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敏堂 晝講에 閔鎭長 등이 입시하여 大學衍義를 강론함
○ 午時, 上御時敏堂。晝講, 入侍, 知事閔鎭長, 特進官朴慶後, 參贊官沈枰, 侍讀官南正重, 檢討官崔錫恒, 假注書洪重益, 記事官閔鎭遠·崔昌大, 武臣李䎙。上讀前受音一遍。正重進讀, 自四年上患宦官强盛, 止實奪之權。正重曰, 今日進講之書, 比前似少, 而日氣甚熱, 且前受音不少, 故恐玉體勞倦, 從略進講矣。上又讀時受音一遍, 至宋申錫貶黜。正重曰, 請誅偪上之偪字, 與逼同。又曰, 申錫, 不能擇人, 與王璠者, 密謀大事, 璠反泄之, 其謀, 終被守澄之陰中, 如申錫者, 可謂不知人之甚矣。錫恒曰, 如此之事, 貴在愼密, 若是疎漏, 寧有不泄之理乎? 正重曰, 文宗, 初以申錫, 爲沈厚忠謹, 可以倚事, 與之密謀, 而旋爲守澄·鄭注輩所熒惑, 按治甚急, 崔玄亮, 叩頭流涕, 牛僧孺, 亦言其冤狀, 然後上意稍解, 群臣情志之相阻若是, 而能做大事乎? 錫恒曰, 申錫, 唐之賢臣, 而不能知人, 與浮淺怯懦如王璠者同事, 其敗固也。易曰, 君不察則失臣, 臣不密則失身, 機事不密則害成, 此豈非不密之致耶? 然文宗, 旣與申錫謀誅宦官, 宦官切齒於申錫, 誣告謀叛, 而文宗, 遽信其言, 終至貶黜而不悟, 雖謂之不明, 可也。後乃慙恨, 至曰, 向使申錫遇漢昭帝, 必無此冤云, 而復其官爵, 旣往之事, 追悔何及? 此蓋由於優游[優柔]不斷之致也。如牛僧孺, 名臣, 亦不能極言其冤狀, 只曰, 殆不至此, 其言之歇後如此, 他尙何說哉?鎭長曰, 事關謀逆, 當時臣子, 固難於爲言也。錫恒曰, 雖曰謀逆, 苟知其冤, 則身爲大臣, 豈可不爲申白乎? 至與訓·注, 謀誅宦官。正重曰, 文宗, 欲誅先朝弑逆之臣, 則須於臣僚中, 十分揀擇, 而使之使賞罰之權, 出於人主, 則可也, 而乃以訓·注輩, 爲可與謀事, 委以事權, 豈不敗事乎? 錫恒曰, 李訓, 本名仲言, 乃逢吉之從子也。史稱爲人陰狡險譎, 鄭注, 尤微賤, 始爲李愬幕屬, 得罪於監軍王守澄, 李愬救解, 稱其有奇才, 守澄, 因與語大悅, 力薦於朝, 訓因注得進, 守澄同被奬拔, 此二人者, 出身之初, 已不正, 及其得志之後, 反復狙詐, 淺謀輕發, 終至延禍搢紳, 蹀血禁門, 此固文宗不知人之過也。大抵人主, 謀事制變, 只在得人而任之, 禍可弭而功可成, 若使文宗, 任用裵度·李德裕, 委以事權, 則朝著漸至淸明, 國勢自然鞏固, 而輕信反復小人, 使國勢至此, 可勝痛歎哉? 上曰, 信用小人, 所爲如此, 宜其敗事矣。錫恒曰, 假使訓·注之謀得成, 斷無致治之理, 大凡治國之道, 進君子而退小人, 然後可以正朝廷而服人心, 今則以小人攻中官, 譬如以火救火, 終亦覆敗以後已, 太平之治, 其可望乎? 正重曰, 封杖殺之云者, 乃杖殺之謂也。上掩卷。上曰, 天下事, 太快則反爲生病, 頃日筵中, 私鑄錢接主人擬律時, 大臣, 以一罪爲請, 諸臣所見, 亦以爲然, 而其後反復思惟, 且見右相收議, 有不可不更議者矣。