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203책 (탈초본 67책) 영조 38년 3월 20일 계축 10/11 기사 1762년  乾隆(淸/高宗) 27년

○ 壬午三月二十日酉時, 上御景賢堂。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領議政洪鳳漢, 右議政尹東度, 行司直洪象漢, 行吏曹判書韓翼謩, 禮曹判書申晦, 行司直具善行·鄭汝稷·李章吾, 大司成徐命臣, 戶曹參判洪麟漢, 同副承旨鄭光漢, 應敎金鍾正, 校理李得培, 假注書李亨元, 記事官林德躋·李致中, 以次進伏訖。上曰, 多有傳敎事, 注書出去, 多入草紙。命書傳旨曰, 噫, 昔年丙丁以後, 行望闕禮, 已仰義起, 甲申回年, 欲建廟祀, 吾皇亦追慕之, 聖意先祀毅皇於御苑, 築壇苑北, 大報神皇尊周之義, 義起之禮, 至矣盡矣。其時有同奉兩皇之議, 而只祀神皇, 嗚呼, 明史若來, 其時追報之意, 豈止此哉? 噫, 臨御三紀, 無一繼述, 無德不肖, 墜先志者多, 而晩後得見正史, 又見文貞公金堉燕行日記, 嗚呼, 吾皇曲諒小邦之力弱, 追念列朝至誠事大眷顧之音, 未聞往牒, 又敎東援之將, 誨勅其未及, 此敎雖謄諺以布, 奚徒忠臣志士, 雖無識下賤, 其宜呑聲嗚咽者, 況世守藩服, 深荷字小之恩造者乎? 且慰諭節使, 仍頒其曆, 嗚呼, 其曆雖存, 遙瞻周道, 無路執壤, 今日同奉兩皇, 則我朝開創, 卽洪武壬申, 若檀君之與堯竝立, 自國初蒙皇朝之恩, 九章之服, 八音之樂, 是誰之賜? 若不同奉高皇, 於聖祖之心何? 詢問大臣諸臣, 意或張大, 其議參差, 故因思有昔年御製, 露坐集瑞門, 令儒臣奉考以來, 果有三御詩, 而一則贊頌高皇, 一則贊頌神皇。一則贊頌毅皇, 卽此御詩, 仰揣聖意, 讀了流涕以敎曰, 三皇同奉, 因此定矣云, 而陞殿下敎矣。世間凡事, 擧一則又欲擧一, 過以深思, 無中生有者多, 予雖不學, 心常恥之, 況至敬至重處乎? 其若張大, 此瀆褻也。親祭皇壇, 凡幾遭, 而近七之年, 倖又親享, 燦然黃帳, 燈燭輝煌, 怳然若龍馭東巡, 瞻望寶座, 若三皇之密邇, 因此而思曰, 顧瞻宇宙。嗚呼, 大明惟在海東, 有皇而無從享, 於吾皇之心何? 於禮亦缺然, 思之及此, 心不能耐, 取覽禮曹謄錄, 柳聖運曾以此陳章, 而惜乎, 其時批答, 不在謄錄矣。以此觀之, 此意已陳於先朝者, 故仍命問議, 蓋此也。諸臣獻議, 雖不無些少持重, 大體則皆以至重至敬, 其不肯擔當獻議, 若此之後, 事面重, 而且多年未遑者, 故予亦不無持重之意, 例答知道, 其欲更思, 吾皇忌辰, 望拜者多, 而至於今年, 何待來年? 令儒臣考吾皇殉社之時於明史, 果若前見, 卽欲明未明之際也。嗚呼, 天欲明而未明, 嗚呼, 吾皇此時賓天, 而臣誰知也, 民誰知也? 嗚呼, 皇壇無一臣從焉, 皇靈豈不悵然乎? 夢有一人, 持吾皇之影幀示予, 故不覺起, 敬奉而覽之, 恐或非眞, 欲問於人, 而睡已覺矣。其猶想像, 昨曉望拜, 零零細雨, 寔倍興感, 臨門詢問, 焉可已乎? 曰可曰否, 其各誠也, 其中或曰壇廟異焉, 噫, 甲申義起之際, 聖意則在於廟, 而以廟爲壇者, 諸臣之請也。名雖壇, 實則廟也, 三皇同奉之後, 又建奉室, 紙榜雖燎, 三榻依然, 祭時奉壇, 藏時奉室, 名雖奉室, 亦一廟也。開門奉審, 若皇靈之在焉, 況初已義起, 此亦義起也。或曰, 若此日後, 不無過濫之慮云, 此果是矣, 而一皇一臣, 於禮合矣。其況增也, 奉一皇從二臣, 決不然矣, 亦瀆褻矣, 孰敢請也? 或曰旣有宣武祠, 便是從享云, 而壇與祠, 不可竝論, 況此報天將者, 敢以此謂以從享, 此大不然, 雖今日議定之時, 當取明史所在帶礪元勳, 何敢以感意, 雜於其間? 