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485책 (탈초본 26책) 숙종 40년 9월 19일 정사 8/8 기사 1714년  康熙(淸/聖祖) 53년

進宴에 金宇杭 등이 입시하여 大慶을 맞아 良役을 감면하는 방안에 대해 논의함

○ 今日進宴入侍時, 右議政金宇杭所啓, 向來玉候彌留, 擧國進遑, 而天地宗社, 默佑陰騭, 得有今日大慶, 此實億萬年無疆之休也。老病如臣者, 得與今日盛擧, 雖明日死, 可無餘限[恨]矣。第伏念, 浹月違豫之餘, 起居寢膳, 凡係攝養之節, 所當十分謹愼, 其次則當思安民之責矣。昔召公之戒成王, 以疾敬德, 爲諴小民之本, 以諴小民, 爲祈天永命之本。今日聖上, 所當加意者, 只在於諴小民, 而諴小民之本, 無他, 惟在於安民。故曰, 民惟邦本, 本固邦寧。當今日上下歡抃之日, 自上宜念與民同樂之道矣。近來良役偏苦, 民不支堪, 故近有戶布口錢之議。而卽今連歲失稔, 民間赤立, 諸般身役中, 二疋之役, 今年所納, 減其一疋, 則實合於與民同樂之意, 而爲惠大矣。軍門各司, 儲蓄不贍, 如有支用難繼之憂, 而若節省浮費, 又自朝家, 別爲經紀, 有所推移, 則一年身布, 雖減一疋, 亦豈有難支之慮乎? 若於今日, 渙發德音, 特許減給, 以示與民同樂之意, 則實爲聖德事。臣適有所懷, 敢此仰達。上曰, 大臣所達, 實是根本之言, 諸大臣之意, 何如? 左議政金昌集曰, 右相所達, 其意固好。第自前國有大慶, 則必有惠政, 而至於此事, 恐不可輕議。卽今軍門各司, 儲蓄蕩然, 難以成樣, 蠲減一疋之後, 實無推移拮据之勢。必須從容商確, 知其形勢之可行, 然後可以決定。是豈今日之所可率爾變通者乎? 右相曰, 田賦之役, 雖遇凶年, 土地尙存, 猶有可徵之處, 而被災則給災矣。至於良役, 則勿論逃故, 侵虐隣族, 必捧乃已。生民疾苦, 莫甚於此。遇無前之大慶, 特下減給之命, 則八方含生, 均被德惠, 必皆有同樂之心矣。上曰, 近來良役偏重, 右相所達, 是矣。他大臣之意, 何如? 行判中樞府事李畬曰, 卽今民間形勢, 誠如右相之言矣。所達之意, 豈非切實? 而軍門各司之形勢, 亦甚窘乏, 則不可輕易許減, 此似出於不得商量之言矣。行判中樞府事徐宗泰曰, 右相所達, 似因素所蓄積而發也。諸般身布, 皆減一匹, 則雖有隣族之侵, 及其困苦之慘, 庶可少紓矣。卽今事勢, 固難容易擧行, 以致難處。而自上若決意行之, 恐亦不至於必不可行。其要則必當以中外百度, 十分節損爲先。今當大慶歡忭之日, 布此德意, 庶可以少慰窮民矣。上曰, 大臣所達, 則只減今年所捧之意也。右相曰, 此非永爲蠲減之意。今年所捧, 欲爲權減, 以示今日同樂之意也。行判中樞府事李濡曰, 二疋役半減之說, 近來廟堂之所講究者也。右相所達, 則蓋出於只減今年之意。而凡事必先慮後, 然後可以爲之, 不可徑先變通。廟堂大臣, 退去商議後, 稟處似宜矣。右相曰, 退去相議則事不可成, 且今日宴樂之餘, 渙發德音, 尤有光於盛德, 故如是仰達。今雖蠲減一疋, 軍門自有銀錢布舊儲, 各司亦豈無料理充給之道乎? 徐宗泰曰, 國有大慶, 至於設行宴禮, 都下萬品, 莫不歡欣, 景象誠好矣。而聞今年年事, 雖云稍稔, 沿海諸處, 災荒最甚, 荐饑之民, 愁嘆彌深, 往往有流移之勢云。聖上更加深念, 特有大段若保之政, 然後遠外窮民, 可得霑被同慶之澤。雖減一年所捧, 其爲惠甚大, 民間豈不少蘇乎? 其事雖爲重難, 而先令廟堂, 量度講究, 似宜矣。行判中樞府事李畬曰, 以今日邦慶言之, 雖盡減一國之役, 以悅民心, 何足以稱之? 國力如可推移, 則特施減半之惠, 豈不好哉? 第臣意則仁政, 固莫先於輕徭。今若大加變通, 以制國用, 使民只納一疋, 則誠大惠也。不然而以一時之惠, 猝然減其半, 無以繼其後, 則此甚可慮。宜令廟堂, 商度事勢而稟處矣。左相曰, 國家凡事, 一經變通, 則仍爲定法, 不可輕易爲之。民事固可念, 而蠲減之後, 若仍行戶布口錢之法則可矣。不然, 則國家將無以成樣矣。李畬曰, 右相之本意, 臣則知之矣。常以良役不變, 則國必亡爲言。故欲於今日歡慶之餘, 先施大惠, 以爲變通良役之兆, 其意儘好。而倉卒陳達, 似未及商量矣。李濡曰, 以上年湖南濟州民事言之, 聖上之憂念救恤, 特出尋常, 則民之感祝聖德, 固已極矣。今日進宴, 實是千古所無之慶。其在與民同樂之道, 不但身布之減一疋。雖有加於此者, 顧何所惜? 第念凡事, 自有本末。今年三南農事, 雖云稍勝於上年, 亦多有被災處云。前日移轉穀物, 如賑廳所儲及江都與各其該道山城軍餉, 殆盡傾出。其他散在民間之物, 待秋當捧者, 其數甚多, 勢難竝爲收拾。而若不就其稍勝之邑而有所收拾, 以爲前頭推移救濟之地, 而不問優劣, 一例減其一疋, 則旣難充給其代。而勿論國家經用, 軍門若干舊儲, 欲爲充數, 則觸處蕩然之後, 復有災荒, 將無以救民, 而反有呼冤之弊。脫有邊虞, 亦何以爲計乎? 右相所達, 誠是忠懇所發, 而恐不可率爾斷定, 從容商度事勢而行之, 似爲得宜矣。左相曰, 京衙門難支之勢, 自上亦已下燭矣。今若蠲減則誠爲民幸。而卽今連値災荒, 各衙門災減之代, 亦無以充給。各樣身布, 一竝蠲減一疋之後, 將何以處之? 雖欲以銀錢米穀充納, 卽今各衙門, 擧皆枵然, 此不可不慮矣。右相曰, 諸大臣之意, 雖如此, 其在與民同樂之道, 不可無別樣惠政矣。上曰, 近來良役偏重, 大臣所達, 是矣。第商量然後, 可以爲之。廟堂從容商確, 更爲稟定, 可也。以上備局謄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