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325책 (탈초본 74책) 영조 48년 1월 11일 정미 19/19 기사 1772년  乾隆(淸/高宗) 37년

○ 今壬辰正月十一日午時, 上御資政殿。常參入侍, 晝講同爲入侍時, 行都承旨李徽之, 左承旨李碩載, 右承旨任希敎, 左副承旨沈頤之, 右副承旨閔百順, 同副承旨金尙集, 假注書金履正, 領議政金致仁, 右議政金尙喆, 大司憲嚴璹, 大司諫沈鑧, 知事金時默, 特進官趙明鼎, 參贊官任希敎, 侍讀官李命彬, 檢討官李得臣, 假注書洪鳴漢, 記事官李普天·申禹相, 藥房都提調金相福, 提調李翼元, 醫官方泰輿·鄭允協·吳道炯·鄭允說·徐命緯·柳光翼·李以材·金孝儉·李養善以次進伏訖。上曰, 晝講爲之。命書傳敎曰, 知經筵趙曮, 代工曹判書金時默除授, 先入侍後謝恩。上講大學經一章, 儒臣繼讀, 陳文義訖。相福問候訖, 進湯劑, 上進御。上曰, 威喝二字, 似唐時武將之事, 國體所關, 不可置之。故自爲親問, 則親問時秘不直告, 迫問之後, 始爲吐實。非爲禹敍疇而然, 卽涉於申晦故也。至於船事, 則果爲發明, 人無所犯, 則其言痛快矣。其子往見則爲父悶迫之時, 其所恐喝, 亦非異事, 臺臣之執言, 勢亦然矣。仍命書傳敎曰, 古人云, 人非·, 每事焉得盡善? 此言予常欽誦。噫, 以周公之聖, 一沐三握髮, 一飯三吐哺, 猶遭·之流言。噫, ·周公其誰? 此猶然矣。噫, 彼其時, 可謂聖世而猶若此, 況世降俗末之時, 浮囂躁競之世乎? 彼將臣所遭, 今初當之者, 雖悶迫, 爲君者自可量也。今者所遭, 亦何足道也? 當今世逢此彈, 其豈異也? 此則不過物來順應, 爲武將恐喝威脅臺臣, 則此國之存亡係焉者, 故不憚其憊, 侵夜臨門矣。事已妥帖, 此非初料, 而今爲慷慨者, 大抵本事, 百人雖鬧耳, 余自默靜, 何有鬧端? 臺臣雖有是事, 耳亦聞也, 於此而止, 豈有昨日臨門? 噫, 以白首重臣, 雖聞乎此, 於具善復, 其猶不可言, 禹敍疇亦非具善復, 當今幕下, 則捧歲謁可也, 何言臺臣彈劾事於此輩乎? 此其本非矣。禹敍疇, 則幺麽行伍發身之人, 三代其任, 意高志大, 不能守分, 聞此言從容傳說, 猶爲不可, 況忌祭時稠坐中乎? 若無敍疇, 禁將何以聞之? 此正耳可聞口不可言者, 而放恣莫甚。昨日處分, 其亦末勘, 因此具以謙, 爲其子而聞此, 不耐爲父之心, 問於兪漢蕭子, 爲父冤悶, 言豈恭乎? 非特此也。漢蕭子曰, 無是事云, 非泛然說道, 其亦不知, 一則不愼樞機, 一則因此要功, 一則因此往問, 脈絡相貫, 非申晦, 其誰傳也? 非敍疇, 將臣何以聞之? 此所謂脈絡相貫者也。嗚呼, 歲首, 有此不美光景, 豈非四境不治? 非武將直陳, 昨夜臨門, 其亦一哂, 此所謂慷慨者也。於臺臣則昨日親見, 非傾軋喜事之類, 卽一固執之人。有具以謙之往問甥姪, 語雖過中, 非架虛鑿空, 事係甥姪, 不能以奏云者, 與申光履非問於矣身者判異, 其所處分, 已爲過也。其在惜鳥卵招鳳凰之道, 近者耳目, 雖溫言慰之, 習俗成風, 謇謇諤諤, 未可期也。噫, 頃者飭勵之敎, 若何? 其墨未乾, 有此處分, 非汲黯在世則豈不暗哂乎? 本事洞知之後, 宜有參酌, 徹宵憧憧, 有此常參之命。此何憧憧者, 而其亦爲宗國世道而然也。處分過中, 其何泯默? 且昨日命讀朴致遠故事, 意已深也。崇文堂此人所對, 其亦猶記, 亟寢削職放逐之命, 以示余暮年爲言官之意。致仁曰, 臣等在外相議, 願有所奏矣。亞卿下大夫中, 如鄭存謙·金龜柱, 資歷人望, 俱合陞擢矣。上曰, 好矣。致仁曰, 臣非以他言之, 其文華才猷, 無處不可矣。上曰, 其才果可用矣。致仁曰, 秋曹·京兆, 是詞訟劇地, 不宜久曠, 而秋判具善行有實恙, 判尹李景祜呈告, 右尹趙重晦昔疾猶未盡差, 竝姑許遞,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致仁曰, 近日位著不備, 歲首朝參, 六卿之長只有一人, 雖緣於或未差或實恙, 而事面則誠可寒心矣。