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2265책 (탈초본 114책) 순조 31년 4월 20일 임인 24/24 기사 1831년  道光(淸/宣宗) 11년

○ 辛卯四月二十日午時, 上御熙政堂。 晝講入侍時, 知事李羲甲, 特進官朴基宏, 參贊官洪彦謨, 侍讀官李應信, 檢討官黃浩民, 記事官韓鎭庭, 記注官金熙逌, 記事官金大根, 各持書傳第三卷, 武臣朴敬鎭, 以次進伏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上命開卷讀奏, 應信讀自敷土, 至夾于碣石入于。 上曰, 文義陳之。 應信曰, 觀此禹貢一篇, 夏后氏王天下之大槪, 可得其要領矣, 先敍治水之功, 曰載, 曰治, 曰修, 曰績, 當時水患, 爲最甚, 故先疏道, 次及·, 因修前功, 又致勤勞, 而都於是乎地平矣, 乃得任土作貢, 而王政不紊, 民生底定, 蓋上古之世, 較數歲之中, 以爲常賦, 而上無濫徵之弊, 民無欺蔽之奸, 垂數十百年, 而維持鞏固矣, 夫何近世, 賦役不均, 百弊層生, 膏腴之地, 多漏於豪强之占, 而有下下之薄, 川浦之荒, 反係於惟正之簿, 而有上上之重, 加之以好吏之添徵, 貪官之不察, 以至乎民不聊生者多矣, 伏願殿下, 深體禹貢任土作貢之法, 選擇守宰之臣, 俾民生無有不均之政, 是臣區區之望也。 上曰, 下番陳之。 浩民曰, 上番所陳貢賦之說儘好, 更無可陳之義, 而其中島夷皮服者, 可見王化之遠曁矣, 地平天成, 九州攸同, 海隅出日, 罔不率俾, 則於是乎海島之夷, 以皮服來貢, 虞舜之四夷來王, 成湯之氐羌來享, 亦類此矣, 我國幅員, 僻處東隅, 本無夷羌之屬國, 而就本國中論之, 則南之濟州, 北之六鎭, 無異乎夏氏之島夷矣, 每歲常貢土産, 踰山杭海, 辛苦而至, 伏願殿下, 深體民力之勞苦, 克軫存恤之方焉。 上曰, 知事奏之。 羲甲曰, 上下番儒臣所奏文義誠好矣, 大抵有國之需用, 不可不取之於民, 故所以有土有民, 斯有貢賦, 此則治人者, 食於人者也, 然而取之於民, 若無限節, 則民産將窮, 民力將竭, 百姓不足, 國何以足乎? 自昔明王哲辟, 每以輕徭薄斂, 爲節用愛民之本者, 良以此也, 伏願我殿下, 深留聖意, 凡諸米穀之貢賦, 必念農民耕耘之苦, 布帛之貢賦, 必念寒女織作之勞, 以爲裕民産寬民力之道焉。 上曰, 特進官奏之。 基宏曰, 上下番儒臣及知事, 旣詳奏矣, 臣則別無可奏之義矣。 上曰, 參贊官奏之。 彦謨曰, 玉堂之筵說, 以均貢節斂, 仰陳文義者, 果爲切實, 而知事所奏, 尤合體念, 臣無更達矣。 彦謨曰, 經筵事體, 至爲嚴重, 而武臣朴敬鎭, 越次先退, 萬萬駭然, 從重推考, 何如? 上曰, 依爲之。 出擧條  上命掩卷, 羲甲曰, 晝講法例, 與他自別, 前受音及新受音, 皆自上讀之, 此後則依法例爲之似好矣。 上曰, 史官就座。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