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173책 (탈초본 65책) 영조 35년 9월 25일 임신 9/9 기사 1759년  乾隆(淸/高宗) 24년

○ 己卯九月二十五日辰時, 上御熙政堂。都政入侍時, 行都承旨蔡濟恭, 左副承旨金光國, 記事官邊得讓·朴相老, 記注官安正宅, 記事官金載順, 吏曹判書閔百祥, 參判尹東度, 參議洪樂性, 兵曹判書趙雲逵, 參判元仁孫, 參議柳謇, 參知李萬宗, 吏曹正郞尹冕東·沈勖之, 佐郞李世孝·元啓英, 兵曹正郞李徽中·李東泰, 佐郞李台鼎·李一曾, 以此進伏訖。百祥進伏曰, 說書望, 難以分排, 其中居中者, 合有變通之道。上曰, 居中蕩減。出擧條 雲逵曰, 今番則邊將窠窄, 各處久勤, 無以排擬, 十月窠取用,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雲逵曰, 釜山僉使李樀, 聞有實病, 赴任無期, 夫馬留滯, 亦甚可悶, 今姑改差, 何如? 上曰, 依爲之。竝出擧條 百祥曰, 前府使兪彦鐸, 今年七十, 侍從臣父纔闋服, 未及加資矣。上曰, 依例加資。百祥曰, 推恩同僉知外方人, 今始修整以來, 依例單付, 何如? 上曰, 單付。百祥曰, 蔚山府使南泰普, 年限已過, 依例改差, 何如? 上曰, 允。上命濟恭, 書曰, 西北人及松都人錄用事, 申飭銓曹, 嶺南武士沈滯, 莫若近年, 另加錄用事, 一體申飭。又命書曰, 漢帝豈不云乎? 守令之本, 專在於初仕, 另加擇擬事, 申飭銓曹。又命書曰, 噫, 生民休戚, 係於守令, 況親政乎? 爲官擇人事, 申飭銓曹。又命書曰, 廉吏, 爲國效節人之後, 戊申樹功人, 另加錄用事, 申飭兩銓。又命書曰, 十考十上, 五考五上, 純褒抄啓守令·邊將, 另加調用事, 申飭兩銓。又命書曰, 入侍注書, 尙瑞院官員, 依例陞六。又命書曰, 新除授兵曹參知牌招, 先入侍後謝恩。兵曹郞廳, 先入侍後謝恩, 又命書曰, 沈滯人官案, 親書常御覽三字, 時在座側, 大政雖異於例政, 若有復職之窠, 其或應付之類, 先爲擇擬事, 分付。又命書曰, 臺閣不備, 未有甚於近日, 其皆在外, 應行常參, 不爲者久, 事之寒心, 莫此爲甚, 薇垣長外, 在外臺臣, 一傡爲先遞差, 今日政擧行。又命書曰, 此後吏兵曹, 常御覽官案中, 前未經而今除居其任者, 隨點拔去事, 分付。又命書曰, 飭已行, 前校理李溵敍用, 又命書曰, 前水原府使金孝大, 丁丑暮春爲此任, 追憶往年, 一倍此心, 今則交龜不遠。豈可以作發納符乎? 頃除此任, 因仍任置之, 今聞新除敦寧都正, 年過七十云, 難以行公, 許遞, 其代今政備擬。又命書曰, 前府使金孝大, 前校理李溵, 解由勿拘。又命書曰, 順天郡守朴聖浹, 以應陞之窠, 雖爲訓鍊正, 數遞可悶, 其遞訓正, 仍任本郡。又命書曰, 諸臺在外, 寒心事已下敎, 不可遞差而止, 竝禁推, 準一朔後勘律。又命書曰, 黃腸敬差官, 事體重矣, 不可不擇差, 兵禮曹中, 已通淸人備擬。又命書曰, 訓鍊判官朴奎五, 以嗣服初登科武臣, 官案中尙在, 故特命調用, 更問因下敎, 今年春初, 旌義縣監調用云, 遞訓鍊院職, 仍縣監之任。