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244책 (탈초본 69책) 영조 41년 6월 13일 정사 7/7 기사 1765년  乾隆(淸/高宗) 30년

○ 乙酉六月十三日午時, 上御資政殿晝講, 兼行次對入侍時, 領議政洪鳳漢, 右議政金相福, 行司直金陽澤, 知中樞府事李昌壽, 綾恩君具允明, 特進官李之億, 知事鄭弘淳, 行副護軍具善復, 左尹金善行, 右尹李溵, 大司憲韓光會, 參贊官李仁培, 司諫李蓍建, 侍講官李碩載, 檢討官李在簡, 武臣尹泓, 記事官盧瑞國, 事變假注書朴弼淳, 記注官黃樸, 記事官洪彬, 以次進伏訖。上曰, 承旨先爲進前。李仁培進伏, 上曰, 今日愴心, 遣知申, 今日致祭於延齡君, 卽爲分付該曹, 祭文當製下矣。出傳敎  上曰, 三揀擇, 更待下敎擇日。出傳敎 李碩載進講近思錄, 自忠恕所以公平, 止豈有不得道理。上受以讀之一遍訖。碩載曰, 忠恕工夫, 以公私之道見之, 則自有可得處, 唯在一公字, 不容一毫之私矣。以帝王之道言之, 昔召公武王曰, 爲山九仞, 功虧一簣, 雖治成制定之後, 必正心然後, 可以致治, 臣於此, 實有望於聖工矣。上曰, 所奏是矣。李在簡曰, 爲學須要剛決果敢, 又謂要力行, 聖工若於此二者, 參互見之, 則可無偏儀之慮矣。上曰, 特進官亦陳之, 可也。李之億曰, 此章之義, 專在於一公字, 若以一公字爲心, 則日用萬事, 無不合理, 臣於聖工, 實有望於一公字矣。上曰, 好矣。知事亦陳之可也。鄭弘淳曰, 上下番已陳無餘, 臣無可陳之語矣。洪鳳漢曰, 蒸炎日極, 聖候, 若何? 上曰, 甚難矣。鳳漢曰, 寢睡·水剌之節, 亦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金相福曰, 湯劑進御, 何如? 上曰, 藥房提調, 持湯劑入侍。出榻敎 相福跪進湯劑, 上進御。鳳漢曰, 今番許多解見任之代, 銓曹自當依聖敎, 善爲疏滯, 而且聞虛司果未付職者, 至於數十人之多, 以彼補此, 誠甚便好。見缺之窠, 除正三品外, 合爲十四窠, 其中不可直爲復職處, 雖以他職, 從便移遷, 一竝屬之於虛司果之意, 更爲分付, 何如? 上曰, 好矣, 依爲之。出擧條 鳳漢曰, 濬川司公事提調方有闕, 當此之時, 不可久曠, 以兵曹判書沈鏽差下, 使之察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鳳漢曰, 頃者南兵使李昌運, 以鳥銃則多, 而火藥則少, 以鳥銃新備之價, 加備火藥事狀請, 故勿論鳥銃·火藥, 其新備價出處, 詳細狀聞之意, 覆奏知委矣。今此李昌運狀啓, 以爲各處出處, 不一其道云, 然則別無可以變通者, 依初狀所請許施, 而每年新備之數, 成冊報備局事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鳳漢曰, 近來筵體不嚴, 諸臣出入之時, 全不鞠躬趨蹌, 事之寒心, 莫此爲甚。此後則臣等與臺官, 當隨所見論責, 爲先出擧條嚴飭, 使之各自敬畏,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前則諸臣, 多有所陳白者, 而今則必欲不爲, 是可悶矣。鳳漢曰, 不爲陳白, 亦爲可悶, 而近來聖上, 每每趁念, 逐日引對, 故別無可陳之事故耳。