私鑄之罪雖重, 似無加於殺人强盜, 雖以殺人言之, 從以加功者絞, 不加功者, 當初雖同謀, 亦有減等之律, 制法之意, 固有所在, 大抵立紀綱之道, 不必在於嚴刑峻法, 接主人之論以死律, 終覺太重矣。鎭長曰, 纔伏見大臣收議判付, 有日昨所論, 以予觀之, 必不無啓日後無窮之弊之敎, 臣未曉聖意所在, 方擬稟請而未果矣。上曰, 判付中所謂不無日後之弊云者, 其意蓋爲此也。頃者大臣, 又以刑曹訊杖大歇, 難以取服爲言, 而禁府·刑曹杖法, 自有定制, 祖宗朝立法, 意有所存。蓋爲刑罰, 常患過濫, 貴在審愼, 法杖之用以柳木, 亦此意也。法司刑杖, 與鞫廳有異, 鞫獄之外, 本無一日累次之刑, 且鞫獄雖嚴, 用刑尙有次第, 豈可以難於取服, 遽變杖法, 而爲嚴酷哉? 設令變其杖法, 若有兇忍之人, 雖嚴杖峻刑, 終不就服, 則將何以加其法乎? 大臣, 雖縷縷陳達, 而此論爲行, 則易爲變更之歸, 此路一開, 後弊無窮, 且大臣, 以服念要囚, 不過旬時爲言, 而此亦有不然者, 凡罪囚, 必待其輸情, 然後方可致法, 豈可以時日之久近遲速爲慮哉? 雖以逆獄之重, 未承款之前, 不得致法, 例也。若或一有變改, 則日後之弊, 有難勝言矣。鎭長曰, 大臣之意, 蓋慮紀綱之立, 奸宄之難防, 非欲務爲嚴酷也。上曰, 雖奸宄難防, 法令旣有定制, 不可容易變更, 但當同守祖宗盛法, 而勿以私意干其間, 則紀綱自可振肅, 專以嚴法爲尙, 則終有日後無窮之弊, 私鑄接主人之罪, 更定以次律, 可也。鎭長曰, 聖敎諄諄, 欽恤之意, 好生之德, 至矣。但所謂次律, 亦有處絞與減死之異, 未知何以爲之? 上曰, 殺人之不加功者, 罪不至死, 此亦當一體減死矣。鎭長曰, 接主人, 若有同謀分利, 而吐實輸情者, 亦不以一罪論斷乎? 上曰, 此則亦當有區別之道, 若同謀分利之迹, 明白無疑者, 則勢將以一罪論斷, 如其不然者, 則當爲次律矣。上曰, 史官出去, 輪對官召入。重益, 承命趨出, 召輪對官等以入。上曰, 次次進前, 司成李相勛進前。上曰, 本館有何弊端乎? 相勛曰, 本館弊端, 大司成, 頻入筵席定奪, 小臣, 別無可達之事矣。都摠經歷柳尙輅進。上曰, 本府有可達之事乎? 尙輅曰, 本府, 闕內輪直之外, 無他事務, 別無可達之事矣。工曹正郞申應澄進前。上曰, 本曹有定奪之事乎? 應澄曰, 本曹雖有弊端, 堂上隨卽稟處, 別無他事之可達者矣。南部主簿朴星瑞進前。上曰, 一部之官, 一時進前。參奉李啓, 亦進前。上曰, 南部民戶幾何? 星瑞曰, 八千四百戶矣。上曰, 主簿·參奉, 各以所掌陳達。星瑞曰, 小臣所掌, 立番防內等役矣。啓曰, 小臣所掌, 奴婢身貢, 歲抄道路修飭事也。西部主簿尹琛, 參奉鄭旻進前。上曰, 西部民戶幾何? 琛曰, 西部民戶, 一萬五千戶也。上曰, 別無可達之事乎? 琛曰, 無可達之事矣。參贊官沈枰所啓, 輪對官南部主簿朴星瑞, 參奉李啓, 進退之際, 多失禮貌, 雖緣曾未入侍之致, 而咫尺之地, 所見不似, 請南部主簿朴星瑞, 參奉李啓推考。上曰, 常時不得入侍前席, 禮貌間事, 渠何以知之乎? 勿推。遂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