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472책 (탈초본 80책) 정조 4년 10월 8일 계축 25/30 기사 1780년  乾隆(淸/高宗) 45년

罪人의 처벌을 청하는 呂萬永의 啓

○ 持平呂萬永啓曰, 妖宦壽賢之締結, 一種嗜利之凶徒, 爛熳和通之狀, 渠旣明白納招, 則豈可一日容貸於覆載之間乎? 今此酌處之命, 雖出好生之德意, 而三尺至嚴, 不可島縣爲奴而止。請大靜縣爲奴罪人金壽賢, 依律處斷。爲奴罪人河翼龍·金重得等, 敢以罔測之說, 做作眞諺之書, 暗投宮禁之中, 欲售危逼之計, 究其所爲, 萬萬窮凶, 決不可一刻容貸於覆載之間。請興陽縣爲奴罪人河翼龍, 南海縣爲奴罪人金重得, 亟令王府, 設鞫得情, 快正王法。錫達賊之父, 尙今偃息於覆載之間者, 輿情已極齊憤, 而況且犯贓之數, 死有餘罪, 以此以彼, 決不可杖配而止。請梁山郡定配罪人錫達, 依律處斷。聖中之罪, 可勝誅哉? 包藏禍心, 主張凶論, 敢托不敢言之地, 倡出不忍聞之說, 作爲窩主, 慫慂徒黨。故徐有臣·朴宗甲·李義駿輩, 從而和之, 交口讚引。噫嘻痛矣。先大王朝, 十三年不着帽, 而始仕於殿下, 欲展蘊抱之說, 尤極萬萬凶慘, 且莫重義理, 倚托怪鬼輩, 欲售疑亂之計者, 究厥心腸, 與德師·載翰, 一串貫來者也。不仕於先大王朝者, 卽先大王之逆臣, 先大王之逆臣, 卽殿下之逆臣, 豈可一刻容息於覆載之間, 而居謫以來, 少不畏縮, 乃敢聚會學徒, 通接官隷, 至登繡啓, 大臣筵白, 雖卽移配絶島, 而經年爭執, 尙逭王章, 窮凶之節, 無以嚴覈, 亂賊之徒, 無所懲畏。請大靜縣定配罪人聖中, 亟令王府, 設鞫嚴問, 期於得情, 快正王法。有臣·宗甲·義駿, 和應聖中叵測之說, 推詡薦引, 看作奇貨, 敢於書筵出入之時, 肆然迭奏。噫嘻痛矣。聖中之主張凶論, 罪不容誅, 而此輩之同一心腸, 尤極痛惋, 究厥罪犯, 與聖中豈可異同? 疑亂大義, 欲售媒寵之計者, 腸肚相連, 情跡難掩, 而只緣筵席語祕, 尙未聲討, 使凶徒無所懲畏, 國法久而未伸, 已極憤惋, 到今日記旣播之後, 如此負犯之至重者, 不可一刻容貸, 而削板[削版]放逐之律, 不足以懲其罪犯, 請削板[削版]罪人有臣·宗甲·義駿, 竝令王府, 設鞫嚴問, 依律處斷。罪人趙濟泰·李潤成, 俱以逆之切姻, 凶謀逆節, 萬無不知之理, 而濟泰則初不刑訊, 輕先白放, 潤成則未盡究覈, 遽然酌處, 揆以王章, 失之太寬, 獄體乖當, 輿情駭憤, 請鍾城府定配罪人趙濟泰, 海南縣定配罪人李潤成, 更令王府, 設鞫得情, 施以當律。罪人趙嵎, 以物故罪人之弟, 今番諸逆之陰凶情節, 萬無不知之理, 而抵賴不服, 端緖未究, 遽有酌處之命, 王章未伸, 輿憤益切, 請楸子島定配罪人趙峸, 亟寢酌處之命, 仍令王府, 設鞫得情, 快正王法。瑩中之付麗凶徒, 擧世共知, 而乙未冬相臣一疏, 實關宗社大計, 則伊時禍機, 迫在呼吸, 而瑩中身爲憲長, 敢以未詳知深文等設, 顧護凶賊, 欲售包藏之心, 幸賴先大王日月之明, 燭其情狀, 至以能猾爲敎, 則捨命樂禍之凶, 已著於當日而無餘矣。顯忠之典, 旣施於其時承宣, 則護逆之律, 不可以荐棘而止, 請薪智島荐棘罪人瑩中, 設鞫嚴問, 夬施當律。