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309책 (탈초본 73책) 영조 46년 9월 27일 경오 37/40 기사 1770년  乾隆(淸/高宗) 35년

○ 庚寅九月二十七日辰時, 上御集慶堂朝講。藥房入診, 大臣·備局堂上同爲入侍時, 領事金致仁, 知事金時默, 特進官具善復·金孝大, 參贊官李正吾, 司諫李鎭恒, 掌令李宇喆·侍讀官李得一, 檢討官徐有元, 假注書趙貞相, 編修官金聖猷, 記事官吳鼎源, 藥房都提調金陽澤, 提調蔡濟恭, 副提調安𠍱, 左議政韓翼謩, 知敦寧鄭弘淳, 吏曹判書朴相德, 兵曹判書李景祜, 刑曹判書沈鏽, 司直李章吾, 禮曹判書洪名漢, 左副承旨邊得讓, 事變假注書李敏佐, 醫官李以楷·金季良·鄭允協·吳道炯·徐命緯·鄭允說, 以次進伏訖。上親講大學, 自凡傳文止右傳之三章訖, 得一讀奏訖。上曰, 文義陳之。得一曰, 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言太極, 稱皇極, 極之爲言。中也, 人君, 建極于中, 則此乃止於至善之工矣, 伏願留念焉。上曰, 極字尤切於人君矣。經曰, 維皇作極, ·之治, 建極而已, 臣下之慢謇[蹇], 無過於今日, 予之復政復講, 心在宗國, 以言乎儒臣, 則推托爲事, 以言乎備堂, 則不入爲事, 承旨怠矣, 政院寂矣。以爲人君止於仁之義, 其雖泯默, 今日臣子之道, 焉敢若是乎? 建極之極, 予實愧矣, 所奏文義則是當體念矣, 下番陳之。有元曰, 之日新又新, 文王之純亦不已, 皆人君自强之意, 伏願留念焉。上曰, 所奏, 是矣, 領事陳之。致仁曰, 上下番已陳之, 臣則別無所達, 而穆穆文王純亦不已者, 工夫之諭也, 無不敬安所止, 工[功]效之謂也, 伏願加勉焉。上曰, 所奏, 是矣, 當體念矣, 知經筵陳之。時默曰, 克明峻德, 顧諟天之明命, 皆自明己德之謂也, 伏願留念焉。上曰, 自明者在我, 而果不在他矣, 特進官陳之。善復曰, 臣武臣也, 別無所達矣。孝大曰, 臣亦別無所達矣。上曰, 參贊官陳之。正吾曰, 別無所奏矣, 經筵先退, 致仁曰, 夜間聖體, 若何? 上曰, 差勝矣, 寢睡·水剌之節, 亦何如? 上曰, 一樣矣。藥房都提調進湯劑訖, 請診。上曰, 姑止之。藥房先退, 命承旨讀各道分等狀聞。上曰, 謄報來到乎? 致仁曰, 三道則皆來矣。上曰, 注書出去, 嶺南謄報何時來到與否, 持[知]入, 賤臣承命還奏訖。致仁啓曰, 此慶尙監司李瀰災實分等狀啓也, 大丘等六十三邑, 置之稍實, 慶州等六邑, 置之之次, 淸河等二邑, 置之尤甚, 而仍以爲當捧舊還, 只就稍實·之次邑均排準捧, 而尤甚邑則特許停退, 推奴微債, 尤甚之次邑, 限明秋防塞事, 請令廟堂稟處矣。分等依此施行, 舊還當捧之數, 雖自朝家酌定, 若其參量年事, 分排列邑, 唯在道臣審處, 至於推奴徵債, 果係擾民之端, 依狀請限明秋嚴禁, 何如? 上曰, 依爲之。至於推奴, 雖豐年, 予則曰, 可禁也, 推奴徵債, 雖稍實邑, 一體限明秋防塞, 可也。致仁又啓曰, 此忠淸監司元義孫災實分等狀啓也, 靑陽等三十二邑, 置之稍實, 保寧等十五邑, 置之之次, 泰安等七邑, 置之尤甚, 仍以爲該曹給災四千五百結, 較之一路, 災形太不相當, 畓災限七千結, 特許加劃, 舊還餉旣有定式, 酌定姑難輕議, 而敗船拯劣米, 便是白徵, ·兩邑, 倂新舊停退, 其餘各邑則無論尤甚·之次·稍實, 當年條外舊未捧, 一倂停退, 癸未移轉江都米, 依前例仍留事, 竝請令廟堂, 稟旨分付矣。