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323책 (탈초본 74책) 영조 47년 11월 20일 병진 23/23 기사 1771년  乾隆(淸/高宗) 36년

○ 辛卯十一月二十日未時, 上御集慶堂, 領左相·禮房承旨入侍時, 領議政金致仁, 左議政韓翼謩, 禮房承旨李碩載, 假注書徐彙, 記事官李昌爕·李普天以次進伏訖。上曰, 進前。藥房都提調金尙喆進前伏曰, 夜間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仍進湯劑, 進御訖, 尙喆請診候, 上曰, 今日則予不見脈矣, 其止之。致仁·翼謩以此[以次]進前伏曰, 日氣稍解,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上曰, 肇慶廟祭器, 以鍮爲之, 何如? 致仁曰, 好矣。上曰, 凡薦新, 雖在五禮儀中, 肇慶廟, 只薦本道新産, 此則已諭, 而曾聞薦新時, 只明一燭一盞, 不爲捲帳, 只薦云, 依此例擧行事, 分付道臣, 今日問守僕, 凡薦新, 瓜果盛籩, 魚肉盛豆云, 而本廟無籩豆, 而若用砂器, 無異沽酒市脯, 有足鍮楪匙五立, 卽爲造送事, 分付度支。出傳敎  上曰, 凡耽羅貢果, 先爲封進, 則進上單子, 以明日薦新付標, 靜而思之, 今番初度, 故來到後, 有下送之敎, 若此多費日字, 耽羅, 貢若來到全州, 柑子·唐金橘·唐柚子, 第一閣內, 自本州計其數, 直爲薦新, 各種餘果數爻, 狀聞上送, 令該曹今日卽爲分付道臣, 先到者, 雖非第一閣, 依此先爲薦新事, 分付。出傳敎  上曰, 左右史不備, 違牌翰林敍用, 令該曹口傳付職, 牌招入直。出傳敎 翼謩曰, 張淀曾被刋版之罪, 厥後同罪諸人, 皆已收敍, 獨見漏, 合有一體分揀之道矣。上曰, 一體敍用。出擧條  上曰, 今番畿伯, 本非陳章者, 而陳章, 予亦不覺下批, 因此有嶺伯李潭陳章之事, 其涉過矣。八道監司, 其若隨道陳章, 六承旨, 亦隨房陳章乎? 此後嚴飭, 俾無此習。出傳敎  上曰, 旣已申飭, 今聞嶺伯李潭, 亦有此, 政院勿爲呼望云, 不可不飭, 其令當日謝恩。出傳敎  上曰, 藥房提調, 持湯劑更爲入侍。出榻敎 洪麟漢再進湯劑, 進御訖, 麟漢先退。上曰, 尹東昇上來否? 致仁曰, 尙不來矣, 計其日, 幾乎上來。上曰, 立廟之役, 其人有功矣。致仁曰, 其爲功, 實是前監司也。上曰, 今番光國事, 能有光於一世乎? 致仁曰, 今年則非獨光動一世, 亦能光動於天下矣。上曰, 卿其釋奏之。致仁曰, 於十三省, 遍禁訛史, 安得不光動天下乎? 上曰, 似然而豈其然乎? 致仁曰, 先朝事快雪, 其爲十三省者, 皆已洞知, 非光動而何及? 致仁退出, 上曰, 領相德談好歟, 豈其有動乎? 碩載曰, 非但聳動於一世, 天下必將聳動矣。上曰, 此後中原之人, 必取法於朝鮮矣。上又曰, 其將取法歟, 其將聳動歟? 上曰, 一人當頭, 萬人搞掌, 其搞字, 鼓爲是歟, 搞爲是歟? 致仁曰, 二字同義, 而鼓掌云, 則用鼓字, 凡云叩者, 多用鼓字矣。碩載曰, 昨日傳敎, 以搞字書之矣。上曰, 特敎之下, 在於果川, 尙無消息, 事之寒心, 莫此爲甚。大司成金致讓, 下義禁府, 推考學製一也, 在京兼官, 卽爲牌招, 亦令擧行, 在外兼官許遞, 與未差, 代政官牌招開政, 以無故人備擬, 待下批牌招察任。出傳敎  傳敎寫訖, 上曰, 如此則儒生輩, 皆當治場中裝矣。上曰, 今聞嶺伯狀聞, 萬萬可駭, 而其中韓光肇·李惟秀·兪漢蕭·鄭純儉, 已故之人, 竝勿問。