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242책 (탈초본 69책) 영조 41년 4월 25일 경오 18/18 기사 1765년  乾隆(淸/高宗) 30년

○ 乙酉四月二十五日午時, 上御景賢堂。晝講, 大臣備局堂上, 引見入侍時, 知事洪啓禧, 特進官李章吾, 參贊官李福源, 侍讀官朴師海, 檢討官李性源, 假注書權坪, 記事官李亨元·韓栐, 武臣李宅胄, 事變假注書白師殷, 領議政洪鳳漢, 左議政尹東度, 行左參贊韓翼謩, 行右參贊李益輔, 吏曹判書金致仁, 刑曹判書黃仁儉, 兵曹判書沈鏽, 行副護軍具善復, 吏曹參判元仁孫, 獻納李蓍建, 諸臣以次進伏訖。師海進講近思錄, 自剝之爲卦, 止孰能識之, 上受音一遍訖。師海陳文義曰, 天地生物之心, 姑未嘗息矣, 而但於收藏之時, 自有消息之理矣。性源繼陳曰, 剝復消長之際, 聖人扶陽抑陰之意, 可以見之矣。啓禧繼陳曰, 殿下每於至日, 有勿爲坐起之敎, 一脈陽氣, 或恐傷之, 是所謂扶陽抑陰之道也。上曰, 所陳皆詳悉矣。方今一陰方生, 予有懍懼之心焉。參贊官亦陳之。福源曰, 諸臣之言詳, 臣別無仰達者矣。上曰, 消長循環之意, 兵法亦有之, 禁將亦陳之, 可也。章吾曰, 臨機制變之際, 亦當有之矣, 上曰, 李日躋, 則能知此等事矣。嘗問守城之策, 以火攻對之, 其計誠妙矣。講訖。上命領相進前, 仍命儒臣, 讀奏御製近思錄序文訖。上命諸臣校正之, 校正訖。儒臣·武臣, 先退出。鳳漢進伏曰, 日間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鳳漢曰, 中宮殿氣候, 若何? 上曰, 一樣矣。鳳漢曰, 惠嬪宮氣候, 若何? 上曰, 一樣矣。鳳漢曰, 世孫宮氣候, 若何? 上曰, 一樣矣。鳳漢曰, 蛔氣, 若何? 上曰, 大者頻上, 故使中官拔之, 極長大矣。鳳漢曰, 溺澁之症, 更若何? 上曰, 亦一樣矣。鳳漢曰, 此濕冷也, 木米飮, 時時進御, 好矣。藥房提調南泰會, 持湯劑進伏。上進御後, 泰會請進八味元。上曰, 不必如是矣, 泰會先退出。上曰, 予有欲言於卿等者矣。右相之是不是姑舍之, 重臣·臺臣·儒臣竝言之, 故事竝如故, 往事何說? 一和字是暮年淸心丸也, 予本不暴不愎, 何以不和? 但於追慕之事, 是苦心矣。再昨領相陳達時, 予有所言, 故領相卽止之, 領相之意是也。鳳漢曰, 臣旣有所見, 故敢有所陳, 而聖敎如此, 故臣不敢更爲仰達矣。上曰, 右相之當初, 何以招致山林之說, 是妄發, 而及今·之說, 亦大妄發矣。東度曰, 右相, 本不能善言, 奏對之際, 實有所未達而然矣。鳳漢曰, 右相言語, 或有疎率處, 故辭不達意, 以致妄發, 而所見如此, 必欲陳其心, 此實聖鑑之所以俯燭也。右相之常時言語, 每多如此, 實是群下之所共知, 而其心則片片爲國赤心矣。上曰, 右相之心, 果如是矣, 而旣爲妄發, 則去就何以爲之? 鳳漢曰, 殿下旣知其妄發, 則聖上已悉其無他矣。不可以言語之一時做錯, 輕論股肱之去就也。東度曰, 首相之言已悉之, 而殿下已悉其無他, 則去就, 不可以輕論也。上曰, 其心實無他, 而若待陳箚而免之, 則是豈敬大臣之道也? 至若·之說, 則非矣。鳳漢曰, 是不然矣, 此乃言語之失而非其心也。