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700책 (탈초본 38책) 영조 6년 1월 4일 계유 27/27 기사 1730년  雍正(淸/世宗) 8년

○ 庚戌正月初四日未時, 上御熙政堂, 領議政洪致中, 右議政李㙫, 請對引見入侍時, 左承旨成德潤, 假注書KC03099, 記事官柳祥翼·崔益秀致中進伏曰, 歲後風寒, 有甚於嚴冬, 不審聖體, 此時若何? 上曰, 他餘氣候則一樣, 而鼻孔下, 有小癤, 不無成膿之漸, 塗付膏藥, 而猶未完合矣。致中曰, 聞入診醫官之言, 癤患雖不至大段, 而分野不輕云, 臣民憂慮實深矣。今則不爲肆毒云, 誠爲多幸, 而日寒如此, 且付膏藥, 則瘡口未完合之前, 風寒可怕, 善爲調攝, 至望矣。曰, 日氣如是寒凜, 聖體有微縮不舒之候, 而仰瞻不着煖帽, 未知何故也? 上曰, 常時房中, 本來不着煖帽矣。致中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安寧矣。致中曰, 大妃殿調攝之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致中曰, 卽今癤患如此之時, 春享大祭, 必欲親行, 極爲可慮。故藥房入診時, 亦請停止, 而終不允從。今當褥儀旣擧之後, 又是孟春之月, 則大祭之必欲親行, 實出孝思之無窮, 臣等亦豈不知聖意乎? 卽今聖候若安寧, 日氣若和暢, 則臣等亦將承順之不暇, 豈敢爲停止之請乎? 而今則日寒如此, 雖無患候, 固不可動駕將事, 而況聖候之未寧若此, 而冒寒動駕, 達夜將事, 則必有添傷之患, 豈不悶慮乎? 情理雖缺然, 今番則特命攝行, 似爲得宜, 故與僚相, 入侍仰請矣。曰, 今番大祭, 決不可親行矣。藉使患候, 今旣完復, 必有觸傷之慮, 況此風寒倍於嚴冬, 聖候亦未復常, 添傷之患, 勢所必至, 豈可强拂群下之情, 不思審愼之道乎? 親祭之日, 只隔數宵, 其間必無完復之理, 今番則決不可親祭矣。致中曰, 近來日晩則多風氣, 雖處寢殿, 尙有觸冒之慮, 況露立將事, 決非愼護之道。情理雖甚缺然, 今番則以攝行事下敎, 而癤患快愈之後, 從近卜日展謁, 有何妨乎? 曰, 前頭無非親享之日, 少俟日候稍解, 聖體快復之後, 一番展謁, 允合事宜。今豈可强拂群下之請, 以貽添傷之慮乎? 上曰, 再昨右相箚子之批, 及昨日藥院啓辭之批, 已言之矣。享事之必欲親行者, 蓋自有意矣, 意外疾病如此。且此疾, 異於例病, 瘡處未合之前, 則亦有不潔之慮。然前頭尙餘數日, 其間調理, 若能完合則可行享事, 而亦不無未及完合之慮矣。致中曰, 設使一兩日內, 幸得完合, 新肥[肌]未及收斂, 則不可觸風動駕, 以犯少愈之戒, 況今一兩日內, 豈可必其平復乎? 且以禮文言之, 禮家尤重祭祀, 而猶曰量筋力而行之。雖閭巷匹庶, 不顧其身, 固非奉先之道。伏況殿下一身, 宗祀付托之重, 臣民仰戴之望係焉, 則祭祀雖曰至重, 亦不思愼護聖躬之道乎? 臣等非不知聖上之意, 而顧輕重在焉, 豈可以少愈而忽其戒乎? 縷縷煩達極知惶恐, 而不勝憂慮之忱, 敢此累懇, 今番則早下攝行之命, 千萬伏望。曰, 雖使數日內完合, 決不可當寒將事, 況未必完合者乎? 