噫, 金孝大方在三朔內, 勿囚考律, 直爲施行。出傳敎  上曰, 詣臺臺臣入侍。臣承命出, 召執義宋鍈入侍, 進前伏啓曰, 物故罪人得輿, 以告者, 徑斃杖下, 則東呂·址淳之窮覈, 自是次第事, 而酌處之命, 雖出於聖上好生之德意, 其在鞫體, 不可不嚴覈。請還寢東呂·址淳等還配之命, 更令王府嚴鞫得情。上曰, 勿煩。又啓曰, 金柱泰, 卽賊之子, 只施定配之律, 在渠亦云幸矣。今此減等處分, 雖出於霈澤同流之聖意, 減等則爲徒年, 而徒年則遇赦卽放, 此後國有赦典, 則應入放秩, 以之子, 而猶爲無故平人, 使之晏然行世, 寧有如許道理? 請還寢定配罪人金柱泰減等之命。上曰, 其勿復煩。又啓曰, 罪人五得所犯, 實是前古所無之變, 偸取情節, 萬萬凶獰, 酌處之命, 雖出於我聖上好生之德意, 論以國法, 不可容貸。請黑山島爲奴罪人〈五得〉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又啓曰, 罪人吳益祥, 承命摘奸, 何等嚴重, 而不以實狀歸奏, 究其情節, 萬萬叵測。請巨濟府充軍罪人吳益祥依律處斷。上曰, 旣諭勿煩。三行刀割 鍈又啓曰, 新除授掌令元啓英時在京畿陽川地, 持平李福徽時在廣州地, 持平丁範祖時在江原道原州地, 請竝斯速乘馹上來事, 下諭。上曰, 依啓。又啓曰, 臣有區區所懷, 敢此仰達矣。今番雷異之作, 適在陽復之前夕, 不先不後, 警告非常, 我聖上丙枕不寐, 惕然戒懼, 十行絲綸, 辭旨藹然, 大哉王言, 有足以感回天心, 導迎和氣, 而獨於兩司陳戒之箚, 不賜批旨, 以堂箚批答, 爲之下敎, 臣竊不勝慨惜之至。臺閣事體, 與他有別, 上下交修, 非比常日, 則臺言, 雖近於應文聖度宜勉於擇蕘, 而謂以循例, 終靳賜批, 群下所以仰勉於殿下者, 豈不在於實心實政, 而殿下所以待群下者, 乃反應之以文具, 此非但有欠於禮待之義, 亦恐有乖於遇災修省之實, 臣謂伊日兩司之箚, 竝爲還入賜批, 以光虛受之聖德焉。上曰, 凡批答旣有前, 則已諭某答云, 自古有之, 而堂箚之批, 已諭政院云, 而此日追慕難抑, 戒懼方切, 二箚一章, 令承傳色傳于政院曰, 虛頭依例, 皆以已諭堂箚爲答云, 書答頒布, 非大臣則一答, 答數章, 卽亦古例然矣, 則無形中官, 誤傳承旨, 亦不書答, 以此彌縫, 有此所懷, 事之寒心, 莫此爲甚。批答書下中官·承旨亦爲處分, 而今者所懷, 可謂得臺體矣。又啓曰, 臣於言職, 屢叨蔑效, 徒積罪戾, 顧何敢復爲冒膺之計, 而適當閉關扶陽憂勤飭勵之日, 不敢言私, 冒沒出肅矣, 及登筵席傳啓之際, 有所做錯, 臣之生疎之失, 難以自恕, 其何可晏然於臺次乎?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一時做錯, 其何傷乎? 勿辭亦勿退待。出擧條  上曰, 當該誤傳承傳色, 矇然擧行承旨, 特施不敍之典, 旣有處分, 其何默默蕨垣? 柏府, 其或陳箚, 前例, 雖有若大臣焉, 三臺各箚, 于今初聞, 不可無飭, 竝施不敍之典, 以嚴君綱。出傳敎  上曰, 堂箚下批草冊持入。臣承命出持進草冊, 上曰, 中官·承旨下敎之後, 卽聞承旨草冊, 此承旨矇然者, 當該承旨, 依下敎捧傳旨, 承傳色所傳, 豈無未瑩之飭? 當該中官, 不敍置之, 越捧三等。出傳敎  答司諫權穎, 掌令郭鎭純, 獻納李秀逸箚子曰, 已諭於玉署之批矣。出傳敎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