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115책 (탈초본 62책) 영조 31년 1월 23일 정유 28/28 기사 1755년  乾隆(淸/高宗) 20년

○ 乙亥正月二十三日未時, 上御崇文堂。儒臣入侍時, 右承旨金致仁, 校理南泰會, 假注書鄭彦暹, 記注官洪受甸, 記事官李恒祚, 以次進伏訖。上命儒臣讀自省編, 自唐玄宗貌瘦天下肥, 至予讀宋史岳武穆訖。命承旨讀之, 自王安石三不畏之說, 至皇天之畀我卽民也訖。命注書讀之, 臣自古人有朽索御六馬, 至噫小人之導其君訖。命上番讀之, 自用人之道, 至下大文訖。命下番讀之, 自衛武公抑戒詩, 至後跋訖, 上曰, 注書出去, 東國摠目持來。臣彦暹承命出來, 持兩卷而入。上曰, 陳文義。南泰會曰, 俄者以治不徯志下敎, 而殿下之誠心, 若使木石豚魚感動, 則何患乎? 調劑之不成乎? 是乃殿下自反處也。上曰, 然矣。泰會曰, 臣仰覩殿下視民如傷之心, 迥出百王, 而且以愛民二字, 勉戒東宮, 非止一再, ·雍熙之治, 幾可挽回, 而臨御三十年, 澤不下究, 以外方言之, 則生民困窮顚連之狀, 實有傷心慘目者, 此則無他, 守令不得其人之致, 一守令, 能革弊蘇殘, 使民安堵, 而旣遞之後, 後官, 不得其人, 則又無餘地, 此乃殿下篤念處也。且以李天球事言之, 聞其年已過七十云, 七十年限, 卽國家金石之典也。雖已爲守令者, 年滿七十, 則該曹依例入啓遞差, 天球精神筋力, 未知何如。而年近八十, 則安能治民乎? 如此事, 乃所以澤不下究也。渠若有功, 則殿下優給米布, 使免飢寒, 於渠足矣, 日後銓官, 或有引以援例, 則豈不爲後弊乎? 上曰, 是矣。大臣亦言之, 而予非不知罷格, 而此則宜有償功之道, 故然矣。金致仁曰, 儒臣之言, 得體矣。泰會曰, 臣區區所懷, 敢不畢陳, 今於李存吾·鄭樞事, 殿下有可以鑑戒者矣。勝國恭愍王, 亡國之主也。於辛旽, 尊師禮敬, 無異於周武王師尙父, 齊桓公管敬仲, 而多人, 旣論劾罪惡, 及其召來, 乃目叱下床, 必欲殺之, 而其所竄逐, 不過茂長, 猶惜言官也。殿下卽祚以來, 以言獲罪者, 皆竄絶島, 此非聖世之美事也。且以趙榮順事言之, 臣影響不相接, 非敢爲營護也。其疏誠非矣, 豈曰無罪? 殿下之處分至當, 而聞榮順, 生於海島云, 今若死於海島, 則豈非可矜乎? 上曰, 然乎? 對曰, 聞其父辛壬年, 定配絶島, 而榮順, 生於絶島云矣。且聞其父得病於配所, 乙巳蒙宥後, 卽爲作故云, 若使榮順, 有生行死歸之患, 則此豈聖世之美事乎? 上問承旨曰, 榮順生於海島乎? 金致仁曰, 臣未能的知, 而考其年歲, 則似然矣, 泰會曰, 榮順, 若出陸而罪之, 則豈非有光於待言官之聖度乎? 上曰, 聞儒臣之所奏, 予多恧焉。榮順之罪則難赦, 而追思其祖, 亦甚惻然, 業欲處分, 而所陳又如此, 當有處分矣。泰會曰, 昨冬, 臣之從兄泰齊, 以都憲, 定配巨濟, 而有倍道之令, 故半夜蒼黃, 景色愁絶。又逢惡獸, 馬數驚逸, 朝家旣不誅殛, 而傅之生路, 則不爲如此, 宜矣。金致仁曰, 儒臣所奏好矣, 先朝無倍道之令, 故或於城外, 留滯治裝而往矣。殿下少有激惱, 則輒命倍道, 故向於三臺處分, 東宮, 亦令倍道, 此殿下以身敎之也。上曰, 予果導之也。以承旨書之曰, 趙榮順, 卽一黨臣也。此正傳所云屛諸四裔, 不與同中國之意者也。以言讒人, 亦寺人孟子所云投諸有北者也。投畀海島, 於渠當律, 而今日儒臣, 因自省編陳勉, 其涉得體, 心覺自恧, 而且聞榮順謙彬, 頃年巨濟, 得榮順云, 渠雖無狀, 追惟乃祖, 豈可復令越海? 分付該府, 以海南縣更定, 其自恧者, 何以恭愍, 深惡李存吾·鄭樞之心, 其配不過止於茂長, 此指正而言矣。昔年, 仰覩此等之類, 雖或被配, 海島甚罕, 予則黑山·楸子等島, 特命外, 雖申飭, 勿配海島, 聯翩而申飭, 楸子島, 亦命投畀, 近有倍道之命, 雖觀世道處, 頃者元良效我, 一投三臺於海島, 亦令倍道, 此予導之也。五十三, 述此編, 六旬暮年, 導元良過中, 視恭愍而自恧者也。因此而予當自勉, 政院, 一本書入元良, 使元良知我意焉。而亦爲下敎者, 噫, 彼黨人, 視此而莫曰飭弛, 雖劃地囹圄, 宜不入也。海南·濟州, 投畀一也, 非參酌榮順而然也。覽此敎, 其不感悟而滌心, 乃反自曰飭弛, 而揚揚曰, 有臣分, 此習不悛, 前轍淊淊, 海島陸地, 其亦節目間事也。末稍此敎, 乃見衰世, 而亦大小群工, 自勉處也。出榻敎 南泰會曰, 昨年殿下下敎曰, 代理後, 予只儒臣, 臣自聞此敎, 不敢出去入直, 兩朔矣, 其後堂錄, 才學之士林立, 臣誠爲幸矣。今又如此撕捱, 無一行公, 臣獨以老病之身, 連爲八直, 各別申飭, 使之行公則好矣。金致仁曰, 筵體甚嚴, 而儒臣, 以老病自稱, 殊涉未安矣, 校理南泰會, 從重推考, 何如? 上曰, 承旨所達, 得體矣, 依爲之。出擧條  上命承旨考試射記, 一中以上分揀, 無分者, 自該曹決棍事, 分付該曹。上命洪受甸, 政事撮要持來。上謂承旨曰, 太祖咸興, 來住豐壤年歲, 及自豐壤京城年歲, 東國歷代摠目, 攷事撮要, 皆無之, 承旨父領府事必知之, 須仔細問之, 後日入侍以啓。上謂李恒祚曰, 汝相[於]考實錄時, 太祖大王幸行豐壤年月, 或考見乎? 恒祚對曰, 此則泛然看過, 不能考出也。上以承旨書之曰, 春坊官員入侍。出榻敎  臣彦暹承命出來, 與文學洪梓偕入。上曰, 元良, 近來讀宋鑑第幾卷耶? 洪梓對曰, 十四卷方讀之也。上曰, 幾盡讀矣。一日所讀幾張乎? 對曰, 十五張矣。上曰, 近來講書院·衛從司, 頻頻申飭, 可也。諸臣仍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