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2137책 (탈초본 110책) 순조 21년 1월 25일 정축 29/29 기사 1821년  道光(淸/宣宗) 1년

○ 辛巳正月二十五日辰時, 上御熙政堂。藥房入診, 大臣·備局堂上引見入侍時, 提調金魯敬, 右承旨洪命周, 假注書鄭德和, 記事官鄭知容·金正喜, 檢校待敎徐憙淳, 同副承旨韓翼鎭, 假注書徐左輔, 事變假注書李基準, 右議政南公轍, 行戶曹判書朴崙壽, 吏曹判書金履喬, 刑曹判書李存秀, 工曹判書李魯益, 刑曹參判張鉉宅, 漢城左尹徐英輔, 訓鍊都正徐春輔, 工曹參判金逌根, 行護軍李止淵, 以次進伏。醫官吳千根·李漢臣·金殷相, 進伏楹外訖。公轍進前奏曰, 歲籥載新, 百籙鼎至, 臣不勝獻賀之忱矣。近日寒暖不調, 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公轍曰, 寢睡·水剌之節, 何如? 上曰, 一樣矣。公轍曰,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各殿宮氣候一樣矣。上曰, 醫官診候置之。公轍起伏奏曰, 臣於新年, 初登筵席, 瞻望天顔, 承聆玉音, 臣雖卽日退塡溝壑, 更無餘憾, 而以臣身言之, 則自負初心, 將爲進退郞堂之人, 雖於君父之前, 無面可現矣。臣之決難久據之狀, 悉暴於前後辭本, 此豈可已而不已者哉? 或以謂目下, 姑無大段情勢, 求去何必若是之急, 此非自己之事, 故其言如此也。疾病之長淹, 而廟務緣臣瘝曠, 才具之素蔑, 而國事緣臣僨誤, 則所謂情勢, 豈有大於此者乎? 臣之必以一遞爲期者, 實出爲國之心, 非爲奉身之圖, 而聖鑑尙未俯燭, 此豈不萬萬憂悶, 萬萬迫隘耶? 日前恩批, 臣當信如四時, 恭俟早晩之體諒, 而言念國事, 一日爲悶, 一時亦悶, 理合連上辭本, 積誠仰干, 而煩瀆是懼, 嚴畏不敢。且於一番陳籲, 輒要一番恩禮, 尤是臣罪上添罪之端, 故玆敢力疾進身, 更申未畢之懇。伏乞聖慈, 淵然深思, 惻然垂憐, 俾一物之賤, 得蒙終始生成之澤焉。神昏語澁, 不能盡所懷之萬一, 而攢手顒祝, 只俟明命之速下而已。上曰, 次對爲之。公轍曰, 臣於近來, 精神昏耗, 不能收拾, 略干以一二事仰達矣。仍起伏奏曰, 頃因修撰金在元上疏批旨, 北路諸條矯捄之方, 關問道臣矣。卽見前監司鄭尙愚所報, 則以爲, 南北關親騎衛, 本以鄕武擇差, 而近來勸奬之政不行, 故擧皆厭避, 未免苟充, 今若以道內不願窠, 數三鎭堡, 自辟差送, 別付料, 亦以親騎衛抄付, 每都政初仕檢擬, 一依堂疏所請, 則有班閥抱才技者, 必當樂赴, 足可以壯兵衛而係人望, 兩本宮祭需布, 營邑捧納時, 果有點退誅求之弊, 今依辛酉給代時例, 以本道所納均廳海稅條中一千五百兩, 更爲加劃, 逐年上下, 本布仍作結穀, 添付賑廳, 則在該廳, 不失元數, 在北民, 永爲蘇弊, 竝請廟堂稟處, 外此諸弊, 方自本道, 從便釐改爲辭矣。祭需布事, 所重與他自別, 旣知其爲弊, 則揆諸事體, 何可一時因循乎? 道伯所論, 甚爲詳悉, 依所報, 均廳海稅條中一千五百兩, 更爲加劃, 本布則永爲革罷, 而仍作結布, 依他例上納均廳, 以充海稅之數, 不然則作穀添付於賑廳, 以作放下之需, 亦無不可, 令道臣往復該廳, 作穀作布間, 須思便民之方, 的定施行, 親騎衛別付料之設置, 將以壯軍威勵武技, 以爲緩急之可恃, 而近年以來, 撫馭失宜, 圖占無節, 北人之解體久矣。如無別般激勸之政, 將何以繫人心而整軍制乎? 南北兵營所管邊將中多窠, 有難依堂疏許施, 而只以各一窠, 許作自辟, 一從久勤差送, 而俾毋得循私越次, 別付料, 初仕調用, 本有法式, 而銓曹對揚, 近有有名無實之歎, 此後則每都目, 拔例收用, 以爲慰遠疏鬱之道, 別付料之以親騎衛試才抄上, 雖非當初法意, 堂疏道報, 必有料量而然, 此亦許施。