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333책 (탈초본 74책) 영조 48년 12월 14일 갑술 14/14 기사 1772년  乾隆(淸/高宗) 37년

○ 壬辰十二月十四日巳時, 上御集慶堂。大臣·備堂引見, 按覈御史同爲入侍時, 領議政申晦, 左議政李溵, 行戶曹判書蔡濟恭, 行禮曹判書沈㲄, 仁陽君李景祜, 副司直李章吾, 刑曹判書具允鈺, 吏曹判書李潭, 訓鍊都正尹泰淵, 行副護軍張志恒, 大司諫徐晦修, 右副承旨李得臣, 執義金復休, 持平朴浚源, 正言李身晦, 校理徐有臣, 御史尹得毅, 記事官柳榮鎭, 事變假注書白鳳周, 記事官南履寬·林蓍喆, 以次進伏訖。曰, 夜間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寢睡·水剌之節, 亦何如? 上曰, 寢睡猶或交睫, 而飮啖全却, 誠難矣。上曰, 昨日空名帖中, 僧帖, 何也? 曰, 僧帖似不如俗帖, 而亦不無願買者也。上曰, 其價幾何? 曰, 少不下十兩也。上曰, 御史歸來, 可謂飛也? 曰, 二日程, 神速往還也。命書傳敎曰, 歲律將暮, 三公宜備, 李判府事拜右相, 政官牌招開政, 下批。得毅入侍曰, 圖形後, 受彼此原情而來也。上命得毅讀原情。上曰, 大臣手札有之耶? 得毅曰, 非親筆而有手札矣。黃蘧原情, 有欲爲擊鼓而兵曹阻搪, 政院退出之語。上命注書, 其時內兵曹入直堂郞知入, 政院則瞹昧矣。賤臣榮鎭出問入奏曰, 宋淳明·柳雲羽也。命書傳敎曰, 噫, 體國初設申聞鼓, 意蓋深矣。況至許西狹門, 守門將攔入推考, 亦禁其濫者, 其雖隨現嚴治, 勿禁之意在此, 則今聞黃蘧供前月初十日, 欲爲鳴鼓, 而兵曹禁焉云, 果若此, 設申聞鼓之意焉在, 其弊勝言? 雖此前已禁, 先見供辭許入, 況此乎? 其時當該堂郞, 特施不敍之典, 當該守門將, 此門二人, 令騎省決棍十度汰去, 以示予暮年效宋藝祖洞開重門之意。命書傳敎曰, 山圖雖莫能見聞, 兩隻供辭, 亦問大槪, 則新占處, 其果坐立不見處, 步數亦止三百步, 而白虎則白虎, 龍虎內不許入葬, 載在法典, 而以手標言之, 今聞令讀, 卽書付黃暹者供亦違也, 而書中旣有千餘步之說, 亦有從氏之說, 渠之供, 亦不爲無據。以定界措語聞之, 南則以爲主, 北則以爲主, 誠若鴻溝, 爲父登聞, 猶可以稱冤之端。噫, 抑强扶弱, 自幼素心, 頃者朴綏源親問, 意亦此也。噫, 故相, 豈特爲其相? 卽憶其祖而然也。況故金左相, 亦有下敎者, 而於今養鼎, 同府內有先山, 亦有戊寅年亥日定界處, 其何捨二處而就新基乎, 乃至於此乎? 問于相臣, 意雖不然, 予意則亦不然, 何則? 近人家不許入葬, 亦是法典, 而莫云買得, 黃家以此而逐其人, 李家因此以撤而用山, 此若不禁, 末世後弊勝言? 予則曰, 卽此一事可禁也。令養鼎先山, 與戊寅已葬處, 若有可用之地, 其用於此, 豈特彼此無拘礙之端? 於故相, 亦安體魄, 以此分付于禮葬官, 得便地而開役焉。上曰, 御史善爲而來, 此等事可以知之, 憶其父而用之也。前者李宅鎭回來後, 亦知其可用也。曰, 御史未科之前, 自是期待之人也。命書傳敎曰, 前都承旨尹得養·徐有隣, 前參判金相翊, 前承旨姜游·李得一敍用, 尹得養, 復差備堂。命書傳敎曰, 大臣旣奏, 吏曹參判許遞, 都政不遠, 其代, 今日政備擬。兵曹堂郞下敎代, 亦令今日政備擬。領議政申晦所啓, 此忠淸監司尹東晳狀啓也。備陳營樣凋殘難支之狀, 仍請常賑營賑穀·軍作米留在中七萬石耗條, 自今年爲始, 限十年許劃, 俾爲添補公用事, 令廟堂稟旨分付矣。本營凋殘難支之弊, 誠如道臣狀聞, 廟議之欲爲變通者久矣, 而因循未遑。今此道臣之引例海西者, 非但有據, 營樣稍裕則民弊自可除祛之論, 儘有意見, 所請耗條中, 限五萬石, 依狀請, 限以十年許劃, 以爲推移, 補用爲宜, 以此分付, 何如? 