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553책 (탈초본 30책) 경종 3년 4월 19일 무진 24/24 기사 1723년  雍正(淸/世宗) 1년

熙政堂에 吳命恒 등이 입시하여 原從錄券 중에 書吏의 本役名으로 印給하는 문제, 錄勳都監의 郞廳 등을 減下하는 문제, 李眞伋 등을 變通하는 문제, 元山鎭의 漕稅船 문제 등에 대해 논의함/資治通鑑綱目 進講

○ 午時, 上御熙政堂, 承旨持公事, 玉堂召對, 左承旨吳命恒, 侍讀官宋眞明, 檢討官李顯章, 假注書柳儼, 編修官吳守經, 記注官尹就咸入侍。吳命恒讀告錄勳都監草記, 原從錄券中書吏, 以其本役名印給事。上曰, 允。命恒讀告錄勳都監草記, 一二房郞廳監造官減下, 三房仍存事。上曰, 知道。命恒讀告兵曹草記, 佐郞李眞伋·李格變通事。上曰, 允。命恒讀告忠淸水使狀啓, 元山鎭漕稅船, 令假將點檢事。踏啓字。命恒曰, 持公事入侍, 每以午時爲之矣。卽今天時向熱, 此後則必趁日氣未甚熱之時, 勿論午前申後, 待公事之入來, 隨時入侍,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宋眞明, 讀綱目元魏記, 自秋七月止不伐其功。李顯章, 讀自夏五月止勰所監之。眞明曰, 第三十丈, 馮道根戍皇陵事矣。道根, 於平時, 修城隍遠斥候, 如敵將至, 人或笑之, 而猶不恤, 及其賊至之後, 緩服登城, 以示閑暇之意, 此深得大將之體矣。若宴安於無事之日, 忙怯於倉卒之變, 則是豈禦賊之道乎? 且三十一丈, 源懷爲行臺事矣。其時行臺巡邊之規, 如今之分送御史法, 源懷之賑貧乏考殿最先決後聞者, 亦可謂善處事矣。昔漢之汲黯, 見萬餘家飢饉之狀, 矯制發倉以活之, 亦此意也。若或拘於一切之規, 不知所以臨時變通之道, 則亦非宣揚君命之意也。吳命恒曰, 此言是也。大抵荒遠之地, 王化難及, 雖以我國濟州事言之, 海島荒僻, 雖有民弊, 無以仰達, 若不別樣軫恤, 則何以聊生乎? 眞明曰, 向日持平黃晸, 以特遣濟州御史之意疏請, 而尙無處分矣。今承旨之言, 亦以濟州爲慮, 御史各別擇送, 則似好。命恒曰, 向在先朝時, 濟州連値凶荒, 民多死亡, 故先大王, 親製祭文而慰之, 別遣監賑御史, 且給賑穀以活之, 一州之民, 含恩感德, 大喪之日, 如喪之痛, 比他道一倍, 於此亦可見, 先大王惠鮮之化, 無遠不被矣, 爲人上者, 若軫念民生, 以示惻怛之意, 民亦至誠感戴, 以思報效之道矣。此後如有狀啓陳請之事, 別樣措辭下敎, 以敷子惠之德, 幸甚。且北道一路則尤甚, 小臣爲評事時, 親自目覩其處, 所居荒遠, 土地瘠薄, 居民所食, 不過雜稻, 所衣亦冬則狗皮, 夏則麤葛, 風氣如此, 故人皆勁悍。其得力於捍衛者, 比他道有勝, 而但朝家惠澤, 未易沾及。至於北鎭, 幾於空虛, 若自上各別軫念, 特下備忘, 使守宰之臣, 惕念奉承, 則人皆感祝, 以思報效之道矣。眞明曰, 且源懷元辰, 須有舊, 而及其按治也, 不以私好少屈公法。昔東漢蘇章, 以冀州刺使行部也。有故人爲道宰者, 謂曰人皆有一天, 我獨有二天, 終不相貸。乃曰今日飮酒者, 蘇繻文也。明日按事者, 冀州刺使, 古人秉公斥私之意如此, 而近來則私意橫流, 內自廷臣, 外至方伯守令, 莫不牽於私情, 所謂公之一字, 幾乎廢閣, 堂堂聖明之世, 反不如漢魏之時, 豈不寒心哉? 此後各別, 申飭幸甚。命恒曰, 儒臣此言, 誠是矣, 且夫赦者, 雖曰小人之幸, 而一經赦宥, 凡係徒流以下之罪, 擧皆蒙宥, 此實出於曠蕩之意, 而至於監司守令所係獄囚, 未得蒙放者, 或多有之, 況此方農之節, 囚係滿獄, 尤爲不當, 其在朝家一視之道, 不可仍置, 令秋曹分付各道, 斯速一體放釋, 使無廢農之弊,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眞明曰, 三十二丈吉翂事, 可謂得孝之大者矣。訊問時所答足以感動人心, 至於答王志之言, 尤爲可當矣。李顯章曰, 三十六丈, 魏大旱矣, 邢巒所奏, 實是有國者之所監, 金玉雖多, 不可衣食之, 惟粟帛, 可以養民而安國, 若或貴金玉而賤粟帛, 惟以奢泰爲心, 則未有不亡之國矣。方今各軍門所蓄, 錢多穀少, 雖値凶年, 實無以有補, 今若以穀換錢, 雖於給債之際, 亦以此取用之, 則庶有補於不時之需矣。吳命恒曰, 臣因文義仰達, 卽今連歲凶荒, 京外財穀蕩竭, 至於西路, 饑困尤甚, 勅行絡繹, 各道各驛, 凋弊難支矣。至於迎餞慰使, 雖下去而勅使, 若不受宴享, 則每爲虛還, 徒貽各路廚傳之弊。臣伏聞仁祖朝, 以道內守令僉使中差送, 以除一分之弊下敎云。且臣待罪嶺南, 見接倭時, 多差鄕接慰官, 此甚省弊, 今番則雖未及爲之, 此後勅使, 若受宴享, 則守令僉使中差送, 或不受, 則勿爲差送, 而御帖, 或付遠接使之行, 庶爲省弊之道, 令廟堂稟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吳命恒曰, 列聖御筆, 尙未頒賜, 留在政院, 而臣伏惟殿下在東宮時, 似必有所受先朝御筆矣。今若出而添刻, 似好, 惶恐敢達。上曰, 添刻, 可也。命恒曰, 旣以添刻下敎, 而且有所懷敢達凡撰朝家碑記者, 若干犯逆獄, 則削去不用, 使他人改撰, 今此御筆帖中, 亦有逆臣之名, 添刻之際, 於其所付帖, 以他帖, 廣求添刻, 似宜矣。上曰, 亦爲添刻, 可也。命恒曰, 御筆, 卽宗臣私刊所進云。今番添刻時, 以公家物力添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諸臣遂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