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888책 (탈초본 100책) 순조 4년 12월 10일 을축 24/25 기사 1804년  嘉慶(淸/仁宗) 9년

○ 甲子十二月初十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行左承旨李溏, 左副承旨金在昌, 假注書鄭元容, 事變假注書朴長輿, 記事官崔鳳和, 別兼春秋徐有恂, 左議政徐邁修, 右議政李敬一, 行吏曹判書黃昇源, 行禮曹判書韓用龜, 兵曹判書韓晩裕, 行大護軍蔡弘履, 行護軍李得濟·李仁秀, 行都承旨徐瀅修, 行副護軍朴宗慶, 校理朴宗正, 以次進伏訖。 邁修等進前曰, 近日日氣陰冷,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邁修等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邁修等曰, 大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邁修等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邁修等曰, 惠慶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邁修等曰, 嘉順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上曰, 右相省墓之行, 無撓往返乎? 敬一曰, 果無事往還矣。 上曰, 次對爲之。 邁修曰, 此濟州牧使朴宗柱災實狀啓也。 分等不爲擧論, 數件應行之事, 從便措處, 開錄于左, 而候風涉海, 遲速無期, 謹依已例, 一邊擧行, 一邊馳啓, 請令廟堂, 稟旨分付矣。 其一, 新舊還之一時竝督, 恐傷民力, 舊還, 姑爲仍停事也。 其一, 軍兵逃老故, 嚴飭各該邑, 待明春從附近邑哨司鍊事也。 舊還停俸, 軍兵操鍊之停退等事, 先擧行後狀聞, 便成已例, 竝依狀請施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曰, 卽見西氷庫所報, 則以爲, 本庫氷丁, 每患不足, 而明年閏朔爲六月, 則六月卽大供上之月也。 添一大供上於定數之內, 實有生梗之慮, 均廳所在本庫氷米儲留者, 爲七十石, 而經稟取用, 雖有定式, 藏氷之前, 猝無稟達之道。 以此意趁卽筵稟, 以爲取用於添藏一朔之氷爲辭矣。 在前夏月入閏之時, 本庫氷米取用, 已例非一, 今亦依此許施, 恐宜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曰, 大政當前, 値此一初之會, 通變資格, 搜羅人才, 實爲急先務, 而資格中最無義者, 卽庶類之已經京司詞訟, 而猶不許直擬守令也。 夫詞訟一也, 況京司, 重於郵牧, 則層節之太多, 階梯之偏繁, 豈不爲此類抱鬱之端乎? 至於武班, 則旣許營將中軍, 而不借階秩之品級, 反不如雜歧升資之彙緣圖占, 亦安有如此官方? 臣意則庶流中蔭官之已經詞訟者, 許令直擬守令, 武班之有地處履歷者, 軍器僉正二窠中, 一窠陞作副正, 使之通擬差除, 如訓鍊副正之例, 以爲陞品之階, 似合於疏滯振淹導迎和氣之一助。 以此意, 分付兩銓, 何如? 上曰, 右相之意, 何如? 敬一曰, 庶流抱鬱之弊, 其來已久, 先朝特命作庶流疏通節目, 而兩銓尙未盡對揚之道矣。 已經詞訟, 而不爲直擬守令, 亦爲無義, 蔭官詞訟之直擬守令, 武科出身者之許陞軍器副正, 實合振淹疏鬱之道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兵判進前。 晩裕進前。 上曰, 向以參下守門將朔數變通事, 有擧條, 雖有批答, 而更思之, 則朔數雖變通加設, 參上窠仍置之, 則虛司果, 別無變通之道, 兵判奏之, 可也。 晩裕曰, 向有所奏, 而此非造次間所可變通者。 