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195책 (탈초본 66책) 영조 37년 7월 18일 갑인 11/12 기사 1761년  乾隆(淸/高宗) 26년

○ 辛巳七月十八日申時, 上御景賢堂。五部官員入侍時, 右副承旨朴師訥, 南部都事曺命徽, 西部奉事李思贊, 中部都事金時訥, 東部都事李立中, 北部奉事尹昌鼎, 記事官兪恒柱, 記注官邊景鎭, 記注官李寬, 以次進伏訖。上命賤臣, 召入耽羅民人, 下詢曰, 丁丑年上來者, 今番亦來耶? 民人對曰, 丁丑年上來人, 今番則只二人上來矣。上曰, 羅里浦裝載穀入去耶? 民人對曰, 來時見其裝載, 而未候風未及入去矣。上曰, 前濟牧治績, 何如耶? 民人對曰, 果善治矣。上曰, 海民質實矣。命承旨宣諭島民, 令賑廳題給衣資食物。上曰, 庚子陵役時, 彼島民至誠效力, 慈聖亦給賞賜, 予之題給, 亦感舊而然也。以濬川時觀之, 民心可見矣。承旨書之。傳曰, 再昨命召耽羅人, 而伊時入侍承旨, 有待不奏, 昨日更問後, 知使飢餒島民等待, 當該承旨推考。今問頃者區劃穀物中五千石, 中途候風, 前月二十六日目睹以來云, 其後果能到州乎? 今貢人下去時, 令備局當日成帖, 問于本州, 三千石羅里浦今方裝載云, 皆在於今番本道畢運狀聞中乎? 亦令備局詳考, 明日次對以奏。窮海飢民, 因領來到京, 其涉可矜, 何循賞〈常〉格? 水剌間元回糧外, 令賑廳衣資食物題給。噫, 庚子丁丑, 島民之自赴陵役之誠, 其所親睹, 且丁丑陵役二人, 今番上來, 此則令該廳米布特爲加給, 以示予意。出傳敎  上曰, 部官以次奏其職姓名。各以次對。上曰, 近來閭家奪入之法, 行乎, 否乎? 皆對曰, 果無奪入之事矣。上曰, 爾等見家舍文券之見失, 而有立旨成給者乎? 命徽曰, 此誠有之。然可欺其方, 且闕失無足怪也。上曰, 爾等皆可惜。右相奏以禁令之漸弛, 右相雖或犯禁, 爾等無隱。對曰, 聖敎至此, 臣更不敢仰對矣。思贊曰, 臣之待罪部官, 自前冬矣。禁令最嚴, 莫如閭家奪入, 故各洞任掌處, 前後申飭至嚴矣。今於咫尺天陛, 面承聖敎, 民情奸犯, 有難預料也, 達夜探捉, 期於必捉矣。時訥·立中曰, 聖敎至嚴, 當達夜搜捉矣。昌鼎曰, 微末小官, 蒙此下詢, 一身顚沛, 固不足惜, 而聖敎之下, 豈不惕念乎? 上曰, 汝誰也? 對曰, 故參判臣尹慤之子也。上曰, 然乎? 今始見爾, 心甚愴然。憶昔熙政堂饋饌之事, 尤覺感傷。其時汝父, 爲龍虎將, 故予累見之矣。未過數年, 汝父遭變, 可勝痛哉? 昌鼎曰, 聖敎及此, 罔極之外, 不知所達。上曰, 嗣服前, 熟知此弊, 故痛禁之, 而大學或問中, 傷虎變色, 眞知虎之可畏也。此禁庶幾知懲而畏之, 反不如虎也。汝等須體此意, 雖王子大君, 勿憚也。雖右相有犯, 必發之也。右相猶然, 他尙可說? 其各嚴査, 明日次對以奏。若不得, 則汝輩當終身禁錮矣。部官先退, 承旨書之。傳曰, 噫, 三紀臨御, 無一令行乎國, 無一惠及於民。其惟行之者, 一卽閭家借入。問于朝, 則此禁果行, 問于民, 則此禁果效云。中庸豈不云人存政擧乎? 予亦莫知其將來, 而於此事, 少弛于心。今日聞相臣所奏, 此禁近者懈弛云。雖衰憊之中, 不覺聲高而答曰, 其果然否云。噫, 嗣服前, 熟知其弊矣, 嗣服後, 初令禁此, 今近四十載, 則勿論朝臣儒士, 其若有一分臣分, 隨其君之衰耄, 敢欲亂乎此禁乎? 不可尋常禁之, 亦不可循例摘奸, 故特召五部郞官, 其令嚴査, 及明日次對以奏, 而其若以有爲無, 抑或因他以聞, 當該部官, 當以終身禁錮事, 下敎。予雖衰矣, 決守此敎, 至於今有, 大君·王子, 則當令勿拘, 而今無, 姑無可言, 而此雖大官, 犯此者猶若此, 況他乎? 其勿顧藉事, 亦爲下敎。部官之能不能, 在此一擧, 可謂人鬼關頭也。部官則已飭矣, 雖或有犯禁者, 科治則從重, 猶在律文中。聞此敎, 非徒欺隱, 不爲自現者, 則朝臣當禁錮終身, 儒士則永除儒案, 不復以朝臣儒士處之。聞此敎, 其或佯若不知, 則無臣節者也, 將作何人? 以此觀之, 非徒部官, 亦朝士人鬼關頭也。令部官將此下敎, 使査問時, 細諭坊曲, 其勿使自陷於法。出傳敎  宣傳官二員入侍事。出榻敎  傳曰, 旱氣日甚, 南北郊祈雨祭所, 令臺監, 其令禁草。出傳敎  編次人來侍事。出榻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