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坵 등이 입시하여 罷榜, 나이가 너무 많아 守令에 적합하지 않은 沈仁禕의 처리, 과격한 상소를 올린 金尙憲 등에 대해 논의함
○ 上讀新授[受]音·釋各一遍。尹坵曰, 此周公居東未歸之時也。身雖在東, 乃心王室, 故一篇之中, 危苦之思, 甚多矣。綢繆二字, 於孟子引之, 而其諺解音無, 此則音釋四五字缺。尹坵曰, 以反切言之, 則可以從無數行缺無不窘也。以今言之, 國危如此, 殆天之未雨也。狂奔猛省, 上下協力, 爲陰雨備, 猶恐其不可及, 況泄泄悠悠, 有如此者乎? 臣謂今日之事, 殊未着實也。周公吐哺握髮, 繼日待朝, 其爲勤勞, 比禽鳥拮据, 奚翅萬萬? 然王室新造, 人心未固, 故憂慮至此, 況不勤而能爲治乎? 此篇, 形容禽鳥愛巢之意, 雖以至微, 栖於一枝, 以托其身, 猶且辛苦拮据如此, 然後乃安其身。以此推之, 何事不勞而逸也? 傳曰, 於止, 則[知]其所止, 可以人而不如鳥乎? 以微而喩大也。聖人之言, 可謂旨矣。上曰, 今亦有如此人乎? 尹坵曰, 此在於勤, 何處無其人乎? 上自天子, 下至庶人, 至於禽鳥之微, 非勤則無以庇其身, 國而國危, 家而家亡矣。周公居東未歸, 而一篇之語, 無非忠赤汲汲之心, 而無一毫怨懟之意, 大聖人用心處, 如靑天白日, 豈不信哉? 徐景雨進曰, 罷榜一事, 論列已久, 聖批一向牢拒, 臣等誠意淺薄, 而未回天聽也。或者於此, 聖明有所未察也。請勿留難, 亟賜一兪。上曰, 予意前已諭之矣。徐景雨曰, 民之弊瘼, 未有甚於此時, 守令遞易迎送, 尤爲巨弊, 自上軫念, 屢有勿遞之敎, 生民幸甚, 必不得已而爲之, 可也。且近日下數字缺辭意甚盛也。然而被薦之人, 少無合於求之四五字缺川[判]官沈仁禕, 重臣薦之數行缺矣。今者言官中一人, 亦有一見者, 而以爲數行缺不合路邊守令, 欲爲論遞矣。臣止之曰, 重臣旣擧, 自上特除, 徐觀其所爲而處之, 未晩矣。仁禕之去也, 例至臣家, 臣與之言, 其人非武夫之類。若減年數, 則實合於守令, 而形衰神耗, 已無及矣。入見臣時, 呼喘急促, 久坐休息, 方爲發口言, 蓋七十歲人之中, 尤爲衰敗矣。此外被薦爲守令者, 皆是尋常之人, 別無薦擧底意。自前守令之去也, 或因朝講時, 引見者, 多矣。是以拜辭者, 咸懷恐懼, 避而不爲拜辭於朝講之日云, 何必於朝講時引見乎? 若從容時, 則雖非朝講, 亦可爲引見也。注擬者, 雖不及察其爲人, 聖鑑一見, 其人之賢否, 可知矣。上曰, 一見其人, 何以知其賢否? 然此言好矣, 當依此爲之。且前者朝講時, 或有拜辭者, 近間則絶無, 故予亦以爲殊常也。徐景雨曰, 外官入對, 極爲榮幸, 而或拙或劣之輩, 惶恐不敢爲矣。上曰, 沈仁禕如是甚耄乎? 毛髮亦盡白耶? 徐景雨曰, 毛髮本小, 而黧黑傴僂, 似無用矣。路傍營下多事之處, 必用筋力, 乃可支撑, 而衰耗如此, 甚不合也。與智勇制敵之意, 固已左矣。渠亦言慙靦惶悶之意矣, 所可恨者, 知之不早也。上曰, 予亦知其年老而勇力已減, 然且有智量云, 欲數字缺佐上官而有所爲也。其爲人, 如何? 徐景雨曰, 一數字缺何以知之? 然有智量云者, 似矣。且前判官四五字缺之祖, 當壬辰倭變, 糾徒北路數行缺鮮其儷也。厥後見劾於臺官之數字缺, 至居下等, 臣竊以爲怪也。今若以勇力而數字缺代仁禕, 則其處人心, 必以爲顚倒矣。且臣一字缺年宣臺, 近又連叨言責, 入侍筵中, 臣最多矣, 未嘗有一言以答天眷, 常切慙悚。頃以金尙憲事, 有備忘, 而似多未安之意, 故敢陳所懷耳。金尙憲之爲人, 恢弘度量則似少, 而耿介剛方, 乃其長處, 故其所陳疏辭語, 亦峭直而無委曲之意也。聖明或於此, 疑其有憤怒之心耶? 年少狂妄之人, 悻悻陳疏, 亦不敢以憤怒之意, 形諸疏章, 況尙憲年將七十, 位爲重臣, 何敢以憤怒之言, 陳於君父之前? 其心以伯曾之言爲非, 而有此陳疏之擧, 故其措語峭切, 未能委曲也。尙憲密侍帷幄, 今已久矣。啓事之際, 言語亦不爲依違, 自上必洞燭其淺深矣, 豈其本心有憤怒之意而然也? 臣實以爲未安也。上曰, 卿見其疏辭乎? 徐景雨曰, 元疏還給, 故臣未曾見之, 今朝始得暫見耳。上曰, 其疏辭, 何如? 徐景雨曰, 果有過激處, 而本心則無他也。崔來吉曰, 臣得見朝報, 以監軍出來之故, 自上尤軫民憂, 至下備忘, 看來感泣, 至出內莊, 以助其需, 眞盛德事也。至如宣惠廳所儲之物, 數字缺民所納, 只可用於京畿之役, 不可用於數行缺之學, 不在章句。心合於天, 何事數字缺必兢業自持, 淸明在躬, 然後賞罰一字缺無過當矣。近來重臣不安於朝, 李顯英·金尙憲, 相繼而去, 此象不佳也。上曰, 不爲同寅協恭, 相攻擊如仇讎, 國事何時可爲乎? 崔來吉曰, 此言非出於相攻也。臣以爲未安矣。言罷遂出。
○ 上讀新授[受]音·釋各一遍。尹坵曰, 此周公居東未歸之時也。身雖在東, 乃心王室, 故一篇之中, 危苦之思, 甚多矣。綢繆二字, 於孟子引之, 而其諺解音無, 此則音釋四五字缺。尹坵曰, 以反切言之, 則可以從無數行缺無不窘也。以今言之,...