其外自本道從便捄弊者, 令新道伯, 更加商確, 凡屬違法厲民之端, 一切釐改, 具由狀聞, 以副朝家顧恤北民之意,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公轍曰, 卽見全羅監司李書九狀啓, 則以爲, 靈巖楸子島漂到異國空船一隻, 依例燒火之意, 知委於該水使及地方官爲辭矣。本道已例必如此, 而漂船燒火, 卽因彼人所見處故也。苟是空船, 人物旣未尋覓, 則日後安知無意外憑據之事乎? 此不可不念, 此後或有空船漂到者, 着意看守, 計過數年後, 報司燒火之意, 分付諸道道臣,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公轍曰, 大臣遷葬時, 自朝家特爲助需, 載於法典矣。故相文翼公兪拓基緬禮在近云, 令該曹, 依例擧行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公轍曰, 宣惠廳提調未差之代, 大護軍鄭晩錫差下, 使之察任,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公轍曰, 參下官登科十年, 許令出六, 載在法典, 而今亦有限滿十年人云, 依例陞六之意, 分付銓曹,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榻敎 公轍曰, 公淸監司瓜期已滿, 當於後日政差代矣。上曰, 唯。公轍曰, 今番幸行時, 臣欲從便先詣, 故敢此仰達矣。上可之。上曰, 大臣就坐, 諸宰奏事。履喬曰, 京外孝行贈職, 幾皆擧行, 而有故家士族中經術士望宜贈南臺者, 故相尹蓍東在銓時, 有所筵稟特施。今番亦有合用此例者, 以此擧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存秀曰, 近來奸吏輩, 偸竊公穀, 諸道同然, 邑爲諸道之最者, 實由於京外之吏交通作奸之道, 甚爲便近之故也。籌司吏申尙德, 以多年京畿所掌之任, 符同外邑之吏, 偸弄穀符, 歲以爲常, 以若罪犯, 不可徒配而止。年前本司吏金德祖, 以賑資偸食事, 絶島爲奴, 今此尙德, 公穀之年年偸竊, 比之德祖, 厥罪尤重, 眞所謂殺無赦者也。當初徒年之配, 失之太寬, 尙德, 遠惡島限己身定配, 斷不可已。且畿內營邑吏之符同作奸者七漢, 年前自籌司覆啓, 爲奴於絶島, 而其中盧仁譚爲名漢, 所偸之穀, 殆過三千石, 此是諸漢中罪魁也, 而縱其子, 誣罔天聽, 竟至蒙放, 無故在家, 實爲刑政之倒置。仁譚, 卽爲還配之意, 分付營, 同罪中又有金得鍊·咸重績兩漢, 亦已放還, 其亦刑政之不均, 一體還配之意, 分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存秀曰, 臣纔遞惠局之任, 而以本廳事, 有可仰達者矣。白綿紙, 卽歲幣所用, 禮單紙·霜花紙, 卽支勅所需, 使之恒留者, 別使與勅行, 或在於意外, 故俾無窘速狼狽之患也。白綿紙則八起所需一萬六千卷恒留之外, 又有七千四百餘卷價之每年上下者, 當初磨鍊極贍, 雖有屢次別使, 自可無不足之患, 而昨冬則節使與兩次別使所入白綿紙, 無以充數, 至於八千卷價別上下, 昨冬勅行時, 禮單紙·霜花紙之恒留者, 亦無所儲, 禮單紙八千四百餘卷, 霜花紙二百四十餘卷價, 不得已更爲上下, 而近來三南各廳, 入不當出, 未免枵然, 以均廳錢, 先爲推移上下, 大抵名雖恒留, 而實無恒留者, 歲幣支勅所需以外, 本曹以紙地, 用於諸般他用而然也。英廟己卯, 洪奉朝賀筵稟定奪, 白綿紙隨時別貿之價, 戶曹擔當事, 有所定式, 先朝丙申, 故相臣鄭弘淳爲惠堂, 白綿紙曹中所用者, 一切防塞事, 筵稟定奪, 永久遵行, 而今番紙地之見乏, 由於曹中之用, 近復過濫而然也。繼自今一依兩相臣筵稟, 定式施行, 俾無違越之弊, 均廳錢推移上下者, 不可不計除於均廳之給代於戶曹者, 蓋本曹別卜定, 自本曹, 移送貢木及耗穀于宣惠廳, 自是法例, 其所計除, 實爲遵法也。