此是世室後最初享事, 以聖上無窮孝思, 豈無必欲親行之意, 而愼疾之戒, 亦豈可不顧乎? 今日小臣, 不得請則不敢退矣。致中曰, 患候若不如此, 則臣等亦何必苦口力爭, 而一兩日內, 必不能完合, 縱使完合, 腠理不堅, 梳洗觸風, 極爲可慮矣。且以前例言之, 先朝未有春享親行之擧。蓋以歲首日氣, 例有餘寒, 故群下, 每以愼疾之道爭之, 乃得停止。大凡春享親行之擧, 雖無患候, 亦爲可悶, 故所以自前不行者也。而今則聖體所患, 旣非例樣感冒之比, 而分野不輕, 瘡口未合, 則豈非倍加審愼處乎? 勉從臣等之請, 亟下攝行之命, 千萬至望。曰, 此時動駕, 極爲可悶, 故歲首與領相相議, 欲請停止, 而趑趄不敢仰達矣。今則患候, 況又如此, 豈可不顧聖躬而親行享事? 臣等非不知强拂聖孝之爲惶恐, 而不得已相率請對矣。上曰, 癤患未及完合, 則廟庭將事, 亦甚不潔, 且數日內, 若未完合, 而臨時始爲變通, 則事多掣肘, 尤甚未安, 故不得已强從卿等之請矣。榻前下敎 今番春享, 必欲親行者, 意非偶然矣。疾病不可任意爲之, 故今乃停止, 而病愈後, 當卽爲展謁矣。致中曰, 待聖候平復, 當卜日擧行乎? 上曰, 病愈後, 當有下敎矣。致中曰, 此病, 心常不釋, 故手易摩拭, 致有害矣。更望各別留心, 勿爲摩拭焉。小臣, 曾經此病故知之, 而醫者之言, 亦如此矣。上曰, 當依爲之矣。致中曰, 此是新年初入侍, 不無稟定事, 而聖候未寧, 故不敢煩陳, 留待後日陳達, 而其中最關民事者, 當仰達矣。頃者濟州牧使狀啓, 以爲踏驗姑未爲之, 災實未及分等, 故前頭宜有設賑之擧, 而姑不得請穀云, 早晩必有狀請之事矣。羅里舖穀物, 本爲接濟濟州而儲置者也。預爲整待, 待其狀請, 趁卽量宜入送事, 分付賑廳, 何如? 上曰, 羅里舖近於濟州乎? 致中曰, 在於臨陂地, 與濟州相距雖遠, 而濟州船人, 常常往來, 慣熟其路, 故不難載去云矣。上曰, 牧使新到, 故然矣。若待狀啓上來後, 移穀設賑, 則無已太晩乎? 致中曰, 濟州船路, 必爲候風往來, 故每患遲滯, 而設賑與否, 有難遙度, 故必待回報責應, 不可不預爲措置, 以爲接濟之道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還上一節甚難矣。雖當上下同慶之日, 惠澤不及小民, 予嘗慨然矣。今年則異於他年, 先朝四十年憂民之澤, 只在於此一款, 而未得好樣計策矣。頃者儒臣, 以蕩減事陳達故許之, 而還上則予亦難之。蓋平時則賑濟窮民, 有難則饋餉軍兵, 此甚不輕。小民雖以姑息之計, 喜其蕩減, 而此則迷惑甚矣。頃者卿有所達, 故流亡絶戶之難徵者, 特令減之矣。今觀忠監狀啓, 其難於徵捧之狀, 可知。湖西如此, 則他道必皆然矣。廟堂之意, 果何如? 致中曰, 誠如狀啓辭意矣。近來外方民心, 與都民無異, 旣聞軍布蕩減之令, 則以爲還上身布無異云, 而不待國令, 先自臆度, 有此遲延之弊。蓋初不擧論, 則民或有應納者, 而今乃憑藉蕩減之令, 而致有不納之弊。今若曲循其願, 遽令蕩滌, 則今年蕩滌, 明年又減, 其數漸多, 而國家所失, 不少矣。廟堂之議, 亦以爲難矣。大凡舊還上年條, 邑各不同, 而其中或有已死者, 或有逋亡者, 或有孑孑無依者, 而且上年年事, 不可謂大豐, 則公私債酬應之外, 決無餘力可及久欠者, 而今者新還上畢捧之餘, 又徵舊還上, 則民力殆盡, 極可悶慮也。