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1985책 (탈초본 104책) 순조 10년 6월 24일 정미 34/34 기사 1810년  嘉慶(淸/仁宗) 15년

○ 庚午六月二十四日辰時, 上御誠正閣。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左副承旨柳畊, 假注書李禮延, 事變假注書李菡甲, 記事官李光文·金陽淳, 左議政金載瓚, 右議政金思穆, 行吏曹判書徐榮輔, 行工曹判書金履度, 禮曹判書朴崙壽, 行護軍李得濟·李光益·李堯憲·李溏, 校理徐長輔, 以次進伏訖。 載瓚等曰, 霖雨連霔, 日氣蒸熱,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載瓚等曰, 湯劑停止後, 膈間滯候, 何如? 上曰, 稍勝矣。 載瓚等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載瓚等曰, 惠慶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載瓚等曰, 嘉順宮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思穆曰, 因國舅, 伏聞中宮殿胎候, 今至多朔云。 螽斯詵詵之慶, 實是宗祊無彊之休, 不任歡忭之忱, 而前期設廳, 曾有定式,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今番則所重異於前時, 不必前期設廳矣。 思穆曰, 分娩以後, 雖有輕重之可言, 而至於保護之節, 實無前後之異矣。 上曰, 左相之意, 何如? 載瓚曰, 設廳一事, 誠如右相所奏矣。 上曰, 前期設廳, 果有已例乎? 象奎曰, 設廳之前期三朔, 自是應行之典, 而或有臨時擧行之例, 皆因下敎設廳矣。 上曰, 待八月念間, 更稟爲之, 可也。 載瓚曰, 中宮殿彌月之期漸近, 諸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載瓚曰, 當此盛熱, 潦炎比甚, 元子宮諸節, 何如? 上曰, 安過矣。 載瓚曰, 向來事以後, 竊欲仰暴微悃而未果矣。 今始登筵, 故敢此仰陳, 而宰臣洪奭周之疏出後, 臣等之罪, 尤無所容, 而實無抗顔於班行之念也。 夏禹, 大聖人也, 而其聖德, 不過曰聲爲律身爲度而已。 人君處億兆之上, 命令自合於規度, 然後下有觀感之效焉。 殿下日前非常之擧, 實非以身爲度之道, 而實由臣等不能爭難之罪也。 殿下若以身爲度, 則初豈有過中之擧乎? 第臣等竊有所一喜而一憂者, 聖人之過, 不遠而如日月之更, 是爲臣民之喜也。 旣改之而一念之差, 復或有過中之失, 則是實臣等之憂也。 無論諸臣之賢不肖, 克恢翕受之量, 以開進諫之路, 則自底於日新之德, 而殿下之一言一默一動一靜, 罔非規度上做出來, 益加勉勉焉。 思穆曰, 粟米飮, 自今卄七八日, 謹當依例煎進於殿宮, 而羅蔘垂乏, 以戶蔘代用, 何如? 上曰, 依此爲之。 上曰, 次對爲之。 載瓚曰, 頃於貢市人詢瘼後, 因平市提調覆奏, 以關西錢一萬五千兩, 限年貸下於帽廛市民處之意, 行會本道矣。 卽見道臣所報, 則以爲, 取考記簿, 則勅庫外各庫見在, 不過秋捧前將士支放之需, 則出給京市民, 其勢末由爲辭矣。 本營公貨, 近漸不敷, 秋前支放, 亦難繼用, 近二萬金之出給京民, 有難强令擧行, 待有裕間, 今姑置之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重囚見失, 限內未捉, 則守令罷拿, 自是法文矣。 