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741책 (탈초본 92책) 정조 19년 2월 14일 병인 24/24 기사 1795년  乾隆(淸/高宗) 60년

○ 乙卯二月十四日辰時, 上御誠正閣。藥房入診, 右承旨·同副承旨, 同爲入侍時, 藥房都提調洪樂性, 行右承旨李益運, 左副承旨任希存, 同副承旨李肇源, 假注書吳泰曾, 記注官白慶楷·金良倜, 檢校待敎徐有榘, 醫管柳光翼·金孝儉·金光國·周命新·李周憲·朴春源·吳仁豐·丁希泰, 以次進伏訖。上曰, 大臣·備局堂上入侍。出榻敎  賤臣承命出, 與左議政兪彦鎬, 右議政蔡濟恭, 前全羅監司沈頤之·徐龍輔, 備局有司堂上李時秀·尹行恁, 偕入進伏。樂性等曰, 連日勞動,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樂性等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樂性等曰, 惠慶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樂性曰, 今日卽日次入診, 而別無入診入侍之敎, 何以爲之乎? 上曰, 兼行, 可也。樂性曰, 醫官今已待令, 使之入診, 何如? 上曰, 置之, 可也。上曰, 民事, 自有所重, 湖南事, 有難只以回啓爲之。領相適以診筵入來, 故他大臣及曾經道伯人與備堂, 皆令入來, 欲以詢問處之矣。上曰, 全羅監司狀啓入之。賤臣承命持入。樂性曰, 此全羅監司李書九狀啓也, 枚擧濟州牧使李禹鉉, 旌義縣監南涑牒呈, 備陳穀少民多一島顑頷之狀。仍以爲, 前冬入送之穀, 正月中巡, 想已乏絶, 今番裝運穀一萬二千石, 要不過回巡還賑之資, 則拖到閏月旬望, 又當告罄, 其勢不得不更爲移粟, 而濱海災荒, 無異島中, 賑糶接濟, 末由及時。船運旁午於沿邑, 陸輸迤及於山郡, 今若更劃穀物, 復令裝發, 則畢竟事勢, 終至於島陸盡劉, 而嶺南右沿, 與本道左沿, 壤地相接, 如濟民倉穀, 雖是爲非民備豫之需, 到今耽羅民勢, 不可坐視, 道內沿穀更難着手, 而同州加請一萬二千石內, 除今番加送二千石, 餘數一萬石, 雖不可準劃, 更以嶺南右沿穀, 酌量劃下, 卽速裝發事, 請令廟堂稟旨分付矣。俄於閤外, 與諸堂相議, 則昨年歉荒, ·無異, 民勢穀簿, 可知一般窘乏, 今於還賑方張之時, 若或除出穀物, 恐是行不得之事, 顧今春序將闌, 賃船裝運之際, 動費數朔, 則幾及麥登之時, 似無轉運之效。且於肅廟朝癸巳年, 因島歉有兩南穀轉輸之命, 而臣祖錫輔, 以監賑御史, 下往本道, 以湖沿所在禁御保米及統營會外穀所用, 而穀運輸狀聞還寢, 穀之難於運送, 自古已然, 今者道臣之穀請劃, 決不可從施。臣意則本道沿邑形勢, 雖甚可悶, 沿海諸邑留庫中, 豈無推移取用之道乎? 向來該牧使李禹鉉, 加請一萬二千石, 而道臣以二千石先已入送, 則未區劃一萬石中, 限五千石, 更爲加劃, 令道臣, 從便入送, 似合宜矣。上曰, 左右相, 亦陳所見, 而以今春序向半之時, 嶺沿穀物, 何以輸來乎? 爲此行不得之請, 反不若曲爲陸民, 純然防啓, 由前而有從略加劃之請, 由後而有狀語欠誠之歎, 當該道臣, 爲先從重推考, 可也。彦鎬曰, 本島民情之遑急, 宜有朝家別般軫恤之擧, 而至於穀之難於轉運, 臣亦與領相意同, 勢將以本道某樣穀物, 推移劃給之外, 恐無他道矣。濟恭曰, 本道民勢, 遑急如此, 其所救濟, 當如拯溺救焚, 而嶺沿設有可運之穀, 見今仲春將半, 輸致湖沿之際, 必犯閏月, 況自湖沿, 候風裝發, 則其到泊本島, 安知不在於麥熟之時乎? 湖南賑事, 雖曰方張, 五六千石穀物推移, 似不至於無以措手, 以道內某樣穀, 量宜裝送之外, 恐無他策矣。上曰, 諸堂, 各陳所見, 可也。頤之曰, 臣俄於閤外, 已聞大臣之言, 而穀之不可擧論, 有所酬酢矣。湖南沿邑穀簿, 雖甚可悶, 留庫豈或全無? 所儲惟至轉粟移民, 亦豈無推移之道乎? 臣意則付之道臣, 某條區劃, 從便輸送之外, 恐無他道矣。