然蕩減則重難矣。卽今外方所捧, 雖有多小之不齊, 而亦多收納處云。且今月念後, 來月旬前, 則當爲分糶, 一邊分給, 一邊督納, 事甚不當。今後則姑令停捧, 何如? 上曰, 頃者所言指徵無處者, 果何以處之耶? 致中曰, 流亡絶戶指徵無處者, 特爲蕩減事, 分付耳。曰, 尤甚邑則此時正望給糶, 給糶之時, 豈可徵捧乎? 上曰, 今若停捧, 則後終爲蕩減矣。致中曰, 此非最久年條, 乃最多年條也。今雖停捧, 後豈可仍爲蕩減乎? 德潤曰, 小臣在鄕時聞之, 丙申年爲最多條, 各處皆然云矣。上曰, 何必盡爲丙申條乎? 大抵還上一節重難, 其所不許蕩減者, 乃爲民之意也。今年若不捧, 則明年無可食之穀, 而小民徒知今年備納之難, 不思明年無食之憂, 迷惑甚矣。流亡絶戶, 特令蕩減, 而其外則不可減之矣。然非但忠監狀啓如此, 平監狀啓亦然, 可知八路之同然。且歲後徵捧有弊, 而分給時督捧, 尤非王者之政也。歲前旣捧者已矣, 其未捧者, 姑令停止, 可也。致中曰, 然則以特敎書出然後, 民可以仰感德化矣。上曰, 停捧異於全減, 則以此特敎, 不亦苟且乎? 致中曰, 方當督徵之日, 特命停捧, 則德意甚厚, 以此特敎, 何害之有? 上曰, 然則承旨書之, 可也。德潤執筆, 上呼草曰, 頃者軍布身貢一年條蕩減之命, 蓋出於同慶之意, 而至於還上, 初不擧論於備忘者, 乃與他有異故也。平時, 爲民種糧, 若有不虞, 爲軍餉, 歲若歉矣, 爲賑穀, 名雖一也, 備大則三也。曾前蕩減之請, 損於國則小, 而損於民則大, 故心常慨然者矣。故不竝論, 而後因大臣陳達, 流亡絶戶指徵無處者, 旣命蕩滌, 而頃觀平監狀聞, 今觀忠監狀啓, 其所難捧, 以兩道, 可知六道, 而況今則歲已飜矣。分給不遠, 捧之易難, 姑捨勿論, 其王春之月, 一邊分給, 一邊催督, 非王政所爲, 時未捧者, 令到之日, 卽寢其捧事, 令備局, 卽爲分付于兩都留守, 及八道監司處。書畢, 上命承旨讀之。讀訖, 上曰, 何如? 致中·曰, 誠好矣。上曰, 江原監司則着力於凡事者, 還上亦或可捧, 而其他則必無已捧之理矣。京畿亦應未捧而觀望矣。致中曰, 以忠淸監司狀啓見之, 兩南之若干已捧, 可知矣。曰, 此時未捧者, 開春之後, 豈可捧之耶? 致中曰, 全羅監司狀啓以爲, 還上則乙巳爲最多條, 身布則丙午爲最多條, 若不區別, 則民不可蒙惠, 故還上則以乙巳條減之, 身布則以丙午條減之云, 兩年條, 各爲分錄, 事甚未安矣。上曰, 此事, 不亦細瑣乎? 致中曰, 尹淳事, 極爲未安矣。累次特敎之後, 終不行公, 卽今則聖候未寧, 藥院連日問安, 而亦不應命, 今日來詣闕下, 陳疏徑歸云。纂修廳事則或可撕捱, 而藥院事亦爲撕捱, 其在分義, 極爲未安, 別爲申飭, 使之速出, 似好矣。上曰, 纂修廳堂上, 不許遞免, 非爲尹淳, 乃重事體也。頃於李德壽入侍時, 以不待尹淳爲之之意, 已爲下敎矣。昨日特敎所謂, 雖撕捱於本職, 只行公於兼帶, 亦有舊例云者, 乃示予意也。今日則更加一層, 至以勿以纂修廳堂上牌招爲敎, 則其於纂修廳, 已作別人, 而又卽違牌, 事體極爲未安。從重推考, 更爲牌招, 可也。出榻前下敎及擧行條件  諸臣, 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