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978책 (탈초본 104책) 순조 10년 2월 2일 병술 16/16 기사 1810년  嘉慶(淸/仁宗) 15년

○ 庚午二月初二日午時, 上御誠正閣。 句管堂上·賑恤堂上入侍時, 行都承旨鄭尙愚, 記事官李紀淵, 記注官金良倜, 記事官朴綺壽, 句管堂上金羲淳·閔耆顯, 賑恤堂上朴宗慶以次進伏訖。 上曰, 向來移粟事, 兩西之區劃, 尙無動靜。 故方欲, 召見卿等, 昨者前伯入侍, 有多少酬酢, 而使之私書爛商於卿等矣。 果已聞之否? 羲淳等曰, 皆得聞之矣。 上曰, 朝令酌定之後, 民待哺, 一時爲急, 而尙無移運, 何也? 羲淳曰, 其間往復區劃之故, 尙致遷就, 而無論關西·海西, 若必欲以穀物移屬, 則皆致晩時, 恐不得及期用之矣。 宗慶曰, 前伯筵中酬酢, 昨果得聞, 而戊午湖西判歉之時, 亦有海西移轉之擧, 而自司僕·戶曹, 推移錢邊, 劃給湖西, 以海西耗條, 年年取剩, 流伊還報, 此是還寢穀名色也。 丙寅臣待罪惠堂時, 以各司策應之漸至匱乏, 請得還寢條, 以補常平穀數。 且於昨年, 以摠廳支放, 又爲筵稟劃付, 限年取用, 以爲兩便之計, 而前伯所奏之意, 雖引戊午之例, 而今則京司經用, 比前耗縮, 且近年以來, 常賦應入, 亦多蠲減。 故錢條推移, 實無可擬之道矣。 羲淳曰, 前伯則以爲, 自京司推移某樣錢, 先給湖西, 自海西抽出移劃條, 每年取耗還本云, 而此事外面, 驟看則雖似輕便, 顧今事勢, 亦自不易。 故惠堂之言, 則專爲經用之難繼矣。 上曰, 京司經用, 雖曰, 不足, 而兩湖民情, 一時悶迫。 自京中, 先以某樣錢, 卽爲推移下送, 則來頭劃報之道, 自有海西之從長區處矣。 宗慶曰, 新伯下往時, 以爲移穀之節, 實難及期爲之, 且船價運貰, 反多空費, 本道錢邊中, 以折米或勅需, 當隨力變通, 某條區處云云。 臣方苦待其報來, 而今此聖敎, 如是憧憧, 當以京司封不動外秋冬所用者, 先爲推移下送, 而不可不稍俟伯報來, 以觀其如何措置, 然後始可爲之矣。 上曰, 海西雖有錢條辦備之道, 移換送去之際, 自可遲滯, 且待其報來, 始欲區處, 則日字又致稽緩。 道臣旣狀請之矣, 朝家又許施之矣。 許多待哺之類, 日夕渴望之餘, 尙無錢穀間發落。 言念民事, 萬萬矜惻, 殆乎寢息不安。 揆以國體, 寧不苟艱乎? 出去後與大臣商議區劃, 卽速下送, 可也。 宗慶曰, 許多錢條, 勢難馱送, 且恐遲滯。 自各該道各該邑, 就其上納結錢中, 使之先爲取用, 事甚便好, 以此意關諭該道, 而兩南之穀, 又當窮春, 公私磬竭[罄竭], 今雖有錢, 必無以爲食。 濟州之穀, 使之出來, 則自可貿取救急矣。 上曰, 海路移運, 能無弊端乎? 宗慶曰, 濟州官穀萬石, 已爲發關出來, 以補湖南賑資, 而聞私穀多峙, 拘於朝禁, 不得越海。 今若通之, 則必大利於民矣。 羲淳曰, 濟州私穀, 若許越海買賣, 則似可爲民救急之道矣。 宗慶曰, 都下市直, 比諸歲前稍減, 此必是酒禁之效, 而且是江上米商, 劫於沿之執留, 初不馱往之致也。 上曰, 以筵中酬酢, 各別關飭, 使之勿爲執留, 許令往來賣買, 以爲均利之地, 可也。 羲淳曰, 海西亦禁私商云, 一體關飭, 好矣。 上曰, 湖南之難於上納者, 是大同木邊乎? 昨年綿農, 又極歉荒云, 念彼民, 當此艱食遑遑之時, 將何以拮据備納耶? 今年湖南大同木, 竝令代錢捧納, 則庶或爲紓民困之一端耶? 宗慶曰, 屢屢聖敎, 寔出於憂恤民之意, 臣等欽仰萬萬, 而蓋三南之以木上納者, 亦云夥然。 惠廳之大同, 三營之軍布, 兵曹之騎番及各司許多應納, 皆是責出於民間, 當今饑荒頷顑之際, 萬無措手辦備之道, 而今此代捧之下敎, 實爲民救涸之惠。 第近來戶惠之木儲, 漸至苟艱, 殆難繼用, 是甚悶然矣。 向來位太條代錢之敎, 亦出於軫念, 而伊時見湖南伯書, 則以爲關文一到, 歡聲如雷。 此猶如是, 況大同乎? 然國家之恩典, 不可盡用, 民邑之企望, 亦難曲副, 但有區別之政, 然後可免濫觴之患矣。 