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030책 (탈초본 56책) 영조 24년 6월 20일 계유 27/28 기사 1748년  乾隆(淸/高宗) 13년

○ 六月二十日辰時, 上御興政堂。大臣·備局堂上, 引見入侍時, 領議政金在魯, 左議政趙顯命, 禮曹判書李周鎭, 行副司直具聖任, 漢城左尹洪象漢, 左副承旨吳彦儒, 應敎趙明鼎, 假注書南鶴老, 事變假注書白大成, 記事官李晉吉, 記注官李重彬, 入侍進伏訖。在魯曰, 近來庚炎甚酷, 此時聖體調攝, 若何? 上曰, 一樣矣。在魯曰, 湯劑連爲進御乎? 上曰, 連進矣。在魯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安寧矣。在魯曰, 王世子氣候亦何如? 上曰, 安過矣。顯命曰, 近見東宮與宮僚問答之語, 有將就之效, 不勝欣喜矣。臣頃日侍講時, 東宮特出告子篇中, 天命之性氣質之形而問之, 實爲奇特。閭巷間人, 則其年必不能如是矣。雖近來講官, 爲之不已, 故有效矣。上曰, 元良近來頗有將就之望, 以數日前所對見之, 其識見亦與前頗勝矣。顯命曰, 臣之情勢難安, 固當上箚引罪, 而煩猥是懼。今又入侍, 臣誠惶恐矣。臣於日前陳箚, 果有數字之爽實, 而重臣引此爲言, 言甚緊礙, 臣安得不(不)安于心乎? 在魯曰, 此大臣自引則可, 而重臣之以此執言, 臣未知其言之穩當矣。上曰, 如此事, 何必爲嫌乎? 置之無妨矣。在魯曰, 前者通信三使臣報備, 而以爲信使之分三路作行, 自是舊規。而中間因同會設宴之處, 有所掣肘, 故乃以去由左路, 來由右路, 變通改規, 至載通文館志矣。三使臣一行極多, 通計各驛立把與各邑支待, 則殆過千餘, 同聚一站, 雜沓紛撓, 其弊孔酷。而各邑分供, 遠則四五日程, 近亦二三日程, 往來浮費, 亦無算。當初變通, 旣由中路宴享, 而中路宴享, 今旣停止, 自今回還時, 分作三路。正使由中路以鳥嶺作行, 副使取左路, 以竹嶺作行, 從事官取右路, 以秋風嶺作行事, 請作爲定式, 發關三道矣。其言儘好, 而今則信行回還不遠, 依舊規改定式, 分付三道, 何如? 象漢曰, 似當先問便否於本道而後行之矣。上曰, 問於三道道臣而處之云者, 諸臣之意, 何如? 周鎭曰, 不如問於三道矣。象漢曰, 今若徑先變通, 而道臣或有難便之議, 更爲寢止, 則豈不顚倒乎? 完備之道, 終莫如先問於該道矣。上曰, 問於三道道臣而處之, 可也。在魯曰, 爲先問於三道, 而無大段窒礙之端, 則依此施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行條 在魯曰, 慶尙監司南泰良, 人雖剛明, 而本來病弱, 下去後, 久當劇務, 生病必矣。今聞其身病, 果如疏陳。今則賑事已畢, 姑無緊相於民事者, 許遞無妨矣。上曰, 予則姑欲忍置, 而領相之言如此, 左相之意, 何如? 顯命曰, 臣意則無適莫矣。今無顯然之病, 且瓜期不遠, 姑待瓜限未爲不可矣。似聞下去後, 胎膚[肌膚]頗肥云矣。在魯曰, 久處瘴鄕, 若因病而肥, 則此不可不慮矣。上曰, 然則好矣。近來道臣, 不待瓜限而必欲遞者, 亦一弊端也。南泰良, 以誰薦, 今爲之耶? 顯命曰, 以領相薦而爲之矣。上曰, 領相薦之故, 欲終始完全其人, 而今請許遞耶? 予意則姑欲忍而置之矣。在魯曰, 康津濟州出入之門戶, 故癸丑年, 因濟州御史沈聖希書啓, 廟堂覆啓康津縣監, 永作文窠。依高山察訪例, 以侍從擇差, 以卑糾檢。而濟州如有不法犯禁之事, 則報營門以爲狀聞之地事, 允下矣。