雖於親知儕流間, 言語之際, 決不可如是, 則此豈右相之有意而發也? 右相, 亦自知其妄發, 欲陳箚請譴, 而方在惶感之中, 又有篤老之親, 旣不敢陳箚, 又不能出城, 只自泥首私次, 以待嚴譴矣。上曰, 旣曰妄發, 不可不有處分矣。東度曰, 以殿下待大臣之道, 何其如是也? 鳳漢曰, 大臣去就, 則今不可以輕論矣。上曰, 一伸廉隅, 決不可已。雖今日免之, 明日復拜, 必如是而後可也。仍命承旨書之。上曰, 噫, 予雖否德, 自少秉心, 雖人之卑賤者, 以揜匿覆蓋爲心, 況此等世界, 且大官乎? 此猶第二件事。噫, 四十年苦心如一, 此心若懈, 其無灌薦太室之顔, 亦無拜奏陟降之言, 而以予未能誠心調劑, 以致寅協之故, 乃招申暻之章, 寔予之過。其句語, 雖思夢裏猶愕, 卿之再昨所陳, 大體則與予意同, 而其復洞諭, 結語, 若何? 而卿猶不止, 當初處分, 大臣雖可敬, 所重豈敢忘也? 於卿不若此, 他何懲戒故也。而旣以一和字稱道, 則纔講此篇, 不可不愼, 故因重臣·儒臣·臺臣之請, 卽寢其命, 而因此過疑卿心, 頃者欲覆之言, 未能思焉。目下做錯之奏, 兼爲提醒, 自少所守之意, 於卿虧矣。自顧初心, 已竊愧焉, 今何提說? 且兩件事, 洞諭入侍兩揆, 卿心之斷斷無他, 言語之一時疎率, 不待陳而洞察昭釋。予意若此, 往事勿說, 而但所重深焉, 則欲忽而何敢忽也? 何以謂重? 所奏若何, 而以大臣假借𦇯縫, 非徒非杜後弊之道, 待大臣不誠。於卿之道, 予雖不更提, 爲法受過, 亦臣道也。初意則卿若陳章, 欲爲措辭下敎而許副, 雖處分則處分, 於諸臣猶三度許遞, 於輔相一箚卽許, 非九經之義。其若相持, 一日所重之心弛, 二日所重之心弛。噫, 白首暮年, 遙望西郊, 恐或幾十年苦心之一刻少弛。雖今日許副, 明日復拜, 修予淺誠, 伸卿廉隅, 亦務實之道, 故特遣承宣, 諭予此意, 許免相職。噫, 一擧兩意存焉, 一則欲示所重之意於中外, 一則欲滌奏對之語於一諭, 予已不假借, 卿亦伸廉隅, 卽此以後, 君臣何芥滯, 浮囂何敢售? 此予暮年自勉之意, 亦卿因此玉成之秋也。予心悵焉, 卿須諒焉。噫, 若此之後, 予誠全矣, 卿分亦全矣。身帶保護, 家有老親, 雖卿身, 豈可自有? 旣解相職, 樞府何有? 予已無間, 卿何自阻? 卽謝西樞, 聽我面諭事, 遣承旨傳諭于右相, 大臣置處政事命下, 待下批卽爲偕來。出傳敎  又命承旨書之, 上曰, 政官牌招, 大臣置處政事爲之。出傳敎  又命書之, 上曰, 判義禁三度許遞代, 今日政擧行。出傳敎  吏兵曹政官, 先爲退出。福源讀奏忠淸道摘奸郞廳手本訖。鳳漢曰, 連山·鴻山·恩津三邑守令, 其罪相雜矣。上命承旨書之。上曰, 今覽忠淸道儲置米摘奸備邊郞手本, 數之多寡雖不同, 米租相雜麤糲, 無甚異同, 而比諸湖南, 不無輕重。鴻山縣監·恩津縣監·連山縣監, 端川·洪原·利城分配, 忠州牧使旣報與三守令有異, 爲先拿問處之, 捧供後登對以奏。其雖飭捧, 守令旣報而道臣不報, 當該道臣, 緘辭從重推考。三邑守令, 今日政擇差, 其令不多日內辭朝, 若有未署經者, 兩司牌招擧行。出傳敎 鳳漢奏曰, 濟州牧使不可不催促下送矣。上曰, 承旨書之, 上曰, 濟州牧使, 其令不數日內辭朝。出傳敎 李益輔奏曰, 嶺南漕船, 盡數來泊, 誠爲多幸, 而漕船設立之後, 米色精白, 斛量無縮矣。