奏未畢, 上曰, 當初朔數之變通, 蓋爲虛司果之積滯也。 朔數則復舊, 而加設窠數, 亦依前, 則其窠別無加減之數, 何以則爲好耶? 前亦有窠數加減之例耶? 晩裕曰, 參上六窠, 亦與前無異, 而守門將之亦如前以十五朔磨鍊, 似好, 故向筵有所仰奏者矣。 如有他方便之道, 則當更奏矣。 上曰, 前亦有加窠之數耶? 須就議大臣爛商以聞, 可也。 晩裕曰, 江界北道中邊將窠, 先朝時, 以曾經正·副正者擇送, 以爲矯弊之道, 而俾有實效矣。 其時下敎若曰, 此非永久之敎, 槪以十年爲限。 今則已過十年者, 又至三四年, 而今則且無矯弊之事, 此窠如復舊, 則疏滯之道, 似少勝矣。 上曰, 此事從當奏之, 守門將事, 出議大臣, 詳與商確, 草記以聞, 可也。 邁修曰, 官制須有一定之式, 而大司成變通以後, 以實職除拜者, 或以兼銜仍帶, 或以遷轉施行, 揆以官方, 不可無一番定式。 兼大司成, 自古極選, 故正二品兼帶者, 亦且人皆艶稱, 況從二品及三品乎? 自今爲始, 勿論二品三品, 曾經副學, 已行閣職者, 以實職除拜, 則兼銜單付以外, 則以遷轉施行之意, 分付銓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邁修曰, 內鍼醫安昌禧, 丙辰十月, 差治腫敎授, 至庚申四月, 以準朔報瓜六月, 應六品講而遭故, 都政未及遷轉矣。 今服闋已久, 宜卽以六品職陞擬, 而尙未收用, 實爲矜念, 不可以人微地卑而置之, 依例陞六之意, 分付銓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敬一曰, 臣於日前, 伏見慈殿下敎, 有還弊釐正之命, 臣不勝欽仰讚誦之至。 大抵近來糶糴, 爲生民切骨之瘼, 臣於向日筵席, 有所仰達, 而糶糴之法, 始雖爲民而設, 今反爲厲民之資。 蓋緣邑倉之奸蠧, 年加歲滋, 吏隷之分石也, 精穀之換虛殻也, 邑主人之動令也, 其所爲弊, 不一其端。 民聞受還之令, 則擧疾首蹙額, 故有以錢防還於色吏, 而不爲受去者, 有受出而無用, 故棄置而去者, 而當秋則依例徵捧, 有力之民, 百計不受, 無告殘氓, 偏受多石, 至有一戶十石, 或數十石者, 名雖分還, 實不受去雖一二石穀, 白徵於民, 固已無義。 況每年追呼鞭撻, 白徵數十石穀於殘民者, 天下寧有是耶? 粵在先朝, 特軫還穀之痼弊, 至於發策詢問矯救之道, 而訖未有對揚之人, 可勝歎哉? 百爾思之, 他無救弊之道, 惟有社倉一條, 可以矯救, 而先朝策問中, 亦有社倉之下敎矣。 今以朱子社倉之規, 參以我國糶糴之法, 依例取耗, 則民必樂從, 而可無白徵之弊。 爲先成出節目, 行會於還弊最甚之兩南·兩西, 使之依倣社倉之制, 從民願設施, 各面一倉之意, 先爲下詢於左相及登筵諸臣, 何如? 上曰, 左相之意, 何如? 邁修曰, 社倉法意, 本自爲民, 而目今糶糴之痼弊, 實無矯救之善策, 若倣而行之固好, 而節目間事, 似不無拘掣之端, 姑先試之於數三邑, 觀其便否, 民情果以爲便, 則次次設施, 俾爲永久遵行之地, 似好矣。 上曰, 諸宰各陳意見, 可也。 昇源曰, 大臣, 以社倉節目相示, 故臣亦參見, 而社倉之議, 厥惟久矣。 昔在肅廟朝, 以社倉事, 至於成節目而未果行矣。 今若一遵社倉法設行, 則似有實效, 以臣謏見, 無容更議矣。 用龜曰, 大臣所成節目, 臣亦見之矣。 社倉遺法, 倣而行之, 非不美矣, 而古今異宜, 難保其無弊, 姑先試可於一二邑, 果若便好, 則推行於諸道, 似好矣。 晩裕曰, 見今州邑, 莫不有外倉, 大邑多至十數倉, 是亦社倉之遺意, 而所不同者, 官民之別也。 外倉或去官百里, 今若專付尊位之手, 則難保其無弊。 臣意先從若而大小邑試行, 且觀其無甚掣礙, 然後推行於諸道, 好矣。 弘履曰, 社倉之法, 古今雖異, 其中不無矯弊之道, 試爲設行於一二邑, 似好矣。 得濟曰, 社倉規式, 臣固未詳, 而今聞大臣所奏, 如前取耗, 則便今之外倉, 外倉邑皆有之, 加創似無難便之端, 而先從一二邑試可之論, 大臣言誠好矣。 仁秀曰, 臣意則詢問八道, 先從自願一二邑試行, 似好矣。 