其後十四五年之間, 或差武臣, 或差未通淸, 或卑微之文臣, 未知該曹, 緣何故寢閣成命如此也。前後銓曹, 當該堂上, 從重推考。此後則以侍從臣另擇差送之意, 申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顯命曰, 濟州不法事, 直爲狀啓, 如高山察訪之爲, 則好矣。上曰, 濟州不法事, 使之直狀啓, 可也。出擧條  上曰, 宋秀衡原情, 承旨讀之。彦儒讀之。上曰, 帳內元帳之外同乎? 在魯曰, 同矣。結數則盡載於元帳付矣。上曰, 帳付則自在, 而欺報於戶曹, 故稱之以漏結矣。在魯曰, 權崇雖熟成而無履歷, 故不知其妙理。臣頃見其疏而知之, 其所爲言, 皆不成說矣。顯命曰, 臣雖不知裏面事, 而御史體重, 故不可不更査。而依前勘律, 似好矣。上曰, 承旨書之。傳曰, 今覽供辭, 更無可議, 依前勘律還配, 可也。上曰, 海伯上疏, 承旨讀之。彦儒讀之。上曰, 海西鄕戰, 亦甚矣。顯命曰, 近來慘酷矣。上曰, 尹熙復誰也? 顯命曰, 故吏議尹星駿之子, 李天輔之四寸矣。上曰, 仍任, 何如? 在魯曰, 若貶下則難仍, 而此則御史書啓也。書啓措語, 不甚大段矣。上曰, 仍任無妨乎? 顯命曰, 無妨矣。周鎭曰, 尹熙復, 臣亦以郞廳使之, 其人物頗可矣。上曰, 仍任, 可也。明鼎曰, 旣入御史書啓中見遞, 而又卽仍任, 旣無前例, 且關後弊, 下詢于大臣而爲之, 似好矣。顯命曰, 其時御史甚生疎, 不必以此爲拘礙之端矣。上曰, 儒臣所達, 大體則然矣。上曰, 關西伯上疏, 承旨讀之。彦儒讀之。上曰, 西林築城事, 元景夏亦嘗陳之, 而無加築之事云矣。鐵山府, 若移於西林, 則其果容之耶? 明鼎曰, 臣自還來時, 監司言于臣曰, 廟堂欲移鐵山, 而此則難矣。以僉使移鎭, 則似便云矣。周鎭曰, 天水僉使非緊要之地, 且其設鎭之處, 亦爲不緊。移此補彼, 則似好矣。顯命曰, 關西道臣, 以廟堂請推事, 西林移鎭時節目, 不爲擧行, 誠過矣。顯命曰, 國家恤民之道, 靡不用極。外方遠民, 則給災設賑。都下貢民, 則旣受貢價, 又蒙前後蕩減之惠。而至於市民, 則元無受食之利, 而中間受弊, 罔有紀極。同是赤子, 而惠澤之不均如是, 誠爲可矜。臣招問平市官員, 詳問其弊端矣。洪象漢, 詳知此等物情, 使之句管, 一一詳査變通釐革, 成節目啓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顯命曰, 昨年聖駕, 光臨忠勳府, 實曠代恩數。而連有事故, 尙不得一番設酌, 以侈光榮矣。將以明日, 略略設宴, 而御帖奉安之地, 不能擅自動樂, 敢此依前例, 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在魯曰, 頃年忠勳府歷幸時, 以故相臣平城府院君申景禛, 奉祀孫下詢。而其時無指名仰達之事, 故敢達。平城府院君奉祀孫, 卽故參判之子, 年過二十, 爲人極佳, 文行具備, 前頭似可登顯。而第以一等親勳大臣之家, 卽今無一冠冕, 且經火災, 蕩敗無餘, 貧窶特甚, 香火亦不成樣云。奉祀孫, 令該曹卽爲錄用,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申昉甚精矣。其子亦然乎? 顯命曰, 年少之人, 不爲時急, 使之讀書, 則似好矣。在魯曰, 頃年朝家, 令大臣各薦方伯二人, 而有自正卿至堂下, 勿拘資級薦進之命。故臣薦李台重者, 出於擢用之意。而尙滯堂下, 今則漸至老衰, 其幹局, 誠爲可惜矣。此人, 累陞堂上, 而以不赴故, 還收其資。