行之數年, 漸不如初, 今年則米甚麤劣, 斛欠又多, 而其中晉州尤甚。晉州以都差使員, 諸邑之米, 旣皆親捧, 則他邑之米, 雖如此, 猶難免不謹之責, 況本邑所納者乎? 此而置之, 來後之弊, 有不可言。當該牧使, 爲先拿問處之, 道臣亦有不飭之失, 推考警責,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福源讀奏關西殺妻罪人議律啓本訖。上曰, 此非出於欲殺之心矣, 依律處斷, 實爲可矜矣。仍命曰, 書之, 上曰, 關西殺妻罪人金太星, 法文難貸, 情則可恕。大抵此等疑似, 道臣雖具格啓聞, 法曹若有意見, 則或請査或稟, 卽欽恤之道。詳覆二字, 意蓋深矣, 而俱無參究之意, 該曹以報議政府例勘, 政府以所報律施行事答關, 予則曰, 非審愼之道也。噫, 一置啓覆, 許多文書, 黑白相雜, 難以分辨, 故況於暮年, 尤宜審愼, 何則? 雖參酌者, 置諸囹圄, 若或物故, 吁嗟, 其敎與置法無異, 每於此等啓聞, 專心照檢。大抵啓覆之意, 情法參恕者也。今者太星, 雖以一時炊飯之慢, 乘憤以打, 此非夫妻間欲殺之意, 況眞末餠以付, 其心可矜, 此所以特命議于大臣者也。特貸一律, 北關定配事分付。出傳敎  上曰, 臺臣傳啓, 獻納李蓍建啓曰, 請還寢鍾城府爲奴罪人天大酌處之命, 依律處斷。措辭見上  答曰, 勿煩。又啓曰, 關西殺妻罪人金太星, 旣已承款結案, 則不但關係倫紀, 論以三尺, 斷不容貸。雖以我聖上好生之德, 特貰一律, 而其在重殺獄之道, 不可傅之生議。請還寢殺妻罪人金太星減死之命, 令本道, 依律勘斷。答曰, 不允。竝出擧條  臺臣退出後, 大臣及備局諸臣, 以次退出。上曰, 兵判及吏曹政官入侍。兵曹判書沈鏽, 吏曹判書金致仁, 參判元仁孫進伏。上命承旨, 讀奏政事訖。奏曰, 閑良代射, 自古有之, 朔試射代射, 前所未聞, 且試射時懸頉不射者多矣。上曰, 身爲朝官, 焉敢若是? 極爲駭然。仍命承旨書之。上曰, 文臣猶勸, 況武臣乎? 近者名爲士夫, 武弁以不射爲高致, 心常非之。今番堂下武臣朔試射時, 懸頉者夥然, 事之可駭, 莫此爲甚。其中訓鍊主簿李潤國, 在不謝而免射, 其亦無據, 以懸頉人, 明日慕華館試射, 呈辭者·在外者, 申飭上來, 亦爲追射。出傳敎  上命承旨書之, 上曰, 武臣堂上朔試射, 十七日未行者, 再明日當親臨試射於昨日文臣朔試射處, 時刻辰正初刻, 儀註置之。試官守禦使及張志恒·李邦曄·入直騎郞·摠郞爲之。出傳敎  上命吏兵曹政官, 先爲退出。仍命承旨, 讀奏各道道臣農形狀啓。上命承旨書之。上曰, 於畓於田, 雨澤之不同, 事勢固然, 而木花, 亦旱田中一也, 則各邑一報之內, 於田畓曰, 雨暘適中, 於綿田曰, 雨水頻數。適中之言果是, 則頻數之言過也, 頻數之言果是, 則適中之言過矣, 此不過綿田來頭稱頉之懲兆[徵兆]。噫, 暮年日雖憊, 夙宵此意不弛, 雖身在九重, 心在田野。身爲守令, 不體其君憧憧之意, 其報若是泛忽, 其恃者守令, 而予將恃誰? 其泛報諸守令, 一竝從重推考, 不能檢飭道臣, 亦爲推考。此後另加着念事, 令備局分付。出傳敎  藥房提調南泰會, 持湯劑進伏。上進御後,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