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未八月二十日巳時, 王世子坐時敏堂。大臣·備局堂上, 引接入對時, 領議政金在魯, 行司直金聖應, 右參贊洪象漢, 兵曹判書洪啓禧, 刑曹判書鄭益河, 禮曹參判洪鳳漢, 右副承旨南泰耆, 假注書趙重明, 事變假注書金瑞應, 編修官權基彦, 記注官李廷重, 諸臣以次進伏訖。領議政金在魯曰, 近來日氣, 朝晝異候, 痰滯之證, 眩暈之候若何? 令曰, 一樣矣。聖候有差勝之勢乎? 令曰, 一樣矣。大王大妃殿氣候若何? 令曰, 安寧矣。中宮殿氣候若何? 令曰, 安寧矣。兵曹判書洪啓禧曰, 膈間痰滯之候, 水剌厭進之症, 尙未快蘇。今日招見醫官, 診察議藥, 以爲療治之地, 何如? 令曰, 依爲之。在魯曰, 講筵之久曠, 誠爲悶慮。伏乞益勉自强不息之義, 法講雖不得頻開, 召對當爲時時爲之。以爲睿學就將之地, 何如? 令曰, 依爲之。承旨南泰耆達曰, 右參贊洪象漢, 以藥房提調, 今日入診, 當爲入侍, 故先爲退去矣。令曰, 知道。在魯曰, 頃日鄭廣運上書下答, 大朝, 聞之以處分之得當, 極加稱善矣。臣以爲邸下, 凡於事爲之際, 若有未能詳知者, 當稟於大朝而爲之, 似好矣。令曰, 依達。在魯曰, 此副司直朴弼正等上書也。其書以爲新羅始祖崇德殿崇奉之道, 與崇仁·崇義殿, 同一揆也。而第壬辰兵燹後, 位版改題之日, 只書新羅始祖, 而不加王字。朝家降祝, 則以新羅始祖王書之, 王號之書於祝, 而不書於位版, 大乖儀文。且乙丑因該曹覆啓, 將有立碑之擧, 請位版及碑刻, 竝書以新羅始祖王, 碑文亦依崇仁·崇義兩殿例, 令詞臣撰進, 俾重事體矣。祝文旣書王字, 則位版之不書王字, 未免欠闕, 依所陳許以改題。而至於立碑, 旣因大朝乙丑成命, 則記蹟之文, 必使詞臣製進, 事體當然, 竝依施, 何如? 令曰, 依爲之。出擧條 在魯曰, 此廣州留守李箕鎭狀啓也。上款標下軍事, 防塞不許, 檢律一款, 則不必稟于大朝, 故敢達矣。狀啓以爲本廳出爲外營之後, 京標下, 竝爲革罷, 而一朝盡易以鄕軍, 則全不知旗鼓號令坐作進退之節, 雖當操鍊, 不成貌樣。請以京標下中限三四百名, 隨其自願, 抄擇仍存, 操鍊聚軍時來參, 俾爲傳習鄕軍之地云。而旣作外營之後, 仍存京軍, 有違於朝家變通之意, 不可輕許。至若檢律差送之請, 事體誠如所陳, 本府亦有殺獄檢驗, 徒流照律等事, 關係不輕, 依兩都例, 差送律官, 廩料則使本府擔當, 劃給, 何如? 令曰, 依爲之。出擧條 在魯曰, 此江原監司趙明履狀達也。枚擧原州等邑牒報, 以爲本邑耳牟, 最爲失稔, 牟還則僅僅捧上, 而至於耳牟, 則萬無收捧之勢。請原州·通川·金城·江陵·洪川, 五邑耳牟還上未捧之數, 待秋以相當穀代捧矣。大抵耳牟, 穀中之甚賤者, 而今年則以其慘凶之故, 至有待秋代納之請, 民間之難辦, 從此可知。還上代捧, 常時則固難輕許, 而今年耳牟, 則不可無參酌之道。原州等五邑耳牟還上之未捧者, 依折米式例, 使之待秋代捧, 何如? 令曰, 依爲之。出擧條 在魯曰, 今番觀武才, 初試二所, 極爲淆濫, 人言不勝喧藉。此由於試官朴弼均·洪德望, 皆以年老之人, 不能檢察, 故差備官輩, 夤緣弄奸, 恣意行私之致。而及其畢試之際, 朴弼均病遞, 沈瑎暫爲代赴, 沈瑎則已聞其前人言之孔劇, 故稍加嚴束, 得善其終云。其在嚴科試懲後弊之道, 不可置之。入格之人, 當稟大朝, 隨其入格各技, 更爲試取。而試官則不可不施以不察之罪, 沈瑎外, 試官朴弼均·洪德望, 罷職。差備官等, 令攸司囚禁, 從重勘處, 何如? 令曰, 依爲之。出擧條 今番觀武才初試二所試官朴弼均·洪德望罷職, 差備官等令攸司囚禁, 從重勘罪事, 下令。出擧條 大臣諸臣退出。東宮, 命泰耆進曰, 此啓本耶? 泰耆曰, 此乃啓本也。當納大朝, 而誤納于此, 該吏治罪, 啓本當納于大朝矣。令于中官, 達字爻周, 而出給。承旨·史官, 遂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