分等依狀請施行, 沿海·等邑被災, 雖謂之孔慘, 可也, 該曹給災誠似不足, 四千五百結, 特更倍給拯劣米, ·兩邑, 傡新舊停退, 其餘各色, 當年條外, 一倂停退事, 江都移轉米仍留事, 亦倂許施, 以示朝家軫恤之德意爲宜, 以此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暮年予心在民, 所奏外加給千結, 以示予意。致仁又啓曰, 此全羅監司金魯鎭狀啓也, 以爲本道農形, 可謂稍登, 而山沿優劣, 不甚相遠, 故邑分等, 初不擧論, 該曹所給之災, 雖不及於丁亥最少之總, 塗抹磨勘, 不敢爲加請之計, 而公私逋債諸般徭役, 一倂嚴督, 則其在民情, 反不如災年蠲減之爲愈, 舊還上酌定四萬石內, 四分一減數, 京外各樣舊逋奴婢身貢, 年久敗船拯劣米, 亦令停退, 推奴徵債, 限明秋防塞事, 倂請令廟堂稟處矣。今年兩南穡事最爲登稔, 今以道臣, 初不分等見之, 民事誠幸, 而但不願豐年之說, 自古而然, 民情良亦哀痛, 酌定舊還中, 一萬石, 特爲減捧, 俾紓民力, 各樣奴婢身貢, 敗船拯劣米, 最久一年條, 亦令停退, 推奴徵債防塞事, 依狀請許施爲宜, 以此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道臣狀聞, 甚爲精詳, 予可尙也, 道臣旣爲民, 吁嗟, 暮年, 予何靳惜? 其他所請, 依狀請施行, 以示予今日次對爲民之意。致仁又啓曰, 此江原監司徐命善災實分等狀啓也, 備陳年事被譴[歉]之狀, 而淮陽等五邑, 置之尤甚, 襄陽等十六邑, 置之之次, 原州等五邑, 置之稍實, 仍以爲各穀失稔之中, 互有成就之異, 本色準捧, 其勢誠難, 從民願以相當穀, 許令代捧, 推奴徵債, 限明秋嚴防, 元劃災三百三十結, 無以分排俵給, 限二百五十給加劃事, 倂請令廟堂, 稟旨分付矣。分等依狀請施行, 今年峽農, 大抵失稔, 道臣狀辭, 殊不爲過, 旣於他道, 許其代捧, 何獨靳持於本道, 尤甚邑三分一, 之次邑四分一, 許令依準, 折以精實穀代捧, 待明秋還作本色, 而但近來有單, 代捧之說, 事之可駭, 莫此爲甚, 從當隨聞論罪, 而爲先各別嚴飭, 俾不效尤, 災結加請, 其數不濫, 特爲準許, 推奴徵債防塞事, 不爲許施, 而宜以此分付, 何如? 上曰, 姑聞精詳, 所奏亦是, 依爲之。致仁又啓曰, 此黃海監司洪良漢災實分等狀啓也, 備陳年事被歉之狀, 而延安等五邑, 置之稍實, 海州等十三邑, 置之之次, 谷山等五邑, 置之尤甚, 仍以爲地部給災一千五百結外, 加給一千二百結, 當年條田稅詳定及新還, 一倂準捧, 而黍粟最爲失稔, 難以本色責納, 只尤甚邑, 以相當穀, 折半代捧時[待]明秋還作本色, 今年綿農, 幾於大無, 各樣軍布, 許以純錢代納, 牙兵入防, 特令停番, 推奴徵債, 限明秋防塞事, 竝請令廟堂稟處矣。分等依狀請施行, 而海西年事, 亦峽農多而野農少, 則其所被災, 誠無異於關西矣。地部給災, 未免太約, 道臣加請, 亦似不濫, 一千二百結, 特爲加給, 使之一一均俵, 他穀代捧, 雖有弊端, 民間事勢, 亦宜顧恤, 只於尤甚邑, 限折米許其代捧, 而近來單代捧之說, 誠極駭然, 從當隨聞論罪, 而爲先各別嚴飭, 一準折米之失, 軍布代錢, 在軍門, 雖可悶, 事係民隱, 不可靳持, 特許令錢木間, 從願備納, 牙兵停番, 累有近例, 推奴徵債, 實多擾民, 亦倂依請許施爲宜, 以此分付, 何如? 上曰, 所請分等俱精, 予庸尙矣, 依爲之至於純錢之請, 雖奏以錢布間從願之請, 邑民號訴, 若見其狀, 予豈吝惜? 依狀請施行, 可也。致仁又啓曰, 重臣去就, 不宜徑庭, 而行司直徐命膺, 昨日徑還郊廬矣。