검색
상세검색 문자입력기
승정원일기 2777책 (탈초본 130책) 고종 9년 6월 5일 무오 15/15 기사 1872년  同治(淸/穆宗) 11년

○ 壬申六月初五日巳時, 上御紫薇堂。 藥房入診, 進講同爲入侍, 都提調洪淳穆, 提調閔升鎬, 副提調鄭基會, 直閣朴鳳彬, 假注書李範祖, 記事官徐正淳·趙鍾翼, 講官金世均, 參贊官鄭基會, 侍讀官洪健植, 假注書李範祖, (記事官徐正淳·趙鍾翼,)各持詩傳第四卷, 以次進伏, 醫官李慶年·李漢慶·李命錫·李基澈, 進伏楹外訖。 上曰, 史官分左右。 淳穆進前問候, 各殿宮問候訖, 奏曰, 昨者甘霔, 洽慰農情, 朝日亦晴佳矣。 上曰, 雨澤猶爲未洽矣。 淳穆曰, 自當繼此優渥, 而連聞外道農形, 移秧早畢, 大有可占云矣。 上曰, 豐年, 國之上瑞矣。 淳穆曰, 醫官待令, 使之入診乎? 上可之。 漢慶等以次入診, 退伏楹外訖, 淳穆曰, 脈候奏之。 漢慶等奏曰, 脈候左右三部調均矣。 上曰, 醫官先退。 又命藥房先退, 仍開卷, 上誦前受音一遍訖。 世均讀自東門之楊, 止墓門二章, 仍奏釋義訖。 上命授書算于世均, 上讀新受音十遍訖。 世均還納書算。 上曰, 東門之枌, 東門之池, 東門之楊, 觀此三章, 其所世降而俗渝, 有可想焉。 上之導率, 寧或不謹哉? 世均曰, 古昔聖王之時, 豈有此三章之事乎? 如二南之詩, 無此等詩矣。 上曰, 上行下效, 自昔伊然, 而苟能以善導之, 民亦感化, 若不然, 反是, 此所謂上有好, 下必有甚焉者也。 淳穆曰, 化民成俗, 亶係乎上之導率, 而歷觀載籍, 未有不勤儉仁厚而興, 奢靡刻薄而衰, 其理瞭如指掌矣。 上曰, 果如大臣之言, 安有奢靡刻薄, 而其國不衰者乎? 淳穆曰, ·衛之風, 淫詩雖多, 猶有舒緩氣象, 今此陳風, 聲韻甚局促, 所以韋布誦讀, 頗稱艱棘矣。 上曰, 變風中陳詩, 果是局促, 可知其風俗之淆薄也。 淳穆曰, 古者天子巡狩, 命太史陳詩, 以觀民風, 良由是也。 上曰, 墓門章夫也不良, 非一日之積, 則其爲病也旣久, 必不可救藥矣。 淳穆曰, 人之不良, 貴絶惡於未萌, 而乃至公肆無忌憚, 則譬如人病在膏肓, 鍼藥無其效, 豈可救得乎? 世均曰, 此果譬之於病, 誠若積痼難醫, 旣蔑羞惡之心, 至於無所忌憚, 則終必不改矣。 又奏曰, 今此上篇, 固無足以文義, 敷衍仰陳, 而陳風之自宛丘, 至東門之枌·之池·之楊三詩, 皆刺時人之遊蕩無度者也。 蓋男女, 三綱之本, 萬事之先, 其風之正變, 時之治亂, 俗之汚隆, 可推而知, 故其風之正者, 擧而勸之, 其風之變者, 擧而戒之者也。 下篇所謂不良之夫, 以此註釋言之, 未知指何人者, 而凡人之有過, 率由於潛藏隱微之中, 而若自覺悟, 而畏人之知, 旋復改之, 則未嘗非爲善。 今此夫也, 雖知其過, 不思其改, 去益橫恣, 無所忌憚, 以至國人歌而訊之, 而猶不改過遷善, 故詩人譏之深刺之切, 顚倒思予之句, 蓋見其憂歎之甚也。 上曰, 此詩譏刺甚眞切, 而過則勿憚改, 自底無過, 過而無忌憚, 何能改之乎? 淳穆曰, 此詩其於心術隱微之病, 可謂善形容, 而以其無羞惡之心, 故知而不已, 雖至顚倒, 烏能有望於改過乎? 上曰, 言而不能形容者, 惟書可以盡之, 然則文字勝於言矣。 淳穆曰, 言者不過一時指論, 更無形迹之可尋, 至於文字, 筆之於書, 雖百世, 善惡固自在, 爲後人勸戒矣。 世均曰, 言辭不過務盡其意, 至於文字, 可道其難形之言, 亦可以感發人意也。 上曰, 朱子以不知其所措, 爲大旨, 必無可據而然矣。 淳穆曰, 舊說雖有所言, 必無證據之明的, 故朱子之註如是矣。 世均曰, 漢儒雖以刺陳佗師傅之惡言之, 以其無明據, 集註則如是, 經義蓋以集註爲正義矣。 上曰, 敎導不善之說, 旣無可以依據, 則至於不知其所指, 無他著見, 而獨在於朱子訓誥耶? 