又命書說書通淸, 更爲定制綸音曰, 頃者以翰林召試次上人說書通淸事, 下敎矣。意蓋深也。今日政, 無次上人, 不爲通淸云, 因此更恩, 人君擧措, 其何苟且, 次上下敎置之, 自今政爲始, 以召試入格人, 通淸說書事, 更爲定制, 將此敎永久遵行。又命書曰, 陞補通讀, 每於歲末爲之, 非徒苟且, 多士之弊不貲, 新除授大司成兪彦民, 卽爲牌招察任, 不待歲末, 卽爲從容擧行事, 分付。又命書曰, 左右史不備, 莫若近來, 說書金載順, 更付翰苑事, 分付。又命書曰, 觀象監方外天文學兼敎授之官, 可謂孟浪, 因領事所奏, 以本館官員爲之, 此則歸正, 而本館官員中, 本學之勤苦, 予嘗知之, 而每都目二窠, 其涉過矣。今番一政之內, 兩人陞六, 若不校正, 將至於三四人, 其中一人, 丁丑以後, 已知功勞, 故點下, 而一人則越之, 寫字官則筆法若李翊臣, 且有功於國役, 則陞六可也而近者上言開路, 倖得訓長, 作爲其梯, 亦涉過矣。今亦越之, 政曹知悉, 後勿濫觴, 寫字官, 令承文院取畫多者, 備三員望報後, 以此備三望, 每三年一擧, 觀象監各學窠, 皆無過一人, 則於渠無缺望之歎, 官方無淆雜之慮, 分付該曹, 奉承傳擧行。竝出傳敎 濟恭曰, 注書被薦人, 已盡出六, 今無可付之人, 新薦不可不速令擧行, 在外人催促上來, 使之趁卽新薦, 何如? 上曰, 依爲之。東度曰, 臣兼帶同義禁而方入侍, 故敢達。本府律學敎授田祥雨, 今日都政, 差義盈庫主簿, 而律官此人外, 無可代差之人, 還差律學敎授, 何如? 上曰, 依爲之。竝出擧條 濟恭曰, 政筒出納之際, 多有不審之失, 該堂推考, 何如? 上曰, 一時做錯, 勿推。雲逵曰, 政筒, 郞廳多有誤書之失, 推考, 何如? 上曰, 勿推。濟恭曰, 吏批下直, 光國曰, 兵批下直。上曰, 知道知道。上命內侍賜饌, 諸臣饌退訖。雲逵曰, 臣不欲干預本曹事, 而捉虎狀啓, 多有濫觴, 一切防塞, 何如? 宰相名士請囑, 雖云紛擾, 而臣何敢欺罔殿下乎? 此實孟浪之事矣。上曰, 所陳誠是, 命光國書曰, 兵判以捉虎狀聞之濫觴, 皆請勿施, 下敎之下, 可謂得體, 而予意事在令前, 其欲許施, 取覽申聞單抄, 今年七度申聞中請加者, 至於四十三人之多, 事之寒心, 莫此爲甚, 決不可以令前施行。其中五度則下送, 更令以本道人精抄以聞, 慶尙左兵使李漢膺, 三朔之內, 申聞稠疊, 其所請者, 至於十三人之多, 尤涉無據, 噫, 一年之內, 捉虎二百十五頭, 則虎幾無矣。何慮囕殺, 此亦紀綱攸在, 于今特甚, 不可事在令前而無飭, 前兵使李柱國, 前南兵使許汲, 全羅前兵使金聖遇, 黃海兵使李景說, 忠淸兵使趙啓泰, 竝令攸司緘辭從重推考, 慶尙左兵使李漢膺罷職其請則申聞, 故予莫之知, 因前承旨趙榮進所奏乃覽, 若是濫請之申聞, 其何濫下乎? 當該承旨, 亦涉不察, 竝從重推考, 李漢膺二度申聞竝勿施, 開城留守申聞, 不過二人, 其數不濫, 令該曹依例, 回啓。出傳敎  上曰, 古者儒臣陳疏乞郡, 則米布題給, 今也則不然矣。今政初入仕甚小矣, 公薦, 何如? 百祥曰, 公薦之故, 士習日卑云矣。上曰, 然乎? 諸臣以次退出, 時已四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