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193책 (탈초본 66책) 영조 37년 5월 28일 병인 6/7 기사 1761년  乾隆(淸/高宗) 26년

○ 辛巳五月二十八日辰時, 上御景賢堂。藥房入診, 畿伯·編次人同爲入侍時, 都提調洪鳳漢, 提調南泰齊, 副提調李吉輔, 記事官金履禧, 記注官金瑞應, 記事官朴命球, 京畿監司蔡濟恭, 編次人趙命鼎, 醫官金履亨·方泰輿·許礈·李以楷·李泰遠·鄭允協·金光國·權尙明, 以次進伏。上曰, 惠堂及備局有司堂上, 使之入侍。臣履禧出, 與惠廳堂上洪啓禧, 備局有司堂上洪麟漢入侍。鳳漢曰, 旱餘雨來, 日氣稍淸, 夜來聖候, 若何? 上曰, 氣則少愈, 日氣凄冷, 似是旱徵矣。鳳漢曰, 外間以爲麥秋例冷云矣。上曰, 麥秋已過矣, 使宣傳官往取湖西春秋牟, 自內使之舂精而見之, 則稍勝於畿內之牟矣。仍命內侍取御榻上牟米, 傳給承旨, 使諸臣共見後, 上顧謂命鼎曰, 御製未寫者, 幾張耶? 命鼎曰, 小臣近來則無編次之事, 未能詳知矣。上曰, 今日欲使稟司堂上, 持狀啓入來, 而大臣持入, 則事體, 如何? 故大臣竝命引見矣。俄見坐次方席, 則乃是診筵也, 意謂內局求對, 問於中官, 則以爲夜間有入診下敎云, 予或下敎而忘之耶? 予之精神如此, 豈不憫乎? 卿等旣入來, 診候, 可也。鳳漢曰, 夜間, 寢睡若何, 湯劑進御乎? 上曰, 寢睡安穩, 而湯劑進御矣。履亨等診候, 皆曰, 脈候左右三部度數調均, 而胃脈不足, 大體一樣矣。上曰, 俄者湯劑之問, 汎以進御答之矣。更思之, 君臣之間, 不可以欺心, 故言之矣。頃日臨門見麥之後, 實無服藥之心, 故果不進御矣。鳳漢曰, 如有不爲進御之日, 則召臣等伏望矣。上曰, 他承旨使之入侍。臣履禧出, 與同副承旨沈履之入侍。泰齊·吉輔及醫官先退。鳳漢曰, 此, 慶尙監司黃仁儉狀本也。以爲本道旱暵孔酷, 兩麥判凶, 豆太·木花, 葉卷莖萎, 不得不改耕改種, 而種糧難辦, 尤甚失稔處, 還上留庫中從略加分事, 請令廟堂稟旨, 分付矣。慶尙道麥事之告歉, 朝家所稔知, 農糧區劃不可緩, 而還穀比諸道最多, 四分之一加分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鳳漢曰, 此, 開城留守金尙喆狀啓也。以爲秋穀未登之前, 農家之生活, 惟在牟麥, 而失稔此酷, 目前耕耘, 亦無其路, 大興山城各倉餉還留庫中各折半分給事, 請令廟堂稟旨, 分付矣。今年麥歉, 何處不然? 不可不軫念, 而折半加分, 未免太多, 通計各倉之數, 三分一加分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鳳漢曰, 此, 濟州牧使李昌運狀啓也。備陳本道麥凶孔慘, 不可不設賑之狀, 仍以爲新分麥還三分一, 姑爲停退, 待秋成以秋穀捧上, 賑資不足六千四百八十石, 以羅里舖所儲穀, 趁速區劃, 以地土船裝載入送事, 請令廟堂稟處矣。今年麥凶, 以畿湖見之, 沿海尤甚, 濟州之失稔, 亦可想矣。捧還一款, 依所請許之, 至於賑穀所請之數太多, 四千石許給, 而以羅里舖所在米, 卽爲定差員船運入送事, 分付, 何如? 上曰, 此島豈忍尋常視之? 加一千石劃給, 本舖穀五千石, 其若不足, 道內他某樣穀充數, 定差員船運裝發日子, 到泊日子, 皆令狀聞到後, 承旨持奏。出擧條  命書傳敎曰, 全羅水使申思儼, 其令當日內辭朝。