頃年怪駭之輩, 有引配圜丘之禮, 其時嚴斥, 因此雖有駭議, 後王後昆, 若動此議, 是負昔年也。豈徒此也? 若日月之尊周盛德, 將泯於來世矣。因此若不洞諭, 何顔以拜? 駭字泯字, 莫曰駭服, 此乃述先志之苦心, 今何泯默? 三皇各配一臣, 其臣儀節與祭品, 當講定節目矣。上曰, 皇曆之尙今見存異矣。鳳漢曰, 神護而然矣。上曰, 坐椅如何? 仍命退椅子。上曰, 昨朝光景, 諸臣雖以爲過, 不得不自然如此矣。顧今國事, 惟世孫可倚, 年少之臣, 須不忘昨日事, 盡心輔導, 爲可矣 。上曰, 三皇同奉行禮之時, 天容依俙, 如坐御床矣。鳳漢曰, 其時行禮, 靈雨霏霏, 陪從之臣, 孰不怳惚? 上曰, 尹鳳九不衰, 則必有所獻議矣。命臣曰, 臣見大淸會典, 則彼國亦立歷代帝王廟, 而以殉社稷之事, 毅皇亦入矣。上曰, 毅皇春秋幾何? 鳳漢曰, 三十六歲矣。上曰, 春秋亦不高矣。傳旨寫畢後, 上坐椅子。上曰, 式年科日, 初定何日? 命臣曰, 十五日矣。上曰, 今番謁聖科, 將甚精矣。鳳漢曰, 分考則易, 而一項考之, 似甚難矣。東度曰, 俄見減儀文傳敎, 殿下之謹天戒, 可知矣。減膳之中, 試士如何矣? 上曰, 雖欲退定, 拜師之日, 何可進退耶? 鳳漢曰, 呈券之數, 雖至三四千丈, 三日內有難盡考矣。鍾正曰, 近日甚永, 似無難矣。鳳漢曰, 試官何以爲之? 上曰, 隨駕, 可矣。鳳漢曰, 然則望筒, 食前入之, 隨駕詣泮宮後, 落點, 爲宜矣。曰, 唱榜時, 以朝服乎? 上曰, 然矣。鳳漢曰, 新恩衣服, 何以爲之? 上曰, 給之, 可也。命書傳旨曰, 今番謁聖, 其豈張大而然乎? 初意拜先聖, 行庭試, 欲除一科, 大臣之意誠然, 故各設, 而旣命之, 謁聖何敢止也? 凡事末世, 輕重倒置, 當初設置之意, 謁聖重焉, 而末世作一科名矣。噫, 以予衰耗, 其豈煩禮? 以予之心, 不欲張大, 爲先聖而欲行, 意實悶乎張大, 仁天示警於前一日, 澟惕曷喩? 戊辰庭試, 雖有已行之例, 猶思其時宗伯之所陳, 而此與庭試有異, 其宜合於禮, 損其儀, 仰答仁愛。噫, 展拜之禮雖闕, 追慕其深, 此亦仰體昔年敬天尊聖之意, 明日二更動駕, 詣太學行酌獻禮, 詣明倫堂, 只懸題, 而先爲回駕, 試官依己亥年例, 捧券後, 來崇政殿, 科次合考, 入侍便殿, 爲之武科, 命官慕華館設場。噫, 爲多士而雖不退行, 二十六日只隔三日, 意亦悶焉, 旣捧券而來, 此科次, 卽日唱榜, 非所可論, 多官擇筆, 莫若精考, 試官一依殿試試官例擧行, 唱榜二十七日當親臨, 而軒架陳而不作, 除致詞禁遊街, 而明日動駕時, 前後部鼓吹去之。噫, 唱榜差退, 勿論多日, 只取三人, 必得人才事申飭, 而雖非卽日, 名以謁聖, 豈欺多士? 課次雖多日, 旣呈卽日, 宜重科規, 以此知悉, 謁聖新恩服色, 依例擧行。鳳漢進伏曰, 終日酬應, 聖候如何? 上曰, 一樣矣。東度曰, 水剌, 何如? 上曰, 亦如前矣。鳳漢曰, 臣以萬萬無似, 適當承乏, 致位匡輔, 自知不逮, 而誤被罔極之恩, 冒沒人言, 黽勉行職, 而早晩一退, 在所不已, 周年鼎席, 憒憒多狀, 靜夜思惟, 人事傷矣, 廉隅倒矣。今又虹貫, 災召莫大, 有相如此, 用事何爲? 伏望斥退, 以答天警。上曰, 當今之世, 安用漢法? 俗語云, 吾鼻落三尺, 政爲我準備語, 卿等何傷? 天災雖如此, 其宜尤勉仰答, 可也。東度曰, 殿下誤看無似之臣, 拔置廊廟之上, 小臣本末, 殿下豈不知之? 臣不得辭, 黽勉行公, 居然半載, 無一二事報答而苟然充位, 伴食而已, 私心愧懼, 實欲無生, 相旣如此, 災何不致? 旣多尸素之罪, 特被斥退之恩, 寔是臣願。上曰, 才不借於異代, 而何能如古相之理陰陽乎? 此予不能齊七政之致, 卿何所傷? 卿言過矣。東度曰, 仁天示災, 如此之極, 其在應答之道, 改卜賢相, 爲宜矣。上曰, 卿言過矣。