淳穆曰, 大抵朱子經書訓誥, 多取漢儒註疏之說, 而至於傅會穿鑿處, 竝皆剛之, 後生末學, 不識朱子本意, 掇拾已棄之言, 其所爲論, 多岐矣。 世均曰, 經書註解, 皆朱子所集, 而使後人, 昭然易知也。 上曰, 註疏甚繁, 難以領會, 而自朱子集註後, 盡善盡美, 必無所加之矣。 淳穆曰, 註疏果極浩穰, 師說多門, 朱子以後, 折衷群言, 乃是集大成矣。 上曰, 若無孔子之聖, 中國幾爲左袵, 而孔子以後, ···繼之, 至于有宋, 而兩程子, 彰明吾道, 而若朱子之繼往開來, 其爲功, 尤卓然矣。 淳穆曰, 明儒有言, 自考亭以還, 斯道大明於世, 如日中天, 此乃萬世所瞻仰矣。 上曰, 兩程子後, 朱子之功爲大矣。 淳穆曰, 兩程子之說, 多有著見於諸經, 而若朱子七書皆註釋而訂定, 且編輯綱目, 亦及於離騷等外家書, 其所著述, 甚多矣。 上曰, 朱子之有功於吾道, 如彼其大, 而後儒若不信其註說, 此是師門之所不容也。 世均曰, 孔子之道, 得孟子而復明, 孟子之道, 得·而復明, 經書集註, 若不以朱子集註爲主, 是師門之所不容也。 淳穆曰, 尊信朱子之學, 莫如我東, 而中國則其趣多歧, 學之外, 有學, 又有漢儒考據之學矣。 世均曰, 學之外, 又有王陽明之學, 皆異學也, 我東則專尙·之學矣。 上曰, 學, 如何乎? 淳穆曰, 宋之陸九淵, 號象山, 姿性超悟, 以其近於禪學, 爲朱子所不與, 而明之王守仁, 號陽明, 其學亦象山餘派矣。 健植曰, 云云。 基會曰, 云云。 上曰, 然則惟我國, 專尙朱子之學乎? 淳穆曰, 我國尊崇朱子, 故名賢輩出, 闡明儒學, 至于今維持綱紀, 號稱禮義之邦, 而至於外國, 惟琉璃·安南, 頗尙學云矣。 上曰, 琉璃·安南, 皆是海中島夷乎? 淳穆曰, 琉璃, 處近濟州, 安南亦在於南方海島, 而其國俗頗異於西北之夷矣。 世均曰, 琉璃國與我國, 地界不甚遠矣。 上曰, 琉璃國, 昔在世宗朝, 有所來貢, 此在國朝寶鑑矣。 淳穆曰, 是時果有此國之貢矣。 世均曰, 陳本虞舜之後, 而其靈公之時, 風俗遊蕩, 故陳風十篇, 別無可取矣。 淳穆曰, 陳風十篇, 惟衡門章外, 皆是淫詩, 反有甚於·衛兩風, 此皆始則元女大姫, 尙巫好樂, 終焉靈公淫佚失其道, 遂以成俗之如是矣。 上曰, 以大聖, 有商均之不肖子, 其後孫, 又如是失道, 豈不可歎哉? 淳穆曰, 舜子商均之不肖, 鯀子夏禹之大聖, 自有是理矣。 上曰, 之後孫, 至周始封乎? 淳穆曰, 封建法, 始於周, 而其時亦有三恪之封矣。 世均曰, 武王黃帝··之後, 爲三恪, 而又封夏·殷之後, 此在陳風篇題小註矣。 上曰, 然則周之前, 未有封國乎? 淳穆曰, 夏殷之際, 亦雖封侯, 未有若周之盛矣。 上掩卷, 仍敎曰, 永禧殿·華寧殿, 今旣改堗爲廳, 華寧殿已爲還安, 永禧殿今當還安, 而因禮曹草記, 待夬晴幸行有命矣。 還安時, 方欲親奉審, 何如? 淳穆曰, 今此兩殿之改堗爲廳, 允合經遠之謨, 而還安日親奉審, 惟在自上處分日字, 待禮曹草記, 當有成命乎? 上曰, 待夬晴, 當處分矣。 世均曰, 英廟朝, 以點火時不能審察, 榻前板子, 命排兩環開閉矣。 臣雖不得奉審, 此固伏見於書冊矣。 上曰, 果有開閉之板子矣。 此入於五禮便考乎? 世均曰, 然矣。 上曰, 龕室但設紗帳朱簾, 塵埃易爲透入, 不若分閤之遮前, 而榻底畫龍板開闔, 爲其改堗之通氣, 此乃英廟朝所設, 卿亦向日見之矣。 淳穆曰, 堗炊終有所未安, 而畫龍板子果見之, 此亦於其時, 因有是慮而設矣。 世均曰, 今此移摹修改等節, 謹當竝載於五禮便考矣。 上曰, 大臣就座, 又命史官就座。 仍命大臣先退。 又命退, 諸臣以次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