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225책 (탈초본 68책) 영조 39년 12월 7일 기축 10/11 기사 1763년  乾隆(淸/高宗) 28년

○ 癸未十二月初七日辰時, 上御思賢閤。藥房入診, 輔德尹勉憲, 同爲入侍時, 都提調洪鳳漢, 提調具允明, 副提調元仁孫, 記事官李惠祚·吳泰章, 記注官張顯慶, 輔德尹勉憲, 醫官金履亨·方泰輿·許礈·李以楷·李泰遠·慶絢·金履固·金福齡, 進伏訖。鳳漢曰, 聖體若何? 上曰, 一樣矣。寢睡·水剌, 亦何如? 上曰, 或昏睡, 所進小矣。請進湯劑, 上進御。請診候。履亨診候訖曰, 脈候如常緩而數, 大體調均矣。諸醫官所達同。上曰, 理中建功湯一貼, 晩後更爲煎入。出榻敎  上曰, 其氣差愈已久, 今已十日, 自今日依前日次問候, 而其雖日次, 日三煎湯, 無異逐日, 予之心氣, 何時復前? 五日遲待, 若云泄泄, 有監煎入侍之事, 都提調提調, 時或輪回, 可也。上曰, 頃聞濟州貢果船三隻來, 一隻將到泊, 二隻漂風云。將到泊之船, 宜卽先到, 而尙無消息, 故爲薦, 令禮曹問于本道, 亦無動靜。以此觀之, 將到之一隻, 其亦想必漂流。頃年以唐柚觀之, 當歲竟不來, 翌年夏到, 而其腐餘者, 僅有其形, 今若此, 薦果將闕, 以此用心。噫, 昔年愛恤之德意, 薦新雖闕, 貢人俱生, 是夙夜之望也。我境漂到, 決不若是遲滯, 其來雖不聞, 節已過, 其猶爲濟民用心, 況聞此者乎? 兩南沿海邑, 爲先遍問, 曾或有復到本州, 更封之例, 本州亦爲行關探問事, 分付備局。已上出傳敎 鳳漢曰, 此江原監司成天柱狀啓也。以爲本道尤甚邑, 明春種糧, 惟以還穀, 排巡繼給, 而道內諸邑, 原來穀少民多, 無處推移, 忠原·淸風·嶺南左沿邑及浦項倉, 與尤甚各邑, 或接界, 或水路相通, 輸運便易, 移轉穀物, 一依前請數, 急速區劃事, 令廟堂稟旨分付矣。本道賑資, 前已區劃, 至於移轉, 同是糶糴, 如是易運則似便, 量許恐無不可, 而但本道目下形勢之緩急, 詳知然後, 始可議爲矣。上曰, 關東御史之意, 何如? 勉憲曰, 朝家劃給賑資之數, 則不爲不多, 而道臣所請, 乃明春種糧也。道內諸邑之穀少民多, 無處推移之狀, 誠如狀聞所陳。且臣之銜命在東時, 詳察民情, 則其所顒望, 亦在於他道移轉矣。鳳漢曰, 道臣狀請旣甚勤, 御史所奏又如是, 其在曲恤窮民之道, 不可不酌量許施。浦項穀一千五百石, 安東穀一千五百石, 可興·楊津兩倉穀合五百石, 堤川·淸風穀合五百石, 特令移轉, 而輸運則自關東送船載來, 與嶺民分給間, 從長擧行, 沿路護送之節, 令該道嚴飭各邑, 各別檢飭事, 一體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在院承旨入侍。出榻敎 鳳漢曰, 北道釐正節目, 洪啓禧今方成出, 而有不得不稟定者, 僚相亦當同入然後, 可以稟定矣。上曰, 明日診筵, 右相及北道詳定釐正堂上, 同爲入侍。出傳敎  提調先退。命編次人, 校正昨日御製興懷文訖。上曰, 今日校正, 徐命膺, 適以承旨入侍, 亦參於校正, 好矣。上曰, 藥房三提調, 持湯劑入侍。出榻敎  上進御湯劑。上曰, 理中建功湯一貼, 夕後更爲煎入。出榻敎  上曰, 昨日命儒臣, 讀龜鑑聽之, 乃予通明殿所作, 而果合作也。春坊今適入侍矣。龜鑑不可不一番進讀於東宮, 須於書筵爲之, 可也。上曰, 我東歷年, 蓋勝於他, 勝國雖曰五百, 寧世亦鮮矣。鳳漢曰, 臣則深知國祚之靈長矣。前年往審北道陵寢, 其形局氣勢, 蓋出尋常, 如是而豈不靈長乎? 故臣歸謂人曰, 見北道陵寢, 無他憂云爾矣。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