在昨年以前, 猶有其說, 行還後, 供職如前, 則又何可只出疏槪, 無端出去乎? 事體至爲未安, 從重推考, 催促入城, 何如? 上曰, 依爲之。致仁又啓曰, 次日趙瑍, 以帶吏卽在外, 特命卽其地定配, 而俗節省墓, 不是異事, 且聞有篤老病親, 亦有參恕之道矣。上曰, 特放, 可也。致仁又啓曰, 五子登科人之父, 啓聞加資, 卽法典也, 而武臣李泰祥, 有五子登科, 誠可稀貴, 依法典, 許其加資, 何如? 上曰, 依法典加資。致仁又啓曰, 泮庠製申飭, 前後非一, 而每年遷就, 拖至深冬, 此雖一事, 亦可以觀國綱矣。新除國子長學敎授, 皆無故, 另加申飭。期於未寒前畢試, 何如? 上曰, 今則國子長學敎授皆備矣, 爲下敎, 所奏誠是, 依此申飭。致仁又啓曰, 昨年黃腸斫取時, 退板一百立, 今皆運到, 而西下庫狹窄, 無以更容矣。依前日稟令, 以新舊退板中最劣品九十五立, 今方出給地部, 而目下最緊急者, 卽外板也。時留不過數十立, 而皆不合用, 斫取之限過已久矣, 及今下送禮郞於湖南, 另擇斫來, 恐不可已矣。上曰, 依爲之, 而姑待明年, 可也。沈鏽啓曰, 日前以雲觀館生洪顯疇事, 有所稟奏, 奉承處分矣。此後雜科館生之類, 或有犯科之人, 不可不照律嚴處者, 則亦依洪顯疇例, 自臣曹直爲勘處乎? 上曰, 依爲之。李景祜啓曰, 順天營將朴敦行, 昨日政除拜, 而作窠已久, 亦有夫馬留滯之弊, 卽爲發送, 何如? 上曰, 今日發送, 可也。鄭弘淳啓曰, 敗船拯劣米, 當年收捧, 本有法意, 近來外邑, 專事慢忽, 延拖爲事, 一番經年, 輒稱以舊拯劣米, 或請停捧, 或請減捧, 年年因循, 終歸無實, 國儲之耗縮, 誠非細憂, 況拯米則一石分給, 捧以九斗升餘, 於民, 本無稱冤之可言, 而積習成弊, 莫可捄正, 若不嚴立科條, 則日後之弊, 將不勝言, 今年沿邑, 俱不失稔, 必令準數徵捧, 歲前成冊修報, 而若或有升斗未捧, 則當該守令, 從重勘罪, 斷不饒貸之意, 嚴加申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命書傳敎曰, 今命次對, 意爲湖西, 一次對之間, 五道且到, 登時稟處, 今日次對, 可謂實政, 其令備局, 擧措啓下後, 卽爲分付, 俾無諸道元元喁望之弊。致仁曰, 守令來待矣。上曰, 入侍, 平康縣監徐簡修, 定山縣監洪鐵漢, 玄風縣監鄭翼祥, 鎭安縣監權中立, 引[鱗]次進伏訖。上各問職姓名及七事訖, 命退出。藥房都提調, 提調持湯劑, 更爲入侍, 上進御訖。上曰, 順天營將朴敦行, 當日辭朝。出榻敎  命書傳敎曰, 秋曹劇務, 郞官只有二員云, 未差代, 令該曹, 口傳擇擬, 又命書傳敎曰, 承旨李碩載許遞, 其代前承旨洪纘海除授, 牌招察任, 房順房。又命書傳敎曰, 門鑰體重, 故先命一門留門, 意蓋此也, 夜深之後, 宜稟而不稟, 其有相奏, 而此不過等待而然, 大臣所請參酌, 當該承旨, 只解見任, 門名誤下中官, 越俸一等, 又命書傳敎曰, 自朝幾次下敎, 而兩銓昨政除拜者, 若有在京不謝恩之人, 此無臣分者也, 一倂施以不敍之典, 其代兩銓官牌招開政, 卽爲備擬。又命書傳敎曰, 今日申飭, 豈比于前? 人君旣曰, 自謝, 則況其臣乎? 諸侍從皆敍用, 今日夕講, 崇政殿爲之, 兼行文臣製述, 在京侍從之臣講經外, 無論實職軍職, 皆令應試, 試官, 金判府事禮判, 李惟秀·李在協·徐浩修·黃最彦·李命植入侍, 承旨, 同副入侍, 繖扇侍衛安徐, 又命書傳敎曰, 申飭意在, 而慢命違牌, 承旨亦何爲, 不無參酌, 亦示飭意, 承旨遞差下敎置之, 承旨有闕, 代前承旨李在簡除授, 牌招察任, 房順房, 又命書傳敎曰, 堂下侍從中違牌人, 一倂敍用, 今年內削職刊版人, 倂蕩滌, 上曰, 趙瑍特放。