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275책 (탈초본 14책) 숙종 6년 2월 3일 계해 14/16 기사 1680년  康熙(淸/聖祖) 19년

引見에 吳挺昌 등이 입시하여 各陵의 展謁시기, 臨淄島를 開墾하는 문제, 任慶有의 職牒을 還給하는 문제 등에 대해 논의함

○ 今日引見時, 禮曹判書吳挺昌所啓, 各陵展謁, 每以春二三月, 秋八九月, 取稟事定式, 今當二月, 敢此仰稟。上曰, 今春, 停止, 可也。兵曹判書金錫胄所啓, 羅州臨淄島牧場馬匹, 最爲劣種, 一歲題給於分養者, 其數亦少, 在本寺不甚關緊而其島, 土沃且廣, 又有水源, 可作千餘石落種之田云。畜牧雖重, 而當此國儲罄乏之日, 開墾積穀, 則其爲利益, 實倍於一歲匹數分養之馬也。其馬今姑移牧於慈恩島, 似爲便好。提調判府事權大運處, 亦爲相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又所啓, 頃日右相登對時, 被謫人任慶有, 以曉解譜法之故, 旣已陳達放送矣。旣放之後, 則所當卽差郞廳, 專任釐正之事, 而時無職牒還給之命, 不得啓下, 何以爲之? 上曰, 譜牒事重。當初旣已放送, 職牒還給, 郞廳啓下, 可也。又所啓, 釐正廳郞廳金命碩, 以前任德山縣監時, 事在越等, 雖付軍職, 自戶曹不得給料。越等視定配似輕, 而任慶有, 旣已放還於被謫之中, 則金命碩之越等, 亦爲蕩滌, 俾令給料察任, 似好矣。上曰, 金命碩越等, 蕩滌, 可也。吏曹判書李元禎所啓, 社稷參奉李榮世啓, 釐正廳郞廳, 而社稷守直之官, 晝夜不離齋所, 釐正之役, 兼察爲難。在前如此之類, 或換差閑局, 或遞職送西, 何以爲之? 上曰, 李榮世, 閑局換差, 可也。又所啓, 頃者宗室講學變通之時, 朗原君偘, 以十五歲至三十歲爲限之意, 而同副承旨申厚命, 以古典不可變改之意, 陳達矣。蓋宗室講學之廢, 非本寺解弛而然, 曾在孝宗朝甲午年, 故相臣鄭維城, 以宗室逐日待令受學, 勢難支堪, 以十五歲至二十歲, 定已爲程式, 此則其限太近矣。領議政許積曰, 十五歲至二十歲, 其間不過五六年, 似爲太近, 十五歲至四十歲, 似爲太遠。今當折衷, 自十五歲至三十爲限, 則似好矣。上曰, 十五歲至三十歲, 定式施行, 可也。又所啓, 朗原君偘, 入侍時, 以璿源錄, 藏於私庫爲未安, 而此非私庫。寶閣未建之前, 御帖亦嘗奉安於此, 寶閣旣建之後, 御帖則移寶閣, 璿源錄則藏置於此, 別無未安之事, 蓋以爲冒錄之弊, 皆由於下吏, 私自出入之致云, 此言則是也。待其釐正, 繕管[寫]一件, 同藏寶閣, 似好矣。領議政許積曰, 一件不可不留置私庫, 以爲考閱之地, 而毋使下吏輩, 擅自出入, 必令郞廳, 主管開閉, 以防其用奸之弊, 何如? 上曰, 釐正後, 一件奉安於寶閣, 一件留藏於私庫, 可也。又所啓, 新除授社稷參奉柳東錫, 故儒臣柳希春之後裔, 人多以學行稱譽, 而臣亦錯認爲進士, 備擬末望, 適受恩點也。