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723책 (탈초본 91책) 정조 17년 11월 16일 을사 14/15 기사 1793년  乾隆(淸/高宗) 58년

○ 癸丑十一月十六日辰時, 上御誠正閣。時·原任大臣·閣臣·藥房承候入侍, 定例堂上·京畿監司·前水原府使同爲入侍時, 左副承旨李勉兢, 假注書宋知濂·鄭文始, 記注官金良倜, 記事官洪樂游, 檢校直提學徐鼎修, 原任直閣尹行任, 檢校直閣鄭大容·南公轍, 行判中樞府事朴宗岳, 左議政金履素, 右議政金憙, 藥房提調徐有防, 副提調沈煥之, 定例堂上沈頤之, 京畿監司徐龍輔, 前水原府使趙心泰, 以次進伏訖。宗岳等曰, 多日淸齋之餘,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宗岳等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宗岳等曰, 惠慶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有防等曰, 醫官待令, 使之入診, 似好矣。上曰, 置之。命祭報府持入, 文始承命出持入, 上展覽訖, 敎曰, 享官中殘司, 皆令拔之, 吏議旣登筵, 依此爲之也。上曰, 左承旨入侍。出榻敎 文始承命, 與行左承旨林濟遠偕入進伏。曰, 臣之情勢, 惶悚不敢更陳, 而以此情勢, 實難冒膺於三事之職, 伏望特許體諒焉。上曰, 昨批已言之, 經行薦抄選薦間, 從便爲之爲敎, 則又此引義過矣。曰, 以臣情勢, 何敢於此事, 更爲容喙, 與僚相議乎? 上曰, 此非如是說來說去之事, 萬萬過矣, 仍命大臣·閣臣先退。一提學·定例堂上·訓將·畿伯進前。上曰, 水原凡事, 設置留守及判官以後擧行, 反不如府使時, 雖以今番都試事言之, 親軍衛之謂以後時, 固無可論云者, 豈可成說乎? 別軍官之以未滿朔數, 合設於五月云云, 猶或, 可也, 親軍衛則初無朔數, 而公然置諸勿論之科, 抑何故也? 心泰曰, 臣亦莫知其故矣。上曰, 親軍衛事, 更令廟堂草記, 可也。仍敎心泰曰, 訓將何不留意看過乎? 今日卽入防之日, 而尙不稟其節次, 留守事, 不可但以稽忽言, 以其屢經方伯, 亦有治績, 故謂其老鍊而任之矣, 今觀其擧措, 全不致愼, 豈可以年老崇品, 而一向曲恕乎? 上曰, 道路掃雪, 不必廣大之意, 曾有下敎, 今亦依此爲之云耶? 心泰曰, 雖不廣爲修掃, 而路傍積雪, 泥瀜氷凍, 則臨時修治, 反貽民弊, 依前爲之, 別無所害, 而且自本邑, 例皆給價矣。上曰, 細藍橋前路勿復修治事, 今春下敎, 不啻丁寧, 而本府, 又來問其修治與否云, 該府則元無文蹟謄錄而然乎? 留守事, 節節可駭, 本府首裨·首校·首吏, 卿須捉致嚴棍, 而勿以留守事替治, 各以渠罪罪之。明春行幸時, 諸般擧行, 少有不勤, 留守更難饒貸, 畿伯以此筵敎, 詳細錄送, 使之惕念。雖以判官言之, 以渠地處, 不體特畀之意, 徒費俸廩, 漫不省事, 萬萬可駭。亦使之上來, 擧行等節, 各別嚴飭, 而植木若不蕃茂, 掃雪或致怨言, 支供時, 雖釜鼎之屬, 少有民弊, 則境上嚴棍, 斷不可已, 以此分付也。上敎頤之曰, 定例如有釐正處, 修整以入也。頤之曰, 章標一事, 亦當入於定例釐正之中, 而分給時, 每有紛沓之患, 故原隨駕諸司, 則勿爲收還, 使之藏置, 似好矣。上曰, 仍給以置, 無妨矣。上曰, 城役事, 莫曰前留相之所經紀, 所重何如, 則此留守之以其私嫌, 全不留意於城役一事者, 固已可駭。且役錢則受置於本府, 石材則使之勿置於道路及家前田畔云, 此其故, 何也? 以其老憒, 故城役, 雖不欲付之此留守, 而不顧所重之如何, 若是等棄者, 亦豈成說乎? 民始曰, 意見不同, 則願納之財, 陳達還給, 猶或可也, 而不此之爲, 役錢則公然受置云, 臣亦莫曉矣。頤之曰, 濟州御史, 例有慰諭·巡撫·試才等名目, 令番按覈御史事目, 添入幾條乎? 上曰, 竝爲添入, 可也。煥之曰, 毓祥宮·延祜宮四享每在同日, 故延祜宮享事用齋一款, 別無磨鍊矣。兩宮四享, 若在各日, 則延祜宮享事, 亦當一體用齋,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心泰曰, 伏奉筵敎, 以水原府城役願納事, 往問於領府事蔡濟恭則以爲, 本州南北城門樓設施時, 以財力效勞者爲六人, 而祥原進士呂宅祖, 自願錢萬兩, 鐵萬斤, 平壤折衝洪澤淳, 義州出身金聖基, 各納三千兩, 平壤出身任尙珍, 納二千兩, 平壞幼學李元瞻, 祥原幼學李命老, 各納一千兩, 而終緣遞歸, 雖未及登聞, 非但旣納之物, 無以還給, 始役時浮石工役及運石牛價等諸般用下, 殆近五六千, 此已萬萬難處。餘錢六千兩, 鎖鑰封置於執事廳, 宅祖錢萬兩, 渠自守直於京中逆旅者, 已過半年, 揆以事面, 尤涉苟艱, 此則及今自留守營, 如數捧置, 以待後日需用之時, 恐合事宜。且以酬勞之道, 言之, 洪澤淳等五人, 自銓曹及本道, 從其所願, 分等收用, 而其中呂宅祖, 旣是班閥, 數且優多, 亶合拔例酬勞, 事係恩賞, 不得指的仰請云矣。大臣之言如此, 敢此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其中呂宅祖, 令該曹別般收用, 旣納之物, 不可還給, 誠如前留相之言, 則或捧置於公廨, 或守直於京旅云者, 豈有如許事面乎? 況城役, 在本府, 卽重大之第一先務, 而以欲始之議, 出於前留相, 一味不爲可否, 以至于今者。不但國體之寒心, 雖小於此之事務, 宜思古人下殿不失和氣之意, 期於相應而共濟, 又況本府所重何如, 則若是泄泄, 必待提飭, 予於此重臣, 可謂太誤知矣。此後深體先公後私之意, 莫或如前事嚴飭, 可也。出擧條  上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