出榻敎  掌令李宇喆所啓, 請還寢定配罪人金柱泰減等之命。上曰, 其勿復煩。措辭見上  又所啓, 請還寢東呂·址淳等還配之命, 更令王府, 嚴鞫得情。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又所啓, 臣於向來, 見叨憲職, 馹召有命, 便卽登程, 行到畿甸, 臺臣, 論罷其時諸臺臣未卽上來者, 臣亦其中之一也。雖緣道途甚遠, 以致日限差遲, 而私心兢惶, 久益深切, 忽於病滯京邸之日, 又伏承柏府除命, 追訟前愆, 莫省攸措, 自顧廉防, 有難放倒, 其何可揚〈揚〉仍冒於臺次乎?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其所爲嫌, 極涉苟且, 勿辭亦勿退待。又所啓, 請大靜爲奴罪人仲義依律處斷。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黑山島爲奴罪人五得依律處斷。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又所啓, 新除授掌令蔡緯夏, 時在忠淸道天安地, 持平金光岳, 時在京畿通津地, 持平吳鉉胄, 時在全羅道昌平地, 請竝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上曰, 依啓, 司諫李鎭恒所啓, 請黑山島爲奴罪人五得依律處斷。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還寢鍾城府爲奴罪人天大酌處之命, 依律處斷。 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爲奴罪人仲義依律處斷。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又所啓, 臣於傳啓之際, 疎忽莫甚, 自不免爲做錯之歸, 何可一刻仍冒於臺次乎?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一字做錯, 其何爲嫌? 勿辭亦勿退待。又所啓, 新除授行大司諫李基敬, 時在全羅道全州地, 請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上曰, 依啓。上命書傳敎曰, 今日次對, 豈比于他? 乾木水生, 其雖難也, 聞今下敎, 問備請飭, 焉可無也? 謄傳故紙, 伈伈泄泄, 不可無飭, 今日入侍兩司, 從重推考, 備局先退。上曰, 他承旨入侍, 李正吾進伏訖。上曰, 注書出去, 玉堂使之入侍, 賤臣承命出, 偕入進伏訖, 仍爲晝講, 上親講大學自間嘗竊取程子之意, 至此謂知之至也, 宗鉉讀奏訖。上曰, 文義陳之。對曰, 莫不因其己知之理而益窮之, 以求至乎其極, 極者, 至善之謂也。若言其窮理之工, 則益之一字, 最有力矣, 伏願加勔焉。上曰, 豁然貫通, 表裏精粗, 無不到者, 蓋用益字之工矣, 所奏文義, 是矣, 當體念焉。下番陳之。對曰, 補亡章所謂致知在格物者, 以言其致吾之知, 卽物而窮其理也, 致字最有力矣。上曰, 所奏, 是矣, 經筵陳之。對曰, 所謂格致, 是大學中最用工處, 而以言其事物上極處, 而別無他事, 益窮之益字有味矣, 特進官陳之。對曰, 別無所達矣。上曰, 參贊官陳之。對曰, 別無所達矣。經筵先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