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313책 (탈초본 73책) 영조 47년 1월 2일 갑술[갑진] 23/26 기사 1771년  乾隆(淸/高宗) 36년

○ 辛卯正月初二日辰時, 上御集慶堂。朝講, 大臣·備局堂上, 引見入侍時, 領事韓翼謩, 知事李景祜, 特進官金孝大·金鍾正, 參贊官徐浩修, 執義李顯祚, 侍讀官金普淳, 檢討官李崇祜, 正言朴思亨, 假注書朴相甲, 記事官吳鼎源·李在學, 領議政金致仁, 右議政金尙喆, 戶曹判書蔡濟恭, 司直沈鏽·元仁孫·金時默·洪名漢, 右參贊鄭弘淳, 禮曹判書朴相德, 江華留守黄景源, 司直具善復·李章吾, 吏曹判書李最中, 禮曹參判李潭, 吏曹參判鄭存謙, 左尹金應淳, 開城留守趙重晦, 右副承旨宋載經, 事變假注書白鳳周以次進伏。上讀小學書題·題辭訖, 普淳讀書題, 上曰, 題辭則下番讀之。崇祜讀題辭訖, 普淳陳文義曰, 元字之義大哉, 在時爲春, 在人爲仁, 卽今三陽回泰, 正是一年之元, 伏望順時布令, 體念元字之義。上曰, 好矣。然而順時布令之氣, 自今年衰矣。崇祜陳文義曰, 惟聖斯惻, 建學立師, 師敎之關於治道汚隆, 大矣。殿下五十年菁莪之化, 非不浹洽, 而士大夫俗習氣節, 委靡斲喪, 第九章所謂浮靡喧豗, 利欲紛挐者, 不幸近之, 若論其本, 卽是儒術不尊之致。云, 周王壽考, 遐不作人, 先孺云, 文王作人, 如春風和氣, 寶算益享無疆, 天時又屬新春。伏願培養崇奬, 興起鼓舞, 使作人如春風之化, 罔俾專美於古, 是區區之望也。上曰, 周雖舊邦, 其命維新, 而予則三百年敎化, 到此掃地, 儒臣所奏切實, 可不留念? 翼謩曰, 上番旣以元字仰陳, 意甚好矣。蓋元之爲德, 包涵亨與利貞, 亦猶春之爲夏秋冬之首也, 仁之爲義禮智之本也, 寶算無疆, 天時方春, 殿下苟能日新聖德, 與乾元合其德, 則中和位育之極致, 不外是矣。伏望聖心和泰, 與物皆春。上曰, 所奏誠是, 而予豈有中和位育之功乎? 聞此, 不覺中心之愧恧矣。景祜曰, 儒臣與領事, 旣以元字反覆論陳。伏願殿下, 益新聖學, 懋致中和, 使東國含生, 咸囿於春臺壽域之中, 不勝顒祝。上曰, 已諭於領事矣, 當留念矣。孝大·鍾正·浩修·顯祚·思亨皆曰, 兩儒臣·領知事, 開釋文義, 無復餘藴, 臣等更無可陳者矣。命書傳敎曰, 春享與社壇祭祗迎, 當親爲, 而噫, 嗣服初, 親行祈年, 近因靜攝, 皆命攝行, 豈無如不祭之歎, 而此猶人事間語。噫, 今予此心, 一則追慕, 一則爲民, 況今年乎? 此心憧憧, 心豈可二用, 而事先祈年一也? 夏禴秋嘗, 其闕亦久, 今年巧而同日, 何敢自便而臥堂乎? 此日祗迎後, 當宿典設司, 翌朝當回, 相臣外, 獻官·諸執事另擇, 昨夜臨太常, 意亦在此, 祭物亦爲致潔事, 承旨申飭, 吏曹·太常亦爲知悉。又傳敎曰, 今聞社壇祈年祭, 淸齋一宿云, 雖非祀典中大祭, 或親行或命相, 事體顧不重與? 此後, 雖無七日戒之例, 前期三日塡差, 必也散齋二日, 致齋一日事, 定式。上曰, 散齋之義, 微妙矣。藥房都提調韓翼謩, 提調洪麟漢, 副提調金華鎭進前, 翼謩曰, 夜間聖體, 何如? 上曰, 一樣矣。寢睡, 何如? 上曰, 一樣矣。進湯劑, 上進御訖, 致仁曰, 聖體, 何如? 上曰, 加一年悶矣, 氣何諭乎? 致仁曰, 三陽回泰, 萬品昭蘇, 仰瞻天顔, 亦有勝昔之喜, 臣等慶忭之忱, 曷有其極? 上曰, 卿等每云同慶, 予則戒在太康矣。致仁曰, 寶算無疆, 聖德愈新, 雖以今番陳賀言之, 上答陟降之賜, 下慰臣民之心, 自是情禮之當然者, 有何太康之事? 