鄭弘淳曰, 掌隷院變通後, 公賤續案, 關由於本曹矣。濟州牧, 以本牧官奴廢病不堪使役者, 從其願, 代納奴婢二口後, 公賤許頉事報來, 而奴名則義祥也。官奴婢廢病者給頉, 年滿者老除, 例也, 果其眞箇廢病, 一府所共知, 則自當依例給頉, 二口買納, 渠豈有自願之理? 厭避公賤二字, 必欲頉免之狀, 昭不可掩, 此路一開, 公賤之有根着富實者, 其將次第圖免, 後弊所關, 不可防塞而止, 當該牧使推考, 義祥嚴刑懲勵之意, 分付道臣, 何如? 上曰, 所奏是矣, 依爲之。出擧條 具善復曰, 訓局陞戶鄕軍, 立法甚重, 每式年, 各道抄上一百九十名, 蓋爲重輦下親兵之意, 而且本局將校, 專以行伍陞差, 則抄擇之道, 尤當自別, 而近來外邑擧行, 漸次懈弛, 多以不實者苟充, 或雇立上送, 充伍之後, 旋卽逃躱, 每以京募軍充其代, 軍兵之壯健, 終不如一邑之擇一人者矣。領議政洪鳳漢曰, 當初陞戶之法, 近漸解弛, 當爲抄擇者, 率多富實, 故百計圖免, 其所苟充者, 全是殘疲無根着者, 宿衛之疎虞, 誠爲寒心, 將臣不必別爲陳稟, 一遵事目施行, 不勤擧行之一二守令, 草記重繩, 則豈不懲罪而革弊乎? 善復曰, 前後筵飭, 非止一再, 而今當式年, 纔已發關, 若或有如前不擇上送之弊, 依事目, 監司推考, 守令罷職, 監色刑配之意, 更加嚴飭, 何如? 上曰, 所奏誠是, 此非今日定制者, 訓局其若遵舊制, 豈有此弊? 今聞自有舊制, 不遵舊制, 何煩請飭? 雖非卿所爲, 先自卿從重推考, 今式年則申嚴舊制可也。出擧條 韓光會曰, 臣於日昨, 與僚臺, 照勘推緘以啓矣, 伏承傳敎, 以承宣·儒臣之不與承傳色同勘, 至被重推之命, 臣不勝悚蹙焉。雖緣該院該館之因循謬例, 不卽擧行, 而臣府之矇然不職, 於是著矣, 其不敢晏然於臺次, 而適有病故, 經宿來避, 所失尤大,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勿辭。左副承旨李仁培曰, 大司憲韓光會, 再啓煩瀆, 退待物論矣。上曰, 知道。出擧條 李蓍建曰, 請還寢鍾城府爲奴罪人天大酌處之命, 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措辭見上, 出擧條  上曰, 藥房提調, 持湯劑入侍。出榻敎 相福跪進湯劑, 上進御。相福曰, 筵席未罷之前, 湯劑當更爲煎進矣。上曰, 煎來可也, 命書致祭祭文。上曰, 綾恩入來耶? 鳳漢曰, 入來矣。命進前, 校正祭文後, 上曰, 俄者欲爲下敎而未果矣, 凡致祭, 非但奉常寺, 主家亦有接待之物矣。上曰, 吁嗟今日, 其豈遣官致祭而止? 令該曹, 米太各拾石, 當日輸送于安國洞, 以表予意。出傳敎  上顧李仁培曰, 倭國地接何處耶? 仁培曰, 對馬島, 距濟州不遠, 而倭國産鰈魚, 我國北道亦産鰈魚, 以此觀之, 似或有相接之道矣。上曰, 國勢强盛, 而威儀, 何如耶? 仁培曰, 國勢則最强悍, 而威儀則無矣。上曰, 倭皇, 何如云耶? 仁培曰, 最難矣。倭皇若出令, 則雖死樂赴云, 是最難矣。命讀執義朴志源疏, 上曰, 是矣, 其母年老, 昨日出肅亦是矣。命踏啓字。上曰, 藥房提調, 持湯劑入侍。出榻敎 相福跪進湯劑, 上進御。命讀諸公事後,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