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783책 (탈초본 94책) 정조 21년 11월 25일 경인 9/9 기사 1797년  嘉慶(淸/仁宗) 2년

○ 丁巳十一月二十五日辰時, 上御熙政堂。藥房入診,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提調趙宗鉉, 副提調徐龍輔, 假注書呂東植, 記注官金良倜, 記事官承膺祚, 左副承旨李肇源, 假注書李允謙, 事變假注書趙碩章, 右議政李秉模, 行工曹判書鄭民始, 行上護軍金持默, 漢城判尹李秉鼎, 禮曹判書李時秀, 兵曹判書李祖源, 刑曹判書趙心泰, 行護軍徐有大·趙鎭寬·李漢豐·李書九, 修撰韓致應, 醫官柳光翼·李周憲·李惟鑑·吳仁豐·安昌禧·丁希泰, 以次進伏訖。秉模等曰, 日氣連日極寒,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秉模等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秉模等曰, 惠慶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宗鉉曰, 醫官旣已待令, 診察, 何如? 上曰, 置之。上曰, 次對爲之。秉模曰, 此濟州牧曺命楫災實狀啓也, 分等名色, 不爲擧論, 仍以爲可以從便措處者, 開錄于左, 而風高船路, 遲速無期, 每患不及, 故依近例, 一邊狀聞, 一邊擧行, 事涉擅便, 極爲惶恐爲辭矣。其一, 各年舊還, 姑爲停退, 以紓民力事也。其一, 各寺奴婢身貢, 依近例每口減給一斗事也。其一, 男丁大同米, 每口各減一升事也。其一, 軍兵逃老故病廢之類, 嚴飭各該邑, 使之隨闕充定, 待明春從附近哨司鍊計料事也。今年旱災, 偏在於南沿, 而本島年事, 得占稍登, 分等之不爲擧論, 尤可見三邑之無甚優劣, 誠爲萬幸, 後錄諸條, 便屬已擧行之事, 而舊還停退, 旣得便宜, 奴婢身貢之每口減一斗, 男丁大同米之每口減一升, 亦係近例, 竝與軍丁之待明春從附近哨司鍊事依施, 而原狀啓, 自政院誤下於戶曹, 以致覆奏之稽滯, 當該承旨罷職, 雖以本牧言之, 先擧行後狀聞, 雖是前例, 必以令廟堂稟處爲辭, 而近年以來, 或請廟堂稟處, 或不請廟堂稟處, 此後則先擧行後狀聞, 雖依前爲之, 結辭則以令廟堂稟處爲請之意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秉模曰, 全羅道濟州牧漂到異國人二十名, 旣願以從水路還歸云矣。待本道發送狀聞之來, 令槐院, 撰出咨文, 別定禁軍騎撥, 下送于灣府, 使之傳給鳳城將處, 以爲轉致北京之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秉模曰, 北京禮部交易咨文出來矣。令槐院, 依例撰出回咨, 正書安寶後, 定禁軍騎撥下送于灣府, 使之傳給鳳城將處, 以爲轉致北京之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竝出擧條  上曰, 上使之病, 其間想已差減矣。病勢動靜, 火速狀聞事下諭道伯與灣尹處, 而數日間, 未聞得差與否, 可菀。秉模曰, 如得減勢, 則必前進, 而抵彼日字, 雖未及臘念前, 亦何妨乎? 上曰, 以臘念爲限, 自是已例耶? 秉模曰, 春間自禮部送咨, 此後本國使行抵京日字, 以臘念爲限云, 而此則禮部之文書修正, 每患臨時窘迫, 故所以有此定限。今番使行, 旣以病故, 中途留滯, 則雖過臘念, 趁正朝抵到則一也, 似無不及之歎矣。上曰, 兩南民事, 何如云也? 秉模曰, 湖南則比嶺南, 別無遑急之慮, 但嶺南必多設賑處, 而以場市直觀之, 亦不至大不成說矣。上曰, 大臣就座。民始曰, 外營節目中協守守城等條件, 不爲區別, 擧行時恐有混圇之慮, 所當更以各條分書, 以別軍制措處之方, 而節目, 旣已啓下, 何以爲之乎? 上曰, 啓下節目, 送于外營, 更爲修正事, 分付。時秀曰, 以注文鎭印信事, 已有所, 仰達矣。問其委折, 則以爲自鐵串, 移鎭注文, 今爲八十餘年, 鐵串則自有別將之印, 注文則至今所用者, 自鐵串移來之印信也, 印刻刓不堪用云, 自本曹, 當更爲造給乎? 上曰, 依此爲之。心泰曰, 本廳壯牙兵軍需保, 散在內各邑, 俱是納米者, 而至於壯牙兵身米, 則若無朝令, 自臣廳, 不敢擅許代錢矣。今年條身米中, 傍近諸邑, 今幾畢納, 至於百里外居生者, 以其民情邑報相續, 其在軫恤之道, 有難一切防塞, 姑依近例, 以錢代捧, 從便貿充, 以爲一分紓民力之地, 恐合權宜, 故敢此, 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上曰, 今日臺諫, 何不入來云也? 肇源曰, 行公臺諫之不待牌招, 入參賓對, 自是格例, 且有飭敎, 而今日次對, 諫院諸臺, 無端呈告, 竝不入來, 事甚未安, 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衆所共知實病外, 竝禁推, 可也。出擧條  仍命書榻敎曰, 今日次對, 無端呈告, 不爲入來臺諫推考, 衆所共知實病外竝禁推。命次對先退。命書公事判付訖。仍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