後樂旣以後翼爲弟, 且以·𨩌爲黨, 則凶謀逆節, 必無不知之理, 而親問之下, 遊辭漫漶, 至以本不見重於其弟之設, 肆然納供, 究其情節, 極爲叵測, 不可以不了了極蠢蠢, 而有所容貸, 請濟州牧定配罪人後樂, 亟令王府, 更加嚴鞫, 期於得情。定配罪人孫效忠等八宦者, 俱極凶獰, 終始抵賴, 遽有酌處之命, 雖出於我聖上好生之德, 曠蕩之典, 而效忠則自是凶孽, 旣多負犯, 又以逆宦切族, 及其鞫問之際, 端緖未究, 亦無指的發明之端。定配罪人柳仁培, 罪人李鳳昌·沈德一·李德成, 俱以逆之切族, 若其在京, 則或吹噓應澤, 已露腸肚之糾結, 及夫放逐, 則或出沒城闉, 益著蹤跡之陰祕, 則志恒國來, 陰凶情節, 萬無不知不參之理, 而頑忍不服, 效忠·仁培定配而止, 鳳昌·德一·德成, 更逐本鄕而止, 罪人申世輝, 旣與應澤, 錢財相資, 則可知其情志之親密也。罪人蔡伯周·盧聖翊, 就捕以後, 旣無白脫之端, 而未及嚴覈, 竝有分揀之命, 王章由此而未伸, 輿情由此而益憤。請三水府定配罪人孫效忠, 泗川縣定配罪人柳仁培, 放逐本鄕罪人李鳳昌·沈德一·李德成, 罪人申世輝·蔡伯周·盧聖翊, 仍令王府, 更加嚴鞫, 期於得情。噫嘻, 李普行之罪, 可勝誅哉? 賦性妖邪, 行已暗愎, 脅肩諂笑, 情態難掩, 左右閃忽, 伎倆漸巧, 特一天生宵小之類耳。口蜜腹劍, 林甫之後身, 狐媚狼顧, ·之餘套, 以渠處地爲人, 幸際承乏, 兜攬至此, 則不思知分報效之心, 敢生眩惑跳踉之計, 其貽害世道, 將不知至於何境, 有識之憂歎, 固已久矣。雖以今番事觀之, 亦出於計較利害之心, 外托懲討之義, 內售嘗試之計, 是可忍也, 孰不可忍也? 此於渠猶屬細故, 至於明義一部, 是何等大義理, 而渠之所論本事之外, 乃敢欃[攙]及於有樹立之大臣, 必欲漫漶義理, 欺謾君父, 包藏禍心, 煽動一世, 若此不已, 則倫綱將至墜地, 凶孽亦必生心。噫, 彼普行, 抑獨何意, 循私負國, 一至此哉? 其心所在, 有不可測, 而此又渠卽一斷案, 何幸聖明, 俯燭其情狀, 處分明快, 滿庭臣僚, 孰不欽仰? 而若論其負犯, 不可不一問, 快正其罪, 請楸子島安置罪人李普行, 亟令王府, 拿鞫嚴問。柱翼卽賊家卵育中一物耳。綢繆於·之輩, 出沒於·之間, 一世之所共知者, 而丙丁以來, 倖逭黨與之誅, 久切輿人之憤矣。以其所修族譜言之, 刊印廣布, 在於諸賊伏法之後, 而乃敢以諸賊職名別號, 肆然書錄, 略無顧忌, 所謂附記, 卽渠所作, 而有曰大喪後世變層生, 有曰犯人云者, 下語絶悖, 用意極凶, 及其王府訊問之下, 逆如龜柱, 謂以罪不深重, 凶如觀源, 謂以尋常坐謫, 隱然有爲諸賊顧惜之意, 其平日腸肚之相連, 聲氣之相合, 昭不可掩, 而至於不可援引等語, 尤極叵測, 直與·等賊, 一而二, 二而一, 則有不容一刻假息於覆載之間, 而略施刑訊, 旋命酌處, 銀臺之繳還, 大臣·三司之求對力請, 而非止一再, 天聽愈邈, 兪音久悶, 此雖出於大聖人好生之德意, 王章不可終屈, 輿情不可終拂, 此而不誅, 其可曰國有法乎? 請還寢罪人柱翼安置之命, 亟令王府, 設鞫得情, 夬正王法。答曰, 不允。第六件七件事, 亟停勿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