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200책 (탈초본 67책) 영조 37년 12월 25일 기축 6/6 기사 1761년  乾隆(淸/高宗) 26년

○ 辛巳十二月二十五日申時, 上御思賢閤。承旨入侍, 大臣·禮判·秋堂·判義禁, 追後入侍時, 同副承旨柳健, 假注書兪彦脩, 記事官任濟遠, 記事官李長老, 以次進伏。上曰, 注書持入領相箚子, 可也。柳健曰, 右相方來待, 而領相則以承批中無勿辭二字爲謙[嫌], 不爲入來, 而旣有同爲入侍之敎, 故不得獨入云矣。上曰, 然乎? 仍命右相先爲入侍。上曰, 諸臣皆入來耶? 曰, 肄儀未罷, 故尙未入來矣。上曰, 二品皆參乎? 曰, 然矣。上曰, 誤矣。仍命書曰, 與大婚有異, 故其命二品行禮, 此亦百官代也。雖大禮, 三度百官進參, 設或進參三度, 猶可也。今聞自初度, 二品皆進參云, 此則過於大婚, 其涉矇然, 當該禮官推考, 此後雖三度, 只都監堂郞·正副使·諸執事進參事, 分付。出傳敎  右議政尹東度承命入侍。上命柳健讀奏領相箚子後。上曰, 箚答果誤矣, 中官其錯書也。仍命持入已下箚答, 改書答曰, 省箚具悉卿懇。箚陳者, 當諭於入侍。此何若此者? 卿其安心勿辭, 與僚相同爲入侍焉。仍命書曰, 領相箚批中, 此何若此者以下, 當爲面諭, 故予果不諭, 古亦有例, 領相之以此引嫌, 予莫曉也, 而其中省箚具悉四字, 與僚相之與字, 中官公然不書, 事之可駭, 莫此爲甚, 批答更爲書下, 令史官卽爲傳諭, 當該中官, 越俸二等。出傳敎  上曰, 諸臣若入來, 使之入侍, 判義禁洪象漢, 禮曹判書南泰齊, 刑曹判書李之億, 刑曹參判李奎采, 以次進伏。上曰, 明日, 是納采日也, 旣欲臨殿, 故臥此燠室, 有召卿等, 而領相有此引嫌, 雖非大段, 實爲慨然, 今年餘日不多, 新年則多有所事, 啓覆亦不得親行, 故欲與卿等, 有所議定之事故耳。仍下詢曰, 守令之居末決杖, 旣有決罪之名, 則使渠足以知愧, 何必加杖而後, 爲刑云哉? 以今番內官決杖事言之, 若非承宣盡其惟允之職, 幾乎誤刑矣。予意則不必加決杖之律, 欲以贖典行之, 諸臣意見, 何如? 仍命儒臣上下番入侍。出榻敎  校理李在協, 修撰南玄老進伏。右相尹東度曰, 聖意出尋常萬萬, 臣實欽仰矣。洪象漢曰, 金作贖刑之訓, 載於舜典, 且有刑不上大夫之語, 以金吾決杖言之, 以士夫之身, 露體於通衢之上, 拿曳於羅卒之手。苟有一分知恥之心, 何待受刑而懲戢哉? 今此聖敎, 深得惟恤之義矣。諸臣僉曰, 聖意出尋常萬萬矣。東度曰, 日昨政判京兆, 以韓師得首擬受點, 而此是耆臣, 當此籍年, 多有修擧之事, 宜爲許遞矣。上曰, 道臣曾以一品有爲之之事乎? 東度曰, 然矣。上曰, 不問大臣, 雖疎忽, 而以遠接使爲擬, 何害政格乎? 仍命書曰, 領相入侍, 欲爲下敎矣。畿伯望, 不問大臣, 一品備擬, 事涉疎率, 今聞右相所奏, 予意若此, 而其人雖老尙健, 故點下, 當式年, 以耆社二人備擬, 亦涉不審, 當該銓官, 從重推考, 畿伯與判尹, 竝許遞, 其代, 政官卽爲牌招, 開政擧行, 吏曹參判前望入之, 待下批一體牌招。出傳敎  上曰, 春坊上書入之乎? 邊致明書及其下答持來。曰, 春坊上書, 初無到院之事矣。上曰, 雖有置之之命, 豈可晏然乎? 仍命書曰, 下敎其雖置之, 職在春坊, 自列陳書, 廉隅道理, 其皆當然, 而輔德邊致明, 一日闕直入直, 故意或陳書, 命取其書下答, 無陳書之事云。噫, 四維于今亡耶? 春坊之臣, 尤爲聾啞而然耶? 其佯若不知, 專昧廉隅, 非徒士夫之羞, 不可使聞於隣國, 伊日春坊官員, 一竝罷職。上曰, 領相若入來, 使之入侍。領議政洪鳳漢進伏曰, 日氣更寒, 聖體若何? 上曰, 再昨用心, 故氣有所結矣。鳳漢曰, 寢睡·水剌, 何如? 上曰, 善睡而三揀日亦善食矣。鳳漢曰, 湯劑連爲進御乎? 上曰, 其日則果不御, 而其後連進矣。上曰, 卿之引嫌何過耶? 箚答果有誤矣。鳳漢曰, 日昨筵中, 與戶判游辭之際, 辭氣太露, 雖臣氣質之病, 而咫尺前席, 不勝惶悚, 有此陳箚引咎矣。上曰, 所謂辭氣, 予則以戶判認之, 今聞卿言, 果是自道耶? 鳳漢曰, 然矣。以災結言之, 道臣則實非擅分之科矣。