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555책 (탈초본 30책) 경종 3년 6월 12일 기미 34/37 기사 1723년  雍正(淸/世宗) 1년

嶺南의 別餉米를 耽羅로 移轉하라는 명령을 정지하고 全羅道에 소속된 船粟으로 耽羅를 구제할 것, 嶺南의 인재를 調用할 것 등을 청하는 李廷濟의 상소

○ 慶尙監司李廷濟, 伏以, 無似如臣, 猥膺重寄, 受任於無前大殺之年, 奉命於邦本將蹶之地, 百爾經度, 少思拯救, 上以寬聖上南顧之憂, 下以效微臣上報之忱, 夙宵憂念, 全忘寢食, 而事不如意, 計無所出, 臣之辜負聖恩, 陷於重戾, 固不暇念, 而國家根本之地, 將至於渙散無餘之境, 言念國事, 實爲於悒, 臣之前後狀請, 實無一分過實之語, 亦無大段難從之事, 及承回啓之關, 一例防塞爲辭。至於身布純木之許捧, 軍丁雜頉之姑徐, 雖當泛例凶歲, 自前道臣之馳啓, 朝廷亦念騷擾之弊, 輒許準請, 只緣臣人微言輕, 此猶不從, 他尙何言? 臣非敢謂此道凶歉, 朝家全然不爲俯察, 而未及開春, 流逋道路之狀, 男女負抱, 顚連丘壑之慘, 未及遠燭也。民心已祛, 公肆怨國之言, 盜賊橫行, 白日殺掠之變, 未及洞察也。每與兩湖, 比而言之, 此臣之所大憫也。且朝家以今日之嶺南, 爲前日之嶺南, 每言穀物有裕, 臣亦八九年前, 待罪嶺邑, 其時本道穀物與錢布, 果爲優如矣。今臣上道之後, 按簿考計, 則蕩然皆是虛錄, 還上則年年未收, 耗縮過半, 射軍木則只錄虛數, 元無實捧, 營儲錢布, 連歲凶荒, 散貸各邑, 略無所收, 至於各山城修城之錢, 沒數散在民間, 都無庫儲, 嶺南一道, 枵然空殼, 此豈朝廷所可俯悉者哉? 噫, 自古名臣碩輔, 經營穀布, 留置本道者, 其深謀遠慮, 到今可揣, 而不幸饑饉連年, 蕩殘至此, 一道數月之賑, 尙無經紀之路, 天下之事變無窮, 脫有千里飛輓之勢, 數年供億之費, 則將何以措辦耶? 言念及此, 不覺寒心, 然此猶第二件事也。人心之不古, 到處皆然, 而嶺南爲尤甚, 蓋連年凶歲, 朝家輒移嶺南之穀, 以救他道, 未聞移他道之穀, 以救嶺南, 嶺民公肆顯言曰, 吾輩則國家, 置之度外, 流而爲盜賊之外, 更無他策, 對人相語, 略無畏忌, 以此人心, 以此民怨, 萬一疆場有事, 土崩瓦解, 擧一道, 而盡爲賊藪, 思之可謂凜然。噫, 本道蓄儲之罄散, 人心之離潰, 若不至此, 則臣之前後陳聞, 夫豈樂爲哉? 朝家若一分俯燭此狀, 則隨事防塞, 亦豈至於此哉? 內外相阻, 陳請無益, 此實一道之不幸, 尙復何言? 臣之前日所請別餉米不爲上納事及耽羅移轉決難輸送事, 俱爲防塞, 別餉上納, 不但此道穀物之此時上納, 實爲切迫。此穀皆是邊堡軍餉, 而朝家因經用之匱竭, 輸上邊餉, 不可使聞於隣國, 臣之最所持難, 亦在於此。曾以此事, 就議於大臣, 則大臣之意, 亦以爲然。故定奪於筵中, 至於戶曹判書李台佐, 未入地部之時, 臣又備言其難便之狀, 則台佐以爲, 此穀上納, 大不可, 若以被罪爲期, 決不可上送云矣。今重臣在地部, 草記請納於成命之後, 豈重臣樂爲好勝而然哉? 此必經用萬萬乏絶, 計無所出, 嶺民雖死, 百官軍兵廩料所關, 臣何敢終始不奉朝命也哉? 方將分付沿邊列堡, 以爲上納之計, 而各堡以此穀, 年年斂散, 未收尙多, 今年還分之數, 臣十分嚴督, 而近聞尙未畢捧云。一萬石若爲上納, 則餘存無幾, 邊上不虞之備, 不可全無所儲, 勢不得不折半上納, 而至於耽羅移轉, 則嶺民聞有此朝令, 相聚驚駭曰, 如此殺歲, 朝廷奪我口吻之穀, 遠輸海島, 吾輩將何仰哺, 怨毒至深, 各邑守宰, 皆以爲言, 不但今日費了四千石之穀, 實爲切迫, 重失億萬民之心, 關係不細。且念本島飢荒, 必不過於此道, 奪此與彼, 事之所不忍爲也。且薄近而厚遠, 遺大而恤小, 亦非朝廷之長算, 臣雖萬被誅罰, 決不可奉承。伏乞聖明, 更令廟堂, 深量此道民庶, 擧在塡壑之勢, 雖不得他道移穀, 以救此急, 而耽羅移轉之命, 亟令稟覆停止, 只令所屬全羅道船粟往救, 仍治臣不奉朝令之罪, 以彰其慢焉。仍竊伏念嶺南, 素稱人材府庫, 前後道臣諸臣, 以收用嶺人, 多發於疏奏之間, 而少年通籍, 白首窮老者, 實多, 留落不前之歎, 窮山僻隅, 抱遺經而自好者, 亦不無其人, 而近因一二檢擧, 多有聳動之色。伏願聖上, 明勅選部, 別爲揀選, 連次調擧, 以爲風勵之地焉。且臣伏聞道內之言, 乙亥大殺之年, 嶺民擧將盡劉, 盜賊處處蜂起, 先大王特下備忘, 十行辭旨, 丁寧惻怛, 自營門頒示備忘於各邑, 各邑飜諺布告於民間, 大小民人, 莫不涕泣感動, 流逋頗止, 盜賊稍息, 至今嶺南之人, 歌詠先王之德不衰, 當時一言孚格之效, 殆勝於千萬斛賑救, 人心無古今, 誠意可以感服。伏願聖上, 深追先朝之舊事, 以爲收拾慰安之地焉。噫, 殿下以今日, 爲何等時耶? 疆場憂虞, 迫在目前, 環顧內外, 無一可恃, 顧此嶺南一方, 土地之廣, 兆庶之衆, 非比他藩, 如臣不才, 誠無所猷爲, 而第臣嘗聞先輩之言, 輒以嶺南, 爲他日之晉陽, 固結民心, 積峙糧餉, 爲今日第一急務。糧餉一款, 今難猝議, 而至於民心向背, 唯在朝廷一二擧措之間, 臣之耿耿孤衷, 深願朝廷, 少布德意, 稍施優恩, 使臣得以奉承周宣, 拯救將死之民命, 收拾已離之人心, 城池關防, 徐加整頓, 糧餉器械, 從以措置, 以期國家他日得力, 此臣所以酬報大恩之萬一, 以盡瘁爲期者, 伏願聖上, 深加留念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