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辛酉九月二十日辰時, 上御熙政堂。 大王大妃殿垂簾, 藥房入診,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都提調徐龍輔, 提調黃昇源, 副提調李始源, 記事官金啓溫·吳淵常·呂東植, 左承旨朴宗輔, 假注書徐淇修, 事變假注書李游夏, 領議政沈煥之, 左議政李時秀, 開城留守金文淳, 行上獲軍李得臣, 知訓鍊徐有大, 戶曹判書李書九, 行護軍李漢豐, 應敎閔耆顯, 醫官金孝儉·李敬培·朴春源·李惟鑑·玄必采·吳仁豐·吳千根·趙宗協, 以次進伏訖。 龍輔曰, 日候過涼, 聖體若何? 上曰, 一樣矣。 龍輔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曰, 惠慶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曰, 嘉順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龍輔曰, 醫官待令, 使之入診, 何如? 上曰, 置之。 龍輔曰, 伏聞敦寧直長金在三所傳, 則惠慶宮患候尙未快復云, 下情不勝焦悶, 而與醫官相議, 則蔘吉茶與童便, 今日不必進服, 加味正氣散, 加便香附一錢五分, 人蔘一錢進服, 爲好云。 以此煎入, 何如? 上曰, 依此爲之。仍命書榻敎曰, 惠慶宮進服蔘吉茶停止, 加味正氣散, 自今日一貼式煎入。煥之曰, 惠慶宮患候已至多日, 下情誠焦悶, 今則諸節, 更若何? 上曰, 比前一樣矣。 上曰, 次對爲之。 煥之曰, 此平安監司金勉柱災實分等狀啓也。江西等二十七邑置之稍實, 平壤等十五邑置之之次, 尤甚名色, 不爲擧論, 仍以年分比摠, 待各邑槪狀齊到, 追後登聞計料, 後錄條件, 請令廟堂稟處矣。其一, 本道餉還各穀之年來代捧, 數甚夥然, 以今之之次邑被災面里, 似難如數還作, 新還中參酌民勢, 量宜還捧事也。其一, 推奴徵債, 限明秋防塞事也。本道今年穡事, 治峽若而邑, 雖或有優劣之殊, 而大體則均登, 分等依狀請施行, 還餉代捧, 便成謬例, 如今稍熟之歲, 所當趁卽釐正, 而數旣夥多, 有難一時强督, 道臣陳請, 似有參量, 與推奴徵債防塞事, 一體許施,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煥之曰, 大小科初會試試官, 在先朝嚴飭選擬。銓官·文任及閣臣, 通瀜排望, 兩司亦以有文名時望者參擬矣。今番監試覆試試望, 銓官·文任或有不入, 而兩司參試, 亦多未叶物論者, 當該禮曹堂上, 施以譴罷之典, 此後大比之科, 京鄕試官一體愼揀之意, 另飭吏·禮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煥之曰, 御營大將申大謙, 該營習陣, 連以身病頉稟, 今日賓對, 亦不進參, 事體極爲未安, 從重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煥之曰, 摠戎使金魯忠, 特除戎垣, 曲諒私義, 可以仰聖意在於簡用此家之人也, 旣被再除之恩, 猶且逡巡者, 揆以事體, 殊甚未安。 摠戎使金魯忠, 從重推考。賓對籌坐, 竝申飭進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煥之曰, 向來秋曹, 有未究竟之重囚, 三司爭執, 該堂亦有執藝之疏, 而其時首堂, 遽呈由單, 事體未安, 故自廟堂, 以雖已辭陛, 無得下往之意, 申飭矣。