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196책 (탈초본 66책) 영조 37년 8월 9일 을해 11/13 기사 1761년  乾隆(淸/高宗) 26년

○ 辛巳八月初九日辰時, 上御景賢堂。藥房入診, 均堂·御史同爲入侍時, 都提調洪鳳漢, 提調韓翼謩, 副提調趙榮進, 假注書宋鍈, 記事官吳泰章, 記事官姜趾煥, 均役堂上洪啓禧, 北道御史金鍾正, 醫官金履亨·皮世獜[皮世麟]·許礈·李以楷·李泰遠·慶絢·吳道炯, 以次進伏。鳳漢曰, 聖體調攝, 若何? 上曰, 一樣矣。鳳漢曰, 寢睡·水剌之節, 亦何如? 上曰, 寢睡安穩, 而水剌厭進, 一樣矣。鳳漢曰, 湯劑連爲進御乎? 上曰, 連進矣。鳳漢曰, 眼候加減, 何如? 昨日劑入膏藥, 施之乎? 上曰, 膏藥甚苦故卽洗, 付黃蠟膏矣。履亨等診候, 皆曰, 脈候左右三部調均, 而胃脈不足, 大體一樣矣。眼部比前差勝, 而微有紅暈矣。上曰, 濕爛之症, 小愈矣。上曰, 醫官皆輪入乎? 醫官等曰, 輪入矣。上進御湯劑後, 理中建功湯, 依前煎入, 而自十二日, 至回駕日, 日再煎入事。書出榻敎 上曰, 御史進前, 鍾正進伏。上曰, 辭朝欲於何日乎? 鍾正曰, 數日內欲爲辭朝矣。上曰, 今日下直, 可也。鍾正曰, 北路, 乃邊上重地, 民情固可以慰恤矣。上曰, 定節目之後, 宜減海夫所納之數, 而守令若添別稅, 則飢民反受其困矣。惟在御史之闊狹矣。鳳漢曰, 豈有困民之理乎? 鍾正曰, 聖敎誠好矣。當以下便於民, 中便於守令者爲之矣。啓禧曰, 當初均廳節目, 折半上納, 折半私用, 初年則爲七百兩, 而其後三百五十兩上納矣。上曰, 均廳所納, 爲三百五十兩, 則其餘本官次知, 可乎, 略給儲置乎? 鳳漢曰, 均廳所納, 以三百五十兩爲定, 加減不得, 監司略給其餘, 補於公用, 恐好矣。上曰, 本官公用, 補給似好, 此則闊狹, 可也。鍾正曰, 北道凋殘, 不成模樣, 又如南中一切之法, 則不無弊端矣。鳳漢曰, 若入七百兩內, 則三百五十兩數, 亦減恐好矣。鍾正曰, 民間便後, 守令可以措手矣。啓禧曰, 臣前日御史時, 南關十邑中, 疲弊之邑, 目見民怨者多矣。御史下去後, 如有弊端, 使之別單請釐〈正〉,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啓禧曰, 奴婢收稅, 分納於二十四衙門, 而到處各有情債, 其弊甚多。臣意則一邑元定二三司, 使之擔當備納, 則可無許多情債之弊, 下詢大臣而處之, 何如? 上曰, 口數分排, 似難矣。鳳漢曰, 依均廳給代例, 十邑奴婢貢, 竝收納于戶曹, 分給二十四衙門, 則事當便好, 出擧條施行, 何如? 上曰, 仍舊貫如之何? 若如此則二十四司, 必無吏胥立役之人矣。置之, 可也。上曰, 御史潛行, 向日許之矣。鍾正曰, 有不得已之事, 則當觀勢爲之矣。上曰, 御史先爲辭朝, 可也, 鍾正先退。上曰, 均堂有稟白者乎? 啓禧曰, 別無稟白事矣。上命注書, 吏曹參議政事下批後, 持兩漢辭命入侍, 重臣仍留, 他承旨入侍, 耽羅民及高陽·楊州民人來待, 使之召入。臣出去, 吏曹參議徐命膺處, 傳諭入侍之命, 與左副承旨兪漢蕭, 耽羅·高陽·楊州民人等入侍。上曰, 兩南監司遞歸時, 付軍職乎? 啓禧曰, 然矣。榮進曰, 陵幸時守宮, 何承旨爲之乎? 上曰, 左承旨守宮, 右副承旨昌德宮入直。榮進先退。上曰, 耽羅民處, 問移轉穀入去與否? 耽羅民曰, 初運已入去矣。上曰, 再運入去與否, 亦知之乎? 耽羅民曰, 出來時, 逢於大洋中矣。上曰, 皆無事得達, 爲民多幸之意, 諭于民人等。上問楊州·高陽民人曰, 今番雨後, 農事, 何如? 