上厲聲曰, 予以人君, 豈不用一道臣加分之律乎? 領相所奏, 大不然矣。鳳漢曰, 臣非爲道臣, 臣之所見如此, 故以平日無隱之忱, 有所爭執, 而聖敎及此, 臣實惶恐矣。上曰, 君臣之間, 當如是矣, 直陳無隱, 其意可賞。鳳漢曰, 其時戶判所見, 與臣不同, 而臣之箚草, 戶判見之, 戶判書草, 臣亦見之, 則今乃與臣所見無異矣。上曰, 然乎? 仍命書曰, 覽領相之箚, 聞領相之奏, 與再昨所料雖異, 予則極以言之則擅分, 次以言之則加分, 歇以言之則誤分, 此三者之外, 無他道矣。雖然, 大臣奏意若此, 言於舊伯者若此, 事當有分揀之道, 而庚午以後, 已過十年, 則舊伯之除去廣州, 已是事遠, 而其時擧條中, 除廣州三字, 予亦雖不審允可, 在道臣之道, 振威應頉七十結, 其猶面稟, 況八十結, 只憑其奏, 不思過結, 於他人則其雖恕矣。於此人則不可無飭, 而廟堂重然後, 令行八道, 旣聞擧行, 則處分道臣, 非重朝廷之道, 京畿監司洪啓禧, 特爲分揀, 此後雖比摠於府尹, 復舊之前摠, 計三十六邑之意, 申明定式。出傳敎  上命讀啓覆單抄曰, 寧邊殺妻罪人, 予欲酌處, 卿等意, 何如? 秋判李之億曰, 聖意雖出於好生之德, 而三尺之典, 不可輕貸矣。鳳漢曰, 律文則雖然, 以欽恤之義, 旣欲酌處, 此亦聖德事矣。上仍命書曰, 啓覆, 頃者擇日矣, 因靜攝尙未行, 今則歲節欲伸情禮, 難以臨殿終日, 故親政旣命, 都政啓覆一也。噫, 不可不正法者, 踰年何傷, 而若或酌處者, 過今年, 其若物故囹圄, 則非欽恤之意, 曾有其例, 今問大臣及秋堂, 五度中一囚, 卽寧邊李世太也。噫, 三覆審愼, 其欲參量情法也, 世太下手, 初無欲殺之意, 㤼而逃走, 潛來窺伺, 其情可矜, 合德雖無狀, 其豈欲以夫償命? 且顧其子息, 又正法於世太, 則其將爲一孤兒矣, 亦涉惻然, 特減一律, 邊遠定配。出傳敎  上謂鳳漢曰, 以決杖事, 已詢諸臣, 卿意, 亦何如? 鳳漢〈曰〉, 誠好矣。上命書曰, 卽爲決杖, 雖曰舊例, 皇朝法律, 本非依樣之意, 而我國則徒存其名, 亦寬仁之政也。侍從除杖, 其雖下敎, 莫曰非侍從, 文官·蔭武, 其本士夫, 亦莫曰人微, 其官則命吏, 朝朝衣, 夕決杖於市街, 豈禮使臣之意? 況決杖營門, 使之赴衙對官吏, 亦非勵廉恥之意, 噫, 白首暮年, 爲士夫爲小民, 欲除弊者, 卽苦心, 金作贖刑, 舜典所載, 此後外方決杖者, 代以拿問, 王府決杖者, 代以金贖, 雖秋曹犯法, 刑推者外, 曾經衣冠之人, 循例照律者, 杖則懲[徵]贖, 所謂衣冠者, 雖雜職, 有御寶告身之類也。出傳敎 之億曰, 近來常出身, 稱以移義禁府有訟, 則雖其四五寸事, 必自當之, 秋曹不得推治, 其弊紛紜, 無以立紀綱矣。鳳漢曰, 秋判所奏, 當許一擧條矣。上曰, 予且思之矣。鳳漢曰, 水原府使尹東昇瓜期, 雖不滿數朔, 其老母, 方在其兄任所, 聞有所患, 其遠離之情理, 在所矜念於孝理之下, 特爲許遞,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命書曰, 畿伯旣已分揀, 前左參贊李昌誼, 本職與其他兼帶, 一竝仍任。出傳敎  上命書曰, 申飭之下, 豈可踰月? 今則親政誠難, 二十九日都目政爲之事, 申飭兩銓, 騎曹有多未擧行者, 騎判旣已陳書云, 待下答, 卽爲牌招察任。出傳敎 鳳漢曰, 二十九日都政之命, 蓋出於勤政之意, 而其間日子甚迫, 騎曹擧行之事, 似未及分排爲之矣。上命書曰, 大臣旣稟, 都政差退來月旬間, 若此庶可親政, 先爲擇日, 親政都政, 待下敎擧行。出傳敎  上命書曰, 今覽吏曹參判前望單子, 或在外·或撕捱·或在處分中, 無點下之人, 判書頃政違牌, 其涉過矣, 牌去來中違牌, 勿爲呼望, 其令一體擧行事, 分付。出傳敎  又命書曰, 未署經守令, 一司旣已署經云, 一司除署經, 其令明日辭朝。出傳敎 鳳漢曰, 歲後臣等, 有不可不仰請事矣。上曰, 何事耶? 明年何年? 以予爲六十九歲耶? 可謂不當矣。泰齊曰, 非但爲聖壽之高, 臨御四十載, 稱慶旣有前例, 聖心不必强咈矣, 而非今日語次可達之事也。諸臣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