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024책 (탈초본 56책) 영조 23년 12월 23일 기묘 21/23 기사 1747년  乾隆(淸/高宗) 12년

○ 幼學姜一泰等疏曰, 伏以耽羅, 邈在南溟, 粵自癸巳, 凶歉比酷, 而特蒙肅廟朝仁愛之德, 重被我聖上撫恤之澤, 保此塡壑之餘命。國恩罔極, 感泣而已。蓋自中年以來, 弊故多端, 而海濱遐遠, 民情壅於上聞, 王化閼於下究, 生靈之困悴抑鬱, 未有甚於此時者。事涉煩猥, 不敢悉擧, 而姑撮其最爲切要者, 昧死以聞。伏願聖明, 不以人微廢言, 特賜採納焉。本州校基, 地勢卑下, 濕氣成泥, 而每逢霖雨, 潦水汎濫, 未免渟滀之患, 故穿溝于東廡卓床下簟底, 而導水注外。雖曰彈丸小島, 那無一片乾淨之地乎? 其爲移建, 不但多士之祈請, 實是衆民之所共願者, 而迄今未果, 尊聖之道, 顧安在哉? 伏願特令從速移建, 以副士民之望焉。若耽羅厥初生民, 始自良高夫三神人, 而及今靈壇荒廢而草蕪, 神廟寂寞而蛛網, 神道之未妥, 人情之不平, 莫有甚於此者也。功蓋垂世而祀, 德蓋垂世而祀, 是不易之義, 而三神子孫, 其麗不億, 則厥初生民之功德, 非垂世何? 曾子曰, 愼終追遠, 民德歸厚。伏願特賜數字之額, 仍許香火之典, 表章生民之功德焉。嗚呼, 肅廟朝軫念於本州之呼庚, 設倉於羅里浦, 而別將李仁赫, 體奉朝家之至意, 左右貿穀, 預備積倉, 而本州請粟, 則趁時載送, 以救比歲之飢饉。移米價魚藿捧上, 務從便宜, 故島民全賴延命, 感祝國恩矣。一自群山鎭兼察之後, 反爲受害者, 非止一二也。群山之於本浦, 相距稍遠, 故僉使未得離鎭, 而代送監色者, 俱是射利之輩, 不顧設倉之本意, 專事肥己, 任意擅用。而本州請粟載去事, 船泊本浦, 則不卽斗給, 遷就日子, 終愆恤窮之期。且夫魚藿載納之時, 則多般操縱, 徵索情債, 無所不至, 而少不稱意, 則載來魚藿, 稱頉退斥, 使島民未能支堪, 此亦屬倉於群山之弊也。云, 不愆不忘, 率由舊章。伏願特令更置別將, 依舊守倉, 使島民獲蒙實惠焉。本州文武, 特蒙國恩, 幸忝科第者, 不知幾許, 而蕩家上京, 積苦多年, 終未遂願, 落莫而歸, 飮泣而死。故餘皆望斷求仕, 抱才虛老, 草木同腐, 此豈非抑鬱之甚者乎? 列朝之恩批, 殿下之特敎, 比下收用之命, 非止一再, 而世無公道, 棄之如遺, 設科取人才之本意, 果安在哉? 才地之高下, 似無彼此之殊, 而惟彼西北兩道, 則淸望閫擬, 通而無拘。獨此耽羅一域, 則雖尋常掌通, 慳而不許, 其所冤鬱, 當復如何哉? 伏願特推均施之澤, 以垂一視之恩焉。本州近者比歲請粟之故, 不專在於歲饑, 抑亦有所由然者。蓋自均役廳創設之後, 一州男丁俱屬此。父子兄弟同家居生者, 雖至五六七八之多, 而各捧十斗米, 則一室之內所納, 果是幾十斗耶? 一歲作農, 盡入無餘, 救死不贍。當此之時, 其爲州牧, 孰不有變通之意? 旣是在前御史, 論啓創置之事, 故不得任意自處者也。惟此均役廳, 若不趁今革罷, 則非但貧民之困苦, 愈往愈甚, 國家之移粟, 無歲無之。伏願特垂採察焉。本州校宮, 疲弊特甚。非但書冊奴婢之苟艱, 一自校授之革罷後, 師無曉入, 士多晝眠, 駸駸然莫知其趨向之方, 識者寒心, 莫甚於此者, 而不幸甲辰, 若干書冊, 盡灰於回祿之災。近緣歲歉, 零丁奴婢, 幾設於塡壑之慘。凡百之掃如, 一至於此極。伏願持垂崇儒之盛意, 復設校授, 勸課學業, 以興文物。經傳與百家之書, 優數印布, 俾無多士之面墻, 而奴婢物力, 亦且劃給, 以補學宮疲弊之萬一焉。本州各設倭譯生徒四五十名, 熟習其方, 備其不虞, 且憂上下之疾病, 亦置醫藥生漢五六十, 許具其劑方之節矣。又自京司, 差送三學, 以責其任, 而惟此入去者, 不知大哥云。何亦未辨蔘朮之爲某物, 稱以王人貽弊居多, 故粵在癸巳, 以爲歲備數百斛廩料, 養此無益, 反不如不置之爲愈, 論啓革罷矣。近且復設三學徒, 是射利之輩於其方書, 全盲不知, 而侵漁百姓, 空費國廩, 其弊滋甚, 故一島指名曰三惡, 此亦悲痛之辭。伏願特令永罷, 而通言語掌醫藥之事, 以本土人, 依前責任焉。本州寺奴婢, 日益滋殖, 而間多有隱匿之弊。故朝家特設陳告免賤之法, 現告三十一口, 則許良其身者, 已有定式, 而惟此奴婢中, 不無抱才者, 早習弓馬, 慷慨拔身, 而窮探隱漏, 備數現告者, 依法免賤, 不知幾多矣。不意近者, 初不有禁令, 遽爾還賤, 渠輩之冤鬱, 姑舍勿論, 國法之不信, 當復如何? 法如是不信, 竊恐民無所措手足矣。伏願特賜雨露均施之澤, 以解匹夫匹婦不獲之冤焉。惟此之外, 其爲弊瘼者, 不爲不多, 惶恐語澁, 不敢盡達。而蓋上所陳中, 均役廳之新設, 羅里倉之移兼, 倭學之復設, 寺奴婢之還賤等事, 此乃一時所見, 施爲苟安之計, 而到今末流之弊, 一至於此。伏願聖明, 特加矜察, 亟賜裁處, 而革祛中年煩苛之新規, 更飭二去辛酉啓下事目之常定, 俾島民安堵焉。臣等猥以海外至微, 敢將芻蕘之說, 煩聒天聽, 罪合萬死, 伏俟斧鉞之誅云云。答曰, 省疏具悉。條陳島弊者, 令備局, 稟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