鳳漢曰, 濟州賑政方急, 初除授牧使申光翼, 方在全羅右水營任所, 新水使申思儼, 爲先使之當日辭朝, 從速下去, 申光翼則待其交龜, 亦卽赴任於濟州事,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鳳漢曰, 水原軍餉, 自前無管屬畿營之事, 故報牒於備局, 以請其加分矣, 本府留庫甚少, 折半加分事,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鳳漢曰, 今年麥凶, 振古所無, 而畿民則旣有所劃給, 可以賑濟, 而東西郊民則不屬於畿營, 故畿營不爲賑濟矣。上曰, 有前例乎? 濟恭曰, 郊民旣與都民同, 似當仰哀發喜矣。麟漢曰, 東郊之民屬於楊州, 西郊之民屬於高陽, 地方官似當賑之矣, 前必歸屬於土官, 而今則有臨門之擧, 故敢來而訴矣。鳳漢曰, 臣則常以爲, 自賑廳以糶糴例賑之, 無妨矣。上曰, 古無是例耶? 啓禧曰, 前亦必有之矣。濟恭曰, 若使東西郊民, 受還於楊州·高陽, 則必有後弊矣。鳳漢曰, 然則姑置之, 何如? 泰齊曰, 百姓旣已來訴而置之, 亦如何矣? 啓禧曰, 詳問其前例爲之, 似好矣。上曰, 依爲之。鳳漢曰, 此, 江原監司金孝大狀啓也。備陳麥事大歉之狀, 仍以爲還穀留庫中農糧及種子, 量宜加分事, 請令廟堂稟處矣。關東今年麥事之失稔, 不至如畿湖, 而猶未免種糧之苟艱, 則不可無顧念之道, 留庫中三分一加分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鳳漢曰, 近日書筵賓客輪回入對, 而徐命彬·鄭亨復, 俱以老病, 實難行公, 今姑許遞, 其代, 令該曹今日政差出,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注書出去, 濟州狀啓持來人率來。臣履禧出而率入。上命麟漢下詢本道麥事, 仍以五千石劃給賑濟之意, 下敎後命退去。鳳漢曰, 畿內守令之來見臣者以爲, 春秋牟還, 雖有五分一四分一定數捧之之令, 而量民之形勢, 如有可捧之勢, 則定數外加捧然後, 可紓今秋作租之難, 可免明春乏種之患云矣。上曰, 道臣之意, 何如? 濟恭曰, 守令或有令前開倉所捧, 已過今番定數者, 此則文書中當以令前所捧懸錄, 雖已頒令之後, 民或有自願加納, 則依願捧之, 恐似無妨矣。上曰, 旣已臨門定數, 又何加捧乎? 令前所捧者外, 勿爲加捧, 可也。鳳漢曰, 然則以此 出擧條,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啓禧曰, 頃因戶曹判書尹東度筵白, 有司䆃寺庚子·戊申加定米增價之命矣, 戶曹啓下別單中, 本廳米所加者, 爲二千七百七十一石零, 而本廳自前上下米中增價米八百七十四石零, 自本廳貢價中所增, 則今無可論, 至於戶曹自前上下之一千八百九十七石零, 混入於別單, 而非本廳所可知事, 當自戶曹依前上下, 故敢達。上曰, 大臣陳之。鳳漢曰, 惠廳上下條, 今擧條後可以加下, 至於戶曹上下條, 則惠廳之不欲替當, 事理固然, 一以前上下事例而爲之, 似好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履之曰, 頃日以諡號事, 有諸玉堂推考之命, 而蓋其時誤書之致, 本以壯字爲之, 而誤加草頭云矣。上曰, 然乎? 然則付籤以入, 可也。諸臣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