上曰, 寶算日隆, 聖德日墜矣。致仁曰, 殿下, 何爲此過當之敎也?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只在殿下之一心, 何必過自貶損乎? 寶算歲歲加隆, 聖德日日又新, 則臣等之爲賀, 非但一次二次而止也。上曰, 昨日萬安門, 吾欲奏曰, 此後, 國雖有慶, 一年再賀, 臣不敢爲也矣, 世孫有邦慶, 則不可不受, 故輟而不奏也。致仁曰, 非但賀也, 臣等亦有所懷矣。上曰, 予知之矣。予亦知卿等今日必有請也, 昨春以後, 宴之一字, 於吾爲鐵甕矣。致仁曰, 殿下, 何爲此言也? 宴亦典禮之不可廢者。翼謩曰, 通群情而致人和, 莫過於宴矣。上曰, 終是浮文矣, 抑浮文豈不美乎? 致仁曰, 曰, 郁郁乎文哉, 吾從周。孔子大聖也, 亦從文矣, 文豈可廢乎? 且宴, 非徒儀節之文也, 旣以上下交泰爲本, 則文而兼質者也。上曰, 七十八爲之, 七十九則又爲之, 八十則又爲之, 我則徒爲宴而止乎? 尙喆起伏曰, 臣無才無德, 不學無識, 猥蒙殿下不世之恩特達之知, 備位公孤, 而旣無一謨一猷, 可以裨聖上熙洽之治, 所自效者, 猶在筋力奔走, 少答聖恩之萬一, 而今則犬馬之齒, 奄至六十。至於筋力所及, 亦無以自效, 故奉朝賀元景夏, 年六旬而亦卽許休, 許於故重臣者, 若許於臣, 則臣當歌咏聖澤, 以沒餘年, 猶以爲汝未及耄, 吾且欲使, 則許解本兼諸任, 借以西樞一銜, 使得優游自在, 則臣亦當隨事報效, 庶卒天地生成之澤矣。上曰, 卿何爲發此言也? 元景夏之許退, 旣有曲折, 至於卿從兄金尙翼, 製疏置囊, 年至卽上, 吾亦許之, 皆有所由, 而今卿此言, 眞是千千萬萬料表也。尙喆曰, 臣之重入中書, 已至四年, 領·左相, 其間亦有休閒之時, 臣是何人, 敢久據匪位, 而不知止乎? 伏乞釋臣重負, 以安微分。上曰, 果是四年乎? 致仁曰, 四年之說, 誤矣。以三昨年冬, 與今歲初, 合稱四年, 已是可笑, 而又況其間, 有休息之日乎? 上曰, 右相, 非解負之年, 雖七十, 決難許退, 況六十乎? 上曰, 左相之年, 幾何? 翼謩曰, 今年爲六十九歲, 當退不退, 今聞右相之乞休, 不覺自恧矣。上曰, 卿亦決不許退矣。致仁曰, 臣年爲五十六歲, 臣則不敢爲乞退之計, 惟當盡其筋力, 顚踣而後已也。命書傳敎曰, 噫, 四紀臨御, 擧何事而措甚事乎? 此猶節目間事, 綱紀日墜, 吾民日困, 浮囂日甚, 有一於此, 國將隆乎替乎? 嗚呼, 三陽回泰, 萬品咸新, 而嗟哉元元, 困窮蔀屋, 何待漢帝暮春詔書, 若言紀綱, 何問於他? 卽在人君政令, 若問民困, 亦在人君, 豈可略云? 三百六十州其若擇人, 吾民自可紓矣。一令得人, 一縣晏然, 三百六十州, 皆果若此, 則予當無憂廈氈, 而不能若此者, 莫云有司·道臣, 若鄒聖所云, 四境不治, 卽在一人, 予何辭焉? 雖然, 九重蔀屋, 便若霄壤, 身居廈氈, 何能知之? 此大而言之, 則惟在中書, 次而言之, 則亦在耳目, 而近者耳聾目昏, 世豈人人皆聾, 人人皆昏? 此無他, 固聞而自聾, 固見而自昏者, 問其本, 卽私意也, 此豈耳目之故? 寔由一人。嗚呼, 料表加年, 仰謝布諭之日, 何敢伈伈? 此一節申申諭焉。吁嗟, 方伯·守宰之臣, 另加自勉, 若問浮囂, 寔予也寔予也。昔孔聖, 豈不云季康子乎? 君若誠心有飭, 其弊不期然而自消。雖然, 昇平日久, 謬習成風, 其君之飭, 視若尋常, 暗室浮囂, 自爲高致, 可勝嘆哉, 可勝嘆哉? 此弊予則曰, 關係興亡, 人若問予曰, 其何只云浮囂, 不云躁競云爾, 則予答曰, 此非兩事, 卽一則二, 二則一者也。