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2043책 (탈초본 106책) 순조 14년 윤 2월 20일 임오 25/25 기사 1814년  嘉慶(淸/仁宗) 19년

○ 甲戌閏二月二十日卯時, 上御重熙堂。 藥房入診, 時原任大臣·閣臣承候同爲入侍時, 都提調金思穆, 行左承旨李惟命, 假注書南履炯, 記注官柳可均, 別兼春秋李紀淵, 領府事李時秀, 領議政金載瓚, 原任提學沈象奎, 提學南公轍, 直提學李存秀·金履喬, 直閣鄭元容, 檢校待敎朴宗薰·李龍秀·朴綺壽, 待敎李鶴秀, 醫官吳千根·李漢臣·趙宗協·秦東秀·崔遂燁·卞之錞·吳仁豐·權以中·李命運, 以次進伏訖。 時秀等曰, 近來日氣和暖,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時秀等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仍敎曰, 各殿宮氣候一樣矣。 時秀曰, 新定湯劑進御後, 或有醒悟之效應乎? 上曰, 未知動靜矣。 仍命醫官二人入診。 以中·宗協, 以次診候訖, 退伏奏曰, 脈候左右三部調均矣。 時秀曰, 春宵漸短, 寢睡, 何如? 上曰, 稍久矣。 時秀曰, 何時就寢乎? 上曰, 二更之際矣。 時秀曰, 何時起寢乎? 上曰, 未明之前矣。 思穆曰, 副提調以監煎之故, 代房承旨入侍矣。 思穆曰, 提調金羲淳, 連事違召, 無意承膺, 承批之後, 亦無動靜, 當此逐日監煎之時, 嘗藥之任, 不可久曠, 今姑許遞, 令該曹, 口傳差出,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新除濟州牧使許溟, 曾經全羅兵使云矣。 若經節度使, 則勿差本道守令, 雖是法例, 而今番濟州, 旣已拔例擇差, 勿拘下送之意, 分付該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載瓚曰, 卽見成均館所報, 則以爲館試革罷後, 東堂二所應辦, 依館試例, 自養賢庫擧行, 而雖有米錢木區劃, 太半不足, 每以養士飯米添用, 今則飯米大詘, 未免闕供, 而式科當頭, 勢將狼狽, 館試復舊之前, 本庫應辦, 卽爲減下, 各主掌輪當, 而此若猝難變通, 則依增廣時例, 惠廳米五十石, 特加區劃爲辭矣。 本館養士之需, 尙患不繼, 式年應辦之資, 尤難自當, 減下之外, 果無他道, 而第添弊各貢, 在所當念, 今式年則依增廣例, 米五十石, 自惠廳, 特令加劃以送,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仍命大臣·閣臣退出。 時秀等退出。 存秀曰, 近來糶糴之弊, 何處不然, 而城餉最爲小民切骨之瘼者, 以其轉輸之弊, 米品之精, 有倍於他還故也。 畿邑本是土瘠, 生穀無多, 近京十四邑之摠米輸納, 每年爲一萬五千餘石, 民勢之倒懸, 日甚一日, 今則至於莫可支保之境, 甲寅之部還變通, 實出於爲都民祛瘼之意也。 今於移轉弊極之後, 亦豈不仰遵甲寅變通之德意, 以爲矯捄之道乎? 蓋關防儲餉, 爲備不虞, 故分留之必二留一分者, 法意有在, 而摠米則拘於取耗支放, 故不得遵二留之法, 關防之地, 無儲餉之實, 輸納之民, 有力竭之歎, 今若以一萬石分給, 其餘五千餘石, 仍作留庫, 則實爲備緩急紓民力之道。 就其最弊之邑如坡州·積城·通津等邑, 竝令勿受, 抱川道里稍遠, 輸納比他邑尤難。 至於各驛, 則驛卒迎送使客, 長在道路, 元無農作之暇, 故本不在於受餉之中矣, 間因一番受食, 仍以爲例, 到今反爲驛弊, 竝令一體勿受。 楊州·高陽, 或爲四千石, 或爲三千石之多, 民力無以抵當, 兩邑各減一千石, 則雖未可永祛痼瘼, 實爲目下挨過之道。 如是爲之, 則摠廳耗條不足之數, 爲四百餘石, 此則不可不給代。 見今畿邑穀簿枵然, 實無着手之道。 年例劃付本道儲置米, 昨年以前條, 限昨年冬等用下後, 餘存者, 以錢, 則爲一萬二千餘兩, 儲置用餘之分給民人, 仍添還餉, 亦是本來法例也。 以此錢, 分授於移轉米不受之各邑, 作米四千餘石, 添付於備局句管之餉穀, 取其耗條, 每石以四兩代錢, 準四百餘石支放減縮之數, 輸納于摠廳, 以爲支放給代之資, 則在摠廳, 無支放不足之患, 在民, 有減却輸納之苦, 令廟堂稟處, 以爲成節目遵行之地,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