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177책 (탈초본 65책) 영조 36년 1월 21일 정묘 17/18 기사 1760년  乾隆(淸/高宗) 25년

○ 庚辰正月二十一曰, 辰時, 上御熙政堂。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領議政金尙魯, 左議政KC02539, 右議政閔百祥, 知中樞府事李益炡, 判敦寧李昌誼, 漢城府尹洪啓禧, 戶曹判書洪鳳漢, 行司直洪象漢, 左參贊鄭翬良, 刑曹判書李益輔, 兵曹判書李昌壽, 副司直吳彦儒, 副護軍崔鎭海, 知訓鍊具善行, 訓鍊都正鄭汝稷, 吏曹參判徐志修, 工曹參判朴相德, 左副承旨沈墢, 副校理嚴璘, 假注書趙錫穆, 事變假注書卜台鎭, 記事官申益彬·金夢華以次進伏訖。尙魯曰, 近日日氣不適, 聖體調攝, 若何? 上曰, 一樣矣。寢膳之節, 亦何如? 上曰, 善寢而無進御之量矣。尙魯曰, 丸製, 連爲進御乎? 上曰, 當擇日服之矣。KC02539曰, 脚部流痰之症, 何如? 上曰, 妨於坐矣。尙魯曰, 中宮殿氣候, 若何? 上曰, 安順矣。尙魯曰, 王世子氣候, 若何? 上曰, 一樣矣。尙魯曰, 王世孫氣候, 一向安順乎? 上曰, 安順矣。尙魯曰, 今番勅行, 順過矣。上曰, 別無求請之事乎? 戶判奏之。鳳漢曰, 無求請之事, 而上·副使爲人, 甚順便矣。尙魯曰, 此東萊府使洪名漢狀啓也, 以爲, 裁判差倭, 以公木作米年限請退事, 上年五月出來, 故嚴勅訓別, 連加責諭督還, 而稱以命脈所關, 終無歸意, 與其一向相持, 畢竟勉許, 不若因其哀乞, 亟施恩命, 以除供給之爲愈, 許副與否, 請令廟堂稟處矣。今此公木作米之請, 在馬島爲命脈所關, 不準請則不已, 在朝家則初雖靳持, 末梢輒許之, 首尾相持之際, 徒使一道受弊, 誠有害而無益矣。今亦限五年特爲許施, 此後無得更請事, 嚴加責諭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尙魯曰, 此濟州牧使許瑬狀本也, 盛陳本島被災之狀, 仍以本州營各邑官需不足米二百二十三石九斗, 以沿海邑儲置米劃給事, 令廟堂稟處爲請矣。從前本州, 若値歉歲, 官需不足, 則劃給, 例也, 以沿邑所在儲置米, 依狀請之數, 卽爲劃給, 使之運去, 爲宜。以此分付本道道臣,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尙魯曰, 此黃海兵使李景說狀啓也。今番勅行牌文陪持, 到瑞興西山站, 病重不能疾馳, 則別定將校替送, 事體當然, 而不此之爲, 使迷劣撥色替騎上送, 本縣監趙靖世疎忽之罪, 請令廟堂稟處, 而本道監司鄭玉, 亦以此事, 追後馳啓以爲, 瑞興縣之替送撥色, 蓋出於外站撥將急遽之間, 未及告官, 權宜替送, 而官門站撥將, 亦不來告, 則縣監之初不聞知, 其勢固然, 別無可罪之端。設有所失, 所當具由報臣營, 然後一邊狀聞, 而直請論罪, 始乃謄報者, 亦涉自擅, 後弊所關, 不可無飭, 至於本縣監趙靖世論罪一款, 請待送勅後稟處矣。當初外站撥將之替送撥色, 旣出於事勢急遽, 地方官之未及照察, 亦不過生疎之致, 固不足深責, 而道臣狀語又如此, 尤宜參恕。瑞興縣監趙靖世, 從重推考, 此非係關軍務之事, 則帥臣之不報道臣, 直請論罪, 殊涉疎率, 兵使李景說, 從重推考, 何如? 百祥曰, 守令推考, 則待緘辭處之, 似好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注書, 趙錫穆耶? 允鈺曰, 然矣。上曰, 麒麟察訪徐有元, 使之催促上來。尙魯曰, 茂長漂人所失物件, 以問情記, 見之, 我地居民之多有偸竊, 可以知之, 而前後所推給者, 只是水中漂失之物, 至於見偸物件, 無一推給, 自廟堂嚴題申飭之後, 晩始査出推給者, 爲若干物矣, 事關紀綱, 誠極寒心。