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195책 (탈초본 66책) 영조 37년 7월 23일 기미 13/15 기사 1761년  乾隆(淸/高宗) 26년

○ 辛巳七月二十三日辰時, 上御景賢堂。晝講入侍時, 同知事黃景源, 特進官金時默, 參贊官任瑋, 侍讀官金魯鎭, 記事官兪恒柱, 記注官邊景鎭, 記事官李寬, 武臣柳世復, 以次進伏訖。上讀誠意章訖, 魯鎭讀傳之七章八章訖。魯鎭曰, 此誠意正心修身齊家四者, 各得其正, 然後外物莫能干其中矣。凡學問之要, 無或泛忽於一動一靜之間, 然後可至於從心所欲, 不踰矩之境矣。爲聖爲賢, 皆從一誠字做得, 豈可放忽耶? 上曰, 然矣。魯鎭曰, 杜詩曰仰面貪看鳥, 回頭錯應人。學問之道, 苟不專心致志, 必有錯應之患。願聖上, 着念於看鳥之工。上曰, 然矣。心不在焉, 則雖視而不見, 聽而不聞, 學問之要, 貴在專心矣。景源曰, 凡事得其中正, 然後無過中之擧矣。上曰, 然矣。上曰, 今日儒臣上下番不備, 事體寒心矣。魯鎭曰, 金鍾正承牌入來, 而未及入侍矣。上曰, 莫重法講, 何待牌招乎? 傳曰, 欲爲下敎, 堂箚已諭, 事之寒心, 莫此爲甚。再昨法講入侍, 不參儒臣, 一倂罷職。今日勿論承牌與否, 待牌不參儒臣先罷職, 令該府從重勘處。副校理金魯鎭, 其敢分疏, 尤爲寒心, 罷職不敍。出傳敎  答玉堂箚曰, 方欲諭矣, 堂箚適至, 因此罄諭。爲民焦心之中, 雖蒙陟降眷顧之盛意, 誠已淺, 又不能續。其雖得雨, 未獲霈然, 仰瞻雲漢, 心猶耿耿。況秋成之前, 猶有餘日, 今雖霈然, 心若放忽, 其將復旱。昔之成湯, 誠果感孚, 言未已, 得方數千里之雨。今予誠淺, 以雨澤狀聞觀之, 畿甸三十六官, 亦未能均霑, 方切自悚, 予則曰莫知何日復禱也。大抵今番之雨, 陟降恤民, 蒼蒼仁愛, 諸臣效勞而然, 豈敢曰偶然, 亦豈敢曰自足? 噫, 心雖衰矣, 暮年自檢, 覺今是而昨非者多, 故今方自綴問答, 效古人黑白豆, 兼欲警世, 名曰警世問答, 以此欲銷日而自警矣。噫, 凡人暮年, 判若異人者多, 而予則憫宗國無世念, 其何至此? 而但所恐者, 以之聖, 猶曰倦勤, 予之心氣, 或大做錯於國事矣。噫, 服湯其君, 盛暑欲爲親祭, 群下之爭, 臣道當然, 心方煎灼, 群下其爭, 何時代犧。不瞑則不瘳, 事勢不可已, 而其中一轉語, 伊後自覺其過, 一欲下敎。箚勉切實, 其得儒臣之體, 而予豈過讓? 幾講, 書自我自, 此雖異於心馳外物者, 一心在於悶旱, 故不能自檢, 心靜乃覺, 今日講心不在焉之章, 尤爲自恧。至於末端事, 莫知予意。予雖衰耗, 國法不衰, 無論大官小官, 卽在於一處置之間, 則士民觀瞻, 其何自輕? 而其前日望廟禮時過神門也, 因其氣昏, 未能趨蹌, 回顧神門, 不覺悚然。更回趨過而贖愆, 微誠未徹, 莫獲霈然。郊外外, 步輿步從則古例也, 而其令乘馬, 亦禮使臣之意, 則曰已得雨, 濛濛細雨, 欲擇燥濕, 莫重班行, 喧聒狼藉, 子曰禘自旣灌, 吾不欲觀。祭雖已過, 若是放忽, 其涉駭然, 故其時旣諭承宣, 其令步從, 一號令事, 何可爲諸臣而步數步乎? 此則諸臣之致此, 緣予不誠, 咫尺洞口, 仰謝陟降之意, 與神門事一也。