自今以後, 白綿禮單霜花等紙, 某勅使時所需幾卷, 某使行時所入幾卷, 遺在幾許, 自本曹每歲末, 移牒本廳, 以爲憑考之地, 而特敎內入及歲幣支勅以外, 如有曹中所用, 自本曹給價事, 申明舊式,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存秀曰, 本廳所管各穀之半分者, 統計新舊還都數, 折半分給事, 前已出擧條知悉各道, 行之數年, 而終非分糶之經法, 且有日後生弊之慮, 旣知其有弊, 則不可以銷刻爲嫌, 元擧條勿施, 自今年, 一依他衙門穀分留例施行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存秀曰, 四名日四仲朔各房祭需價米, 自本廳上下, 而先後早晩, 各自不齊, 故上下之際, 每有眩亂之弊。自今爲始, 翌年一年條, 每於前年臘月, 計數都下, 定式施行,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存秀曰, 京畿廳有空日米名色, 卽畿邑守令新舊交遞之際, 計除廩米者也。數極零星, 一年多不過爲三四十石, 無補於公用, 且此是他道所無之例也。自今一依他道例, 勿爲計除空日之米, 似好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魯敬曰, 今番元朝稱慶陳賀時, 因下敎, 世子宮受賀處所, 以誠正閣, 改付標擧行矣。今後坐堂受賀處所, 依此磨鍊,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魯敬曰, 來三月二十一日慶科庭試卽日放榜時儀節, 當爲磨鍊, 文科處所, 以何處擧行乎? 上曰, 以春塘臺磨鍊, 可也。出擧條 魯敬曰, 取考謄錄, 則庭試文科試取及卽日文武放榜時, 皆以親臨擧行矣。今亦依此磨鍊乎? 上曰, 以親臨磨鍊, 可也。出擧條 魯敬曰, 取考謄錄, 則庭試卽日放榜時, 王世子侍座之節, 稟旨擧行矣。今番則何以爲之乎? 上曰, 依此磨鍊, 可也。出擧條 魯敬曰, 幸行時, 江心水, 例當陪進, 而或有置之之命, 今番則何以爲之乎? 上曰, 置之, 可也。魯敬曰, 幸行時, 若値日次問安之時, 行於行在所, 而各殿宮問安, 則分提調只以口傳爲之, 承候後若有議定湯劑之事, 則先擧行後狀啓, 已有前例矣。今番二十日日次, 亦依此爲之, 何如? 上曰, 依此爲之, 可也。出擧條 魯敬曰, 向來醫官陞資而未經實職者多矣。隨其階梯, 分付銓曹, 付之實職, 自有前例。今亦隨品, 加設單付,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魯益曰, 臣以兼管司䆃寺事, 有所仰達矣。奉事尙東奎, 隨節使行赴燕未肅拜。在前如此時, 多有筵稟變通之例, 且有吏逋査釐事, 令該曹, 他司奉事中, 另擇相換,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榻敎 魯益曰, 臣於勅行伴送後, 今始登筵矣。今番勅使無弊還歸, 而向後勅期早晩, 有未可知, 承接周旋, 皆是任譯輩擧行, 送勅時, 首譯金相淳, 聰敏幹事, 頗有效勞, 令該院拔例論賞, 其他任譯, 亦多勞勩者, 一體考例施賞, 以爲奬勸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崙壽曰, 前惠堂所奏中紙地事, 恒留外加用, 每因方物之疊出, 以致給價之夥多。此後則除非因特敎內入及方物支勅等應用者外, 凡係曹中所用, 各別撙節, 俾無過恒留濫觴之弊, 而至於從前恒留外已上下者, 目下本曹經用, 實無可以計減之勢, 旣往雖勿論, 自今爲始, 如有恒留外所用, 不必移牒於惠廳, 用處數爻之修報, 不害爲彼此憑信之道, 依此定式施行似好, 故敢此仰達矣。上曰, 依爲之。出擧條 翼鎭曰, 今日賓對, 兩司無一人進參, 事甚未安, 違牌諸臺, 竝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出榻敎  上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