羲淳曰, 念彼湖南一道, 遭此無前大侵, 遑遑之狀, 若不保朝夕, 而惟我聖上, 克軫懷綏之策, 頻宣慰諭之音, 苟有益下之方, 輒用損上之德。 節饍供獻之特命停捧, 田稅常賦之分等蠲減。 還穀之限年停退, 舊逋之全數蕩滌, 而又從以抄飢而賑之, 移粟而繼之。 及夫今日, 又有大同代錢之敎, 哀彼涸轍之命, 措諸袵席之安, 前後撫恤之澤, 可謂靡不用極矣。 第朝家雖軫一視之惠, 而恩典當有區別之道。 就其尤甚之次及稍實之邑, 分等區劃, 然後始爲實惠下究之道矣。 耆顯曰, 兩湖民情, 如是軫念, 德意藹然, 極庸感嘆, 想當蹈舞歡欣, 庶忘饑寒之在身, 而湖西年事, 比諸湖南, 足可謂稍勝, 而至若右沿綿農, 不免判歉云, 此亦合有一視之澤矣。 上曰, 所言好矣。 仍命書傳敎曰, 凡係湖南民情, 若有一分有益之道, 則豈可以惟正之供? 有所靳惜, 本道綿農, 纔經昨年歉荒, 又因言端, 益知其納木之難。 以此事勢, 强令納貢, 實非恤民之政, 尤甚邑當年大同木及都監軍布, 竝以純錢代捧, 之次邑亦不可無一視之典, 折半代捧, 湖南旣有代捧之令, 湖西民事, 亦不可不顧。 尤甚邑大同木, 依湖南之次邑例, 一體代捧事, 自廟堂星火分付。 宗慶曰, 德敎一下, 陽春布澤, 言念兩湖民情, 必當蹈舞如蘇矣。 上曰, 在昔先朝, 若値歉歲, 則或差送監賑御史, 又別遣繡衣, 以察勤慢臧否, 實惠誠不少, 而蓋監賑與暗行, 何者爲勝耶? 宗慶曰, 親監賑資, 督責守令, 監賑爲勝, 而此時廚傳, 亦不可不念。 至於暗行, 則黜陟能否, 按察廉貪, 又從而兼爲監賑, 可謂兩得之好, 而挽近以來, 自致有弊, 反爲列邑絡騷之端, 此誠悶然處矣。 羲淳曰, 此時不可無暗行, 而三南饑饉之餘, 癘疫殆遍於一路云, 亦爲關念矣。 上曰, 申時聚待, 旣令安徐, 則守宮大將, 亦令明日入來, 可也。 又敎曰, 永禧殿酌獻禮, 旣已擇日矣。 謁聖試士, 乃是次第應行之例, 而纔經昨年歉荒, 麥農尙遠, 此時咸聚, 實難爲之, 或有退行之例乎? 宗慶曰, 以今所見, 似無咸聚八方之道, 而果有南殿酌獻禮後退行謁聖之例矣。 羲淳曰, 此是間二年應行之例, 而若拘於歲歉, 則何難退行乎? 宗慶曰, 摠管雖備員之時, 番次之苟艱, 自前已然。 至有先朝受敎揭板, 不啻截嚴, 而近年以來, 非但番次之苟艱, 每當殿座動駕之時, 則草記變通, 便成規例, 政院捧入, 亦若尋常, 變通者, 恐未必專事規避, 捧入者, 亦未必專失照檢。 然稽昔受敎, 自歸違越, 揆以事體, 極爲未安, 而究其有草記變通之如呈課者, 則職由於番不循次之致, 此後則謹依先朝受敎, 申明定式施行, 何如? 上曰, 近來摠管, 每當一番侍衛, 輒有一番變通, 紀綱所在, 已極寒心, 而受敎違越, 其罪何居? 若有今番嚴飭之後, 復踵前日之事, 則當依受敎嚴勘, 雖以兵曹言之, 又無隨卽請勘之啓, 則亦難免不察之失。 此則自政院申飭, 其捧納入啓之頻數, 專在政院之失, 此則令知申, 各別檢察, 可也。 出擧條  上曰, 歲新而月已易矣, 左揆愼節, 至今進退, 尙未接新年顔範, 悵觖之極, 係以憂念。 見今廟務積滯, 民憂溢目, 移粟救荒, 尙無頭緖, 寧不切悶? 且端揆之獨賢, 亦云久矣, 朝體豈不苟簡? 今則春晷漸和, 宿疴易蘇, 須圖從近强起, 造朝視事, 以副予朝夕懸望之意, 下番往諭於左相, 可也。 又敎尙愚曰, 卿新自東營上來, 今纔登筵, 有何可奏之事乎? 尙愚曰, 臣在東營時, 以蔘弊事, 有所狀聞, 姑無廟堂之回啓, 未知朝家之處分, 而蓋關東二十六州之民, 皆以蔘弊, 爲難支之端, 村村愁恨, 人人荷擔, 若得矯救此弊, 則可謂通一道均被之惠矣。 上曰, 關東年事則, 何如? 尙愚曰, 原州二十面中五面, 最被大歉, 民食遑遑, 而當此三南大無之際, 難以五面被災之狀啓, 請設賑, 故臣與判官, 私備五百石穀, 抄出數千飢口, 自歲初賑給, 以爲延活之道, 橫城一境, 又是尤甚, 其外諸邑, 則或稍稔或免歉矣。 上命句管堂上·賑恤堂上先退, 羲淳等退出。 又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