瀅修曰, 大同法設始之初, 亦且先試便否而行之, 則大臣所奏一二邑試可之論, 儘好矣。 宗慶曰, 社倉法意則甚好, 而在今設施之便否利害, 有難臆對, 無已則一二邑先試之議, 似好矣。 上曰, 僉議如此, 當試可, 而古之社倉, 則非如今之公穀, 今之公穀, 則其耗穀多爲公用, 果無相礙乎? 須更講究十分無弊之道, 後筵稟處, 可也。 出擧條 用龜曰, 仁政殿, 卽我列聖朝嚮明出治之所, 所重與他自別, 而浩大之工役, 今將告竣, 實有光於堂構之聖孝, 上告下布之擧, 有不容少緩。 謹稽國朝已例, 景福宮之康寧·思政兩殿, 卽接待天使處, 而粵在明宗朝甲寅, 重建後, 祭告于宗廟文昭·延恩二殿, 且考皇朝故事, 則世宗皇帝嘉靖丁巳, 奉天殿重建, 告成後, 改名曰, 皇極, 百官上表獻賀矣。 我朝典禮, 皆倣皇朝, 而明宗甲寅已行之禮, 亦載於國朝寶鑑, 則今此法殿告成之後, 不可無告廟受賀之節。 下訽大臣處之, 何如?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邁修曰, 今此正殿重建之役, 不日成之, 庶民爭賀, 告廟頒赦之禮, 容可已乎? 初旣告災, 則今不告成, 恐違禮意。 況有明廟朝已行之例, 皇明奉天殿重建後受賀之禮, 倣而行之, 實合典禮矣。 敬一曰, 臣亦以此事, 有所酬酢於禮判矣。 雖尋常殿宇, 前旣告災, 則宜有告成, 而況列聖朝踐位行禮之法殿乎? 訖役後, 卽行告廟頒敎之禮, 恐合事宜矣。 上曰, 依爲之。 告廟陳賀日子, 以今月內, 擇日以入, 可也。 出擧條  上曰, 左相則以頒赦仰奏, 右相則以頒敎仰奏乎? 邁修曰, 今當邦慶稠疊之時, 若以頒赦行之, 則各道亦有封箋之擧矣。 奏訖, 邁修等就座。 晩裕曰, 今都政仕滿中, 參下部將申獻周, 仕滿已過數朔, 而拘於居中, 自下不得循例區處。 在前如此之人, 有筵稟出六之例,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大臣進前。 邁修等進前。 上曰, 大臣向見江華留守狀啓乎? 邁修等, 未及對。 上曰, 見守臣所啓, 則李晩遠之所犯罔測, 見禁府公事, 則終不輸款。 守臣狀啓, 旣如是丁寧, 而禁府供辭, 又如是發明, 然而渠旣無所犯, 則守臣之啓, 亦豈如是丁寧耶? 一番按査, 則可以査得乎? 邁修曰, 以守臣所啓見之, 則李晩遠, 可謂白晝大賊矣。 渠是曾經防禦使之武弁也, 豈以江華中軍所犯, 至於若是之甚乎? 然而亦無所犯, 則守臣, 豈有此啓聞乎? 且各人招辭, 亦難盡信, 安知其不得人心, 或有誣告之語乎? 然而所犯旣如是狼藉, 則渠惡能免贓罪乎? 宜以贓律治之, 而渠旣又如是發明, 則不可不一番按査矣。 上曰, 如按覈使之例乎? 仍敎曰, 右相之意, 何如? 敬一曰, 卽見守臣狀啓, 則李晩遠之所犯, 極爲罔測, 豈以渠之發明, 仍置不問乎? 不可不一番按査, 而按査然後, 渠亦有脫空之道, 臣意亦以按査爲好矣。 上曰, 下送御史, 眼同留守, 各人處査實, 可也。 邁修曰, 若使面質, 則李晩遠何難下送? 奏未畢, 上曰, 渠之供辭, 亦願面質云矣。 邁修曰, 旣經其官長, 則與下隷輩面質, 事面涉如何矣。 上曰, 御史則以按覈爲名乎? 邁修等曰, 以按覈御史爲之, 似好矣。 上曰, 御史以誰差下乎? 邁修曰, 以校理金相休定送, 似好矣。 上命書榻敎曰, 校理金相休, 江華府按覈御史差下。 上曰, 按覈使, 例爲辭朝乎? 邁修曰, 然矣。 在昌曰, 江華府按覈御史金相休, 時無職名, 令該曹口傳付軍職,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大臣就座。 邁修等就座。 在昌曰, 今日賓對, 兩司無一人進參, 事極未安。 行公諸臺, 竝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命賓對諸臣先退。 邁修等, 以次退出。 又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