嗚呼, 幾十年臨御, 年又加一年, 而國事生民, 若此若此, 追惟三百年朝鮮, 予心, 若何? 嗟哉, 大小臣工, 勿以一時嵩呼, 爲賀其君, 必也精白一心, 滌洗陋習, 報其君於暮年, 昨受禮於殿, 今講對於堂, 予心益切。吁嗟, 大小臣工, 咸體此意, 使七十餘歲衰君心, 少便於廈氈。上曰, 藥房提調, 持湯劑更爲入侍。都提調韓翼謩, 提調洪麟漢, 副提調金華鎭進前, 翼謩進湯劑, 上進御訖, 命書傳敎曰, 老老之義, 王政之宜先, 歲初壽職, 例也, 故今日下問, 工判安允行, 今年八十云, 何聞於今日? 特爲加資, 令該曹今日內口傳下批, 其他年八十在法陞資者, 勿論宗臣·文·蔭·武, 令宗親府·吏兵曹, 今日內抄聞。又傳敎曰, 侍從臣閫帥父年七十人, 命兩銓, 今日內一體書入。金致仁曰, 値玆新元, 誕擧賀儀, 休祥和氣, 洋溢八域, 人皆有同春之喜, 而惟彼京外婚嫁過時喪葬失期之類, 最爲愍惻。前後朝家, 累以此申飭, 而在今日尤宜軫念, 外而諸道, 內而賑廳, 一一搜訪, 從優顧助, 勿爲如前塞責, 期使實惠下究之意, 更加分付, 何如? 上曰, 所奏誠是, 此時當行之令, 依爲之。又所啓, 蔘價近益騰貴, 京貢已多引用, 貢人之弊, 誠可悶念, 添價一款, 旣非可論, 則無寧依戊子年關西小米七千石外受之例, 令地部·惠廳句管移施, 俾有所聊賴, 似好, 故敢達矣。上曰, 依爲之。又所啓, 昨年穡事, 兩西外他道, 大體登熟, 嗣歲之慮, 不容少忽, 而其要則不出於勸勤力而惜濫費。目今冬雪頻仍, 春糶在卽, 堤堰修築之道, 政宜及時, 還上分留之法, 尤當嚴守, 爲先以此嚴飭諸道, 毋令執頉於前頭摘奸之時, 何如? 上曰, 所奏誠是, 另加嚴飭。又所啓, 每於式年, 令道臣薦進道內人物, 法意不偶, 而近來此薦, 未見其盡出於公議, 此已慨然。況因飭敎, 間多甄用, 則尤不容任其因循, 今年則另加申飭, 毋論儒·武, 必以道內最屬望者薦聞, 俾有以漸次收用之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又所啓, 此, 南兵使徐有大狀啓也, ·左右營春操, 依定式擧行, 南各營屬邑鎭, 各其官門聚點事, 竝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莫重邊上停操, 久矣, ·左右營春操, 南各營邑鎭聚㸃, 竝依狀請施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又所啓, 此, 江原監司徐命善狀啓也, 今春合操與營將巡點, 請令廟堂稟旨, 指揮三鎭, 勸別武都試巡過時設行事, 亦爲馳啓矣。詰戎事重, 停操已久, 今春合操, 依狀請施行, 營將巡點, 不必竝行於行操之年, 姑令安徐, 勸別武都試, 依例設行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韓翼謩所啓, 昨日鑾輿, 親臨太常, 臣實欽仰重祀典之聖意矣。臣方提擧宗廟署, 竊有耿耿于中者, 敢達矣。古者人臣, 侍食於君, 有品嘗食之禮, 宗廟之禮, 尤何敢不然? 或曰, 行事前不可知味, 一任該寺之進排, 行事後則謂之已經薦獻, 不敢輕議, 揆之事理, 豈不未安? 臣謂必使獻官一一監嘗, 極擇捧上, 如有執頉者, 草記請罪, 似合於重祀典之道, 敢達。上曰, 所奏是矣, 而於祭物不知味而只看色, 意在所重, 昨夜之擧, 亦若卿意也。此後大享及凡祀典, 祭酒果瓜饌品之屬, 行祭後令獻官知味, 其若執頉者草記, 色郞廳與典祀官重繩事, 定式施行。