只見外面, 不諒予心, 予雖否德, 白首暮年, 決不爲諸臣自損矣。雖然, 無則加勉, 其何不爲自勉焉? 職在經幄, 能爲得體, 其可尙矣, 而待經幄之道, 亦不可不交勉焉。將欲下敎, 而先諭此答, 其欲感君, 宜先務誠。噫, 白首三講之時, 雖常時, 職在儒臣, 其任何在? 而徹曉將事, 道命法講, 而侍講檢討, 不能備員。下旬日次不待稟, 而先爲下敎, 而行公儒臣, 不能濟濟, 無義牌招。以此觀之, 箚中列錄, 徒文不實可知。名雖文官, 其於事爲, 宜誠何文。此雖舊例, 予則曰謬, 況今日乎? 今朝太陽可見, 彼蒼不高, 先示慨然之意。玉堂批答  答右相箚曰, 省箚具悉。噫, 以否德無能, 三紀樹法, 其惟此也。白首暮年, 若是解弛, 吁嗟, 都都民將無一窩, 卿已陳, 今何弛乎? 其於此事, 一弛一張, 非所可論, 旣在其職, 與聞與否, 其何曲恕? 金時訥外諸部官, 於十九日, 則可謂功過相準, 雖其夜不可謂此, 今覽卿箚, 乃覺律過時訥, 而其所勘律, 則古無之律, 意雖欲深懲於此等蔭官, 白首暮年, 其啓無古律於後昆乎? 一欲下敎, 律文斑駁, 降等調用下敎勿施, 命汰之官, 卽招見官。覽卿箚而亦覺下敎中果不審矣。前官倂分揀, 命政院更捧傳旨, 初傳旨爻周, 因命遣史官傳諭。大臣批答  傳曰, 因予神耗, 今日乃覺, 旣定之後, 不行多矣。今月望常參, 明日爲之, 備局次對, 晝講後爲之。常參時刻, 辰正初刻, 朝講隨時, 晝講午正一刻, 夕講隨九講有命。副提學有闕, 代徐命膺除授。校理有闕, 代李聖圭除授, 牌招察任。出傳敎  傳曰, 再昨人君下輿, 而侍衛皆乘馬, 其過豈特在於五衛將, 堂下武臣·其時摠管, 一倂從重推考。導駕騎堂騎郞, 其所做錯, 專在於不飭, 倂罷職。出傳敎  傳曰, 昔年月三講, 其何以然, 而每以僅行, 此亦追慕不誠之致。噫, 夢裏興感, 其猶若此, 此予誠淺。自明日, 三日行朝晝夕講, 仰謝陟降, 下旬次對, 明日朝講後爲之。噫, 彼三對, 非以追慕, 因諸臣强請而然也。明日若有臣, 而一人或稱𧏮, 非徒不爲, 決不爲無所據之君, 以此分付備局。出傳敎  傳曰, 人君少輿, 卽步行之意, 以此故名曰步輿。郊外祈雨外, 無乘馬之事, 而予嗣服後, 有耆舊大臣, 故命乘馬。再昨駭擧, 堂箚已諭, 而宜從古例, 此後城內祈雨祭時, 伯叔·大君·王子·耆老·大臣, 勿爲隨駕, 其餘皆步從事, 定式施行。出傳敎  明日莫重常參, 兩司不可不備, 都憲及抄選外, 在外人竝許遞。今日政, 以在京無故人, 備擬, 待下批牌招, 而今稱在外人, 限十年嶺沿投畀事。出榻敎  今日政官, 牌招開政事。出榻敎  傳曰, 曾已下敎, 知乎? 今番此後, 家舍賣買, 兩班則切勿買小民之家, 小民則其買勿拘兩班·中庶之家, 中人中若有職名, 渾入於兩班之中, 此魚網之設鴻離也。以此明白分付。出傳敎  兼春秋邊景鎭罷職事。出榻敎  上曰, 承旨書傳敎之時, 上番兼春秋邊景鎭, 乃敢煩聒, 罷職, 可也。出擧條 曰, 此濟州牧使申光翼狀本, 而非但多有違式處, 大臣姓名, 只書其姓, 不書其名, 事極可駭矣。上曰, 推考, 可也。濟州牧使申光翼推考事。出榻敎  諸臣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