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988책 (탈초본 54책) 영조 21년 7월 11일 신사 18/18 기사 1745년  乾隆(淸/高宗) 10년

○ 七月十一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大臣·備局堂上, 引見入侍時, 領議政金在魯, 左議政宋寅明, 戶曹判書鄭錫五, 判敦寧李箕鎭, 兵曹判書金若魯, 行副司直金聖應, 吏曹判書李周鎭, 工曹判書柳儼, 大司成李益炡, 開城留守吳光運, 禮曹參判元景夏, 工曹參判沈聖希, 兵曹參判李日躋, 吏曹參判洪象漢, 戶曹參判金尙魯, 行副司直李宗白, 左副承旨李德重, 假注書趙台命, 事變假注書李重彬, 記注官李孟休, 記事官尹學輔, 以次進伏訖。在魯進伏曰, 霖雨未霽, 聖體若何? 上曰, 一樣矣。在魯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若何? 上曰, 差勝矣。在魯曰, 王世子氣候, 若何? 上曰, 安過矣。在魯曰, 王世子小學進講, 今旣盡畢, 不勝欣幸矣。上曰, 非徒卿等之幸, 於渠快活之心, 當如何也? 上曰, 東宮召對, 進講史略, 而初卷則依書筵例背誦, 賓客亦爲入參。初卷畢後, 則通鑑依例進講於書筵, 史略自第二卷, 進講於召對, 而勿爲背誦, 可也。出擧條 在魯曰, 頃以菱仁·芡仁代捧事, 有更稟之敎。故退而訪問, 則菱仁處處有之甚賤, 芡仁則雖曰稀貴, 而延安·咸昌等, 大池中多産, 其他亦多産出處云。貢人足可預辦, 自今以本色菱·芡用之爲宜矣。寅明曰, 五禮儀雖已載錄, 而代捧旣久, 且無文籍, 則遵而勿改好矣。在魯曰, 更考文籍, 詳知當初代捧之由, 然後當爲更稟矣。上曰, 旣未詳代捧曲折, 則雖曰五禮儀所載, 亦難猝然變通矣。依爲之。出擧條 在魯曰, 觀此東萊府使沈䥃狀啓, 則封進押物倭, 不爲依例同騎於一號舡, 而移騎於二號舡。回泊館所之後, 始知其騎於二號舡, 則別差問情之差錯, 止於疎泛, 而玉浦倭學, 問情之差錯, 歸於假飾。且玉浦譯學之以封進倭, 換稱禁徒倭, 代受其料, 增減名色, 尤極痛駭, 不可不嚴處云。兩人罪狀, 俱爲可駭, 而旣有輕重之別, 令左右水營, 分等決棍事,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在魯曰, 東萊府使沈䥃狀啓以爲, 裁判差倭留館, 今至十三朔矣。作米一款, 朝家特許之後, 臣嚴飭訓別, 速行進上宴, 則回告內, 差倭得聞特許作米, 攢祝無地, 館宇修理, 更不敢發口, 而進上宴設行, 必待往復島中, 而爲之云。臣責以此不過憑藉仍留之計, 爾輩豈不覰此情狀乎? 訓別等, 堅稱通報島中, 乃是前例。飛舡回還後, 何敢復留? 五月旬間, 訓別始來告以爲, 差倭言才得島中回報, 所幹兩事中一事, 尙未準請, 不許入來, 進上宴, 勢難設行云。差倭訓別輩, 和應簸弄之狀, 果不出所料, 故嚴辭傳令, 使之逐日就館督責, 而尙無順從之意, 蓋裁判之來, 無不故爲遲留, 經年閱歲, 爲弊無極。今此差倭情狀, 尤有萬萬痛惡者, 不可一任其所爲, 請撤去其供饋, 不許接待, 任譯輩罪狀, 亦請令攸司嚴處矣。邊臣此啓, 可謂得體, 朝家之特許作米, 於渠大惠, 倭館則改創不久, 別無大段修改處, 而憑藉挾持, 利其遲留, 使其供億之物, 遠過於修改之費, 而莫重進上宴, 惟意遷就, 尙不設行, 依狀請撤供, 未爲不可, 而一朝如是, 則或有大段生梗之弊。爲先東萊府使, 從重推考, 訓別拿問, 從重勘處, 擇差他訓別, 急急下送, 如又不卽設宴入送, 則當有別樣非常之處置, 府使亦當有重罪, 以此分付, 何如? 