民人等曰, 東風後得雨, 故稼穡有成實之望矣。上曰, 今番雨果好矣, 上命民人等退去。上命注書, 吏曹參議使之入侍。臣出, 與徐命膺入侍。啓禧曰, 臣於北路事, 有言端, 故敢達矣。摩天嶺, 爲北邊大關阨, 而治道太廣。且伐樹木, 便成坦道, 城津爲此嶺關防, 而與大路稍左, 殊無設鎭之意, 臣意則以城津爲通行之道, 而廢塞今路, 長養樹木, 使不得通行, 則雖不別築一城, 而可以爲一關防, 臣每遇北路道帥臣, 輒論此事, 而尙不得變通故, 敢達。上曰, 令道臣與帥臣, 相確狀聞, 可也。出擧條  上命命膺兩漢辭命, 上命諸臣小退。復命入侍, 命膺曰, 兩漢辭命題目, 臣以御刪書之, 而俄與重臣相議, 則刪字改以定字爲好云矣。上曰, 好矣。上命命膺, 又讀兩漢辭命, 至武帝伐胡詔。上曰, 窮兵黷武, 非垂後之謨, 刪去, 可也。讀至罷兵輪臺詔。上曰, 只書輪臺詔, 可也。讀至殺奴婢詔。上曰, 可謂仁者之詔。旣曰御定, 以寬仁詔, 改書, 可也。上曰, 曾雖諭, 歲已久, 其能遵行否, 以人君之尊, 於往歲關係闕中事, 不可不先自內盤問, 而凡士大夫於奴僕, 不無私施刑杖, 而予則終不爲矣。帳殿親問時, 至諭大臣, 而初無施刑之事云。故其後仍此禁其私刑, 設或有可治, 其有法司, 何可一時乘憤, 而濫施刑杖乎? 幼時曾聞, 豈徒士夫? 於僕婢, 私施酷刑者多, 故嚴禁私刑矣。今因兩漢辭命之抄, 見光武時, 天地之性人爲貴, 其殺奴婢, 不得減罪之文, 噫, 十五字之間, 藹然陽春。特命題曰, 寬仁詔, 此刑期無刑之意, 豈非寬仁乎? 噫, 法杖猶有訊穴, 此等私刑, 有何其制, 覽此文其不飭, 獨不愧於光武乎? 申嚴〈飭〉前禁, 另加禁焉, 外方圓杖, 亦此類, 故已申飭, 而今久易解, 一體嚴飭, 噫, 暮年命編, 意欲一助, 旣感不諭, 其亦文具, 予雖學淺, 決不爲此矣。出榻敎  上曰, 東漢以後, 文法稍異矣。啓禧曰, 明章以來, 文體大異矣。上曰, 御定爲題亦不好, 以御評改書。啓禧曰, 刻板印出, 則似好矣, 命膺曰, 臣聞嶺伯, 多有儲積云, 下送嶺營, 使之刊出, 事甚便好矣。上曰, 莫言其多積, 自有用處矣。上曰, 爲幾板乎? 啓禧曰, 不過爲七八十板矣。上曰, 此則印看者多矣。啓禧曰, 寫字官之職責, 是事大交隣文字, 而此外書冊刊本, 不可不用寫字官, 而近來私家謄冊之役, 亦令寫字官爲之, 此則非寫字官之事也。刊本外, 私家謄書之役, 一切禁斷, 似好矣。上曰, 曾聞此弊, 另加申飭。出擧條  上曰, 御評兩漢辭命, 爲先書進一件, 一件精書, 下送嶺營。十三件印上, 進上二件, 進獻·進封各一件內入, 承政院·弘文館·藝文館·侍講院·講書院·成均館·校書館, 分給二件, 特賜校正重臣洪啓禧, 編書人吏曹參議徐命膺出榻敎  上曰, 吾撰此而何用乎? 後日爲人君者, 有助於辭令, 而於知製敎, 亦有益矣。命膺曰, 今日開政時, 臣以鄭存謙, 謂已敍用, 而擬望於禮曹參議, 至蒙天點, 追聞存謙, 尙未敍用云。臣之不察之失, 退出後, 當以文字自引, 而鄭存謙所帶禮曹參議, 宜有改差之道, 故敢達。上曰, 特敍之時遺漏, 一體敍用。出擧條 命膺曰, 今此秋夕各陵祭, 許多獻官, 除老病實故, 僅已分排, 而近來祭官稱頉, 成一謬弊, 今番則申明年前受敎, 各別嚴飭, 俾無紛挐之弊, 何如? 上曰, 今番何敢若前? 另加嚴飭。出擧條 漢蕭曰, 禮曹參議鄭存謙, 旣未蒙敍, 而銓曹不爲照察, 至於擬望受點, 難免疎漏之失, 吏曹參議徐命膺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諸臣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