勸奬之地也。近來年少文官, 常時不爲着工, 故善表者, 旣難易得, 且於北京表箋之文, 謂之胡人何知, 全不致力於文字之間, 大提學臨急刪改, 猝難盡善, 此弊不可不矯。自今國家每以警勅, 而且於科試, 數出表題, 則人必致力於四六缺錫胄曰, 未經臺侍, 知製敎未被抄人中, 實有文才可惜之人, 故洪錫龜等, 啓請兼帶槐院之職矣。卽今前郡守趙世彙, 素有能詩之名, 儷文行文, 亦皆善製, 前都事尹鼎和, 嘗於科場, 見其所製, 則立意平順, 屬辭穩當, 絶無尖斜欹傾之態。此亦有用之文也, 而汨沒飢火, 無以料生云, 故臣惜其文才, 曾已付祿矣。此兩人, 竝爲兼付承文院參校·校檢等職, 何如? 上曰, 此兩人, 依洪錫龜例, 竝付槐院兼職, 可也。申㶅啓曰, 臣於昨日, 以持平李增, 於諫院未處置之前, 徑先疏論, 略示相規之意矣, 今聞物議, 雖未處置之前, 有懷必達, 不害臺體云。臣之論事率爾之失, 著矣, 何敢自以爲是, 而晏然仍冒乎?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勿辭。閔就道曰, 掌令申㶅, 再啓煩瀆, 退待物論矣。上曰, 知道。安如岳啓曰, 臣以專經不通, 被推未勘, 不可仍在臺職,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勿辭。就道曰, 正言安如岳, 再啓煩瀆, 退待物論矣。上曰, 知道。就道曰, 殿講粗略論賞事, 使之覓入, 而前年日記, 詳考無有。或恐其時注書, 忘不書之也。卽今大臣入侍, 下詢定奪, 何如? 始壽曰, 儒生之粗, 元非可賞, 而文臣之略, 亦非擧論事也。錫胄曰, 儒生四書略則置之, 而三經略則宜給分。上曰, 殿講儒生, 則以三經略以上, 文臣則只以居首, 取而論賞, 其餘儒生之四書略及文臣之次以下, 竝勿論, 可也。就道曰, 柳赫然, 以頃者所達湖西·畿內尤甚邑問民疾苦事, 更爲送言曰, 以諭旨, 下於兩道監司處, 似優於前日所定奪云, 故敢達矣。上曰, 依爲之。遂罷出。燼餘 朝報參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