上曰, 左相之意, 何如? 左議政李溵曰, 穀物許劃誠重難, 而本營凋弊之事勢, 亦不可不念, 又有海西前例, 或從略許施爲宜耶? 上曰, 曾經道臣之意, 何如? 刑曹判書具允鈺曰, 營力凋弊, 誠如道臣所陳, 而本道穀簿, 本自未敷, 朝家雖欲軫念, 而許劃七萬石, 則似太過, 參酌處分, 好矣。上曰, 五萬石, 依狀請許施, 可也。行戶曹判書蔡濟恭曰, 湖營之凋殘, 朝家誠宜軫念, 而臣於閤外, 亦以道臣狀請之不可不量宜許施, 言于大臣, 而但常賑穀與軍作米等, 所關亦甚重大, 五萬石之數, 恐或過多矣。上曰, 大臣更爲陳之。曰, 戶判所達五萬石太多之言, 亦似然矣。以三萬石耗條許劃, 而軍作米則勿爲擧論, 似好矣。曰, 三萬石耗條, 亦當爲湖西之大惠矣。出擧條  上曰, 營賑穀三萬石耗條, 限十年許給, 可也。又所啓, 三水·江界犯越罪人金順汀·朴厚贊等, 緩決咨文出來矣。回咨依例撰出, 正書安寶後, 定禁軍給馬下送于灣府, 使之傳于鳳城將, 以爲轉致北京之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又所啓, 今當歲末, 勿論京外, 隣族侵徵之弊, 必多有之。小民難支之端, 莫過於此, 各別嚴禁之意, 出擧條, 申飭, 何如? 上曰, 所奏誠是, 嚴加申飭, 可也。出擧條  又所啓, 向來御醫蔡膺祐等三人, 減下還付祿時, 御醫李興門, 亦以資高多年任事之人, 獨未免見漏, 年老病甚, 方在飢餓中云, 聞甚可矜, 宜有軫恤之道, 令該曹, 依蔡膺祐例給料,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又所啓, 中廟朝故左議政臣李荇, 久典文衡, 世稱國朝名相, 而伊時以文定二字賜謚矣。泰陵上謚後, 仍不敢稱云, 自前多有此等改謚之例, 則曾經文衡之大臣, 使至今等於無謚者, 實是欠典。依前謚狀, 更令弘文館改謚, 何如? 上曰, 更爲議號, 可也。出擧條  又所啓, 壬辰義兵將鄭起龍, 非但多有戰功, 其時天朝聞其名, 制命爲摠兵官, 此則古今之所未有也。秩是輔國, 而因其子孫之零替, 尙未蒙節惠之典, 至今人多嗟惜, 而百年後議謚, 一經筵稟, 然後可以爲之,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聞所奏, 異於他人, 特爲議謚。出擧條  又所啓, 前都承旨徐命善, 前參判金相翊, 俱是參論廟務者, 備堂差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左議政李溵曰, 戶曹參判元義孫, 亦可合於此, 而領相過於引嫌, 不爲竝請, 一體差下, 何如? 上曰, 皆好矣, 依爲之。出擧條  前都承旨徐命善, 前參判金相翊, 戶曹參判元義孫, 備堂差下事。榻前下敎  左議政李溵所啓, 每於如此之時, 外方囹圄滯囚之患, 亦難保其必無, 京司則有錄囚之法, 故本無久滯之慮, 而外方則守令, 惟意闊狹, 雖微眚薄過, 或不無濫囚之事。今當大霈之餘, 又是凍寒之時, 各別嚴飭, 俾無滯囚之弊,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行戶曹判書蔡濟恭所啓, 昨冬內局都提擧韓翼謩, 以本院唐材常患不足, 每令戶曹別貿, 今番使行, 唐材價銀三百, 令箕營上下於內醫處, 使之貿來, 戶曹別貿, 則一切防塞, 筵稟出擧條, 分付矣。今又因都提調金陽澤所啓, 唐材不足之數, 令戶曹量其實用, 依前給價, 別貿一節, 自本院隨時量勢, 或行或否事, 陳達蒙允矣。