鳳漢曰, 殿下四十年臨御, 盛德大庇, 無所不至, 目今悠悠萬事, 莫如言路, 伏望銘念, 今日玉堂之言, 如何? 上曰, ·之君, 亦以無若丹朱傲爲戒, 古人之言, 至矣盡矣。明守古訓, 則君何愧三王, 臣何負稷契? 鳳漢曰, 殿下聖明, 無所賴於臣下之贊襄, 而政令施措之間, 或少寬和之道, 則至於畢竟, 終有所礙, 雖日用小事, 每加三思, 毋或放忽焉。上曰, 藥石之言, 當惕念矣。東度曰, 百事之解弛, 莫非臣等之罪, 而亦在殿下導率之如何, 惟願奮發聖心, 撙節財用, 蕩滌垢瑕, 以開言路, 如何? 上曰, 予無洽受之量, 故耳目喑啞, 而或有言者, 皆是挾雜, 是爲可悶矣。鳳漢曰, 此卽濟州牧使申光翼狀本也。以爲島內除番軍納米之法, 實爲補苦役之地, 而除番之類, 不能支堪於十斗之米, 則反有欠於苦歇平均之本意, 今若因循置之, 一島之民, 必將次第窮敗, 其所安保之策, 惟有減捧米斗之一路, 而且八道民役, 毋過一疋, 一疋之價, 不至十斗, 則顧此島中, 宜無彼此, 所捧十斗之役, 蠲減二斗, 均被減疋之澤事, 請令廟堂稟處矣。若減此數, 則本州經用, 未知其足不足之如何, 而守臣想必磨鍊, 而有此請矣, 依狀請施行, 此後毋得任意加捧, 陷於大戾事, 一體申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鳳漢曰, 此忠淸兵使沈鳳徵狀啓也。以爲今春上黨山城水門及體城女堞修築事狀聞, 而回啓關內, 今姑置之, 故尙未設始矣。今夏風雨傾欹欲壞之處, 又極夥多, 若當長霖, 則其爲崩壓, 將不知幾何? 改築等役, 不容少緩, 軍餉耗米五百石, 軍需錢利條千兩, 依前狀請許劃, 俾得雇軍使役事, 請令廟堂稟處矣。城堞修補, 實是不可已者, 而當此農作之時, 役民甚難, 狀請辭緣, 姑置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曰, 今番謁聖科考試, 移設於崇政殿, 則應辦一節, 依殿試例, 禮賓寺擧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鳳漢曰, 今番彼中勅書, 旣已順付於節使回便, 謝恩使仍兼於前頭冬至使, 何如? 上曰, 一體順付, 以宗臣擬望。出擧條  命書傳旨曰, 慕華館命官, 領相爲之。命書傳旨曰, 明日三嚴, 以戌正三刻爲之, 式科比較片箭擧行。象漢進伏曰, 侍從之臣, 奉命出外, 朝野人民, 莫不拭目, 及其復命, 無所事爲, 實爲可悶。此後則使之周行一道, 似好矣。上曰, 周行則百姓難安, 守令難保矣。然而所重在焉, 御史之說, 置之, 可也。上命賤臣亨元, 持明史入來, 命儒臣讀明史, 畢後, 命下番儒臣, 讀功臣年表。上曰, 高皇則雖有誠意伯, 而際遇之隆, 終不如武寧王徐達·寧遠伯李成樑, 可謂神宗之帶礪功臣矣。鳳漢曰, 於毅皇許𥕏, 似好矣。上曰, 許𥕏則似以私報矣。上命進五禮儀, 鳳漢曰, 臣等當退而詳議祭禮矣。命書傳旨曰, 明日兵曹試望, 令次官擧行事, 分付。飭已行, 頃者命停擧者, 特爲解停, 此外御前停擧之人, 一體解停。命書傳旨曰, 古阜郡守柳鎭恒, 今聞大臣所奏, 其在國體與爲民, 不可使之仍赴, 不察銓官推考, 其差勿施, 此時何拘常例? 其望末擬田光洙除授, 待開門仍爲下直, 其令給馬下送。命書傳旨曰, 柳鎭恒處分之後, 聞大臣所奏, 爲賑政給馬下送之時, 謂大臣者, 極涉無據, 不可勿施而止, 罷職不敍。命書傳旨曰, 禁推玉堂放送, 今聞洪趾海, 非無端違牌, 而二儒臣違牌過矣。竝只推, 嚴璘·李在, 更爲牌招察任。命書傳旨曰, 謁聖在近, 扶餘縣監尹得勳, 前都事趙來鎭, 分揀放送。上曰, 御將愈乎? 汝稷曰, 尙未快愈矣。鳳漢曰, 李之億則遭服制, 不得入來矣。上還入大內, 諸臣次第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