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259책 (탈초본 70책) 영조 42년 9월 21일 무자 31/33 기사 1766년  乾隆(淸/高宗) 31년

○ 丙戌九月二十一日辰時, 上御集慶堂。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左議政金致仁, 左參贊李昌誼, 行司直金陽澤, 知事李昌壽, 刑曹判書沈鏽, 戶曹判書趙雲逵, 判尹金尙喆, 行司直鄭弘淳, 禮曹判書李思觀, 副護軍鄭汝稷, 吏曹參判黃景源, 副護軍李潤成, 副應敎鄭昌聖, 同副承旨趙榮順, 假注書尹慶龍, 事變假注書安大濟, 記事官李東郁·安廷玹以次進伏。致仁曰, 聖體調攝, 若何? 上曰, 諺云, 執盃之手每服, 心輒凜然矣。致仁曰, 苟有益於聖候, 則何憚而不爲進御乎? 上曰, 今夜之雷, 諸臣, 雖或不聞, 予則聞而驚愕, 不見其形, 願察其影, 時時天警, 有若睡覺矣。金致仁曰, 伏見今日所下備忘記, 有減膳之敎, 如此無前邦慶之時, 有此告警, 職由如臣無狀者, 猥膺眷注之寵, 無一毫絲之補, 致有天心不應, 乖氣傷和之致。惟願更卜賢相, 斥退小臣, 以爲穰災之地, 幸甚。聖明今已復常, 國有大慶, 罔非陟降眷顧之意, 而若是示警者, 咎在小臣, 臣實惶悚也, 小臣之引咎乞免, 亦由處義之當然矣。上曰, 史閣之行, 無廚傳之弊耶? 金致仁曰, 間一年爲之矣。上曰, 史閣璿錄, 往來之弊, 多矣。上曰, 此時道臣, 豈可稽遲? 今聞莫重奉審, 中止而來云, 事體寒心, 新伯今卽爲謝恩, 亦令當日辭朝。出傳敎  上曰, 奉朝賀李喆輔, 年過七十猶强, 近年以來, 其衰忒甚。奉朝賀洪啓禧, 年雖踰六旬, 精神可恃, 頃聞其憊可知。近者, 雖云差勝, 其衰亦現, 兩儒臣家, 令該署相當補劑輸送, 以示予意。出傳敎  上曰, 今年犯禁之類, 無聞焉, 心常訝之。今日乃爲下詢, 從事官以靜攝, 難以煩聞, 或杖或笞放云, 而其數不過升米, 而尙不止息, 可勝寒〈心〉? 此後若有多釀者, 或有再犯者, 則勿論多少, 依該廳草記事, 分付該廳, 其有所得, 而自該部捉送者無聞云, 其涉可駭, 事之寒心, 莫此爲甚。亦依該廳例, 報該曹懲治而然耶? 不然, 五部官員, 作一聾瞽而然耶? 事之無據, 亦莫甚焉。爲先招問部官, 若報曹爲然, 其所處決與該廳同否, 問于該曹, 夕入侍時以奏, 若有報曹者, 多釀與再犯者, 依該廳例擧行事, 分付。出傳敎  上曰, 副司直南泰齊, 工曹參判徐命膺, 同中樞趙曮, 大司憲鄭存謙, 備堂還差。出傳敎 金致仁所啓, 泮庠課製之每每拖至歲末, 實爲近來痼弊, 前後自上申飭, 非止一再, 而昨年則至排月擧行之敎矣。今春以後, 始則未遑於他事, 近又以國子長之遞易, 一任抛置, 是豈特敎定式之意哉? 今則冬節將屆, 國子長新出無故, 必趁未甚寒, 連爲設行畢試之意, 竝與四學而一體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又曰, 北道監市御史, 旣已稟定矣。以前校理尹師國差下, 使之趁期下往, 何如? 上曰, 依爲之。戶曹判書趙雲逵所啓, 延齡君房折受數外官屯二十二結, 以糧餉廳所屬春川屯田二十二結相換事, 內司再次, 啓下矣。