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2488책 (탈초본 121책) 철종 즉위년 7월 3일 무술 12/12 기사 1849년  道光(淸/宣宗) 29년

○ 己酉七月初三日辰時, 上御熙政堂。 大王大妃殿垂簾, 時原任大臣入侍時, 行都承旨洪鍾應, 記事官洪鍾雲·尹滋悳·南秉吉, 領府事趙寅永, 判府事鄭元容·權敦仁, 左議政金道喜, 判府事朴晦壽, 以次進伏訖。 大王大妃殿曰, 史官分左右。 仍命大臣進前。 寅永等進前奏曰, 日候蒸濕, 多日哀毁中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寅永曰, 東風頗涼, 日氣不調, 慈殿聖體, 若何? 上曰, 一樣矣。 王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大妃殿氣候, 何如? 上曰, 一樣矣。 大王大妃殿曰, 今日召卿等, 非因他事, 聞御諱字與彼中諱字, 字樣雖異, 以音相似, 自外有不一之論云。 此字字邊與字義, 俱是不當於彼諱, 而遠外之事, 或有未可知者, 自彼中若有執言之端, 此不可不存商, 又不可不審愼, 御諱改定, 似好矣。 諸大臣之意, 何如? 寅永曰, 臣亦自外聞之矣。 字邊·字義, 雖是不同, 而旣有外間之論, 且彼中事, 亦不可揣度, 則其在審愼之道, 御諱改定, 似無不可矣。 大王大妃殿曰, 鄭判府事奏之。 元容曰, 彼中所諱, 卽火邊華字也。 考見字典, 則火邊字上, 書以御名, 而刪劃日邊字, 則不爲刪劃矣。 又聞他冊中日邊字, 亦有刪劃處云, 以此觀之, 日邊字似或在竝諱中而然也。 字樣旣不同, 則以我國諱法論之, 不必爲拘, 而彼中諱法, 近尤甚嚴云。 事情有難預度, 今此慈敎, 出於審謹之意, 臣豈有他見乎? 敦仁曰, 中國避諱, 元有咨文之頒降者, 自康熙嘉慶御諱, 皆有代用之字, 如康熙御諱之代以, 代以, 是也。 旣以是頒降天下, 則外國遵用, 無過於此之爲信蹟, 咨文以外字, 恐不必論, 故臣於在外, 亦有酬酢, 而只以咨文歸重, 言之矣。 今此下敎, 固出於審愼之聖意, 彼中事情, 臣未能的知, 以臣愚淺之見, 何敢質言仰對乎? 博詢而裁處之, 恐好矣。 道喜曰, 旣有頒示咨文, 則似不必諱之, 而但彼中事情, 有難預度, 不可無審愼矣。 以臣膚淺之見, 何敢質對乎? 伏願博詢而議定焉。 晦壽曰, 避諱咨文, 只云從火從華, 則今玆御諱字, 字樣異而義不同, 似無所相關。 然而取考字典與唐本諸書, 則毋論日邊字日下字, 或有省劃處, 此與燁爗等字, 互通而竝諱也, 其竝諱之義, 果未詳其當否, 而彼人雖或言之, 自有頒示信蹟, 不患無可答之辭。 第若至問答之境, 則事體已極悚惶, 臣非敢曰必有是慮, 而亦難保其必無是慮, 莫重莫大事, 不能不十分審愼, 而以臣愚昧之見, 不敢質對, 伏願博詢而裁處焉。 大王大妃殿曰, 其字樣不同, 似不諱之, 而彼中事情, 亦未能預度, 則不可不審愼矣。 以副望改定, 何如乎? 寅永曰, 慈敎, 誠至當矣。 以前史觀之, 亦多有定名後改定之例矣。 大王大妃殿曰, 然則以副望爲定, 而御押, 亦自當改定矣。 仍命書傳敎曰, 御名, 副望爲之, 出簾敎 寅永曰, 然則御字, 亦當改定矣。 大王大妃殿曰, 御字亦改定, 可也。 大王大妃殿曰, 然則御諱·御字單子還入後, 自內還下, 好矣。 寅永曰, 御諱·御字單子還入後, 更爲還下, 則謹當議定矣。 大王大妃殿命書傳敎曰, 定名·定字單子還入。 出簾敎  大王大妃殿曰, 看山之行, 當於何日入來乎? 寅永曰, 臣聞之, 則自西陵東道云, 而封標外可以看審處, 不過七八處, 而今年則年運俱不合, 故當初則往還料不出四五日矣。 日前下敎後, 雖前所未看審處, 一體看審之意, 卽令撥馬, 分付于山陵都監提調以下矣。 歸期則姑未的知, 而似不過六七日矣。 大王大妃殿曰, 若得吉地, 則誠甚萬幸矣。 寅永曰, 一國臣民, 夫孰不祈顒占吉之地, 而凡今地師, 未有若前代之具眼者矣。 揆以天理, 則自然遇吉地矣。 大王大妃殿涕泣掩抑曰, 大行朝天姿英睿, 聖德卓越, 理之所推, 似得吉地矣。 寅永曰, 近來則專以禍福言之, 而古人則不然, 卽曰福人逢吉地矣。 元容曰, 今春夏間, 因下敎, 有鹽民魚三十尾, 黃粟米二十斗, 自關西封進於藥院之新定式, 今月是上來之期, 當爲進上於殯殿乎? 大王大妃殿答曰, 永爲停封事, 行會該道, 可也。 元容曰, 魂殿三年內, 駞駱粥·醍醐湯等各種, 當依例封進, 而其餘玉樞丹·六香膏·臘藥, 則何以爲之乎?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甲午年例爲之, 可也。 元容曰, 每於大臣·儀賓·宗親出疆時, 有遣御醫之命矣。 朴判府事, 今當赴, 御醫單子, 依例當修入, 敢達矣。 大王大妃殿答曰, 依例爲之也。 寅永曰, 御字當更爲會議, 而日前會議時, 莫重莫大之事, 臣猥忝首席, 故偶拈某字, 致有改議之擧, 此莫非臣不審之罪矣。 今此筵退後, 又當循例參議, 然而事過後臣之處義, 不得不陳疏自引矣。 大王大妃殿曰, 此何言也? 誠萬萬不當, 是豈可引之事乎? 更勿煩提也。 寅永曰, 慈敎至此, 尤不勝惶恧之至, 而臣之處義則不得不然, 當恭俟斧鉞之誅矣。 大王大妃殿曰, 卿之此言, 何若是千萬意外也? 此首望爲之之敎, 卽我也, 然則我亦可自引乎? 卿何爲如是之言也? 更勿煩, 更勿煩。 元容曰, 日前會議時, 臣等同參, 今不勝惶悚之至矣。 道喜曰, 訓局關西穀一萬石移屬摠衛營條, 當爲還付, 而日前各營·各司推去別單中漏落矣。 似當更爲草記, 而該營則事體有涉屑越, 不敢仰煩云。 還屬訓局之意, 今將自廟堂分付, 故敢此仰達矣。 大王大妃殿答曰, 從當下敎矣。 鍾應進前奏曰, 定名·定字, 例當擇日擧行矣, 今亦擇日擧行乎? 大王大妃殿答曰, 當日爲之也。 仍命書傳敎曰, 定字, 今日爲之。 出簾敎 鍾應曰, 定字, 今日爲之事, 命下矣。 應參諸臣, 竝牌招會議, 何如? 大王大妃殿曰, 依爲之。 出擧條  命大臣就座。 又命大臣先退。 仍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