此則罪在於地方官, 水營處在最近之地, 旣不能嚴飭推給, 若其所着衣袴, 自有前例, 所當一邊題給, 一邊狀聞, 而漂到許久, 不卽擧行, 大有失於朝家待遠人之道, 亦涉駭然。此則責在於帥臣, 茂長縣監高信謙, 拿問定罪, 右水使沈鳳徵破職[罷職], 當該監使[監司]·兵使, 亦有不善檢飭之失, 竝從重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聞涉寒心, 當該帥臣及守令, 先罷後拿。出擧條 尙魯曰, 備局堂上申思建·趙榮國, 病不行公, 今姑減下, 行司直金聖應·金尙翼·尹東度, 兵曹參判金善行, 行司直金相福竝還差。行司直鄭弘淳·元仁孫差下, 行司果洪麟漢, 副提調差下, 徐志修使察有司之任, 湖南句管堂上韓翼謩, 關東句管堂上金陽澤, 京畿句管堂上金相福, 堤堰堂上雲逵竝差下。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尙魯曰, 人日製之次人賜第之命, 固知出於勸飭試講之聖意, 而第製述之科, 製述爲主, 講經之科, 講經爲主, 今此節製, 亦當主以製述, 只使居首者, 試講不通, 則不賜第而已。若以被抄諸人中, 能誦格外賜第, 則是以講經歸重也, 恐有違於改科制之節目, 此後似當深留聖意, 勿以爲例, 故敢達。上曰, 所奏是矣, 此後等第, 勿出三下一, 宜矣。出擧條 KC02539曰, 頃日微懇, 臣不得伸, 食物賜予之典, 亦及於臣身, 臣榮極祿厚, 豈復有加? 古人有願賜天下寒者, 請收還焉。上曰, 非但爲卿, 亦尊年之意也, 卿宜一體受之。百祥曰, 臣於頃日筵中, 以宮房免稅釐正事, 有所仰達, 而至於舊宮免稅之過限者, 不可不及今收還, 故與戶判有所酬酢, 而戶判之意, 與臣同矣。下詢處之, 何如? 鳳漢曰, 奉祀家外, 延及於外裔之外裔, 便同所不知家及買賣而屬之於他人者, 至今仍置, 豈非無義乎? 上曰, 予不爲齷齪之事, 此則戶曹不爲推索之致也。尙魯曰, 免稅條, 非可派分者也, 各其奉祀家外, 使不得分及他處, 而他處派分者, 一竝還收, 似宜矣。鳳漢曰, 己酉以後, 連有定奪者云, 依此擧行乎?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啓禧曰, 臣有陳箚之意, 六十七歲, 則可矣, 而六十八歲六十九歲, 則非可以施恩也。上曰, 此則非可達者矣, 予不欺心, 欲推而不推矣, 彼重臣可貴矣。幾番遭彈, 而今於濬川之役, 又爲自當矣。尙魯曰, 有懷必陳, 於國事誠矣。鳳漢曰, 濬川之役, 或草記或入侍稟定矣。上曰, 待二月擧行。鳳漢曰, 濬川, 當於來月始役, 都廳方有設施擧行之事, 其中許汲, 方在摠管之任, 甚難便矣。上曰, 許汲摠管之任, 許遞, 可也。出擧條 鳳漢曰, 六十七歲人, 衣資食物賜給事, 命下矣。朝官則難待京兆査報, 先自吏·兵曹抄出後擧行, 入於加資者, 何以爲之乎? 上曰, 依爲之, 加資者勿論。出擧條 啓禧曰, 京兆藏籍之庫, 充滿已久, 自丙子成籍後, 無可藏置之處, 累次建白, 有添造之命, 而因有事故, 未卽添造, 故藏置於下人入接處, 事極苟簡, 不可不變通矣。雖有添造之成命, 而興作終涉重難, 下詢于大臣而處之, 何如?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尙魯曰, 臣於俄在賓廳時, 重臣以惠廳北倉有空庫, 惠堂有許借意, 欲爲借此庫分藏, 有所酬酢, 而惠廳庫舍, 非藏籍之所矣。鳳漢曰, 惠廳北倉, 多空閑之間, 京兆籍庫, 未及營建之前, 姑爲權藏於此, 則猶勝於露置本府, 以致雨濕火燃之患矣。尙魯曰, 惠廳庫舍之藏籍, 終無義意, 臣意則就北漢, 或鍊戎臺, 擇地造舍, 溯計卄式年外, 久遠帳籍, 一竝移置, 恐爲遠計矣。上曰, 依領相所奏, 待年豐擧行。鳳漢曰, 籍庫之待豐加造, 非不好矣, 目今藏置無所, 此一節, 極爲可憫云矣。