上曰, 所達是矣。邊臣爲先從重推考, 任譯則拿問處之, 可也。出擧條  上曰, 交隣之道當信。今因下詢, 聞重臣陳達。噫, 惟正之供, 作爲二, 稱以上納·下納, 納之義深矣。此昔年交隣之聖德, 而米以雜沙炭而猶木云, 此豈交隣當信之意乎? 聞來不覺寒心。此弊豈他? 專由於料理之致。今番運米監官, 梟示之後, 道臣狀請, 俱有所據, 其令備局, 卽爲覆奏, 前以差員, 今爲監官, 亦由於料理, 其宜革也。亦令備局稟處, 而此後其或若前有米炭不精之事, 則其中尤甚者, 差員僉使, 嚴査所犯人, 卽其地先梟示而後, 狀聞之意, 一體節目啓下, 道臣亦於入給之時, 無時摘奸, 其或有掩置者, 差員·僉使, 狀聞以其律處之。噫, 予雖涼德, 豈惜一差員一僉使, 見侮於交隣乎? 以此其令添入於節目。出傳敎 寅明曰, 漢城參軍朴師健, 頃有汰去之命, 而聞其委折, 則享吏正妻之拘留, 非爲移怒於差祭, 以本府相訟事, 因訟隻白活拘留云。微官若怒其差祭, 而憑藉法府之令, 拘留該吏之妻, 則固可嚴懲, 而吏胥之有私怨於法官者, 憑公誣陷, 關係亦豈不重? 臣謂此事, 不可不明査處之也。象漢曰, 大臣及臣之所達, 皆非目見, 而固不必質言, 而其所拘留, 旣在差祭之後。臣之請汰, 只存事體矣。上曰, 宰臣所達, 誠得事體, 君子遠嫌, 而不能遠嫌, 不可仍置矣。當該堂上, 從重推考, 疏語勿施, 可也。出擧條 寅明曰, 臣向來筵白, 有大段爽實者, 非但當之者不安, 在臣道理, 告君之辭, 有此失實, 亦甚惶恐。臣曾以玉堂復錄時事, 以李宇和事仰達, 而白以李基聖請鞫李廷熽, 李巨源李基聖, 逆又駁李巨源云矣。其後審之則不然, 李基聖無請鞫李廷熽之事, 李巨源之論李基聖, 非此事, 而乃臺例間事也。逆之駁李巨源, 亦非此事, 別有他事云矣。上曰, 伊時事紛亂, 固難詳知, 爽實有何異乎? 李基聖誰也? 益炡曰, 韓城君李基夏之從弟也。在魯曰, 李思觀之父也。寅明曰, 都政如是遷就, 趁速爲之事, 申飭, 何如? 上曰, 業欲下敎而未果矣。不多日內, 爲之事催促, 可也。寅明曰, 西北人, 久不收用云。今番大政, 各別收用事, 申飭兩銓,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判義禁金始炯, 同義禁柳復明·金希魯, 竝今姑許遞其代, 卽爲開政差出事。榻前下敎  全羅右水使李衡身, 催促下送, 待其交龜, 濟州牧使柳徵龜, 卽爲赴任事。出榻敎 鄭錫五, 芸館提調之任許遞事及都政不多日內, 各別催促事。兩司違罷人員敍用事。西北人各別收用事。出榻敎  冬至書狀官閔百祥, 令政院催促膺命事。出榻敎 錫五曰, 頃因特敎, 不敢辭免, 而芸閣提調, 必經文任後爲之。如臣無似, 終難冒當, 乞命許遞, 惶恐敢達。上曰, 所辭過矣。果經文衡後爲之耶? 寅明曰, 文任爲之云者, 政例未必一一如此, 而戶判之必欲辭遞, 不害爲克讓之美事。今雖許之, 以成其美, 亦何妨耶? 上曰, 大臣旣達, 姑爲許遞, 可也。出擧條 若魯曰, 向因大臣所達, 黃海兵營鎭軍及武學, 落漏於成冊一款, 令査正廳, 更考以稟事, 命下矣。詳考文書, 則鎭軍, 本以騎步兵, 劃給兵營者, 故已載於騎步兵都案中, 武學, 卽束伍中馬兵之稱, 而屬於各營將。兩名色, 俱非兵營之私募設置, 而自兵營修補成冊者, 其不入於兵營成冊誠然。不可謂其時兵使之有所漏報矣。上曰, 然則具善行, 削職過矣。還收, 可也。出朝報 寅明曰, 故相家遷葬之時, 自朝家例有顧助, 此亦厚道也。故相申翼相, 卽先朝甲戌後相臣也。連遭喪禍, 子孫孤弱, 而方行故相緬禮云。