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2046책 (탈초본 106책) 순조 14년 5월 29일 기미 23/26 기사 1814년  嘉慶(淸/仁宗) 19년

朴瑞源, 以備邊司言啓曰, 卽見濟州察理使李在秀別單, 則其一, 本州官人輩, 互樹朋黨, 相贊作契, 凡諸任名, 皆出於此, 故今番濟海之變, 實出於契外人, 不得爲座首·千摠故也。 若使爲官長者, 斥私惟公則契自革罷, 本島長吏, 另加擇差事也, 募衆作契, 本有邦禁, 而況此黨同排異, 打成一圈, 以爲島民謀亂之本, 尤極驚惋。 今後則鋤黨祛奸, 差任必公之意, 嚴飭本牧。 其一, 本牧賑倉補民庫米還弄奸之弊, 不一其端, 色落之外, 剩穀漸滋捧, 厚分薄一斛所納, 幾近二十斗, 一斛所受, 纔過十斗, 平役米, 卽島民除番身米, 而每名所納爲八斗, 夏秋, 各以四斗分捧, 而斗捧之際, 吏多取剩一升, 色外添剩二升, 屬之該裨, 名之曰色三升, 已是法外, 而又出新剩名色, 自庚午·辛未, 每等加捧, 年增歲加, 一島受弊, 還餉及平役米剩條, 一竝査櫛, 另加防塞事也, 捧還之嚴, 色落外一粒, 皆罪也, 近所謂剩穀, 作爲一種名色, 關西之淸北, 北關之深北, 此弊偏多, 或因繡啓, 或由道査, 雖不無一二革罷之邑, 而蓋其奸由吏鄕, 害及小民, 惟剩弊是耳。 本島此弊, 未知創自何時, 而殆無異於西北兩道, 尤當亟加痛禁, 此後若或有犯, 不察之守令, 先爲重勘之意, 行關嚴飭。 其一, 本島各樣公下, 以別儲穀耗三百餘石取用矣, 自庚午移送湖南之後, 更以牧場稅穀平役餘米, 分排移下, 每年排用矣, 其後減兩穀一百十石, 以賑穀耗報備局, 充數取用, 見今賑耗則會錄不敷, 平役米則餘剩旣多, 場稅穀則亦係私用, 以此會付公穀, 爲兩穀給代, 有非積儲之義。 此後則以場稅穀給代賑耗, 勿爲擧論, 歲末磨勘備局事也, 別儲穀移送湖南之後, 本道支放之以此耗取用者, 更無他公穀中可合給代者, 故自本牧報本司請得某樣穀, 而以一時權宜之道, 依報許施。 此所以平役場稅兩穀之從便移用者, 而逮至辛未, 本牧爲經遠之慮, 更請賑餘穀百十石, 以爲與兩穀參半排用之地, 此亦本司之所許施也, 今見繡啓, 以賑耗之不敷, 支放給代之需, 請令全敷取用於場稅穀。 所謂場稅穀, 元非朝家句管, 自朝家發令區劃, 有欠事面, 令道臣往復本牧, 從便分排後, 形止報司, 以爲憑考之資。 其一, 本島牧子之役, 最爲苦重, 人皆厭避, 牧子輩場內所耕之地, 依山場牧子例, 常年則折半減稅, 點烙之年, 全數減稅, 以酬其勞事也, 牧卒偏苦, 甚於平民, 無論山場他場, 竝令常稅蠲半, 點烙之年全減, 以爲支保之地, 果爲得宜, 依此永爲定式之意, 分付。 其一, 紅騎鞍所織尾鬣, 間三年點烙時, 剪取儲留備用, 而今則所餘, 盡歸私用, 每年剪取, 以致馬賤尾貴, 依節目間三年剪取, 排年備用事也, 牧馬剪尾之法, 卽爲騎鞍織毛之需, 三年一剪, 已成本司·本牧之定例, 而近不無每年剪取之弊, 大非法意, 極涉寒心。 此後若非年次而犯剪者, 亟施違制之律, 仍爲發闕[發關]嚴飭。 其一, 大靜祿南場, 本非廢場, 周回爲七里, 而前邑倅, 稱以廢場, 以其二里, 私土換出者, 係是法外, 故所謂京兆立案, 縣·牧完文, 竝爲燒火, 而後弊亦所當念, 嚴立科條, 申飭遵行事也, 不必以七里二里, 較其多少。 大抵牧場換土, 如驛田換土, 自有法禁, 此後申明科條, 無或毁劃之意, 另加申飭。 其一, 本州進上所入及紅鞍所入獐皮五十餘領, 鹿皮二十餘領, 使牙兵亟年備納, 以平役米, 計減本價。 挽近以來, 名以求請, 斑鹿皮·土獺皮等屬, 自官徵納, 而給價太歇, 無異白徵, 若其多徵之年, 則鹿皮爲一千四五百領, 獺皮爲三百餘領, 鹿·獺幾至絶種, 應納無由。 