今雖事過, 不可無警, 刑曹判書曺允大罷職, 邪囚尙有未決, 殺獄會推, 聞亦積滯, 其代政官牌招開政差出, 使之趁卽擧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煥之曰, 捕校久勤遷轉之法, 本與各軍門將校無異, 而年前因譏捕之不善擧行, 有姑勿遷轉之命, 此蓋出於一時飭勵之敎, 而今春以後, 渠輩之效勞甚多, 合有激勸之道, 左右廳捕校久勤, 依前收用之意, 分付兵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煥之曰, 允大方帶上使之任, 而拜表不遠, 上使之任, 姑勿出代, 似好矣。 上曰, 依此爲之。 大王大妃殿敎曰, 八道之今年年事, 何如云耶? 煥之曰, 自五月以後, 雨暘調順, 入域同豐, 而諸道中沿海邑, 或被鹹水, 間有災損處, 而嶺南則有甚於湖南, 關東則平海·蔚珍兩邑最甚, 海西則間有風災, 湖西則沿海邑亦被水災, 畿內則均豐, 而大體言之, 則諸道年事, 可謂豐年矣。大王大妃殿敎曰, 年事雖有不均, 而比前所料, 萬萬多幸矣。 煥之曰, 今年年事, 毋論田畓穀, 以至豆太木綿等屬, 無不成熟, 御極元年, 獲此豐登, 誠切歡慶矣。大王大妃殿敎曰, 方祝億萬年無疆之休, 而今於初元, 年事豐登, 甚多幸矣。又敎曰, 俄者大臣所奏平安道年分狀啓事, 更爲詳奏, 可也。 煥之曰, 關西諸邑, 間或有災損處, 而通一道論之, 則可謂豐登矣。至於關北, 年事亦豐登, 而但諸道中災結應給處外, 間間受損者, 亦不可不給災, 然則俵災之數, 似當稍多矣。大王大妃殿敎曰, 自關西失火以後, 夙宵之一念憧憧, 今聞豐登之報, 誠多幸矣。仍敎曰, 日前臺疏所論安鼎福贈職事, 廟堂回啓中, 雖以爲不可以一臺臣之言有難遽議云, 而予意則其言眞箇可從之言, 則何待衆人之言邪? 欲依臺言施行, 卿等之意, 何如? 煥之曰, 臣等, 俄者亦與僚相, 相議此事, 而鼎福之讀書持行, 臣亦稔聞, 而且聞李基讓, 執贄受學於其門矣。末乃以鼎福之作書斥邪, 當面詬詈, 遽至絶交之境, 此是渠之儕流中相傳之言, 而鼎福之事誠貴矣。大王大妃殿敎曰, 當此斥邪之時, 此等之人, 不可不拔例褒贈矣。 煥之曰, 下敎誠至當, 而但褒贈之事, 係是國家之重典, 自上下敎, 然後可以擧行矣。大王大妃殿敎曰, 從當有下敎矣。 煥之曰, 鼎福以曾經同知, 承襲封君, 正卿特贈, 則似難遽議矣。承傳色仍奉傳諺書下敎于宗輔。 宗輔讀奏曰, 日前臺疏, 大臣回啓中, 安鼎福贈職事, 不可以一臺臣之言遽議爲奏, 言固可用, 則何待衆人之言而聽施? 況當此闢邪之日, 宜有表異之擧, 適當賓筵, 旣詢大臣, 故同知中樞府事安鼎福, 特贈正卿, 以示奬勵之意。耆顯曰, 頃因臺臣之許久闕啓, 聖敎截嚴, 特施譴罷, 而近日行公諸臺, 又復連違召命, 以致合啓之久闕, 今日賓對, 亦無一人進參, 事體所在, 誠極未安。 兩司行公諸臺, 竝施罷職之典,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書九曰, 籍産奴婢之沒入戶曹, 依寺奴婢例收貢, 自是度支古規矣。各司奴婢革罷之後, 籍産奴婢, 便沒歸屬, 不可無一番定式, 此後則居外邑者, 仍屬該邑官奴婢, 居京中者, 劃給秋曹, 使之錄案使役, 恐合事宜。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時秀曰, 賓筵奏事之規, 三司最後於諸宰, 蓋將爲可否規警之地也。今日入侍玉堂, 不待諸宰之進前, 徑先奏事, 有違筵體, 當該玉堂, 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敎于宗輔曰, 再明日華寧殿誕辰祭享時, 承旨與二提學馳詣華寧殿·健陵奉審, 仍詣園所, 一體奉審以來。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