更爲聞見, 則東錫乃多學云, 而實草草, 不得直擬於祿官, 乃是規例, 柳東錫改正,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副提學閔宗道所啓, 聞濟州牧使崔寬, 滿頭膿腫, 病到十分地頭, 而且査覈之事, 今已垂畢, 而曾經侍從之臣, 死於絶島, 則事甚矜惻。若使歸死於故鄕, 則實是殿下好生之德也。領議政許積曰, 御史狀啓, 則以症勢爲惡, 方在死生中, 將死之實狀尤詳, 而以私陳達, 事涉未安, 故宗道曾以此發言於備局也, 臣等以此爲答也。若自上別爲處分, 則固是體下之道, 而濟州, 卽海島厭避之地, 人皆請遞, 事甚率爾。閔宗道推考, 何如? 上曰, 閔宗道推考, 崔寬遞差。禮曹判書吳挺昌所啓, 臣職在禮曹, 惶恐敢達。爲禮高年, 卽王政之所先, 凡民高年, 亦有歲首存問之典, 則況如耆舊碩德之臣, 尤當有優待之禮矣。判府事許穆, 旣是大臣, 而又平日禮遇之儒臣, 且其年齡, 已迫九十, 退居窮鄕, 未免貧乏, 而至於朝家稟料, 猶且辭謝不受云。自上如有各別存問之擧, 則其在聖德, 似無不承權輿之嘆。臣區區所懷, 敢此仰達。領議政許積曰, 臣於上年, 以別爲存問事, 有所陳達, 而未蒙採納, 惶恐不得更達矣。許穆去秋陳箚論臣也, 臣實有是事, 則許穆之所言, 宜也, 臣無是事, 則許穆之所言, 不過聽信往來浮言而然。許穆非但年紀衰耗, 大抵儒者, 輕信人言, 臣豈嘗以此, 置嫌怨於是人哉? 許穆平生讀書林下, 立幟禮論, 雖有過失, 不宜薄待。且其月廩, 辭而不受云, 自上各別遣史官而存問, 優給食物, 宜矣。吳挺昌曰, 臣曾見領相, 言及此事, 則領相亦不介懷, 而且言如此之事, 曾欲陳達, 而惶恐不敢云矣。蓋君臣之間, 貴在誠意相孚, 則禮餽之物, 亦必安意祗受矣。許穆以耆老之大臣, 雖有一言之差誤, 豈可以一事, 致有禮遇之衰薄乎? 左議政閔熙曰, 吳挺昌之言, 誠是矣。月廩給料, 旣已辭謝, 則今雖有食物之賜, 豈可安心受之乎? 若遣史官別諭, 則似好矣。上曰, 分付戶曹, 食物從優輸送, 別遣史官, 傳諭予意。領議政許積所啓, 臣聞金山故文臣呂儆之母, 今年百歲, 而視聽尙今不衰, 誠爲稀貴矣。曾經侍從, 之弟, 之侄·, 俱是文官, 而三人皆已身死, 母尙在。曾在孝宗朝, 平人百歲者, 猶且特用恩典。況曾經侍從之臣, 有母而年且百歲, 則似當有軫恤之道矣。上曰, 年已百歲, 極爲可貴也。衣資食物, 從優題給, 宜矣。行副護軍吳挺緯所啓, 畿內民事之渴悶, 甚於冬間。入春以後, 耕作迫頭, 江氷已解, 各邑之請得賑穀沓至, 卽今餘在大米, 僅八十餘石, 小米二千餘石, 方以此分救許多畿內之民, 各衙門非不知此急, 而各爲所管, 催報災邑田稅, 收米應報者甚急。本廳元無庫儲之事, 每番賑政, 啓請取用各衙門有裕之穀矣。上年本廳餘米萬餘石, 先報收米, 六千餘石, 先報稅米, 亦多, 移轉穀未上來之前, 決難償報於各衙門。移轉上來之後, 相議償報之意, 已與惠廳堂上相議, 而姑不得償報之意, 敢達。許積曰, 救活飢民方急, 卽今責應甚煩, 實難償報他門之穀。畢賑後, 從各衙門緩急, 償報, 何如? 上曰, 依爲之。以上朝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