或以涼臺·白木等物防納, 而上下則從以官價, 還捧則準以時價, 爲弊切骨, 自今應納元數外, 如有一領皮求請, 則雖於年久後, 論以贓律事也, 雖錢穀惟正之捧, 尙多從中之緣奸。 況皮毛別貿之際, 豈無自下之容手, 而公價出納, 弊無不有, 不但本邑如此, 皮物爲然, 凡出自民而入于官者, 京司外邑, 擧有是弊, 卽此一事, 可以推類, 此後上供所用及紅鞍所需外, 切勿以一領皮加把, 自犯重科之意, 措辭關飭。 其一, 本島船稅木, 上船則細木一疋, 中船則中木一疋, 下船則常木一疋, 自是古例也, 其來增減無常, 至于辛未, 別以一疋細木, 標識暗賣於外, 使船主輩, 必爲買納, 故標木乍入旋出, 周而復回, 民言狼藉。 前牧使金守基, 雖爲折錢減捧, 而論以古例, 猶爲倍價, 故已以上船則五兩, 中船則四兩, 下船則三兩, 定式收捧之意, 關飭, 而亦令另飭事也, 商船有大小之別, 故稅木有精麤之殊, 而收納之際, 該掌裨校之點退作奸, 勢所必然, 況此標木之去來, 尤是難言之弊, 其時牧使, 烏得免不能察飭之責乎? 捧現告, 從重推考, 分等代錢, 實爲防奸矯弊之道, 依此施行之意, 分付。 其一, 本島馬商出陸時, 無論駑·駿, 例捧烙稅木二十尺, 而至於中下等馬, 元價不過二疋, 則其稅極重, 自今無論三等馬, 竝捧十尺, 以均其稅之意, 雖已行關, 而宜有更飭事也, 馬稅之各捧十尺, 宜無低仰操縱之弊, 依此新定式, 永久施行之意, 分付。 其一, 本島州邑, 有水稅藿名色, 而收捧於各浦潛女者也, 甲寅啓下節目中, 本州及旌義·大靜所捧之稅, 各定其數, 以十七斤一秤, 捧一束之藿, 使三邑同秤均稅矣, 挽近收稅時, 雖用十七斤之秤, 而惟事加捧, 故浦女號泣稱冤。 自今本牧所捧藿五百十五束, 定以二百五十八束, 本邑所捧三百十一束, 定以一百五十六束, 旌義所捧三百七十束, 定以一百八十五束, 大靜所捧二百五十束, 定以一百二十五束, 竝半減其稅之意, 已爲關飭, 而且在前州邑, 分給小米於浦女等處, 每一斗捧藿二百立, 號曰官貿藿, 便是勒買, 仍成謬例。 亦於甲寅節目, 竝皆革罷, 而其時旌義民, 則適當年荒, 自願受價, 故定以得翌年革罷, 其後, 民雖願罷, 官不許施, 亦以依節目擧行之意, 一體關飭, 而竝更申飭事也, 浦女潛水之役, 卽天下之矜民也, 三邑元稅, 雖不可已, 而更何忍一立加徵乎? 今此減半分定, 果爲中窾, 使之仍爲著式, 至於受價一節, 亦依甲寅節目, 自今施行之意, 分付。 其一, 右項諸條, 發關該牧, 修上節目, 踏印還下送, 使之永久遵行, 而本州地隔重溟, 無處顧忌, 故每多暫行旋廢者, 從今十年一次, 差送繡衣, 若有無難廢却者, 啓聞論罪, 亦探守令之臧否, 嚴明黜陟, 則亦足爲懲貪蘇弊之道, 宜令定式事也。 無論舊例之申明, 新式之初定, 凡今擧行諸條, 竝使之成冊報司, 以爲永久憑驗之地, 繡衣差遣, 乃是自上特旨之隨時處分者, 本無元定年限之例, 惟在上裁。 其一, 旌義前縣監康聖翊, 前察訪高鳴鶴, 事親盡道, 行己有素, 濟州前武兼高遇泰, 人固勤幹, 亦習弓馬, 而落仕十九年矣, 尙未甄復, 生員吳霑, 粗解文字, 不染俗習, 此四人, 竝宜收用事也。 其一, 濟州良人林成彦, 牧子高允文, 旌義將校玄胤慶, 孝行卓異, 而高允文身死, 林成彦·玄胤慶生存, 死當表異, 生當給復, 濟州故儒生田衡元妻梁氏, 故儒生吳隆復妻金氏, 故吏孫處權妻朴氏, 大靜故儒生金昌銀妻金氏, 烈行卓異, 宜有褒嘉事也。 甄復及收用事, 孝烈褒嘉事, 令各該曹, 稟處, 何如? 傳曰, 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