尙魯曰, 無已則亦有一道, 鍊戎臺有惠廳所管平倉, 此倉必有空庫, 惠堂旣有許借庫舍之意, 則移許平倉, 使之藏籍, 殊涉便好矣。上曰, 此果好矣。啓禧曰, 此時興作, 終涉重難, 若以久遠帳籍, 移藏於平倉, 則誠好矣, 設爲架卓而積置, 至於本府舊庫之頹圮雨漏者, 卽爲修改而藏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尙魯曰, 戶曹判書洪鳳漢所帶惠堂, 使之依前仍帶, 惠堂一員有闕之代, 以左參贊鄭翬良差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尙魯曰, 換祕封罪人李東玉窺捕事, 有置之之命云矣。此非微眚薄過之有可勿問, 關係科賊, 罪犯至重, 決不可以難於窺捕, 遽議寢止, 更令秋曹, 依前窺捕, 何如? 上曰, 今聞所奏而覺之, 不可無飭, 當該秋判罷職, 依前擧行。出擧條  上曰, 李廷喆, 何官耶? 曰, 宗簿判事矣。上曰, 今入堂上之路矣。鳳漢曰, 爲臺諫, 可慮矣。上曰, 此則予知而爲之矣, 予之所惜者, 李儁徽矣。尙魯曰, 善於文而可用之人矣。上曰, 洪重徵, 有終始人矣。李喆輔老矣, 在其人則伸其志, 而朝廷則可惜矣。尙魯曰, 上敎誠然矣。上曰, 金奉朝賀夫人年, 幾何? 尙魯曰, 七十九矣。上命書傳敎。尙魯曰, 兪判府事, 一望內三上書, 而昨見其子彦鉉, 則以爲, 準請乃已云矣。上曰, 雖爲奉朝賀, 豈非大臣乎? 若欲留城內, 則予亦依願矣。上曰, 吏判事, 何也? 欲遞之耶? 尙魯曰, 豈欲久居銓曹乎? KC02539曰, 爲人固執, 聞之則門無干請之人, 久任則當有效矣。上曰, 左相固執, 必不愈於其人矣。命書牌招傳敎。百祥曰, 金山郡守鄭志浩, 被嶺臺論斥, 未及拿問, 遇赦還寢矣。其所犯, 果如臺書所論, 則宜可繩罪, 如或風聞之過傳, 則亦不可置人於黯昧之科, 與梁山郡守李賢汲, 一體拿問處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KC02539曰, 任用儒賢, 所以維持國脈, 先正遺風, 至今猶存, 今世非無儒賢, 招致書筵, 則必有效矣。上曰, 召其人而閉其門矣。鳳漢曰, 關西請得木一百同, 未及輸來, 而本曹形勢甚急, 不得已以他衙門錢, 推移需用, 今若以木上來, 則未免難便, 此木代, 以錢取來爲好, 故已議於大臣矣, 敢稟。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百祥曰, 戶曹所捧, 江界稅蔘, 本爲藏儲曹中, 以備國家需用, 而非判書私用之物也。近年以來, 發賣之規, 漸益濫觴, 苟有謹愼節用之人, 雖或辛勤儲蓄, 一經濫用之人, 便卽蕩然, 若値南北客使, 則輒卜定江界, 此固無義。且江界生民之歲益渙散, 專由蔘政, 則地部之不念大體, 如是濫費, 誠爲慨然。本曹發賣, 自然有波及於城中之道, 雖不可一切防塞, 亦不可因循置之, 臣意則戶曹所捧九斤中三斤, 會錄備局, 逐年儲置, 則差過十年, 可除江民別卜定之弊矣。或者以爲, 人蔘如或年久, 則易於生蠹, 此則不然, 禮單別貿蔘一年之捧, 殆近百斤, 今此會錄之蔘, 循環換給於契人, 而雖至許多年, 此蔘則每作新蔘, 自非難事矣。臣以此意, 議于戶判洪鳳漢, 則亦以稱善, 以此嚴加定式施行, 何如? 上曰, 諸大臣之意, 何如? 尙魯曰, 右相所達, 誠好, 而三斤, 小矣, 以五斤會錄, 似宜矣。KC02539曰, 戶曹之捧江蔘, 蓋爲國用也。今若會錄, 何論三斤·五斤, 而戶曹所用, 亦不可廢, 則許以一斤, 其餘盡數會錄, 似好矣。上曰, 執兩端, 用其中, 好矣, 元數中折半會錄, 可也。出擧條 曰, 下番無可入直者, 李商芝違牌而傳旨未下矣。上曰, 只推牌招, 諸臣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