時秀·龍輔·行恁曰, 臣等, 俄於閤外, 亦聞大臣之議, 事勢誠然, 別無他見矣。上曰, 昨冬島穀區劃時, 以別置耗條五千石, 特命劃下, 以作別賑之需, 伊後又奉慈敎, 凡所以出於民而供於上者, 一竝停免者, 蓋欲使一島生靈, 咸飽慈覆之恩, 獲保溝壑之命, 島民庶幾知予心矣。是年何年, 陪慈宮將詣園寢。此時, 予心又倍昨冬, 而邑守之疏, 際此登徹, 可知島中民勢之遑急, 何可以疏出之在於昨臘, 道臣之加送二千包, 少弛予南顧之憂乎? 今番園幸時經費, 不煩度支, 別爲措置, 自整理所句管, 取其中一萬兩, 特爲劃付道臣, 使之從便作穀, 則可得萬包, 何必限以五千? 若以整理所用移。濟島中饑氓, 使匹夫匹婦, 咸被慈恩, 則不但島民全活, 實爲宣揚慈德, 推恩飾慶, 恐無大於此者, 諸大臣之意, 何如?, 右相, 摠理整理所之任, 亦陳所見, 可也。樂性曰, 慈恩聖孝, 一擧竝光, 島民聞此敎, 必當不食自飽, 臣等, 亦不勝欽仰攢歎而已, 豈有他見乎? 入送之際, 不必更定差員, 分付道臣與本牧, 往復相議, 無論去來船隻, 從多少量宜載送, 以爲限麥登, 無至絶巡之患, 好矣。彦鎬曰, 今此劃付之錢, 出自整理之需, 仰體慈覆之恩, 實爲莫大之盛事, 臣固欽仰之不暇, 有何別見乎? 濟恭曰, 以園幸整理所需用之錢, 移付道臣, 使之拮据穀物, 拯救島民, 則是罔非慈恩所曁, 不特島民, 亦必感激蹈舞, 在臣等之心, 惟當攢頌之不暇, 有何他見乎? 上曰, 依爲之。嚴飭道臣, 期於閏月內, 次次入送, 形止使之狀聞, 可也。出擧條  上曰, 今番亦祭海神乎? 頤之曰, 不必如是, 附于道臣, 從便輸送, 似好矣。樂性曰, 今年大小文武科回榜人, 同爲應榜事, 曾有下敎矣。將以來閏二月初六日, 生進放榜時, 同行回榜放榜, 湖西·湖南·關東回榜人, 竝令趁期上來之意, 發關知委於各該道臣處,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領相之率其孫回榜, 殆國朝所無也, 在古猶或陳賀, 不爲過也。上曰, 卿之福力也。奭周昨日之講, 較前居首時, 反不能也, 而偶得純通之栍, 此非天數而何? 樂性曰, 此豈臣之福力? 莫非殿下之賜也。渠尙年少, 若許數年, 加以成就, 不赴殿試, 則誠爲作人之方矣。上曰, 何必如是? 一國上相之回榜, 而又其孫應榜, 是爲賁飾太平之事也。上曰, 聞甚博洽, 可稱大儒。樂性曰, 何能如是? 但書外不知有他物矣。上曰, 使行先來, 何尙不出來? 彦鎬曰, 節使自前稍遲矣。上敎濟恭曰, 園行定日後, 須卽先往華城濟恭曰, 當趁習儀下去矣。上敎樂性曰, 卿亦前期下去也。仍命書傳敎曰, 領相回榜日, 僚相入來參班, 已有筵敎, 而領相之回榜前, 先進秩高者, 惟有綾恩君云。來初六日回榜及元榜, 當臨殿親行放榜之儀, 領相家賜樂輸送宴需, 以此分付該曹。綾恩君, 亦以回榜服色, 入來押班, 仍行四館之事, 勳郞發牌, 傳諭于綾恩君。領相及綾恩君子孫, 亦當入來, 當令五世, 咸備於一庭。前判書具庠敍用, 仍令該曹口傳付軍職。肇源曰, 同罪未敍人, 隨卽提稟事, 曾有定式矣。前判書具庠, 旣已蒙敍, 前判書李致中, 係是同罪,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敍用, 園幸當前, 卿宰侍從堂上堂下, 違牌坐罷及罷散不敍人, 亦爲敍用可也。出擧條 益運曰, 同罪未敍人, 隨卽提稟事, 曾有定式矣。持平金熙華, 旣已蒙敍除職, 前執義崔烜·姜文會, 前掌令鄭毅祚, 前持平柳憲周, 前大司諫朴基正, 前司諫鄭景祚, 前獻納尹行直, 前正言張錫胤·申絢, 前校理鄭東觀·尹序東·張至顯, 前副校理洪秀晩·李貞運, 前修撰李遇濟·尹行直, 前副修撰鄭履綏·朴吉源·徐有鍊, 尙未蒙收敍之典, 故敢此仰達, 而前司諫崔獻重, 初無罪名, 而混入於削職現告, 原傳旨, 付標, 何如? 上曰, 依爲之。竝敍用, 可也。出擧條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