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335책 (탈초본 17책) 숙종 15년 4월 21일 정해 2/9 기사 1689년  康熙(淸/聖祖) 28년

三司가 請對하고 있다는 承政院의 계

○ 政院啓曰, 三司來詣請對矣。傳曰, 引見。引見時, 右副承旨李蓍晩罷職事, 及同副承旨李鳳徵改差, 明日待開門, 政官牌招開政, 新差承旨, 卽爲牌招察任事, 及左承旨李沃牌招入直事, 榻前定奪, 鞫廳卽爲開坐, 洪致祥結案取招事, 下敎。大司憲睦昌明, 應敎李湜, 持平裵正徽·鄭善鳴, 獻納李萬元, 正言趙湜, 校理權珪·姜銑, 修撰沈季良·所啓, 臣等, 以濟州圍籬安置罪人宋時烈亟正邦刑事, 論列已久, 而兪音尙閟, 臣竊惑焉。時烈, 以陰兇之性, 挾權譎之智, 內畜禍心, 外示朴野, 談經籍而以文爲奸, 語性理而以飾其辯, 假托山林, 恣行胸臆, 殆將四十餘年。平生所務, 晝夜所度, 惟在於植黨而禍國, 殃物而利己, 其飾詐釣名, 如安石·惠卿, 陰謀戕殺, 如盧杞·林甫, 勢焰隆赫, 如竇憲·梁冀, 順非堅僞, 如少正卯, 遙執朝權, 如賈似道, 以一人之身, 兼八兇之罪, 求之古今, 罕有匹儔。姑取其最大者言之, 自孝廟逮殿下, 遇之以師友, 視之以股肱, 雖以嗜利無恥之人, 宜有感激報效之念, 而時烈則不然, 以罔上爲行, 敢以妬賢蠧國害民之事, 靡所不爲, 朝廷日卑, 綱紀大壞, 此其罪之大者也。憑藉寵靈, 籠絡一世, 國柄在其掌握, 威福過於人主, 輕視君父, 略無嚴憚, 凌鑠卿相, 有同奴隷, 政令廢置, 盡在其指揮, 慶賞與奪, 一任其好惡, 暫有違忤, 縱鷹犬而搏噬, 順其指使, 以爵祿爲酬報, 宰相不得爲宰相之職, 銓官不得爲銓官之事, 使一世, 知有時烈, 而不知有君父, 此又罪之大者也。異己者, 雖一時名賢, 汲汲排擊, 猶恐其或遲, 附麗者, 雖行若狗彘, 汲汲奬擢, 猶恐其或失, 謂之儒賢而吹噓者, 無非惟泰·李翔之類也, 謂之人才而進用者, 無非益勳·師命之徒也。至於邊邑編氓, 無行賤孽, 出入其門, 皆通仕路。噫, 不問善惡, 唯取附己, 布列朝廷, 托以腸心者, 自古奸臣, 孤主制國之術也, 此可罪之大者也。假稱道學, 自擬朱子, 此與王莽之每擬周公, 似道之竊慕謝安, 無異也。大勢所在, 擧國靡然, 搢紳之士, 章甫之徒, 稱以師門, 雖不合之事, 悖亂之行, 稱道贊揚, 一以爲法, 轉相誑誘, 詿誤一世, 頌莽之徒, 遍於八路。噫, 亂逆之臣, 固天下之大惡, 而然猶身誅而禍止。今此時烈, 陷溺人心之禍, 必將累世而不除, 終至於亡人國而後已。益勳之輩, 開告密之門, 屠戮搢紳, 殆無虛歲, 及其國言藉藉之後, 趙持謙·韓泰東等, 欲治誣告之罪, 首發益勳之論, 則渠乃不顧羞恥, 極力伸救, 反以護逆, 亦一逆之語, 構成二人之罪目, 必欲置之死地, 幸賴聖明在上, 公議不與, 雖不得遂其奸計, 誣告之罪, 時烈爲首, 此又罪之大者也。欲掩貶降之罪, 則豫定世室於孝廟, 欲亂豫定之迹, 則追加徽號於太祖。噫, 太祖神功, 豈待字數之多而益著也? 孝廟盛德, 豈因時烈之言而益光也? 又安有三百年之後, 追上徽號, 五七世之前, 豫定世室之理乎? 此則古之無嚴孝廟, 擅加字數之意, 此又罪之大者也。及至己亥誤禮之後, 逾疾異己之人, 始欲戕殺而未得其便, 至庚申之獄, 竟售網打之計, 今者天日下燭, 群凶伏法, 而半國之人, 疾怨愈甚, 有若唐季之南北司, 宋朝之熙豐黨, 罔念寅協之義, 惟懷怨毒之心, 國家之亡, 終必以此, 可爲流涕, 可爲痛哭, 馴致乎此者, 誰任其咎? 此又罪之大者也。噫, 爲人臣負此罪惡, 雖以·之任皐陶之法, 邦有常刑, 則斷不可貸, 此其將心, 又有所不可掩者乎? 我孝宗大王, 以仁祖大王之次嫡, 正位春宮, 十年君臨, 則祖宗之宗統嫡統, 不歸孝廟, 其將何歸? 乃加庶子之賤名, 亂宗嫡之大統, 隱然以閏位之隱公, 待我孝廟, 廢嫡之文字, 譏我仁廟, 其辜恩懷私之心, 路人所知, 此其將心, 一也。誤禮之後, 人心憤菀, 公議激發, 前後諸臣, 上章辯論, 則渠有心腸, 亦豈不知? 非惟不悛, 反加醜詆, 目之以凶人, 斥之以嫁禍, 故參議臣尹善道, 因此栫棘, 故相臣許穆, 因此禁錮, 如三朝宿望之趙絅, 一時淸名之洪宇遠, 竝加收司之律, 而屛君上之聽, 杜一國之口。其後, 納有湞於栫棘之中, 而醞釀投書之變, 此其將心, 二也。殿下卽位十有六年, 國無儲嗣, 人心危懼, 幸賴祖宗之默佑, 獲覩元良之誕降, 名號已定, 億兆胥悅, 而時烈投進一疏, 語極陰險, 外示媚悅之態, 而顯有不滿之意, 此其將心, 三也。噫嘻, 亦甚矣。時烈罪惡, 固不止此, 而不係無將不道之罪者, 不可殫論耳。臣等, 歷觀古史, 未有惡如時烈, 罪如時烈, 將心如時烈, 而不伏王誅者也。殿下, 如以臣等之所論, 有一毫爽實之論, 則所當一一辯明, 示其不然, 如其未也, 何愛於一兇人, 尙靳允兪耶? 唐宗不戮林甫, 宋帝不誅秦檜, 失刑之譏, 千載未已, 今若不誅時烈, 亂賊不懼, 紀綱不立, 國是不定, 人心不正, 請時烈圍籬安置罪人宋時烈, 拿鞫嚴問, 以正邦刑。上曰, 依啓。又所啓, 請承服罪人洪致祥依律處斷。見上  上曰, 依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