近來外邑失囚之報甚多, 而每在於稍有治聲之邑, 聞邑屬謀逐邑倅, 則必故縱重囚, 仍不捕捉, 以爲售奸之妙計云, 奸無不有, 法反爲弊, 有如是矣。 如殿牌作變, 松田失火, 俱是守令罪罷之法, 而邑民輩藉法容奸者, 一如故縱重囚之弊, 故至有守令勿罷之受敎, 已成法文, 自是以後, 乃以縱囚, 要爲逐倅之計, 近則尤有甚焉。 今若一任其滋奸, 則將見弊無所不有矣。 此後則勿爲先罪守令, 必令嚴覈刑鎖, 然後庶爲折奸杜弊之道, 而事係法典, 有難遽請變更, 廣詢登筵諸臣後, 一依殿牌及松田已定之例, 處之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 上曰, 右相之意, 何如? 思穆曰, 近來獄囚逃躱, 種種有之, 今此左相所奏, 亶出於杜奸萌慮後弊之意, 無容他議矣。 上曰, 諸宰之意, 何如? 榮輔曰, 重囚逃失, 不無奸猾輩故縱之弊, 依大臣所奏, 勿罷其守令, 則庶可爲杜奸之道, 至於刑鎖, 則嚴刑遠配, 斷不饒貸, 尤好矣。 宗來曰, 外邑此等之弊, 近多有之, 誠如大臣所奏, 勿爲專責守令, 更重刑鎖之律, 則至於杜奸弊嚴獄囚之道, 似俱得宜矣。 象奎曰, 大辟囚之逃躱, 限內未捕該守令罷拿, 卽法典所載, 而至於刑鎖, 以其至微賤也。 故雖自本營懲治, 而初無定律, 無所畏憚, 符同故縱, 憑法售奸, 萬萬痛惡, 如此者, 必也, 嚴刑準三次遠惡地限己身爲奴, 以此揭式, 方可永戢其狡猾之習, 守令勘罪, 自是嚴大辟重獄體之義, 則法意有在, 有不可自下闊狹, 此則道臣勿爲直罷, 攸司臨時稟旨後擧行, 恐似合宜矣。 履度曰, 重囚逃躱, 守令論罪, 不易之典, 而挽近法綱漸弛, 奸猾之不利官長者, 欲以逃失罪囚, 得售其計, 在在相續, 折奸重法之道, 在所更張, 若其照檢獄囚, 莫如刑鎖, 則此後現發, 先以刑鎖, 斷用次律, 當該邑倅, 臨時稟旨處之, 實爲防奸杜弊之政, 臣亦別無他見矣。 崙壽曰, 重囚逃失邑守令論罷, 自是嚴大辟重獄法之意, 而近來奸弊, 難保〈必〉無, 適中罷倅之計, 先施嚴法於刑鎖, 過限不爲捉得, 則邑倅論理請勘, 恭俟處分, 恐合事宜矣。 得濟曰, 金石之典, 法久弊生, 至於邑屬夤緣作奸之境, 此不可無變通之道, 邑倅坐罷與否, 獄吏勘罪輕重, 諸臣已皆陳達, 臣無他見矣。 光益曰, 臣無他見矣。 堯憲曰, 臣亦無他見矣。 曰, 臣亦別無他見矣。 上曰, 玉堂亦入於次對諸臣乎? 載瓚曰, 儒臣體重, 凡諸詢謀, 何可不參乎? 上曰, 然則玉堂進奏。 長輔曰, 大臣諸宰, 皆已陳達, 臣亦別無他議, 而蓋若失錄啓重囚, 則當該守令罷拿之擧, 卽是嚴防守之舊典, 而但法久弊生, 奸鄕猾胥, 如欲謀逐其邑倅, 則必有刑鎖符同, 故縱重囚, 易逞其計矣。 近來此弊, 往往有之, 旣知其爲弊, 則亦不可不一番更張, 失囚之刑鎖等屬, 自今爲始, 施以次律, 各別嚴勘, 而雖以當該守令言之, 如或全無擧論, 則有異於當初設法之意, 且不無將來緩忽之慮, 使之臨時啓稟以處, 似好矣。 上曰, 揆以獄情紀綱, 兩無所失, 依爲之, 守令論罪一款, 其時刑官, 論理啓處, 可也。 出擧條 載瓚曰, 俄以失囚守令勿罷事, 有所仰達矣。 前龜城府使, 亦以重囚逃躱事見罷, 而似無以此勘罪之事矣。 上曰, 事在令前矣。 載瓚曰, 失囚捕捉之限, 限以百日, 曾有定式, 而龜城則亦未免百日矣。 榮輔曰, 關西則自前不待百日之限, 而雖一二朔, 亦有啓罷之例矣。 載瓚曰, 百日之限, 各道似無異同矣。 上曰, 前倅誰也? 榮輔曰, 李尙謙也。 上曰, 旣已出代, 該倅論罪, 則置之, 可也。 載瓚曰, 前以設賑四道守令, 限今年勿許遷轉, 仰奏允下矣。 今方大政當前, 凡此四道公賑邑, 則雖瓜滿及應遷守令, 竝於臘政前勿移遷之意, 分付銓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朝廷莫如等威, 章奏尤當審愼, 而日前臺臣沈厚鎭, 疏論重臣南公轍, 下語之間, 直加以渠字, 渠者卽爾汝之稱也。 