至於禮判元仁孫, 雖有向來所遭, 其後累次遞職, 今則又已歲翻, 而尙今引義, 未免太過, 今日不進, 尤爲未安, 從重推考, 另飭行公, 何如? 上曰, 所奏誠是, 依爲之。今日此殿常參, 豈循常例? 卽爲牌招, 牌去來勿爲呼望。出擧條  上曰, 刑曹判書具善行, 漢城判尹李景祜, 右尹趙重晦, 竝許遞。榻前下敎  上曰, 禮曹判書元仁孫, 更爲牌招。榻前下敎  上曰, 吏議前望中, 有可用者乎? 致仁曰, 前望中, 有沈履之·洪樂命·李海重矣。上曰, 好矣。仍命沈履之除授。致仁曰, 沈履之, 則以吏議改正之故, 不爲行公矣。上曰, 本事今已消融乎? 致仁曰, 本事已消, 而特以改正引嫌矣。上曰, 然乎? 致仁曰, 此是久勤也。竝與洪樂命陞擬,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又下敎曰, 吏參誰爲之耶? 致仁曰, 如李徽之·閔百興, 俱可矣。上曰, 好矣。仍命書傳敎曰, 吏·戶·兵三曹, 國之重任, 受由參判許遞, 其代都承旨李徽之除授, 參議有闕, 代李海重除授, 卽爲牌招開政。上曰, 都承旨銓官, 代閔百興除授, 牌招察任, 房順房, 三院副提調例兼。出傳敎  上曰, 秋判·右尹望, 問于大臣備擬。出傳敎  上曰, 此人此任, 其亦晩矣。噫, 彼此人, 何辭此職? 頃者特解, 其亦曲循, 則今日違牌, 事體寒心, 從重推考, 更爲牌招察任。出傳敎  上曰, 特敎之下, 其猶違牌, 昨日臨門不來, 今日其亦違牌, 事體寒心。初意其欲曲循, 於今坐此殿, 國體所在, 兵判尹東暹, 特施不敍之典。出傳敎 嚴璹曰, 請還寢東呂·址淳等還配之命, 更令王府, 嚴鞫得情。上曰, 勿煩。請還寢定配罪人金柱泰減等之命。上曰, 勿煩。請黑山島爲奴罪人五得, 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請巨濟府充軍罪人吳益祥, 依律處斷。上曰, 尙今謄傳, 古豈若此太過? 亟停勿煩。以下一行刀割 又所啓, 改正之律, 自古有之, 便成國典。爲臺臣者, 如有不當改正而請改正者, 則從以是非可也。官師相規之外, 欲罷改正之律, 永爲定式者, 自損臺體大矣。請持平李得華罷職。上曰, 予已殊常, 今啓得體, 依啓。又所啓, 俄者臺臣處分還寢之敎, 實仰再言之聖德。臺臣旣許風聞論事, 豈可以所言之不中罪之乎? 至於重臣, 則得聞將臣, 將遭意外之彈, 爲之憐惜可也, 豈可私傳於軍校, 自損重臣之體乎? 不可罷職而止, 請前左參贊申晦削職。上曰, 今日始見臺風, 依啓。沈鑧曰, 請還寢鍾城府爲奴罪人天大酌處之命, 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請大靜縣爲奴罪人仲義, 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請崔百男邊遠定配。上曰, 比諸益男, 不可以比, 帳前已知, 歲翻爭執, 予則曰, 過矣, 亟停勿煩。請黑山島爲奴罪人五得, 依律處斷。上曰, 勿煩。以下一行刀割 又所啓, 臺閣事體至重, 則疏啓未發之前, 雖朝士, 不可輕泄。禹敍疇以幺麽軍校, 出入重臣之門, 預探疏奇, 往傳將臣, 事極痛駭。渠雖微賤, 關係則重, 不可薄勘而止。請稷山縣充軍罪人禹敍疇, 邊遠充軍。上曰, 昨日末勘, 欲待臺體, 所啓誠是, 依啓。又所啓, 臣於傳啓之際, 有一字不讀之失, 做錯大矣, 何可仍冒於臺次? 請命遞斥臣職。上曰, 此非爲嫌者, 勿辭亦勿退待。出擧條  上曰, 今當歲初, 布政尹豈曠? 予思其兄判尹, 領相旣奏許遞, 其代行司直李翼元除授, 牌招察任。出傳敎  上曰, 判尹李翼元往事, 業已勘矣。身在闕中, 特除之下, 尙不謝恩, 持湯劑入, 此亦國體, 從重推考, 卽令謝恩, 進湯劑。上曰, 右承旨閔百順與都承旨, 其宜必遞, 今適有窠, 此人豈可只遞? 戶曹參議除授, 牌招察任, 其代前承旨李世澤亦豈可? 此人此時, 復尋鄕路, 且飭已施, 除授牌招察任, 房順房。出傳敎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