成命之下, 屢日遲滯, 極甚悚遑, 纔已發關於該道, 而曾於癸丑年, 故奉朝賀金在魯爲戶判時, 以餉廳軍需, 不可相換於宮房之意, 筵稟定奪矣。今番, 則何以爲之乎? 上曰, 此後, 依故相所奏, 嚴禁可也。出傳敎  左參贊李昌誼所啓, 諸道穡事, 旣承俯詢, 臣亦待罪北道句管矣, 連接本道狀報, 參以往來聞見, 則咸關以南七邑, 各穀俱幸稍登, 而至於北關諸邑, 則大體不如南關, 田穀未免失稔, 最是三·甲久旱早霜, 被災尤甚云, 民事可悶。道臣今方巡審, 分等一款, 比前差早擧行, 然後凡係接濟之道, 可無窘急之患, 趁卽修啓之意, 申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金致仁啓曰, 此摠戎使具善行狀啓也, 以爲, 今秋巡操試射放後, 賞格木·箭·竹, 令備局題給。束伍軍及臨津·長山牙兵犒饋米, 以該邑儲置米, 依例取用事,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箭竹則備局自當題給, 而賞格木之自兵曹移送, 犒饋米之以儲置取用, 俱是前例, 以此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又啓曰, 國穀之反作虛錄, 是何等罪, 而近來爲守令者, 全事姑息, 容易冒犯, 事之可駭, 孰甚於此? 如豐登之年, 萬一復有此弊, 則其爲罪, 尤重於常時, 預以此申明嚴飭, 俾知法意, 毋陷重科之意, 出擧條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又啓曰, 私屠之禁, 近來蕩然, 而外邑尤甚。程子曰, 食其力而屠其身, 有足傷和, 此固仁心所推, 而其有關於農作者, 尤大矣。今番進宴時, 至命勿爲屠殺, 貿用懸房, 愛物重本之德意, 孰不欽仰, 而在下則日事庖宰, 略無顧忌, 豈非可駭之甚乎? 自今以後, 更加嚴禁, 如有復犯而入聞者, 隨卽重勘之意, 各別申飭, 何如? 上曰, 屠殺農民, 自有題目, 依爲之。刑曹判書沈鏽所啓, 御寶僞造及紅牌·印信等犯罪者, 常賤出身, 自本曹推覈事, 曾已稟定遵行, 而殺人與僞造, 俱係一律, 則其所按治, 不可異同。未完決殺獄中, 方有出身二人, 亦依僞造例, 自臣曹一體擧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金陽澤曰, 臣待罪湖西句管, 聞道臣狀啓, 參以傳聞, 則左右道農形稍登, 而晩移秧, 間多不實, 木米亦未及成實云矣。趙雲逵曰, 臣亦待罪湖南, 聞各穀稍登, 而成實之後, 猶不及初聞, 然大體湖南則無憂矣。上曰, 敬差官之敬字甚重, 而近來無敬差之意矣。今年則不爲之乎? 惟秀曰, 今年已爲災祥, 而近來則方伯兼察矣。鄭弘淳曰, 臣待罪京畿, 聞農形稍豐, 豆與木米。雖曰失稔, 此非農家之專尙者, 別無所害, 且霜晩日暖, 皆能成實云矣。上曰, 高陽囚徒案入之。賤臣持入, 上曰, 向者陵幸時中路上言者也。仍命鄭昌聖曰, 汝須出往高陽, 爲先潛探事情後, 案問, 可也。上曰, 彼從官, 誰也? 對曰, 尹致命也。上曰, 若決罪犯禁者, 杖數, 幾何? 對曰, 壯丁則決棍三十, 女人則笞三十矣。上曰, 三十杖, 猶或可也, 三十笞, 視若蚊螫矣。諸臣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