等威有無, 姑舍是, 其在語法口氣, 極爲訝異, 有關淸朝風習, 不可以事過而置之, 當該臺臣, 施以罷職之典,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大護軍金羲淳, 備局堂上還差, 使之仍察有司之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左右捕將本職, 俱是劇務, 兼管幾近一年, 竝姑許遞,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全羅左水使安橚, 以其身病, 屢狀乞遞, 而聞其實病, 果難强令察任云, 改差,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曰, 大臣就座, 吏判進前。 榮輔進前。 上曰, 關西年事, 何如? 榮輔曰, 今年則稍登, 而牟麥無前大豐, 大抵西農, 全尙黍粟, 故雨水頻數則有損矣。 上曰, 關西弊瘼, 何如? 榮輔曰, 昨年綸音頒下時, 本道弊瘼, 條擧於應旨中, 別無更達之事, 而道內穀簿, 全不成說, 十餘年前百萬石穀簿, 漸不如故, 而至戊辰爲八十萬石, 其後又爲減縮, 年年如是, 則不幾年而將不滿四五十萬石之數, 然則關西穀簿, 實不知何以則爲好也。 上曰, 此意言于大臣乎? 載瓚曰, 臣已聞之, 而實無矯救之道, 萬萬悶然矣。 榮輔曰, 蔭官參下仕日, 自參奉至直長, 通計準一千三百五十日陞六, 而必爲經稟擧行, 新有定式矣。 今番大政, 直長中亦有通計準仕之人, 依定式陞六, 旣已定式, 則不必每經稟達, 此後則直爲擧行, 恐合事宜, 而事係定式, 下詢大臣處之, 何如?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載瓚曰, 旣有定式, 不必每政輒稟矣。 思穆曰, 一番定式之後, 不當每每煩稟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榮輔曰, 部都事, 曾無通計參奉仕日出六之規矣。 今則直長以下仕日通計陞六, 新有定式, 三十朔初仕窠, 雖與序陞參下有異, 援引通計, 不無所據, 而仕法至重, 亦係定例, 下詢大臣處之, 何如? 上曰, 大臣之意, 何如? 載瓚曰, 都事參奉, 旣爲通仕日, 則三十朔窠初仕, 亦當一例通計矣。 思穆曰, 直長以下自參奉仕日通計陞六, 已有定式, 則今此都事之計日遷轉, 似無彼此之異同矣。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榮輔曰, 當此儲窠之時, 若出郡守以上窠, 則京職中可擬之人, 每患苟艱, 雖非啓請邑, 限都政前, 勿拘純望, 通融備擬, 以爲次次遷轉之地, 而雖値口傳政事之時, 亦爲一體擧行, 已成近例, 今亦依此爲之,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曰, 今日賓對, 兩司無一人進參, 事甚未安, 不可無警, 竝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崙壽曰, 元陵陵上莎草蹲縮處, 旣設油芚矣。 陵上有頉處, 自本陵間十日, 形止報來本曹, 而本曹堂上中, 如或因事登筵, 則隨時稟達, 曾有先朝癸卯定式矣。 上曰, 年前健陵有頉時, 本曹草記乎? 崙壽曰, 華城則留守直爲狀啓矣。 上命大臣諸宰以下先退, 載瓚等退出。 又命退, 承史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