蔡濟恭所啓, 近年漕船稅船之間多臭載, 專由於守令之不勤奉公, 晚時裝發之致, 今年則各別嚴飭, 無論漕船與稅船, 若於四月之內, 未及到泊, 則當該守令及領船差員, 斷不饒貸。依法典論罪之意, 出擧條預爲申飭, 何如? 上曰, 昨夏申飭, 不無其效, 而幾乎忘也, 所奏誠是, 以此嚴飭, 若有晚時裝載者, 道臣不能直處者狀聞, 其餘隨現, 先自營門決杖, 而若此而知而掩覆道臣, 事現後, 令備局草記, 施以制書有違律。又所啓, 昨年安眼島, 多有風落松, 廟堂劃給戶曹, 以爲補用於前頭國役之資, 而但其船運物力, 極其浩多, 有難容易辦出矣。取考近例, 則如此之時, 多有量發兵船, 輸致京江之事, 今亦依此例爲之, 恐合便好, 故敢稟矣。上曰, 似然矣。何如? 金致仁曰, 旣有近例, 許運, 無妨矣。上曰, 依爲之。濟恭又奏曰, 國無三年之蓄, 則國非其國, 殿下五十年崇儉之化, 非不浹洽, 而顧今國儲蕩竭, 猝遇水旱饑饉之災, 無以措手。伏願益懋儉德, 務惜浮費。上曰, 昔漢文惜露臺, 戶判所奏切實, 可不體念焉? 金時默所啓, 戶判以稅穀趁限上納事, 有所陳達, 而以昨年言之, 船人之無面甚多, 究其弊源, 則專由於所謂除只者矣。監色輩謂之除只, 先爲徵索於船人, 故裝發之時, 元數已爲欠縮, 則其上納時無面, 勢所固然, 而種種故破, 亦由於此矣。今則裝發不遠, 嚴飭諸道, 除只之弊, 各別禁斷, 裝載後未發前, 道臣抽栍摘奸, 地方官親自檢閱, 如有欠縮於元數者, 隨現嚴處之意, 出擧條申飭諸道, 似好, 而各軍門保米, 亦依此申飭, 何如? 上曰, 所奏誠是, 嚴飭諸道。李章吾所啓, 今年乃式年也, 在前陞戶抄送, 無依不實之類, 居多, 種種有逃躱之患, 事極駭然。今年則必以有根着良人預定, 修成冊上送, 待秋卽爲起送事, 嚴飭, 何如? 上曰, 依爲之。李顯祚所啓, 請還寢東呂·址淳等還配之命, 更令王府嚴鞫得情。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大靜爲奴罪人仲義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黑山島爲奴罪人五得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還寢定配罪人金柱泰減等之命。上曰, 其勿復煩。又所啓, 請崔百男邊遠定配。上曰, 勿煩。又所啓, 新除授大司憲閔百興時在京畿廣州地, 請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上曰, 依啓。朴思亨所啓, 請還寢鍾城府爲奴罪人天大酌處之命, 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大靜縣爲奴罪人仲義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黑山島爲奴罪人五得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崔百男邊遠定配。上曰, 勿煩。又所啓, 今年元朝賀禮, 實是莫大之慶, 職在侍從, 孰不進參? 違牌呈疏人之未參, 固其勢也, 而在外不參之人, 不可無警。請在外不參兩司·諸臣竝罷職不敍。上曰, 依啓。命書傳敎曰, 開倉不遠, 都目守令, 其令今日内辭朝, 一司除署經, 春操亦不遠, 邊將亦令今日內辭朝。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