成命之下, 臣曹固當奉行之不暇, 而但年例唐藥材價銀之出於地部者, 爲二千五百二十九兩, 龍腦價銀, 又爲九十五兩, 此其當初量定一年應用之數, 逐歲貿來者, 而本院每以用盡無餘, 輒後取用於貿易契, 其弊無窮, 故往在庚午, 奉朝賀洪鳳漢, 以戶曹參判, 備陳此弊於筵中, 仍與本院, 相議考出各年謄錄中唐材用下最多之年, 以別貿銀五百十六兩, 每年添給, 以準其最多之數, 則與上項年例唐材價及龍腦價, 都合銀爲三千一百四十兩矣。以此定奪, 使之竝貿唐材, 自本院繼用一年, 若其取用於貢人之規, 一切嚴防, 而擧條中, 以爲年月旣久之後, 本院與本曹, 不能堅守此定式, 則非但其弊後如前別貿, 比前尤倍, 此不可不慮, 各別嚴飭, 內醫院, 以此定式, 俾無此弊云云, 而自上以御筆書下, 最加申飭四字矣。伊後內院, 則不知其庚午添補價之入於例貿中, 而以三千一百四十兩之數, 認之以年例應貿之價, 加責貢人, 乃復如前, 本曹則以其年久之故, 亦不知御筆申飭之事, 而未能嚴防其貢人加貿之弊, 故加貿日增, 而本曹與貢人, 俱有難支之患矣。昨冬三百兩添貿之後, 又有今番擧條之啓下本曹者, 臣意則旣令戶曹, 量其實用, 依前給價, 則上所陳庚午添給五百六十兩銀子, 從今以後, 不當磨鍊於年例貿之中, 此不可不一番筵稟之後, 可以擧行,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此專由於掌務官作俑。昨年三百兩加貿, 今番所奏, 予亦以爲殊常。旣有庚午手書, 以下則焉敢若此? 提擧何知? 此皆由此輩作俑。昨年三百兩加貿, 今番擧條勿施, 當該首醫·掌務官事, 當下敎, 而今番參酌, 此後嚴飭, 勿令放恣。出擧條  禮曹判書沈㲄所啓, 臣以李陽元家立後事, 有所陳達矣。李陽元, 卽宣廟朝名相也。以光國功臣, 爲漢山府院君, 而數代之後, 冢派遽絶, 奉祀無人, 其家子孫, 以最長房例權奉矣。前有賜謚賜祭之命, 而以無主祀之人, 故尙未擧行, 諸子孫會議, 以六代孫趾馨, 欲定奉祀, 而昭穆不接, 事異常規。自前勳臣家冢嫡墜絶, 則定主祀, 多有前例, 其家前冬, 以此意上言, 今秋又呈單子, 而李陽元當壬辰之時, 死於王事, 今當舊甲之重回, 諸子孫必欲於今年內, 立家延謚, 而臣曹不敢循例回啓, 敢此仰達。大臣今方入侍, 下詢而處之, 何如?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曰, 玆事禮判, 前日仰達, 而未詳事實, 今又聞之, 此與繼後有異, 不過別立廟主祀而已。如此之例, 曾亦有之云, 許施, 似好矣。曰, 功臣奉祀, 旣與他自別, 且聞禮判之言, 曾有延安君李淑琦立嗣之前例云, 依禮判言施行, 恐得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臺臣入侍。大司諫徐晦修, 執義金復休, 持平朴浚源, 正言李身晦所啓, 請慶興府定配庶民罪人趙榮順, 按律處斷。措辭見上  上曰, 旣諭, 勿煩。晦修·身晦所啓, 請黑山島爲奴罪人五得, 依律處斷。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大靜縣爲奴罪人仲義, 依律處斷。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復休·浚源所啓, 請還寢張翼標島配之命。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又所啓, 請黑山島爲奴罪人五得, 依律處斷。措辭見上  上曰, 勿煩。吏曹判書李潭所啓, 說書中逾六年二人, 陞六事, 命下矣。一人則登科已過六年, 而一人則以丙戌年節製賜第, 放榜於昨年矣。若以科榜言之, 未滿六年, 何以爲之乎? 上曰, 一體陞六, 可也。出擧條  諸臣退出。答曰, 旣有定界, 依此相守, 無至違越, 事甚當然。十一日李昌壽疏, 今日政出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