蓋渠本意, 元無不仕之意, 只以昔年不敢聞之敎, 厥後一無擧此勿嫌之敎, 有不可冒進云。今若因其陳疏, 以旣往之事不必過嫌之意, 有所開釋, 督飭行公, 則好矣。上曰, 書狀官時見之, 則爲人極佳矣。予之伊時下敎, 予自失言。予旣引過之後, 何必至今如是, 亦何必形諸文字爲諭乎? 在魯曰, 聖敎如是洞然, 此後則申飭, 使之行公, 何如? 上曰, 旣已下敎, 上何開釋? 下何復撕捱乎? 申飭事, 依爲之。出擧條 周鎭曰, 祭圖式陵寢式, 匙楪奠于爵右傍事, 頃有書下傳敎。而考見五禮儀, 則陵寢匙楪, 在於爵左傍。故取見各陵圖式, 則亦如五禮儀, 俱在左傍。依五禮儀書之於圖式乎? 上曰, 然矣。以左傍書之, 可也。出擧條  上曰, 具宅奎上疏, 承旨讀之。彦儒讀之。上曰, 宅奎於事務上, 甚爲勤幹矣。顯命曰, 勤而且詳矣。以今番査正事言之, 非具宅奎之勤幹, 則了當成出, 誠難矣。上曰, 其子允明, 亦如其父矣。上曰, 出使宣傳官入侍事, 分付。江華出使宣傳官李殷錫, 南陽出使宣傳官李長爀, 入侍。以牧場洞察事, 各有陳達。上曰, 正言羅㶷入侍。上曰, 宣傳官先爲退去, 可也。羅㶷啓曰, 請充軍罪人李時蕃, 依律處斷事。措語見上  上曰, 勿煩。請逆魁緣坐籍沒等事, 亟令王府, 依法擧行事。措語見上  上曰, 旣諭, 勿復更煩。請還寢罪人泰績酌處之命, 仍令鞫廳, 嚴刑得情, 快正王法事。措語見上  上曰, 業已諭, 勿復更煩。請徑斃罪人孥籍等事, 亟命王府, 依大逆律擧行事。措語見上  上曰, 勿煩。請戊申逆賊巨魁之子, 以年未滿未及施法者, 亟命王府, 竝行孥戮之典事。措語見上  上曰, 勿煩。請賊收孥籍産, 亟命擧行事。措語見上  上曰, 勿煩。請還寢罪人龍發·斗齡·戒剛酌處之命, 仍令鞫廳, 嚴刑得正, 快正王法事。措語見上  上曰, 勿煩。又啓曰, 闕門投書, 卽往牒未有之變。做出妖說, 卽戊申凶逆之後。頃者八金, 旣已自服, 其罪, 恒延·命垕·敏樞等, 妖惡不道之狀, 綢繆往來之迹, 亦且畢露於帳殿親門[親問]之時, 嚴覈窮問, 斷不可已。而酌處之命, 遽下意外, 有以仰認聖上好生之仁, 而獄事未免疎漏, 輿情久而愈菀。請還寢八金·恒延·命垕·敏樞酌處之命, 亟令王府, 嚴鞫得情。上曰, 所陳雖是, 其所酌處, 意亦在焉。不允。又啓曰, 臣於八金·恒延·命垕·敏樞等, 酌處之擧, 不勝區區憂憤之忱, 略有所論列。而言未見信於君父, 反承不允之敎, 臣何可晏然於臺次乎?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當請鞫廳, 而誤請王府, 其所避辭, 可謂囫圇勿辭。明鼎曰, 今日諫院新啓中, 以王府二字之做錯, 致勤聖敎, 大臣亦以爲言, 則臺臣所當以此引避。而乃反以新啓之未蒙允, 引嫌而退。此雖因生疎配量之致, 而其當避不避, 有損臺體。正言羅㶷遞差, 何如? 上曰, 依啓。上曰, 注書出去, 房單子持來。臣鶴老持入。明鼎曰, 承宣房單子啓下後, 若有(有)相避者, 則自本院, 循例稟改, 可也。而入侍承旨, 以事關自己者, 猥陳筵席, 事體未安, 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傳曰, 內需司, 推刷後, 名曰御覽宣所案, 置江都, 事體重矣。今聞江原道推刷官所報, 本官不肯眼同。推刷官, 只自擧行云。此前所無聞者, 其涉可駭。當該府使, 令該府處之。傳曰, 承文副提調李天輔還差。出榻敎  諸臣以次罷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