葬需軍丁, 令攸司考例擧行, 似好矣。在魯曰, 葬需軍丁之賜給, 纔有昨年故相臣金宇杭遷葬時前例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寅明曰, 頃因湖南審理使別單, 陳田改量事, 已有成命, 今當擧行, 而道臣自多公務, 未必一一親審。設或稟報廟堂, 而臣等旣不知頭緖, 何以指揮? 元景夏熟諳湖南事, 且於量役方, 夙宵講究, 至誠揣摩。今若下送而專責之, 則必與不曾經意, 勉行朝令者, 有異矣。上曰, 領相之意, 如何? 在魯曰, 句管堂上, 與道臣意見牴牾, 則有難在京遙制, 致有古人掣肘之歎。臣意亦以爲不如專委於句管堂上矣。景夏曰, 大臣旣以臣仰達, 義在往役, 何敢辭避? 而臣有仰達者, 湖南空起之弊, 卽右揆所陳達, 而道臣誤知, 嘗疏攻臣頗緊, 臣若較辨, 則有損事體, 故今不更達矣。道內田政之弊, 邑邑有之, 而其中尤甚, 光州·羅州·泰仁·古阜·興德·高敞等六邑, 先可以釐正, 而守令別擇, 然後乃可責效矣。上曰, 元景夏以句管堂上, 仍兼湖南陳田改量使, 擧行, 可也。出朝報 周鎭曰, 今因違牌兩司請敍事, 言端旣出, 故敢此仰達矣。李師祚, 以尹光莘事, 不言臺諫, 已蒙敍用, 至於姜鳳休, 以海西人, 自鄕上來翌日, 混被削職之罰, 今雖職牒還給, 尙在罷職中, 似當有分揀之道矣。景夏曰, 諸臺削職, 因臣疏論, 而追後聞之, 被罪諸臺, 皆有故云矣。臣不敢請敍, 而吏判所請, 似好矣。象漢曰, 元景夏之言非矣。初旣陳疏, 今何可請敍乎? 上曰, 姑不可收敍矣。德重曰, 諸臺之被罪與違罷不同, 日月不久, 而吏判之一體請敍, 宰臣之初旣疏論, 今欲區別, 事體未安。吏判·禮參, 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朝報  上曰, 大臣未就座前, 有所陳達, 吏判推考, 可也。出擧條  上曰, 宰臣使吏判, 覓人陳達之語, 似近迫切, 宰臣從重推考, 可也。出擧條 錫五曰, 書筵進講四書, 已爲畢刊, 而三經繼刊事, 因春坊草記蒙允矣。印入紙地, 辦備無路, 依例草記, 卜定於三南, 而本曹經費蕩竭, 不得已, 雖卜定於外方, 此亦有大弊。當此節損之日, 頒賜件則宜有停寢之道。且臣取考前例, 因特敎有減去之事矣。至於講官所讀冊, 以春坊所在舊件用之似好。只以進講件, 自芸閣印進, 何如? 上曰, 進講三經, 當以自內所藏冊用之, 講官件, 以本院所在件用之。三南別卜定紙地, 卽爲還收事, 不待擧條, 急急發關, 刊印亦爲停止事, 分付, 可也。出擧條  開城留守吳光運曰, 本府無大段弊瘼, 而本府地狹, 土地所出甚些。以若干銀錢, 利息酬應, 公私財力, 元無出處, 而利息有限, 故割本用之, 已多年所。若不及今變通, 則勢難支堪, 年久逋債, 若蒙蠲減, 則庶可支遣矣。上曰, 壬申旣有停捧之例, 卽今難捧之數, 亦依前勿捧似可。寅明曰, 松留所達逋欠之數, 不至大段, 而全蠲則無名, 若差退年限則, 似好矣。上曰, 若令勿捧, 則於民爲實惠耶? 寅明曰, 似不必爲惠, 寬限好矣。上曰, 限十年退捧, 可也。出擧條  上曰, 前已下敎矣。麗朝舊陵, 各別修補事, 分付, 可也。出擧條 德重曰, 賓廳次對, 入直玉堂, 例爲入侍, 而修撰尹東浚, 雖以身病陳疏, 而疏旣還給, 方在直所, 而不爲入參, 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寅明曰, 北漢事擧條, 不卽啓下, 當該注書, 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